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的歌词?

《黄河颂》的歌词?,第1张

黄河

(朗诵词)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歌词)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我们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千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大河东去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九曲风涛的黄河水自青藏高原奔涌而下,波涛汹涌,浩浩荡荡,蜿蜒而行,一路斩山川,穿丘陵,经平原,桀骜不驯,波澜壮阔,卷起千堆雪,搅动万叠浪,宛如一条延绵不绝奔流不息的血脉,滋养了中华民族的根与魂,铸就了炎黄子孙的风与骨。

1

千百年来,黄河水润泽了中原大地,孕育了华夏文明。母亲河膏泽的琼浆滋养了顿丘沃野,大河丰腴的乳汁养育了清丰儿女。

清丰800平方公里膏腴之壤,似绸似缎似锦似绣,若脂若膏若乳若汁,漫步于顿丘大地,可品味千年苍茫的岁月,聆听时光变迁的沧桑,感受厚重文脉的广博。而经历岁月漫长的流逝和沉积,遥望清丰黄河故道的沧桑与辽阔,金堤的厚重与高亢,蓦然间,才明白清丰已然成为一个盛放的文化标识和一座高耸的文化高地。只是,千百年来,黄河那褐**的波涛,黄河那澎湃的浪花,黄河那豪迈的魂魄,从未干涸、从未止步、从未停歇,她宽广坚实的身躯内一直留存着厚重顿丘的文化脉络,诠释着崭新清丰的永恒魅力。

远古的风缓缓穿过黄河的百转千回,从历史的深处吹来,像一位皓首苍颜老人的巨手摩挲着我的脸颊,让我感受大河的爱抚与时光流逝的漶漫,倾听着大河穿越时光沙哑而厚重的欢唱。

只是从未谋面,从未相识。曾几何时,对黄河的深切眷恋让我寝食难安夙夜难寐,以致多年,常把对她的依恋看成我心目中难以慰藉的情愫,不时在脑海里想象她的模样:或是王之涣笔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或是温庭筠笔下:“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或是李太白笔下:“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或是刘禹锡笔下:“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诗人笔下的黄河经过历史发酵、萃取、历练、成长,在大起大落、大张大阖之间,让我们领略历史的延续和文脉的传承,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我亦对黄河有了新的认知。

1999年的9月,我在父亲的陪伴下坐长途车到山东交通学院报到,第一次前往省城济南,却不曾想,在途中竟与朝思梦想的黄河有了第一次的邂逅。当长途车行驶在黄河大桥时,突然听到有人高喊:“快看,快看……黄河……黄河……”。我顿时像打了鸡血似的兴奋起来,梗着脖子朝窗外望去。

眼前的情景瞬间把震撼了。黄河大桥下的河道宽阔辽远,汪洋一片,奔腾咆哮的河水像一条褚**的绶带蜿蜒起伏地飘向远方,两岸褐**的土壤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各种候鸟聚集停留于此,或展翅翱翔,或嬉戏觅食。苍茫间,让我心生奔赴生命之旅的冲动和寻访黄河时光年轮的憧憬。在汽车飞驰而过后的刹那,感悟到大河的雄伟,生命的渺小,也给我心如止水的沉静,自强不息的情怀。

而后的日子如黄河之水汩汩淌过四季,流过生命的颠破流离,辗转几个春秋后,我大学毕业,结婚生子,扎根清丰,才知道,清丰曾与黄河如此亲近。

黄河安澜,国泰民安。黄河那膏泽浑浊的琼浆曾养育了清丰儿女,也给这里带来洪水猛兽般的灾难。

而今,大河东去,岁月如歌。黄河已流淌了千年,千年之前,一个又一个搭建的舞台拉开帷幕,黄河堤岸一群又一群的身影载歌载舞,他们在蓝天白云间,在黄土泥沙中,用高声嘹亮的呐喊吹响奔放的号角,用坚实的臂膀扛起生命延续的犁耙,用铿锵的步伐丈量着顿丘大地的辽阔。

2

马颊河,流淌着顿丘源远流长的厚重岁月,也流淌着黄河生生不息的血脉。我曾路远迢迢慕名而来,追问源头,谁曾在河边饮马踏欢歌?

而今,当我伫立河畔,两岸花红柳绿,行人如织,笑声盈盈,清风过处,波光粼粼,水波潋滟。

“爸爸,这里的河水从哪里来呀?又流到哪里呀?”女儿满脸疑惑地问。

“这河水来自黄河,她会一直流,不停地流,然后流向大海……”我回答道。其实,在清丰生活了这么多年,我对马颊河的认知却少之而又,只能一知半解地告诉女儿。

“黄河和大海在哪里呀?很远吗?”

“是呀,黄河和大海在很远的地方,等你长大了,爸爸带你看她们……”

“好呀,好呀……”女儿高兴得雀跃起来,脸颊上洋溢着天真的笑容。

女儿从未见过黄河,也未看过大海,只有清丰的马颊河畔留过她的身影。而在她小小的心灵中,也许故乡的马颊河就是她心中的黄河,就是她心中的大海。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马颊河终究是不黄河,却自“发源”时起,就与黄河有了亲密的血缘关系,这也注定了她与生俱来的古老和灵秀。时光追溯到一千三百年前的唐代,为分泄黄河洪水,开挖了马颊河,作为黄河浑厚血脉的支脉,自然而然,她无可非议地承载了当时重要的分泄洪水的作用,而正是这一次偶然或必然的决定,一条河流就这样应运而生,而它的生命的轨迹和年轮也跨越了千年,千百年来这条河流一直默默地流淌着黄河的根与魂。而对清丰儿女来说,她不仅是一条地理的河,还是一条文化的河、精神的河。

近年来,马颊河几经治理疏浚,挖宽了河道,清理了淤泥,日益变得俊朗秀美起来。与家人朋友徜徉于马家河畔,沿岸而行,抛却了生活工作中的疲惫与沧桑,方可看繁花落英,听流水潺潺,一切的杂念与喧嚣便烟消云散,留下醉人的人情风物,随烟波流水,任你咀嚼品味。

今天,我们回望黄河,驻足马颊河,不能不将目光聚焦于顿丘大地。因为黄河文脉,早已静静地流淌马颊河的潺潺的水流中,流淌在清丰儿女的血脉里。

清丰,雄踞中原腹地,遥望华北平原,地处三省交界,东望泰山,西衔太行,南通九曲黄河,北扼燕赵之地。这里土地肥沃,历史悠久,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学术氛围浓厚,曾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曾被华夏民族视为天下中心。

古顿丘,纳中原之灵气,汲黄河之膏腴,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曾哺育出纵横家张仪、经学家京房、大孝子张清丰、忠义名将南霁云、平民尚书李彪等伟器英华,不仅是流芳千年的孝道之乡,亦是缅怀先烈的中原红都。

新清丰,承忠孝之厚泽,启发展之宏图,这座年轻的城市上,坐落着千年古刹普照寺,雄伟瑰丽的老爷庙,冀鲁豫边区革命旧址,家居博览中心,文化体育广场等历史文化惠民设施,这里是全国文明县城提名城市,这里是中国中部家具产业基地。

从古顿丘到新清丰,这座古城见证了两千多年的世事沧桑,记录了发生在这里的千年传奇佳话。当顿丘令曹操伫立在顿丘古城墙上,沉思瞭望;当张清丰的孝道文化穿越千年,昭示天下;当南霁云车马驰骋英勇杀敌,饮恨沙场;璀璨厚重的顿丘历史以清丰大地为纸,以黄河文脉为墨,书写着一部流传千年的大河之书。

3

今年五一,高中同学华顺从山东莘县驱车来清丰游玩,他早已对清丰倾慕向往已久,所到之处更是对清丰日新月异的变化赞不绝口。

“记得十几年前,我第一次来清丰时,我们曾还为清丰和莘县两座城市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生过争执,今天看来,那时的争吵完全没有必要,眼前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最好的证明……”华顺站在中华孝道文化园报恩塔前,湖水潺潺,清风徐徐,不禁赞叹道。

“十多年间,清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实一个城市的发展与厚重的文化支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她薪火相传的文脉永远是她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生命的源泉……”我说道。

“清丰的确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厚的创业氛围,加上清丰人民开拓进取务实创新的拼搏精神,我想清丰的明天会更美好……”华顺讲道。

“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骨子里的黄河坚韧不屈激流勇进的精神终影响了世代的黄河儿女,他们为幸福生活奋勇向前,努力奋斗……”

我们聊了很多,聊了滚滚东去的黄河水,聊起了黄河给予我们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聊了20年前我们在莘县一中的学习生活,聊了20年来莘县与清丰的发展变迁,也展望了两座城市的美好未来。

清丰与莘县,一西一东,一个建有报恩塔,一个坐拥大雁塔,中间虽然隔着豫鲁两省的界限,遥遥相望亦近一百公里,却因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让清丰的忠孝文化与莘县的齐鲁文化交汇碰撞,融合铸就了清丰文化独有的生命力,而黄河文脉的博大精深把两处的文化串联起来,成就了这片沃野,催生了璀璨文明,也助力了经济快速发展。

时至今日,清丰不仅是一座碧水蓝天与生态环境契合的宜居之城,还是一座乡村振兴与中原出彩并进的康乐之城,也是一座孝道文化与红色基因共存的魅力之城,更是一座厚重历史与崭新时代发展的文明之城,有情有意有故事,有诗有梦有远方。

明月湖、叠翠园、中华孝道文化园、曹园、易园、廉园、西井街文化园,诗词之乡园林之美尽收眼底。中国极限运动基地、万邦物流园、云起百花湖、崛起运动健康城、大明宫家居、清丰融创财富中心,康乐之城绽放之花一览无遗。厚重文化园林与现代城市建筑相得益彰,经济惠民发展伴着群众安居乐业 奔放,勾勒一幅幅幸福和谐的唯美画卷。

“黄河奔流去,文脉承古今。”

生命的永恒在于历经岁月磨砺仍旧璀璨瑰丽,文化的厚重在于经受跌宕沉浮依旧历久弥新。每座城市都有厚重的文化底蕴,都有粲然的文化标识,都有淳朴的人物风情。铺展开千年岁月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转身回望黄河故道旁清丰博大精深的千年古城,你能重温源远流长的厚重文化,发现绰约缱绻的城市本色,寻访魂牵梦绕的赤子乡愁,品味脍炙人口的地方美食,宛如走进一部沐浴在新时代春风下乘风破浪继往开来的历史画卷。

“大河东去,沧海横流。”黄河定格的千年时光里,清丰每一次的蜕变都是一次崭新的启程,那远方的繁华与锦绣涓涓成一条水清岸绿的生态河、传承历史的文脉河、景美惠民的幸福河,奔流不息地流向前方……

旅行会让人开阔胸襟,增长阅历,延伸视野,忘却烦扰。

如果你能沿着黄河去 旅游 ,你才会真真切切地品味到奔流在血脉里的温热。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查哈西拉山的扎曲,北麓的卡日曲,和星宿海西的约古宗列曲,呈“几”字形,自西向东,贯穿着五千年的华夏文明。

没有孩子不向往母亲的怀抱,也没有哪个孩子不喜欢吸吮母亲的乳汁。而被全球称之为母亲的黄河,遇到山西便格外的热情与恩赐,她拥抱着山西,紧握着山西身体内的每一根细微的触觉,她不是静静地流过,而是从内蒙抵达老牛湾时,就来了个大大的拥抱,因而成就了老牛湾的华丽乐章。

忽然觉得年轻时光像极了一壶黄河,这种与年龄相互重叠的生活,好似黄河水在壶瓶口咆哮,龙腾九霄,带着冲劲儿——中华儿女需要的这种冲劲儿——翻山越岭,跨沟跃坎,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我们是龙的传人,没有这种勇往无前的力量,生命就会失去弹性,极容易风干和脆折!

三晋大地,据险而筑,即便是沧海桑田,风起云涌,她依然能够躺在黄河母亲的臂弯里,固若金汤!几乎所有来山西 旅游 的人口中就一句话:地上文明看山西,地下文明在陕西。秦、豫、晋三家都与黄河毗邻,而黄河又在晋陕大峡谷之间妖娆而风情万种,展现出九曲黄河的万般魅力!

没有文字可以绕开山西,金庸的武侠小说让风陵渡誉满全球。黄河在山西孕育的子女,最著名的要数汾水和沁水了。在太原生活了许多年,我对汾水有着别样的感情,她被誉为“晋地之根”,源于山西宁武管涔山麓,贯穿山西省南北,元好问的一首《雁丘词》,吸引着游客来到太原,足迹踏遍占据汾水的七分之一,只为寻找雁丘何处;而我总会在斜阳夕照之时,倚在汾河晚渡,在明代诗人张颐那“山衔落日千林紫,渡口归来簇如蚁。”的诗句里遥想汾河最初的盛景。“吞吐汾水之惊涛骇浪”,没有人不愿意到汾河聆听水音,洗去一天的疲惫,然后找寻那“沙际纷纷雁行起”的境界。

一个地方呆久了,不光身体懒散,就连思维也会懒散。如果不愿被内心恐慌的层峦叠嶂蒙蔽双眼,那就沿着黄河走遍山西吧。

一路行行止止,天冷向南,踏沁水,到历山,走到舜的身边,在祖先的荫庇下,这里依旧民风淳朴,“那大舜耕田为的都是孝顺”一句京腔过耳,原来巧遇了首都来这里 旅游 的人。导游讲述这里的 历史 ,说咱们正跟随着舜,在这里观日月星辰变化,赏四季花开花谢,跟《72物候历》春耕秋收,唱着《南风歌》与山水相合,跟鸟鸣秋涧呼应,多么美的田园生活啊!

难得到临汾,她西临黄河,是华夏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和黄河文明的摇篮,有“华夏第一都”之称。市区建设的很好,但游客最愿意去的却是洪洞大槐树,只有在大槐树下,心才可以找到安宁,人才算找到了自己的“根”!树有根,人有源。每年4月,人如潮,花似锦,虽然热闹心却无有着落,只有黄昏时分,当思乡鸟在大槐树的枝桠上低鸣,祭祖堂上灯火通明,才能感觉自己的身心有了一个可以安放的地方。同饮黄河水,就算黄河记录下无数的悲欢离合,就算我们背井离乡,但辈辈传述,代代牢记,我们的根在山西,在黄河边上,有渡船可渡归乡。

最想去的就是风陵渡口,没有一张火车票解决不了的旅行。看过了永乐宫的壁画后,与风陵渡慢慢贴近,我似乎能够听到她的心跳,此时黄河两岸柳丝刚吐嫩芽,恍惚见到了郭襄黄衫薄裙,她的脸颊洋溢着少女的娇媚,没有飞雪的寒冷,我分明看到了这里春风拂面,经过岁月的变迁,昔日风尘湮没不存,仿佛古镇的记忆早已模糊难辨,随着黄河水的摆动,风陵渡自然失去了沧桑风韵,而慢慢走向现代,走向富裕。

碛口是黄河留在晋陕之间的衔接口。沿着一条近乎干涸的河流右转,越过一座刻着“麒麟桥”字样的石桥头。蓦地,眼前豁然开朗,一条宽阔的大河横亘在前面。春天的河水是平静无波的,即便有风,也不过荡起几圈儿涟漪来。倚庙廊俯而环视,只见黄河滔滔,水流潺潺,古老的碛口镇尽收眼底。这山、水、镇、庙在黄河巍谷之间相映成趣,故秦晋两省遐迩闻名。乐楼的音响效果更为奇特,不用扩音设备,万人看戏,声音清脆,乃至响彻数里,故有“黄涛共鸣,湫水助唱”之说。所以每逢古会隆节,秦晋两省四乡群众不畏陡峭山路,观光游览者络绎不绝。

壶口是必不可少的去处。若是冬季来到这里,寒风恰好锻炼人的毅力,而“冰瀑玉壶”是极难见到的景象,往日飞瀑高悬处缀满巨大的冰柱,一条条冰挂垂于崖壁之上,曾经吼怒奔腾的河道凝结成洁白的“玉带”。冬日壶口,化喧嚣为静穆,冰挂晶莹剔透,冰雪奇迹美轮美奂;而当壶口冰凌融化,十里龙漕水流湍急,犹如一条游动的长龙,气势壮观,此地两岸夹山,河底石岩上冲刷成一巨沟,宽达30米,深约50米,滚滚黄水奔流至此,倒悬倾注,若奔马直入河沟,波浪翻滚,惊涛怒吼,震声数里可闻,“千里黄河一壶收”,将壶口瀑布的雄伟跃然纸上。

这就是三晋 历史 ,犹如黄河波涛,源远流长!

黄河情怀,浸润了诗人的目光。而在山西,你将特别留意足迹的所在,因为你心底的山水并不是眼里看到的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黄河厚待了山西,她给予山西的是 历史 文化的悠久魅力,让你每到一个地方,总感觉到人文的厚重,教人无端的感动,无端的喟叹。

站在壶口,你就像那位跋山涉水求学的书生,与黄河对吟,让她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奔泻而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杯,也会将你的萎靡柔弱洗刷干净,只要被这种奔泻所裹卷,就会吞吐千年。这时候的人才会称之为人,当内心强大、从容之时,便不再以巨大、崇高和权威标榜,不再对生命颐指气使,相反,人就会俯身这片热土,伫立思考,人、 历史 和自然交融一体,便有了青春的活力,挣脱僵化的束缚,化成一缕浅浅的微笑。

老牛湾,是一个鸡鸣三市的地方。

夏季北行,越走越凉爽。自驾由太原出发,经大同,过朔州,逆流而上,背诵着《蒹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你看,行途吟诵古诗,文旅蒹葭,步入偏关。黄河从这里入晋,内外长城从这里交汇,晋陕蒙大峡谷以这里为开端。

登临高处,黄河九曲十八弯美景尽收眼底,用“断崖万仞如削猴,飞鸟不度山石裂”来形容包子塔最为合适不过了。泛舟漂移,两岸鬼斧神工,断臂悬崖,黄河曲折多变,弯转迤逦,黄河在此回头,转折了一个近乎360°的圆湾,将其围成一个半岛,有人形象地称之为“中国的科罗拉多”,此为整段峡谷最摄人魂魄之处 。

当地人说,这里黄河水文异常复杂特殊,湾多浪急,明礁暗礁无数,正因为如此,才使得依赖河运的年代,老牛湾的河工独掌一方。一个叫红石河的支流,犹如不屈不挠的河工,坚毅果敢,纵横下切,终于与千回百转的黄河相会,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片苍茫的大地间雕琢出一头神牛,这神牛的犄角非比寻常,曾经的金**被日精月华变成了碧蓝如玉,弯弯曲曲绵延着伸向远方。神话里说这头神牛是西王母派来疏通河道的,它由西向东开通了黄河河道,走到老牛湾的时候,一盏神灯突然照在面前,神牛惊吓撒蹄向南狂奔,愣是犁出了一个黄河百里长廊,这便是中国最美的晋陕大峡谷了。

神话传说最大的魔力,总会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向往的原乡。

它是一种集会,一种感召,它把人性神话,付诸于造型,引发具有洪荒之力的潜在能量,于是,它成了一个民族心底一种彩色的梦幻,一种圣洁的沉淀,一种永久的向往!

它是一种原始的释放。在它的怀抱里让人神交融,时空飞腾,于是它让风景走进神话,走进传说,走进人们的潜在意识,告诉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没有开不通的河道,没有跨不不过的沟坎!

不要嫌弃这里的荒漠,在四座塔湾,有着晋北地区典型的山村景象,直插云端的万顷梯田里,农人辛勤劳作着,此情此景的四座塔湾给人以极为柔美的感觉,犹如处子般静谧,令人流连忘返。

奔向黄河,不出山西就可以做到。

一个无奈的守望者,永远也搞不清楚人们为什么接二连三地来到山西。林徽因梁思成来了,夫妇俩沿着黄河,虽然是为了古建筑而来,但夫妻俩笔下的山西,让 历史 在脚下绵延。

山西在太行山的照拂下,在黄河的浪漫的拥吻里,恒山峭壁直插云端,文人侠客踏歌而行,河岸两侧有应县木塔,恒山悬空寺,云冈石窟,晋祠,鹳雀楼峡谷怪石嶙峋,河水喷涌,原始风光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黄河岸边的人,口里心里念念不忘的就是这条河。

黄河滔滔流不尽,里面有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和如注的热血,更多的是慈母的叮咛,在黄河北岸眺望灵宝,踩着层层淤积的河滩,我想抚摸那滚烫的泥浆,想问一问到过黄河边的朋友:为什么母亲挤出乳汁的醇香,会裹夹着无数的泥浆?泛舟黄河,忽然想明白了。多少人和事,在黄河母亲的怀抱里千帆过尽,沉淀的是生死,浮生的是清新自然,多少子女只看到面前浑浊的世界,却看不到你沉淀过后的容颜。

当你躺在黄河的臂弯里,不要一味地抱怨,应当学会静静的思考,目光浑浊看不到河水后面的天和地,更看不到未来和希望;等浮躁的心少了一些贪欲,将眼神从摇晃的世界里收回来,才发现河水下面沉淀的泥沙,只有你把心态放松,真正走得远了,看的多了,才会产生超拔的念头,思想才会更上一个台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抛弃所有的忧伤和疑虑,低吟浅唱,拥抱斜阳!

黄河颂歌词: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你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泻万丈,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6802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8
下一篇2023-10-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