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动车12分直达,这个杭州绝美小城,为了吃都值得去一趟

杭州动车12分直达,这个杭州绝美小城,为了吃都值得去一趟,第1张

距离杭州高铁仅12min,藏着一座低调舒服的江南水乡小城。

木心先生说,有骨的江南当属绍兴,但瞧妹心中还有一座有骨的江南小城。

很多人没听过它,它是徐志摩先生的故乡,就是那位多情的浪漫诗人,也是著名学者王国维的故乡,喜欢文学的人只怕听到这个名字都想来朝拜。

| 《人间四月天》中黄磊扮演的徐志摩

在瞧妹心中,这个一直很低调的江南小城, 不仅有“骨”,还很有侠气

它也是 金庸先生的故乡 ,金庸从小在这里长大,后来金庸的书中总是不乏灵秀的江南女子:阿朱、阿碧、王语嫣、程灵素等等,让人难忘。

这片灵气十足的土地实在养育了太多文坛大家。

而且这座小城里还藏着 世界级的景观 —— 钱塘江大潮 ,我们小时候学的课文《观海》就是在海宁观潮。海宁,这个好听的名字就取自“海洪宁静”之意。

不仅如此,这座低调的小城还很好吃,它有着 全世界最好吃的面,早餐多到你吃一个月不重样儿 ,一碗蟹面让江浙沪的老饕纷纷驱车来吃,也上过央视的纪录片。

每年,有些人跑到海宁来观钱塘江潮,然后游走于海宁宁静的大街小巷中,寻找着那些藏在深处的古早味道。这里大街小巷的 美食 可比隔壁 美食 荒漠的杭州好吃太多了!

海宁,一个被苏杭掩盖了光芒的江南宝藏小城, 只为了吃都值得去一趟

观潮

“钱塘潮的最佳观赏地,不在杭州在海宁”

去海宁,不能错过两件事: 盐官观潮,紫薇揽秀 。

盐官观潮

小时候学过的《观海潮》课文让人至今记忆尤深,钱塘江大潮的最佳观赏地,不在杭州,而在海宁盐官古镇。

每年八月中秋前后,是观潮的最佳时机。一眼千年,百里钱塘在这里潮水连天,声势动人。(其他时间也有大潮,只是时间不固定)

如果说江南大多时候都是温柔吴侬软语的,而钱塘江大潮则是它侠气的一面。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金庸的《书剑恩仇录》中一段关于钱江潮的描写,

“这时潮声愈响,两人话声淹没,只见远处一条白线,在月光下缓缓移来。蓦然间寒意迫人,白线越移越近,声若雷震,大潮有如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声势雄伟已极。潮水越近,声音越响,正似百万大军冲锋,于金鼓齐鸣中一往无前……”

正是典型的海宁景象,金庸故乡的传奇和对家族的感情都揉在了这篇金庸武侠的开山之作。

观潮这件事,仿佛是中国人才有的传统,我们喜欢看大江东去浪滔滔的感慨,喜欢潮水从远处一线而来,到近处潮水连天,又退去重归平静的震撼,从古至今如此。

观钱塘江大潮, 盐官古镇 是最佳的观赏位置,整个古镇都可以看到钱塘江潮,古镇也很适合闲逛,而最好的是 观潮胜地公园 ,有2个观潮楼,6个观潮台。

观潮公园里的的 占鳌塔 ,又名 镇海塔 ,建于宋朝,是为 镇服潮神而建 的佛塔,登塔可观一线潮,也可将整个古色古香的盐官古镇尽收眼底。

海宁还有被称为“ 江南故宫 ”的 海神庙 。这座海神庙非同寻常,似庙非庙,似宫非宫,建于清雍正十年六月一日,人们在这里祈求出海平安归来。

走进海神庙,古老宁静的气息扑面而来。

紫薇山揽秀

紫薇揽秀,指的是 西山公园 ,每个海宁人的童年都在这里。也许每个人的家乡都会有一座这样的公园,小时热闹,长大逐渐落寞。

西山,又叫 紫薇山 。山不高,临水,园中丛林吐翠,曲径通幽,西山公园不同的是,在这里你会被浓厚的文化气息包围,它不是一座普通的公园,满山的古迹, 紫薇之名就来自于白居易

西山公园的 惠力寺 ,其实大有来头,是现存 历史 最久的晋代旧址遗构 。走进古老的惠力寺,落叶可闻,仿佛看到久远的佛法开扬的时代。

现在的西山公园仿佛和海宁融为一体,是许多海宁人的回忆,闲来无事海宁人逛逛西山公园,打打太极,看看满山先贤。

而西山公园北门还有一定要去打卡的 海宁最美图书馆 ,是建在一截废弃改造的火车车厢里面的,满满的书香气息,市民可以免费借阅。

寻骨

“有骨的江南,不只绍兴,还有海宁”

有一个 最特别的游海宁的方式 ,是 沿着名人故居一个个去寻过去 。这样你就能寻到海宁的骨,也寻到江南的骨,并且看到最好的园林景观。

什么是有骨的江南,海宁就是啊。

徐志摩故居

你先去徐志摩故居看一看,听那个关于林徽因、陆小曼的故事,他死在去看林徽因演讲的飞机上,多情而坦荡,生对了自由的年代。

徐志摩故居是一栋中西合璧的小洋房,他和陆小曼在这里度过了最浓情蜜意的时光。

走进徐志摩故居,仿佛一整个自由的民国时代朝你涌来。徐志摩,一个很懂爱情的男孩子,也是一个浪漫的天才诗人。

王国维故居

你去王国维故居看一看,浓厚的书卷气息会在一瞬间包围你,让你的心莫名地被感染,静下来,感受这片土地。

喜欢文学的人可能单单为了王国维都想去海宁一趟吧!这位灵气满满的文学家,凭一部《人间词话》成为许多人一生的灵魂挚友。

金庸书院

你去金庸书院看一看,与金庸当面邂逅。海宁的金庸书院应该是所有武侠迷们都不会错过的场所。

这里不仅是金庸小时候生长的地方,也有着金庸诸多藏书和纪念馆,当然还有着最好的江南园林景观。

人杰地灵,是海宁最好的诠释和注脚。

海宁的文气与侠气,在这里生生不息,低调地等人来采撷一缕文思。

寻古

“一条古街,一个棋魂

一座博物馆,一出皮影戏”

海宁负江控海, 历史 悠久无比,也出过无数的文学世家,海宁的底蕴是刻在骨子里的,浸润在海宁的每一条街,一草一木。低调的它是其他江南小城不可比的。

南关厢

“一条很有韵味的古街”

南关厢是海宁七座关厢仅存的一座,一条很好逛的古街,街区呈南北走向,两侧的临街民居基本保留着明清时期江南水乡的样子。

下雨的时候,感觉随时会从南关厢走出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国棋圣院

“寻一个棋魂”

前段时间,有个叫《棋魂》的电视剧很火,讲述了热爱围棋的国手褚嬴穷尽千年寻找“神之一手”的故事。

你可以去海宁寻找真正的棋魂

清乾隆时期是中国围棋发展的高峰,海宁籍棋手范西屏,施襄夏成了高峰中的高峰。而海宁的国棋圣院就是两位围棋大师切磋弈技的地方!

海宁博物馆

“一座会惊艳你的小众博物馆”

海宁博物馆,一个小众又小众的打卡点,却让人惊艳。

海宁市人杰地灵,自古名人辈出,是王国维、徐志摩、金庸、蒋百里等名人的故乡。海宁博物馆的美与内涵,是注定的。

更让人惊艳的是博物馆二楼的灯彩,海宁以灯文化闻名,二楼装满了技艺繁杂的灯彩,让人眼前一亮,赞叹不已。

除了海宁博物馆,还有安国寺经幢,晴雨楼藏砚馆值得一观。

皮影戏

“一出皮影戏,品南宋遗韵”

海宁的皮影戏,是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有千年的 历史 了。如今只有一些老手艺人守着这门古老美好的记忆。

寻味

“最好吃不在苏杭,而在海宁!”

海宁,一直是 江浙沪老饕的私藏地 。央视纪录片 《味道》 在这里拍摄,它不仅有着最好吃的面,早餐就能让你吃一个月不重样,海宁的 美食 实在太多了!建议亲自去吃一趟!

/面/

如果有北方人说,吃遍江浙沪,找不到一碗好吃的面,我推荐你去海宁!海宁的面,很好吃!

秀珍面馆儿

地址:海宁人民路与仙鹿路交叉口西南50米

秀珍面馆儿,海宁必打卡的面馆儿第一名。

小红书: 王五书

一碗招牌蟹面,让周边无数老饕驱车几百公里来吃,是海宁面食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小红书: 王五书

当嗦面条的时候,一口吃进去蟹肉的鲜,让你欲罢不能,真的是让你吃了之后念念又不忘的一碗蟹面。

小红书: 王五书

金宝面馆

地址:海宁许村镇大桥路21号

金宝面馆儿独创的烧面大法,在海宁本地自成一派。

喜欢金宝面馆那一幅写着「金宝面馆」的字和画着「虎啸山河」的画,一碗面里也有老板对面的执着啊。

小红书: 大泡菜

最喜欢金宝的 豆腐面 虾仁蛋拌面 ,豆腐面不失豆腐的清香,粘在根根爽滑筋道的面条上,那叫一个香!虾仁面里面的虾仁Q弹,清新不腻。

小红书: 大泡菜

杰杰拌面

地址:海宁市盛堰路5-11号

杰杰面馆的拌面是最好吃的,强推小排蛋拌面,味道超级鲜美,面是细面,才能完美的入味,推荐盛堰路上的这家老字号。

小红书: 小王八蛋

/砂锅/

阿龙酒煲

地址:海宁海马路87-89号和新苑路108号

强推阿龙酒煲,是海宁无人不知的店,简直已经成为了海宁特色。

每种煲都好吃不会踩雷,黄豆猪脚煲,猪脚和黄豆软烂,超级入味,鸭脚煲,干香筋道,还有大肠煲,太香了!

小红书: 谁家横笛

臭豆腐煲,真的是人间美味啊,咸香四溢,一口惊艳,超级下饭!

小红书: 谁家横笛

田螺塞肉煲,那么大个儿田螺,塞满了肉,调味调的超好!为了阿龙酒煲都值得一去再去海宁!

小红书: 冰箱夹子

/在海宁过早/

在海宁的每一个早晨,你都会想早起,因为到处都是好吃到炸的早点!

高阳桥汤包

地址:海宁长棣路266号

海宁的汤包并不会迸汁儿,恰到好处的湿润,浸润了包子皮。

小红书: 冰箱夹子

高阳桥的汤包必打卡,来上半客汤包,半客烧麦,他们家的汤包太好吃了,再配上一碗咸豆浆,在海宁的每个早上我都愿意为了早餐早起!

乐乐烧麦

乐乐烧麦的 春笋肉烧麦 ,真的太太太好吃了!鲜掉舌头!海宁人太会吃了!

硖石老周点心店

地址:海宁水月亭西路

在海宁你可以吃到各种馅儿的馄饨,而 南瓜馄饨 必定会让你很难忘怀!强推老周的南瓜馄饨和南瓜团子,南瓜馅儿软糯,清甜的很!

松松点心店

松松点心店松松软软的 方糕 啊,咸的甜的都好吃,推荐打卡!

/海宁京粉/

珍香斋京粉

地址:海宁南苑路507号

一碗入口即化的肺心京粉,可能是打开海宁夜晚的最好方式。每一个海宁人也都会拉着他的外地朋友去吃上一碗京粉。

紫薇冷饮室

地址:海宁人民路74号

本地人无人不知的老字号,糯米绿豆汤,一口糯米,一口绿豆,凉凉的,甜甜的,一杯下去还很有饱腹感。

小红书: 不吃香菜

小尾巴

每个江南小城都有各自的韵味

但低调的海宁依然是特别的

木心先生说,有骨的江南当属绍兴。

而海宁,它不仅是有骨的江南,还有侠气

距离杭州20min高铁

推荐你去一次海宁

去看一眼汹涌的钱塘江潮

去金庸书院看一看

去走走南关厢的雨巷

去吃一个低调却被央视无数次盖章的海宁!

你什么时候去海宁吃一趟?

END

本文作者:Lily

图来源于网络

  一

 不久前回了一趟小城,在窄一窄的街道里走。那些一直在我的梦里开着的槐花,此时却都凋残落地,干枯成了花痂尘粉,轻风一吹,便扶摇直上,沾满了眉头衣襟。透过浓密的槐树叶子看到不少曾经熟悉的门店都换了牌子,想必人也换了吧。不由感慨,小生意真真的不好做!

 步行街里,新开了一家面馆,门口挂了朱红色的牌匾,说是正宗的亭口炒面,不由就嘴馋。走进去,店面不大,靠墙摆了三五张瘦腿薄身的桌子。一位年迈的老人从里面出来招呼,觉得面熟,细究开去,原来是十几年前就认识的,不想如今竟沧桑成了如此模样。

 面炒好了,用粗瓷大碗盛了端出来,远远地就闻到清爽朴素的香味,吃到嘴里,筋滑柔韧,吃过之后,余味悠长,依旧是当年的滋味。吃饭的人不多,老人为我端了碗面汤,就在我对面坐了。我也不急走,啜着面汤,询问老人家常。

 说是老伴前些年过世了,两个女儿出嫁了;最小的儿子也成家了,生了个闺女,今年就九月要满三岁了。正说着,从门口台阶爬上了小女孩,老人说:“喏,就这个,小孙女。”小女孩蹒蹒跚跚走进来,将沾满了黄土的小手在老人膝头扑娑着。尔后翘一起十个指头,比划个不停,做出各种花的样子。做得欢喜时,就仰起小一脸来,看着老人,咯咯的自笑。

 老人拍拍女孩一毛一茸茸的脑袋,将她抱起来,放进自己怀里。目不转睛的看看,看看,眼角就湿润润了。见我疑惑,疾疾地点了支烟,猛一抽一一口,说:“这烟呛人!”

 付面钱时,老人却执意不收。放在桌上,却被他追出来,强塞一进我的衣兜里。我冲进操作间,将钱放在面案上,回头却看到一个年青男人,双手抱了头,坐在暗角里歇息。

 二

 手头事多,从面馆出来就拣紧迫的去做了。

 晚上睡觉时,看记录片《舌一尖上的中国》,它以节制而温情的语调,讲述了许多和食物有关的人和故事,讲述了许许多多的人为了寻找食材而付出的艰辛,为了制作美食而付出的劳动。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导演陈晓卿这句话,不由又让我想起亭口炒面和老人。

 那时节,我刚从学校毕业,分配至亭口乡政一府工作。单位也开灶,早上米汤蒸馍,晚上蒸馍米汤,中午一顿面食,大师图了方便,只做一锅烩面片。人多时,面片不够吃,自己刚到,书生意气,小口轻声的吃了一碗,再去盛时,已经汤干面净,不敢声张,只是恨恨的用铁勺将锅底刮得哧哧作响。后来,熟悉了,饭少或饭不好时,知道了去街道面馆吃饭。

 在泾河与黑河交汇处,一条国道横贯而过,形成了一个小三角地带,之上建了小市场。那时街两旁一溜的店铺,门槛都是高高的需要拾阶而入,它们是陈旧的象征,是光阴的遗物。老人的面馆就夹杂其里。

 老人那时年纪轻些,手脚麻利,抻面揪节入锅,切菜破蛋颠勺,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每逢小镇有集人多,老伴和俩闺女围着铁锅煮面,老人脖子里围了汗巾,里外照应。生意好了,就有个先来后到的次序问题,生意人多是扯不开脸面,便惹出许多口舌事端。老人有特点,吆喝着排队吃饭,无论官商,无论生熟,不插不越,不偏不袒。他不用笔墨纸张,却能精准的记住每个吃客入店的顺序。倘有急风急火、欲要先吃先走的,就隔了门给一句:去对面吃!时间久了,熟悉的都知道这店的规矩,进了门,不用发声,只管坐了喝茶喝汤,该你了必定是你的,毫厘不差。

 调回机关工作,一次陪了剡副市长下乡检查夏收。至亭口,恰到了饭时,书记镇长忙着张罗饭菜,剡副市长不许,只点了老人的炒面吃。一行人坐定,老人泡了壶清茶过来,镇上刘副镇长抢言说:“市长忙碌,今天破个例如何?”老人指着坐了一圈的农人,重声说:“他们就不忙?”

 司机小连是部队转业回来的,随市长出行多,被捧惯了,受不了这声气,就擦拳挽袖的欲要冲进里间论理,严副市长用眼光制止了。大家就围了桌子喝茶。先端了面碗的农人,放声吃喝,将面条吸得呒溜溜的响,制造出与以往不同的声响来。

 后来一次开会,遇到镇上的书记,闲扯到老人的面馆。书记说,那生意是越发的好了。

 三

 潘小亦听我说了这面馆的趣事,生出许多好奇,就缠着我要回小城,专门去吃老人的这亭口炒面。

 店里人多,老人还是看到了我,仔细的抹了桌椅,招呼着我们坐了。坐在这样拥挤的小面馆里,对潘小亦来说,机会不多,她来了兴致,来回打量着人们吃饭说话。

 有人正吃着,一抬头,进来一熟人,就问:“最近做什么?”来人回话:“瞎忙哩!”眉眼里却是藏不住的炫耀,掏了新款的手机摆一弄起来,嘴里说:“你最近发什么大财?”吃饭的说:“没事,一直蹲在家里。”玩一弄手机的说:“啬皮,怕我问你借钱!”吃饭的接话说:“不是,是怕你给我借钱!”

 门里又进来俩小伙子,看行头是粉刷匠。浑身落了白灰涂料,眉眼都是白的。还没坐定,年轻的就说:“最近忙完了,钱一到手,买辆车耍耍!”年龄大些的,沉声说:“就那一点钱,还想买车?买副象棋玩去吧,有俩车呢!”

 有吃饭的男人,刚喝了一口面汤在嘴里,听了这话,忍俊不住,一声笑,嘴里射一出汤水来,几滴就溅在了桌对面妇人的胸襟上,忙忙扯了餐纸去擦,殊不知这地方不是想碰就碰的,手伸到半路才醒悟了,人立马瓷怔住了。妇人红了脸躲开来,嘴里骂着。在众人的笑声里,男人将钱放在桌上,风一般跑了。

 我吃完了,潘小亦仍将面夹至眼前,看一眼吃一口。我催她,她说:“你不懂。吃饭是形式,享受这个过程才是最主要的。”

 环顾左右,人都走完了,店里一下子清净下来。老人为我续了面汤,我就问小女孩怎么今天不在,老人说:“带着,前几天去了西京城里。”

 那天见到的缩在墙角的青年男人从里面走出来,在门口的台阶上黯然的坐了。顺着他的目光,我才看到,街对面胡同人家院落的土墙上,爬出来蔷薇青绿的枝蔓,撒欢子似的四下里伸出去,结满了累累的花朵。这些旺盛的花儿,瀑布般遮住了半面墙壁,粉一嫩净安,轻若一毛一羽,正是“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的风情。灰色的街道,因了这份景致,一下子变得美丽别致,鲜亮柔软起来。

 “我儿子,你还记得吗?”老人不待我递话,又自语般道:“他这是想媳妇和孩子了… ”

 四

 回西京那天,车子行到小城东边的收费站时,潘小亦却不走了,建议去吃顿面再走。我一想也是,这女人总把自己收拾的和花儿一样,做起饭菜来却平庸得很。她做的炒面,和炒凉粉没有多少区别。就掉了车头,赶回小城步行街的亭口炒面馆。

 人家院落土墙上的蔷薇,开得忘我,开得不遗余力。远远地看是一片花海。走到跟前,每一朵花都相似,每一朵花却不同。清晨的阳光里,在每一朵花上,都能找到一份令人感动的义无反顾。我和潘小亦屏息静静地看着,不敢惊动半分。

 老人见我和潘小亦来得早,露出些许的笑意。小女孩在门口的木椅上坐了,穿了新衣,看起来干净了许多,两只小脚悬空的搭拉着,不时踢一下过往的飞虫。等饭时,潘小亦逗孩子玩,问她:“西京好吗?”

 孩子仰起小一脸,费劲的想了半天,才说:“好玩。”潘小亦从包里取了话梅给她吃,她就说话了,说西京车多楼高,说动物园里的老虎猴子,说十元会上花儿开得真多真乖,潘小亦纠正她是世园会,不是十元会,孩子就咯咯的笑起来,发音依旧是十元。我就问她:“妈呢?”

 小女孩一下子沉默了,低了头,只是玩一弄自己的手指,不再说话,也不再理会我们。

 面端上来,潘小亦又是看一眼,吃一口。我吃了几口,就觉得火候稍欠,番茄汁没有收拢,口味有些单薄。抬头一看,老人也在看我:“这面是儿子做的。我老了,做不动了,以后这店就靠他了!”他喊儿子出来,我如实的指出面的欠缺处,年青男人听了,面露惭色,连连点头。

 听说我们要回西京城,男子就央求我们捎了他去。征得老人同意,男子洗了脸换了衣衫抱了小女孩上车子。从后视镜里,我看到男子五官端正,挺文气的一个人,只是不多说话,问一句答一句,不问了,就沉默着,将小女孩紧紧地搂在怀里。

 一个小时的路程里,我还是知道了老人老伴得病花光了所有的积蓄,最终还是去了。男子就去西京打工,女人在家里伺候老人,照顾孩子。女人见男人打工挣钱不多,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劝他回小城来学老人的手艺,自己开店。男人贪恋都市的繁华,不肯回来,女人一怒,只身去了西京。前后叫了几次,只是不肯回来。

 男人要我在三棵树酒店门口停了车子,说是女人就在酒店餐厅打工。看着男人抱孩子进去找人,我启动车子要走,潘小亦一把拔一出钥匙,说等等看。不一会儿,男人就出来了,小女孩哭喊着跌跌撞撞的跟在后面跑。男人上了车子,说是女人不肯回去,说着眼泪大把大把的从指缝里冲出来,骇得小女孩锐声的哭。

 我要进去找女人理论,却被潘小亦拉住了。潘小亦轻声对我说:“回家,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

 晚上从单位出来,已是满城霓虹闪烁了。家里静悄悄的,客房灯亮着,掀一开门一看,小女孩已经睡熟了,男人在灯下睁着眼睛,气色暗淡。拨通潘小亦的电话,她说:“我正忙呢,一会儿就回来。”

 我说男人情绪不好,我也没了主意。她就在那边嘻嘻的笑了:“没事,疼的深了,就长记性了。”

 思来想去,觉得还是应该去做做女人的工作。我急急的走到三棵树酒店门口,隔着马路,就看见潘小亦和一个女人在酒店边上的灯影里说话,潘小亦指手划脚,说个不停,女人听着,只是摇头,不时用纸擦眼睛,渐渐地就点头了。

 五

 端午节快要到了,母亲电话过来,说她包了新米的粽子。就趁了假日,带了潘小亦回家探看父母。

 小城的街两旁去年新植的合一欢开得灿烂,花是粉一红的,在绿叶之间竖着,折扇似的。拍打在肩头,带了亲切和温一热,却是手的感觉。我喜欢把合一欢叫成青裳。青裳,这意韵仿佛是从《诗经》里走来。

 几个担子里挑了新摘艾草和草莓的农人从身边走过,断断续续的叫卖。微闭了眼,嗅着艾蒿的香气,似乎就能把光阴触一摸。潘小亦惊叫一声,原来草莓还是带了露水的。

 在步行街的老北京布鞋店里,寻思着给母亲买双布鞋。有小人跑来,扯住了潘小亦的衣角。细看却是炒面馆的小女孩,孩子眼尖,在人群里看见了我们。挑了一双绣花的粉色布鞋给她,对于美好的物事,小孩子总是没有免疫力,立刻笑靥如花。更是拉紧了潘小亦,不肯放手。

 面馆新涂了墙面,白的耀眼。女人细眉长眼,肩上挎了时兴的钱包,大声叫喊着迎出来。男人从里面出来,也不说话,一个劲的笑。女人就喊孩子:“快,快,去茶摊上叫你爷爷回来。”

 老人疾疾的赶回来,见到我和潘小亦,满脸的皱纹栀子开花般绽开来。挽了袖子,要亲自炒面给我们吃,我提醒他,很多人在等,他就笑了:“呵呵,你笑话老汉!今天就破例了。”

 面端上来,已经不是当初的粗瓷大碗了,全部换成了精致的细瓷花碗,白色的底,淡蓝色的碎花,不甚惊艳,但看起来却很有家的味道,更显得色香诱人,不禁感叹女人的本事。潘小亦依旧吃一口,看一眼,看一眼,吃一口,全然不顾面馆内外注视的眼睛。

 外面正是半夏时光,对面胡同的土墙上,早开的蔷薇开始落瓣了。风起时,飞舞下跌,似是光阴一寸一寸的遁失。一串串绵白中透着粉色的花一蕾,又悄悄的从清绿色的花托中探出头来,蜂蝶攀附了去,嘤嘤嗡嗡,好不热闹。

 这悠长的花香漫过树梢,透过空气,涤荡在这条街的角角落落。让人恨不得用衣兜装了,把这香藏起来,待到时过境迁花落尽,随时拿出来嗅闻。

 潘小亦顺了我的目光,也看得呆了。许久,将脸靠在我肩上,附耳细声说:“真想变成一朵花,永远开在与自己情投意合的那一段枝上。”

文/子棘

展信笑颜,见字如面,愿一切都来的刚刚好。

一次机会,去到那座美丽的小城。酒店门口的签到表上,看到来自同一个城市的名字,注意到了一个名字,是那样清晰,就那样镌刻在了我的心上。

小哥哥是大我几届的学长,聪明又智慧的男孩子。待人极好,每一次我与他讲话,心里都是很高兴,像抹了蜜似的。

那天晚上,我没有去吃晚餐,小哥哥打电话来说:“吃晚饭没?没吃我陪你。”不知道当时为什么执拗,明明心里想要的,却说不需要。

晚课时,饿得不行,拉着旁边的小哥哥非要他陪我去吃饭,经不过我苦苦哀求,小哥哥答应了我。后来也不知怎的,一起吃饭的不只我们俩,而是一桌。我在边上,看着他们喝酒。成都的夜晚有些冷,小哥哥把他的衣服给我,我将他反穿在身上,抱着小狗,眯着觉。

有一天,感冒了,鼻塞的厉害,晚上小哥哥陪我去附近的药店买药,挑选了最适合我的那一盒药。路边的零食铺还没有关门,拉着小哥哥就进去了,选了一堆我爱吃的,当我准备付钱的时候小哥哥付了。抱着零食走在大路上,车水马龙的热闹大街旁,我说:“小哥哥,我被你收买了”“傻姑娘,这么容易就能把你收买。”

我强势地对小哥哥说:“把你旁边的位置留给我。”于是后来吃饭的时候在一起,上课的时候也在一起。上课时,总有许多问题问小哥哥,都怕他觉得烦了。

于是,我想尽一切办法去靠近小哥哥他不确定他什么时候回家,我们回同一个城市,于是,我帮他把车票买好了。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说出自己的一百个优点,大家都觉得很难,因为确实都没有一百个那么多,小哥哥说,你要是写出你的一百个优点,我就和你一起回去。“真的吗?”我问。没等他回答,我就开始写,最后,写了一百多条呢,哦!才发现,原来我有那么多优点!

如果可以,我想把整个世界都给小哥哥,但只怕打扰到他。有时候,想到小哥哥会一个人傻笑,也会一个人哭,阳光的午后,一首《成都》,又湿了眼眶。

喜欢是什么?仿佛有了软肋又有了铠甲,最终不过是自己在那里患得患失罢了,其实从未拥有 过,又在惧怕什么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7144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9
下一篇2023-10-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