秋冬·影|《晚秋》若是只看到爱情,只因你从未坠入地狱的深渊

秋冬·影|《晚秋》若是只看到爱情,只因你从未坠入地狱的深渊,第1张

谁能不爱上汤唯了?

她的身上仿佛拥有着令人无法抵抗的魔力,当我看到**《晚秋》女主的那个瞬间,脑子里就冒出了这个念头。

她,简直太美了。

1安娜的特写

一个穿着卡其色的风衣的女人,随意地走在秋天的街头。女人走近了,素颜,还有黑眼圈,头发有点儿凌乱,清澈的眼瞳,目光稍微呆滞。

她始终很安静,应该说她始终很沉默。她像一辈子都行走在秋风中的女人。一个人孤独伶仃,穿着风衣的身影与**的树木的影子相互辉映,仿佛一片随风而逝的落叶,被秋色所抚慰,所包容。

如果说《色戒》中的旗袍美人王佳芝是汤唯,而这一次汤唯就是安娜。年轻美丽的安娜,长相秀雅,在她的身上具有着一种不同寻常的美。而她的人生经历更是非同一般。她是个杀人犯。几年前,她因反抗家暴,失手误杀了老公,因此而入狱。

**一开场,就是紧张又悬疑的节奏,一个伤痕累累的女人在大清早的西雅图的大街上狂奔,忽然她停下来,转身向回跑……

**悬疑的气氛加上冷色调的视觉处理,很快就让人欲罢不能,决定观看下去。只见女人跑进一栋房子,掰开倒在地上的男人手中紧紧捏着的纸条,并迅速地塞进自己的嘴里,吞入腹中。

这时,警车的鸣笛声响起,调镜头一转,画面由冷灰色变成明**调。时间已是七年以后的秋天,女人身处在监狱中。她穿着一身橘**的囚衣,蹲在地上刷牙。有个狱警走过来告诉她,她的母亲去世了,她的兄长交了保证金,她获得了七十二小时的假释期。

接着,安娜穿着风衣,缓缓地走出了如同坟墓般的监狱。七年的牢狱时光,她的心早已麻木、封闭。

现在,她拥有了三天的“自由”。但是,她的灵魂仍然坠在如地狱的深渊,她虽然走了出来,呼吸到自由空气,心中依旧一片茫然,对世界毫无所恋。她的人生已毁。

但在此时,命运却安排她邂逅了一个男人。一个魅力足以引诱所有女人的男人,他叫勋。

勋上了大巴,才发现自己的钱不够买票。他选择开口向安娜寻求帮助,向她成功地借到30美元,并表示自己会很快归还。她却说:“Ⅰdon’tneedyoupaymeback。”

是的,他是个情场浪子,见识过各种各样的女人。可很明显,她是他从来没有见过的那一种。她年轻美丽,却不施粉黛,她眼神清澈干净,却经常发呆,没有光亮。他主动地找她攀谈,但她很少搭腔。

勋这样一个男人,他在安娜的眼中居然没有看到其他女人与他相亲近时,眼中散发的激情神釆,他的心中产生了多大的好奇和震撼。她淡淡的哀伤如晚秋的香风一丝一缕地朝她卷过来,慢慢地胀满他的眼底。他欣赏着她,她是如此与众不同,以致于她不化妆、不加任何修饰的面容上,所显露出的饱受摧残的沧桑也是美得惊心动魄的。她是他未知的一切,这已足以勾起了他所有的冲动和欲望。

我真的很佩服汤唯的演技,她将一个心境荒芜,心若死灰,但在死灰中隐隐燃着火焰的女人塑造得真实而动人,形象饱满,情绪到位。

是的,安娜不是不想爱,她只是不敢爱。她的心中不是没有爱,她只是藏起了一切。她克制着,隐忍着。她悲伤,很孤独。她渴望情感,但又抗拒。她逃避,但又向往,她还很勇敢……如此的一个她,紧紧地抓住了勋的心,也抓到了所有观众的心和眼。

很多次,我都紧紧盯着她的脸,仿佛走入了她的内心,也感受到她难以言说的痛苦和绝望的煎熬,几乎忘记了呼吸。人的情绪,绝对是可以传染的,即使是通过大银幕的传递方式。

而她穿的那件风衣,在片中由头至尾都有,无疑这是代表着《晚秋》的一种标志。

通常,风衣的性质是很中性化的。女人一穿上风衣,将会带给人标榜独立、干练的印象。可当一个沉默忧郁的,心灵深处隐忍着极大的创痛的女人穿出来,那场景却是一种难以说清的复杂的美,如同静夜中悬浸在一汐潮水里那轮淡淡的月华,如此哀愁与孤独,如此悲伤如谜,又如此浪漫唯美。

汤唯饰演的安娜,就是这样一个女人,她的内心戏,很多时候是通过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来表达的。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女人,完全俘获了见惯风月的情场浪子勋。最后,两人在三天中产生了灵魂之恋。在剧情上又显得甚为合情合理,令观众沉醉其中,念念不忘。

**的色调整体偏冷、重、硬,还有朴素的风格,两位主人公的形象也充满了协调的美感,二人的服饰都是极搭配的,有着很相似的特点,比如:颜色都是代表秋天的同一色调,玄彬饰演的勋的衣服色调深一点,而汤唯的卡其色浅一点。画面处于静态时,就是一幅幅唯美的油画。

我在看**时,许多时候都被汤唯的表演吸引着,她除了几个高潮的情绪爆发,大多数镜头她都收着敛着地演,一点一点地带出来,缓缓地流进了观众的心里,被她浸透氤氲,连玄彬如此帅气的脸,洒脱不羁的气质,竟也沦为了她的绿叶陪衬。

本片导演金泰勇,这位曾经因惊悚片而斩获后青龙奖的导演,这次他的镜头语言却是文艺唯美的画面,令人仿佛走进了一场晚秋的浪漫的童话。

影片中刻画的晚秋的景色,导演在冷色调中加入明**的表达方式,秋景映衬着人物,参差对照,色彩极富浪漫文艺气息,令萧瑟的秋气中兼具有温暖感,身在其中人物悲欣自现。这种在诸多色彩中亮度最高**的添入,也传递出女主人公安娜的未来将会迎来人生的光亮。

2若你只看到爱情,只因你从未坠入地狱的深渊

“现实,往往比任何**都更具戏剧性。”这一句话,我将它写在本篇影评第二章节的开头。

我第一次观看《晚秋》时,看到文艺片主打的浪漫的爱情,为灵魂相吸引的蚀骨之恋而感动。几年以后,我再次观看这部**,看到更多的是许多现实社会中的一角的缩影,足可见本片人物形象血肉的丰满,有着极强的代入性。

近几年,出轨与家暴似乎成为了许多网站热门的话题。现实与**似乎有着种种千丝万缕的关联和相似性,或更甚于之。但本文在这里只聊关于**的内容,其他不余赘述。

**《晚秋》中,由两个凶杀案件带出两条线,分别由男女主牵出。①,安娜的故事线:安娜的老公被杀。②,勋的故事线:想与勋一起私奔的情人被害。这两条线的时间点,分别在七年前和七年后。

准确的说,安娜的这条故事的主线,导演也是从七年后倒叙讲述的。

回到家后的安娜,亲人们对她既客气又冷淡。哥哥交保证金的目的,也并非为了她能参加上母亲的葬礼。而是因为他们决定卖掉母亲的房子,需要她的签字。

母亲离世,她的心里非常难受。但她回到家,却感受不到一丝亲人的温暖。可以想象,这七年她被关押在牢中,除了母亲,眼前的亲人们几乎是无人过问她的生活。这些亲情凉薄的家伙,母亲一去世,就只顾忙着瓜分家产,争执不休,连悲伤也没有时间。

但以上这些并不是重点。我要说的重点,是在安娜和初恋王晶的重逢之后。

**中,一贯穿着卡其色风衣的安娜此刻换上了一袭深蓝偏黑的衣服,依然围着那条咖色蓝印花的羊毛围巾。王晶的西服的颜色与她的围巾相似,里面的毛衣则是如她衣服的蓝色。这也意味着这二人有着很大的关联性。

二人重逢时,**整个画面充满了压抑的氛围,色调“深、冷、硬”,导演拍这一幕戏全釆用了两个人物的近镜头。他俩见面了,安娜的表情很不自然,出于礼貌她不得不和王晶交谈。

短暂的问候过后,王晶忽然说:“其实,我也想回去的。”

安娜看了他一眼,马上制止他说下去。她说:“都过去了。”

王晶还想和安娜更亲密的接触,他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似的,用手去捏安娜的脸,微笑着说:“你还和以前一样。”

而安娜表情相当古怪,她摇着头生硬地抗拒着。正在这时,王晶的老婆出现了。她对于王晶和安娜二人的过往并不知情。王晶迅速调整了表情,对老婆回以热情的笑容。而安娜的眼神却一下子躲开了,她反而像是那个做错事的人急急逃走了。

显然,王晶是极虚伪的。他对着安娜和老婆这两个女人,表现得像一个温和大度的谦谦君子,实则却是渣男无疑。他背叛了安娜,在安娜入狱后娶妻生子,可他内心却毫无愧意。而且,他说:“其实,我也想回去的。”这就表明,在安娜杀死老公的那天,他是在现场的。而被安娜吞掉的纸条,极有可能是他在场的证据,更或者是他具有杀人动机的证据。

我再来讲第二条故事线,勋的故事。勋是一个浪子,他天生一副好皮相,被许多的女人喜爱。他有一个富婆情人,一直包养他。

忽然有一天,富婆情人冒出一个疯狂的念头,她卷走了自己有钱有势的老公一大笔钱,想和勋私奔。但富婆的男人并不是个普通人物,他有着黑社会的背景。富婆跑了后,他就对勋展开了追杀。从此,勋的逃亡生活就开始了。然后,他逃至西雅图。当安娜遇到逃命的勋时,两条故事线便交叉了。

安娜一个人在街头漫游,她也曾想像其他女人一样,打扮自己。她买来漂亮的衣服穿上,画上精致的妆容,涂上鲜艳的口红,就像很多上街闲逛的漂亮女人一样。

可当监狱打来一个电话,就将她打回原形。她卸了妆,换回那件风衣。她坐在街边发着呆,和勋又不期而遇。于是,他走上来还她的钱,和她说话。她却问他:“你想要我吗?”

然后,两个成年男女就跑去开房了。但这一段的情节并不和谐,安娜一直很紧张,勋倒是很配合,原本这种事他就富有经验。结果,安娜中途又推开勋。她此时并不爱勋,封闭的心也尚未真正地打开。一个女人身体的本能抗拒,便代表着她内心的拒绝。

接着,他俩才开始了真正地相处,如恋人般约会。他们一起吃饭,一起坐船,在游乐场游玩。可是安娜并不快乐,她的身上总是带着淡淡的悲伤。勋莫名地被安娜的情绪牵引着,他尽力抚慰着她。

终于,安娜倾吐了心事。七年了,她压抑在心里的话没有对母亲说过,也没对兄长姐妹提起,更没对监狱中的任何一个人说。她对他说了,但他只是个陌生人。她讲的是中文,他听不懂。

她说,她曾经迷恋上了一个男人,那个人却不见了,杳无音信。因此,她极度痛苦。她为了摆脱失恋的痛苦,嫁给了爱自己的男人。可是,先前那个男人却回来了,还想带着她一起私奔。

她老公知晓一切后,彻底改变了。她被家暴,被虐打。她妄想获得安宁和幸福的婚姻面目全非。她疯狂的老公更是扬言要杀死她和王晶。

她说:“那一天,她被他打得晕死过去……”

勋听不懂中文,她听见他居然回答:“好。”

她笑了,这个笑是多么凄凉,带着点儿自嘲。他也笑了,笑着真诚而温暖。

当她最后扭头看他,发出疑问:“为什么会这样呢,嗯?”这轻轻地一句话,她以疑问的口气讲出。此时的她对以往的一切,尚且依然看不透,放不下。

他连续说了两个字:“好。好。”

从安娜对勋讲述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七年前安娜根本没有杀人的能力。当时,她被毒打,已经陷入昏迷了。由前面王晶的话来推论,他反倒是更具有杀人的可能性。如果安娜真的为了王晶顶罪坐牢,背叛安娜的王晶在面对她时,竟然还可以泰然自若,若无其事。他怎么可以啊?

所以,安娜要问:“为什么会这样呢,嗯?”她不是在问勋,她是在问自己。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在观影时,内心深处也在反复地问着自己,仿佛我也是安娜似的。

影片中,勋并没有真正的回答安娜,而我最后回答了自己。

我对自己说:“这或许便是爱情的差距。王晶也好,安娜的老公亦好,他们的爱都是狭隘的,更多的则是以爱为借口将安娜占有和禁祻。安娜这个女人在他们心中只是属于自己的私人物品,不允许别人来侵占。而安娜的爱却是见了真章的,甚至一度有点爱得失去了自己。”

尤其是,王晶对安娜的爱尤如镜花水月的虚渺,更多的是他对安娜强烈的占有欲。这种占有欲在安娜嫁给别人后,则显现了出来。他想夺回安娜,便引诱已婚的她私奔。

第二次他表现出这种欲望的时候,是面对勋时。勋和他并不认识,但情敌素来是不用彻底了解,便可凭直觉辨认的。

在安娜母亲的葬礼上,两人产生的冲突“叉子事件”,直接导致安娜压抑良久的情绪彻底爆发,这也是本片的一大高潮。悲伤、沉闷、压抑的氛围忽然被女人高亢的歇斯底里的叫喊声打破,穿着黑色礼服的安娜一句句撕心裂肺地质问他:“王晶,你为什么要拿他的叉子?他的,他的。不是你的!”

安娜的疯狂,让一直冷静的王晶显出惊慌,他终于道歉了。他说,“sorry!”他看到她的崩溃,他终于心生愧疚了。

其实,王晶这个男人根本不爱任何一个女人,他爱的只是自己,只顾惜自己,一味牺牲着安娜。与他相比,安娜则太过于情深意重。她替他保守秘密,她甘愿坐牢,背上弑夫的罪名,是因为她的重情重义。一方面,她爱着王晶,所以她牺牲自己;另外一方面,她的老公因她而死,她甘心情愿以坐牢赎罪。也许,早在当初王晶丢下她后,她一个人兵荒马乱之时,真的不应该躲进他的世界里,他或许并不该属于她。

早早晚晚,那些属于她的和不属于她的,她统统都失去了。她一直在失去。

3关于爱情和明天之后

不知道为什么我在看安娜面对王晶时,不经意间想起来汤唯饰演的王佳芝。当王佳芝终于下定决心对易先生吐出“走吧”那两个多么轻又多么重的两个字,她看到易先生毫不迟疑,转身就逃离珠宝店的动作之迅捷,留下王佳芝一个人站在那儿茫然无助。这是多么相像的两个女人啊,她们为了爱情奋不顾身,不计代价。可她们爱上的男人却又都是如此虚伪和狡诈。

重新讲回《晚秋》,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本片两条交叉、交织的主线,从男女主人公命中注定的邂逅起,他俩的命运便如两条线般紧紧地交织在一起,且不止于爱情。

在七年前,安娜的老公死了,安娜扛了杀人的罪。而到了七年后,勋的情人死了,他也背上了杀人的嫌疑。两个案件原本互不相干,但是却又是如此重合。勋的情人的死亡,正如安娜的老公的死亡一般,令他一步步走向绝望的深渊。他的情人死了,她是被自己的老公杀害的。可那个男人卑鄙又狡猾,这是他为勋设计的陷阱。而勋无力抵抗,这个阴谋从他的情人逃离后,也许便开始了。

这样一个恐怖的男人,也怨不得他的妻子会逃跑。或许,勋的情人在奔向勋的同时,除了狂热地爱上了勋,也是在逃离自己不幸的婚姻。她是勇敢的,但她失败了,她最终没有逃脱自己老公的毒手。

此时的勋,将和七年前的安娜一样,陷入悲惨的境地。他明明知道自己是冤枉的,他根本没有杀人。纵使他并不爱自己的富婆情人,但他却绝不可能会杀害她。因为他的杀人动机,甚至比安娜杀夫的可能性还小。但是因为情人老公伪造的证据,加之对方故意在他发现情人死亡,仓遑离开后报了警。他很快成为了警方追捕的嫌疑犯。可在西雅图,无权无势的他几乎没有能力澄清自己,他是绝望的。

命运就是如此捉弄两人。这边,勋水深火热,安娜却在遇见勋后,她灰暗的人生慢慢地开始结束。当安娜的灵魂在逐渐走向光明,勋却在陷入沉沦。勋终于理解了安娜所有的种种,因为他正在成为另一个七年前的她。两个相爱的人,有时就是照出彼此的镜子。有时候我们忽然就爱上了一个人,其实是爱上了另一个自己。而此时,勋终于全身心地爱上了安娜。那是一种忘我地爱,投入了一切的爱。哪怕只有一分钟,也相当于过完了一辈子的爱。

当警车鸣笛声第三次响起,勋不见了。买着咖啡回来的安娜再也找不到他了。

而勋,因为他曾经遇见安娜,爱过她,也许在以后的岁月他的心中也依然爱着。那么,即使他坠入万劫不复的地狱,承受着无尽的孤独和伤痛,他的灵魂也在反复品尝着爱情的甜蜜滋味。

正如二人分别前,那个浪漫而缠绵,深情且激情的长吻,仿佛在说:“我爱你,亲爱的人啊,谢谢你走过我的身旁。”

这一吻,安娜从最初的尝试,慢慢地释放自己的心,激情而深沉,意味着她接受了勋,她终于再一次放下一切,勇敢去爱。这一吻,由浅到深,深入了骨髓和灵魂。

影片中,他们是在接吻,但就是那个吻,二人是在以灵魂与灵魂在交流和相互融合,他们自此完整了彼此,填补了彼此,治愈了曾经的伤痛,安抚了今生的所有的遗憾和孤独。

从此后,勋的灵魂可以不再畏惧命运赐予的苦难,也可以忍受孤独和黑暗的煎熬。即使他被整个世界所抛弃和践踏,他一无所有,浑身赤裸,孤伶伶地跌入地狱中,他的心中依然保留着那一吻的温柔浪漫和极致的缠绵,仿佛她的灵魂一直陪伴着他,他曾经经历和明天将经历的一切愁苦和屈辱,都得到了补偿和慰藉。

我闭上眼,那道光依然存在于我的脑海,将她从迷离的秋色里一直送往繁花开满的春天。此刻,街口有人正经过,有人在等待,在距咖啡店并不遥远处有一个男人朝她慢慢地走来。

本片是典型的文艺片,风格是沉静而内敛,导演金泰勇的拍摄手法完全抛弃了好莱坞商业片的模式。而这一类艺术**多以细细刻画人物情感为主,又兼具了社会性、人性与思想性方面的深刻挖掘,在**市场的竞争中大多处于不利位置。

但《晚秋》的大火,则成功地打破了**市场的这一常规。影片的成功,有很大的因素归功于两位主演汤唯、玄彬和导演的默契合作。尤其是汤唯,她的表演自然,形象朴素,同时具备层次感。导演更是以高级的**画面语言,用行云流水般的叙述方式,将女主安娜的不幸的命运与复杂而深沉的心理描写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写在文末的絮言:

几年前,我第一次观看**《晚秋》时,尚未真正开始写作。那个时候,我是冲着我颇为欣赏的两位演员汤唯和玄彬,从而走进了**院。**落幕后,我陷入一种沉重难言的情绪中,长久未得抒解。这也导引我今天写下这篇并不专业的影评的缘故之一。

当然,这其中缘由也有受到两位伯乐老师的鼓励和另一位朋友的催促,令我这向来惫懒之人硬着头皮开始动笔。可当我真正决定去写一篇正而八经的影评时,我才发现《晚秋》这部爱情**是多么得受人关注和喜爱,连我身边并不酷爱**的朋友基本上都可以谈上两三句。

比如,汤唯:你干嘛用他的叉子?他的,他的,不是你的。

再比如,汤唯:那个早上,他把我打到昏死过去……玄彬:好。汤唯:为什么是这样的了?玄彬:好,好。

因此,我明白了自己的这次挑战并不如先前想象得那么轻松,实则是一项有难度的创作。尤其是,关于讲述影片的爱情部分,那是绝对不可能写出什么新花样来的。《晚秋》在各大平台自媒体人最热衷传播的主题,就是三天的爱情救赎了女主的人生,重新寻找到生命的意义的话之类云云。所以,我不得不放弃曾经已设想的全盘构思。当我重温**后,从头开始写自己的影评。

全文完。作者/北十三思

20211118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000字(通用5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000字(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

 我被这部小说打动了。打动我的有两点:一个是小说开头的那句话“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另一个是安娜与弗龙斯基的爱情和列文与基蒂的爱情。

 在阅读小说名著之前,我一般都先了解小说的创作背景,《安娜卡列尼娜》写于列夫托尔斯泰对新思想的复杂的探索时期,这个时期正处于新旧交替的动荡时期:资产阶级的冲击,封建制度的腐朽……正如列文所说:“一切都是混乱的,一切都正在建立。”在这部小说中,列夫托尔斯泰提出了每个时代的人都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人究竟应该怎样生活才能得到幸福?安娜用她的方法来追求自己的幸福,列文也以他的方法去经营自己的爱情。

 安娜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高贵的、优雅的,像女神一般。但越往下读,我看到了她身上的矛盾性。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她是叛逆的、无畏的,在爱情与理智道德面前,爱情占了上风,尽管在我看来是飞蛾扑火般的爱情;可她虽爱弗龙斯基,却又碍于伦理、亲情等等,不愿与丈夫离婚,还要尽一切努力保持弗龙斯基对她的“新鲜感”。这种爱是感性的,面对弗龙斯基的疯狂追求,她以为自己遇到了真正的幸福,并甘愿为这幸福拼尽全力。她一厢情愿的认为爱情必然是双方奋不顾身,全心全意,所以才无法接受弗龙斯基的社交应酬;相反,弗龙斯基却不愿因安娜而丧失自己的独立性,这样,两个人的矛盾不断积累,安娜一次次地竭斯底里最终导致二人分道扬镳。安娜即便认识到自己在这段爱情中的自私和占有欲后,仍沉迷于想象的“理想的爱情中”,最终决然地撇下了一切,选择永远离开。

 可能在很多人眼里,安娜的爱情是轰轰烈烈的,但我不喜欢这样的爱情。我更喜欢列文与基蒂之间的爱情。列文的爱情观是理性的。我非常喜欢这个人物,因为在列文身上我感觉看到了作者自己,理性而深刻。列文与基蒂的爱情也更符合我的爱情观。含蓄的列文第一次向基蒂求婚,选择在没有别人在场的时候,被拒绝后默默承受、慢慢调整,仍旧一如继往地深爱基蒂;在他们即将结婚前夕,他将自己的日记送给基蒂,里面记载着他的初恋和他已经不是处男的事实。他认为爱情不应该有欺瞒,应该坦荡;当他不喜欢客人向基蒂献殷勤而嫉妒时,也是选择直接告诉客人他不喜欢这样,并表示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他还是会将客人赶走。这样的列文很可爱。

 我认为列文比安娜幸福,列文并没有将爱情当作自己唯一的追求,与基蒂的爱情更是相互欣赏与理解;安娜将爱情当作她的唯一追求,爱情破灭了,她也被摧毁,最终只留下一场人生悲剧,令人惋惜。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2

 从社区图书室借来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又购买电子版方便出差阅读,每一章结都看了两遍。惊叹作品的细腻与伟大,值得反复咀嚼。

 “妻子老了,可你还精力旺盛。你只要看上一眼,就会觉得再也无法爱你的妻子。不管你怎样尊敬她,一旦遇到可爱的人儿,你就完了,完了。"这段对安娜哥哥婚姻描述堪称经典。安娜哥哥出轨家庭教师,被妻子发现,家里鸡犬不鸣,五六个娃离不开妻子照顾,他只好困囿于家庭,一次又一次请求妻子原谅,尽管他已经不爱她,但为了家,为了孩子,必须装出爱妻子模样。这是不幸家庭其中一种。陶丽,安娜嫂子。对她而言,何尝公平?毕生精力贡献给家庭,却遭来丈夫背叛,更难以接受的是他喜欢的是身份地位相貌都不如自己的家庭教师。自尊心碎了一地,却无法逃离,深思熟虚之后,还是选择原谅。但一切与之前不同了,她不再信任他,也不愿意再爱他,为了孩子面子只能如此。

 记得看川端康成自传时,有个极深印象。小时候,川端康成和爷爷一起生活。爷爷患眼疾看不见,常年闭门不出异常孤独。而他很贪玩,每晚都玩得很晚才回家。每天晚归都很内疚,发誓再也不出去玩了,可第二天傍晚,他又偷偷溜出去玩。回来又内疚又发誓,明天还是依旧。这和男人出轨心里如出一辙,并非十恶不赦,人性使然。

 我问身边女性朋友,如果另一半出轨,能原谅他吗?好几个朋友都异口同声,坚称绝对离婚。但事实上,当她们另一半有风吹草动时,尽管她们不甘心,内心各种纠结,但还是选择原谅。这就是现实生活。从人性角度而言,一辈子只爱一人是不可能的,人的情感需要多种多样,一个人不可能满足另一个人所有感情需要。现代社会又处处充满诱惑,只要你还有魅力,就不愁没人欣赏。你是愿意守着一颗无趣的灵魂,还是与他人竞争颜值百里挑一,灵魂独一无二的人?这是两难选择。人生是条流动的河,需要不同支流加入,又分别流向不同河道,这条河才具有生命,否则,死水一潭,生命凝固,枉然来世一遭。这是对生命亵渎。

 当然,男女得公平。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是男权思想,要摒弃。婚姻是一项社会制度,以家庭为单位,社会治理需要。它违反人性有很多弊端,但它也有诸多好处,彼此关爱,彼此取暖,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利于资源整合孩子教育。钱钟书说,婚姻是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来,城内的人想出来。其实,进出无分别,幸与不幸在于自身修练。经营婚姻需要智慧,每个人都要宽容,温柔以待人性中那点瑕疵。放过他人放过自己,方可幸福。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3

 有幸在假期拜读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名作,这本书曾经被我打开,又关上了好多次。这次终于下定决心来阅读它,但遗憾的是自己才疏学浅,因此只能做个肤浅的书评了。

 这本书的两条线索,安娜和列文。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人物,实际上却在处处呼应对照。他们都是那个时代里,有着与同类人不同的思想和行为,因而显得格格不入的人。

 我喜欢安娜。喜欢安娜的美,喜欢安娜的智慧,喜欢安娜的勇敢。也喜欢她的疯狂,她的为爱偏执,她的不顾一切。

 也许是我还太年轻,已婚妇女的出轨行为并没有让我丧失对她的好感,也不能够引发我与当时上层社会对她的反感的认同。相反,书中描写安娜以及她与伏伦斯基之间的选择,让我振奋,让我激动,让我欣喜!

 哦!安娜!离开卡列宁吧!他是个没有爱情的机器,你被禁锢得太久了,快要不能呼吸了!快投入伏伦斯基的怀抱里!快沉浸于爱的海洋!你值得这一切

 我还是个学生,百家笔记网未曾体验过什么刻骨铭心的爱情,更别谈婚姻二字了。因此,我对于婚姻的定义也许就更为偏颇了。我总觉得:婚姻,应当有了爱情才能建立。我不能够理解为什么两个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也不能理解为什么两个不相爱的人却可以结合在一起。

 安娜与弗伦斯基大吵的那一节,我看得心惊胆战。眼睁睁的看着他们的感情因为争吵而变得越来越冷淡,我捧着书却无能为力!哦,多想钻进书本告诉他们俩,你们是太爱对方才会这样!安娜没有安全感,动不动就要发火,伏伦斯基却认为她越来越无理取闹最终,安娜选择了卧轨自杀。他们第一次见面是在列车站台,而结束也是在列车站台。

 我也很喜欢列文。喜欢他的害羞,喜欢他的真诚,喜欢他满满的责任感。作为男人,他难免显得有一点不懂情调。但他是那么的专一,那么坚定的爱着吉娣,从一而终。

 还记得,以前列文跟奥勃朗斯基讨论过关于一个男人有家室,却在外面玩其它女人的情况。列文说:“我不理解,一个吃饱了饭的人为什么还要到面包店去偷奶油面包呢?”奥勃朗斯基说:“正是因为奶油面包香甜可口,才更加的显得诱人。”两个人的交流也体现了两个人不同的婚姻观。不管奥布朗斯基有多么的浪漫,我相信每个女人最后都会选择像列文这样的,虽然不浪漫,但却很有安全感的人。

 书的最后,关于列文的信仰我读得囫囵吞枣,心里早就沉浸在安娜自杀的情节中了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再多读几遍安娜,我相信在人的不同阶段读,读同样的书都会有不同的感觉。书没变,但人在成长。加油,共勉。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4

 本书主要介绍了两个人物,即安娜和列文。

 安娜,活泼,开朗,热情,可爱,追求爱情,很具有贵族气质。她的一生从平稳到激昂再到低沉,然后恢复到平静。

 在遇到伏伦斯基之前,她安于与卡列宁的互相蔑视,毫无爱情基础的婚姻生活。她将爱情逐渐转变为对儿子深深的母爱。火车站上与伏伦斯基的一次偶然邂逅,点燃了她渴望已久的爱情火花。从此她的人生慢慢走向高潮期。她对儿子的爱也抵消不了对伏伦斯基的爱,所以她选择了抛弃丈夫,抛弃儿子,只留下伏伦斯基。过了爱情最甜蜜的时期,她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唯一剩下的只有伏伦斯基的爱,她完全忽略了自己可怜的小女儿。越是认识到自己拥有的可怜,她越想用力紧紧抓住这仅有的。也就导致了她对伏伦斯基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她变得越来越不满,越来越爱嫉妒,越来越爱猜忌。使渴望爱情又不愿让爱情枷锁锁住自己人生自由的伏伦斯基越来越无法忍受,对安娜也越来越冷淡。处于绝望边缘的安娜选择了卧轨自杀来解脱自己,解脱别人,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报复伏伦斯基,让他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后悔,让其后半生永远活在痛苦之中。

 安娜的悲剧,我觉得是她一手造成的。爱情应该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猜忌与占有欲是爱情最大的敌人。既然选择了爱情,就应该细心呵护,而不是计较与埋怨。爱情是要经过升温期,高潮期,面对诱惑期和平稳期,每一步都是很难的。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是不可缺少的武器。在了解了彼此的心意后,信任比吃醋更有用。

 列文,真诚,善良,不喜欢贵族圈里的气氛,喜欢农民,喜欢农村。

 他的一生大多处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中。他渴望的爱情是那么的纯洁与高尚,甚至一些很小的必须过程(婚礼前的聘礼与订婚)都会影响它的完美性。他很单纯就希望世上所有人和所有事都像他想得那样单纯。他的妻子吉娣也像他一样单纯,他们的结合是所有认识他们的人最乐意看到的。列文很努力地使自己充实;很努力地希望自己对所有人都能平静,礼貌,温和;很努力地想要做到善。他总处于探索中。追求的精神令人佩服,但太过执着也不是一件好事。人和人毕竟不同,不同的人就会让你对他们产生不同的感情,那么自然而然你就会流露出不同的态度。如果非要一视同仁,那未免也太苦自己了。可能只有神才能做到。

 最后,我想他们两个主人公的结局也是一种鲜明的对比。他们俩都有对真正爱情的渴望与大胆追求的精神,但他们对待爱情的态度不同。安娜只想着完全占有,而列文却懂得在爱情中反省,很能为他人着想。这也许就是导致他们人生不同的主要原因吧。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5

 纵观安娜的婚姻,可以说她经历了两段完全不同的婚姻:封建包办的名副其实的婚姻,还有因爱情结合的有实无名的婚姻。她在婚姻中的勇于探索、勇于反叛,是值得我们分析思考的。

 封建包办的婚姻,安娜可以说是在不理解爱情的情况下,被家长包办,嫁给了比她大二十岁的丈夫——卡列宁。卡列宁不仅虚伪、僵化、生命意识匮乏,还是一个工作狂。他每天的工作持续到睡觉前。他只和生活的映像打交道,妻子是他思维中的妻子,她只是一个符号,只是一个附庸。他不考虑自己的情感需要,也不考虑安娜的情感需要。当安娜和他之外的男人交谈的火热,他并不在意。可他发觉大家都在意时,他就觉得不正常了。他对妻子缺少关心,对真实的生活一味避让,在安娜看来:“他不是一个男子,是木偶!是一架机器”。

 安娜这个感情真挚的人,遇到了处处以虚伪为生活准则的丈夫。她试着去好好地爱自己的丈夫,可一次次遭遇失败之后,特别是当她把自己细腻的情感全部转移到儿子身上后,他把对丈夫的感情封闭了起来。她不和丈夫交流自己的喜好,不再在乎他是否关心自己的喜怒哀乐,她身上仿佛披了一件戳不破的铠甲,里边包裹着她的希望被尊重、被爱的情感,还有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安娜学会了用理智拜托苦恼。于是,他们的家庭就沿着符合宗教和道德规范的轨道“正常”的运行着。她和丈夫之间没有争吵,只有和谐。而这种靠虚伪建立的和谐,缺少情感依托。

 这两个性格上完全对立的人,在彼此适应的过程中,放弃了他们的感情纽带,丈夫没有考虑过妻子的情感、思想、愿望,妻子也不能领会丈夫的痛苦,他们的交集已变成空心。这样的婚姻只能是岌岌可危。他们的婚姻生活中最终出现了第三者。在他们的婚姻处于存亡危机时,我们看到靠虚伪建构起来的婚姻是经不起推敲的。安娜在感受到追求者给她带来的快乐时,他开始用审视的眼光看这个与她朝夕相处了八年的伴侣:他的样子是可笑的,他的性格是卑劣的,他简直就是虚伪的代名词。当妻子告诉他,有男子向她求爱,他告诉妻子,他相信妻子懂得分寸,这属于正常的事。

 当他意识到妻子出轨时,他害怕妻子的坦诚。他不愿意也不知道如何去处理这样的事情。他觉得那是妻子的良心问题,他的宽宏大量就是在拯救妻子。他在婚姻中的不作为,他无视妻子情感的存在,他的漠然,最终让安娜彻底失望了。他不懂爱,只是冠冕堂皇。安娜感觉他是与自己的婚姻不相关的人,是外人。面对他的虚伪,安娜愤怒了,她想撕破这一切,她讨厌虚伪,厌恶谎言。当弗伦斯基的爱情帮他烧,她甘愿冒犯法律和传统习惯。她对旧婚姻的背叛、对爱情的勇敢追求,从本质上说,是对整个俄国贵族社会的背叛。

;

    我觉得**《晚秋》的结局很忧伤,勋应该自杀了,在和安娜相约的地方。

   《晚秋》是金泰勇执导的一部**,由汤唯、玄彬主演,根据李满熙导演1966年的同名**改编而成。影片以美国西雅图为背景,讲述两名男女在异国他乡的爱情故事。

    安娜是监狱的一名犯人,因母亲过世获得三天假期,在回家的路上邂逅了勋。一个是弑夫假释的女犯,一个是专门“吃软饭”的情场骗子,两个互相隐瞒了身份的陌生人就这样在邂逅中渐生情愫,在短短三天内谈了一场浪漫恋爱。

    我觉得**《晚秋》的结局,勋应该自杀了。我觉得他不可能入狱,因为杀人性质是一辈子出不来的,就算有可能逃脱,玉子老公也不会放过他的,更不可能和安娜赴约。所以勋很大的可能是选择自杀了。在他们相约的地方一直等着安娜。

    **中有一个细节,抓勋的警察是在安娜买好了咖啡才到。按理说,抓人的警车不会这么晚才到的。和**开始一样是死人后的警车到,安娜看着警车应该感觉到了什么。

     两年后,安娜出狱了,她一直在他们相约的地方等着,每天不同的人来人往。后来安娜意识到了,于是她对着空气说了一句,好久不见。 我觉得这部**是开放式结局,忧伤始终贯穿了全剧。结局的处理太棒了所以猜测颇多,让人意犹未尽。

    文章结束了,大家都有什么想法呢?欢迎大家留言点赞转发啊!

1、《晚秋》主要讲述华侨Anna入狱七年来首次踏上归家之路,并于长途汽车上邂逅了勋。不够车钱的勋用手表做抵押借了安娜的钱,约定到西雅图再见。一个是弑夫假释的女犯,一个是专门“吃软饭”的情场骗子,两个互相隐瞒了身份的陌生人就这样在邂逅中渐生情愫,在短短三天内谈了一场浪漫恋爱。

2、结局:安娜平静而无聊地把玩着手中的饮料,不放过耳边能听到的任何一点动静,等待着,等待着。谁也不知道勋会不会出现,又会在何时出现,但是在那一刻,安娜的心情是平静又安详的,她知道,自己愿意守候,一直到那云开月明之时,最美好的生活终将到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6315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7
下一篇2023-10-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