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沟
樱桃沟景区位于西乡县城关镇,总面积15平方公里。景区紧靠县城,距西汉高速公路70公里,十堰至天水高速公路建成后距景区25公里,距阳安铁路西乡火车站500米,地
樱桃沟
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中国著名的三大樱桃产地之一和西部地区最大的樱桃种植基地,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景区内优质樱桃种植面积已达12万亩,其他经济林果2000亩,年产樱桃约3600吨。景区内有水库2座,水域面积3万多平方米,有水上娱乐、陕南地方农家乐等娱乐服务设施。景区按照4A级标准对景区进行全方位规划、设计和打造,建成了四通八达的景区路网,累计发展星级农家乐36家,开发出观景平台、生肖园、文化长廊等十多个特色景点,使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初步形成了集观赏樱花、采摘鲜果、休闲度假、体验农家风情为一体的休闲度假旅游区。
午子山
午子山
午子山风景区位于西乡县城东南12公里的堰口镇210国道旁。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山上保持着原始生态的珍稀树种白皮松2500余亩,素有陕南“小华山”、“小武当”、“汉南胜景”之美誉。
午子山历史悠久,原名“武子山”,因汉高祖刘邦宠妃(戚夫人)为皇儿如意进香祈福之地,又称“母子山”,今以午子山定名。午子山由顶观、腰观、底观三大古建筑群组成,建筑面积204619平方米。顶观始建于西汉,重建于南宋绍兴五年(1135)。据碑碣记载和民间传说,虞舜同他好友善卷和明代建文帝曾来山上隐居,古迹犹存,道教传人张道陵、张鲁、张三丰到午子山讲经传道,三国蜀将西乡侯张飞亦在绝壁上镌有“飞凤山”等摩崖。也是唐代“荔枝道”的必经之地,历代文人墨客驻足留迹,登山行吟。景区古文化遗产遗迹众多,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特别丰富。历史文化积淀厚重。是登山健体,休闲度假,穿越远古,回归自然,观光旅游之佳地。明吏部尚书李遇知登《午子山》诗曰“飞蹬千盘漫陟巅,振衣冉冉白云边,上方灵气谁能识,身到烟霞便是仙”。
太白洞风景区
太白洞
太白洞位于西乡县城以东38公里的七星湖风景区境内。洞中地下泉水清纯甘甜,四季长流。洞外崖体壁立险峻,高逾百丈,口窄腹宽,状似圈椅。洞口被十四根数人合围的参天楠树遮得严严实实,形成一处藏珠拥翠、秀不外溢的幽静洞天。洞内共有庙宇三间,佛洞、佛像若干,是一处集旅游、避暑休闲、朝香拜佛为一体的著名风景区。
七星湖
七星湖风景区位于西乡县城东,距县城39公里,临316国道。水道长7
七星湖风景区
0余公里,水面25平方公里,直通石泉,是汉中最大的人工湖,素有“黄金小三峡”之称。一湖碧水如明镜,两岸青山似画屏。荡舟湖上,彩云飘逸,峰峦迭翠,白鹤腾飞,鸳鸯戏水,湖岸百花争艳,集湖光山色、苍劲与灵秀于一体。汉王古镇雄立江边,荔枝古道奇险依然,夕阳斜照渔歌唱晚,现已建成旅游专线公路,浮动码头,豪华游轮,高速快艇。
枣园湖
枣园湖位于西乡县县城以西10公里,占地6000余亩。该公园设有垂钓、
枣园湖
游乐中心、游泳场、水畔桥廊、靶场、动物园、农庄、樱桃园、桃园、茶庄、松鹤亭、藤廊、地宫、观音庙等设施。交通方便,依山傍水,湖水潋滟、空气清新。
鹿龄寺
鹿龄寺在西乡县县城西郊,为伊斯兰教修真礼拜之所,始建于清康熙末年。鹿龄寺区系由仙根寺、静室寺及鹿龄寺三大部分组成,现存殿堂房舍106间。1983年进行了一次维修,使主建金
鹿龄寺
壁辉煌,焕然一新,门前照壁高约10米,长11米,壁基七层,砖雕为竹、梅、牡丹、石榴、日、月、云、桥等。寺门为牌枋式,四柱三间,正中庑殿顶,中高翼低,筒脊筒瓦,全部木构斗拱,飞檐翘起。门房前后以石鼓作基,上雕琴棋书画及花鸟走兽。正殿前院,东西墙都有水磨对缝方形砖雕,东墙为书斋图,西墙为松月牡丹图,均高150厘米,宽250厘米。寺区有古桂、古柏、银杏、白皮松等11株,树龄均在260年以上,寺内还保存有明代仿商、周、春秋、战国和汉代的铜礼器及字画多件,如明代蓝瑛山水真迹、康熙御书真迹等。
骆家坝古镇
骆家坝古镇位处西乡县米仓山北麓,位于西乡县城西南45公里骆家坝镇骆镇村
骆家坝古镇
,是汉江第一大支流——牧马河源头,境内山峦起伏,峻岭层叠,四季分明,雨量充沛,被誉为“古生物活化石”的大鲵仍在这里繁衍生息。该镇现有茶园17万余亩。骆家坝还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古镇,1932年,徐向前领导的红四方面军曾在这里召开著名的玄天观会议,本县青年陈浅伦在这里创建了红二十九军并开展工作。集镇核心区有文化广场、明清仿古街道、三圣宫,回龙桥、登步拦水坝。
米仓山自然区
陕西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巴山山脉西段、米仓山中段,保护区以米
米仓山自然保护区
仓山主脊形成地貌骨架。保护区横跨米仓山南北坡,最低海拔780米,最高海拔2534米,主体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保护区地处陕西省南部西乡县境内。南同四川省通江县相望,东与陕西省镇巴县接壤,西与南郑县相邻,西北与城固县毗居。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2°33'33" -32°46'31",东经l07°15'24"一107°33' 06"。保护区东西长27 8公里,南北宽23 9公里,总面积34192公顷。
重阳节是个历史悠久的节日,由于年代久远,重阳节传说也有各种。下面懂视小编整理了重阳节的四大传说,一起来看看吧。
重阳节的四大传说传说一:桓景降魔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桓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
桓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桓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桓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桓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桓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他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辟邪用法,让他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桓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桓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传说二:骊山登高
很早以前,有个庄户人家住在骊山下,全家人都很勤快,日子过得也不错。有一天,这家主人从地里回来,半路上碰上个算卦先生,因为天快黑了,这先生还没找上歇处。由于主人家里很窄,只有个草棚子房,于是就在灶房里打了个草铺,让妻子儿女都在草铺上睡,自己陪着算卦先生睡在炕上,凑合着过。
第二天天刚亮,算卦先生要走,庄户人叫醒妻子给先生做了一顿好吃喝,又给先生装了一袋白蒸馍。算卦先生出了门,看了看庄户人住的地方,叮咛他说:“到九月九,全家高处走。”庄户人想,我平日没做啥怪事,又不想升官,上高处走啥呢但又一想,人常说算命先生会看风水精通天文,说不定我住的地方会出啥麻瘩。到了九月九,就到高处走一走吧,全当让全家人看看风景。
到了九月九,庄户人就带着妻子儿女背上花糕香酒,登上骊山高峰去游玩。等他们上山后,半山腰突然冒出一股泉水直冲他家,把他家的草棚子一下子就冲垮了。不大功夫,整个一条山沟都被泡了。庄户人家这才明白算卦先生为什么让他全家九月九登高。这事传开后,人们每逢夏历九月九,就扶老携幼去登高,相沿成俗,一直流传到今。
传说三:重阳公主
据《汉书》记载,东汉安帝年间,宫中身怀六甲的李娘娘受闫氏所害,逃至洛阳以西伏牛山以南的重阳店。恰在家历九月九日这一天生下一女,取名重阳女。李娘娘历尽艰辛,慢慢把重阳女养大成人。谁知一年秋天,此地发生了一场大瘟疫,村里得百姓和李娘娘都未能幸免。
李娘娘临终前,把自己的身世告诉了重阳女,并把安帝赠送的玉佩传给女儿,让她找机会状告闫氏,为她计回公道。李娘娘死后,重阳女到处拜师学艺,立志斩除瘟魔,为母报仇。一位道人被她的精神所感动,精心传授剑法,并密告瘟魔的四个弱点:一怕红色,二怕酒气,三怕刺激气味,四怕高声,让重阳女来年九月九日瘟魔重现时见机行事,为民除害。
第二年九月九日这天,重阳女组织附近的百姓登上云彩山,女的头上插红茱萸,茱萸果为红色,叶子散发出一种怪味,男的喝菊花酒,瘟魔一出现就齐声高喊:“铲除瘟魔,天下太平”。瘟魔见到红色,闻到酒气和怪味,听到喊声,缩成一团,重阳女一剑将瘟魔刺死。从此重阳店一带百姓安居乐业,健康长寿。此事传至京城,安帝派宦官前来视察,见到了重阳女和玉佩,报知安帝。
安帝召重阳女进京相见,父女拥抱大哭一场。后安帝贬黜闫氏,专门为李娘娘修了娘娘庙,封重阳女为重阳公主。安帝要留重阳女在宫中,重阳公主以母亲葬在重阳、逢节要去祭奠为由,执意回到重阳店生活。但每年九月九日前后,都要带上菊花、茱萸和菊花酒、茱萸酒回京城一次,孝敬父王,顺便把当地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等民俗传入宫中。
传说四:阿牛与菊花仙子
相传在很早以前,一位名叫阿牛的农民居住在大运河边,阿牛家很穷,父亲早逝,母亲因生活艰辛,经常哭泣,最终将眼睛哭坏了。长大了的阿牛为了治好母亲的眼睛,一百年给财主做小长工,一边起早摸黑的去种菜,希望能多赚点钱给母亲求医买药。
一天夜里,阿牛梦中见到一位好心姑娘帮其种菜,并告诉他在运河往西的天花荡有一株白色菊花能治好母亲的眼睛。但是,这花只有在九月初九重阳节那样才开放。于是阿牛等到九月初九那天来到姑娘所说的那个地方摘回白色野菊花煎汤给母亲服用,最后阿牛母亲的眼睛真的复明了。
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阿牛母亲眼睛被白菊花茶治好的消息很快传遍乡野,有位姓张的财主要求阿牛将菊花移植到他家的花园中,阿牛不肯,财主便强抢,结果在争抢过程中菊花被折断了。
阿牛十分伤心,后来经梦中姑娘的指引,阿牛根据姑娘的《种菊谣》将菊花重新救活了。后来阿牛种菊花的技术教给村上的穷百姓,运河一带便种满了白菊花。由于阿牛是在九月初九找到白菊花的,因此人们就将九月九陈做菊花节,赏菊花、喝菊花茶、饮菊花酒的文化习俗就这么流传下来了。
当然这些只是古老的传说,但它反映出:重阳节最早起源于人们驱灾辟邪的祈愿。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重阳节的习俗1、佩茱萸。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2、赏菊。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3、登高。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着名的“龙山落帽”故事。
4、吃重阳糕。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5、饮菊花酒。重阳佳节,中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时曹丕曾在重阳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
重阳节各地习俗浙江省绍兴府重阳节互相拜访,除非亲友家有丧事,才往灵前哭拜。桐庐县九月九日备猪羊以祖,称为秋祭。同时也在重阳节绑粽子,互相馈赠,称为重阳粽。
四川省旧时南溪县读书人于此日在龙腾山岑山楼聚会,纪念诗人岑参,称为“岑公会”。民间旧俗,重阳前后要以糯米蒸酒,制醪糟。俗话说:“重阳蒸酒,香甜可口”。
广东省连川重阳,童男童女皆至城外相聚答歌,州人围观。南雄府九月九日请茅山道士建王母会,想求取子嗣的青年妇女都会前来参加。阳江市重阳节放纸鸢,并系藤弓于其上,在半空中声音十分嘹亮。临高县民重阳节早起,大家齐声高喊"赶山猫",以此为安和富利之吉兆。
陕西省西乡县重阳节,亲友以菊花、菊糕相馈赠。士子以诗酒相赏。据说妇女此日以口采茱萸,可以治心疼。
江苏省重阳节,南京人家以五色纸凿成斜面形,连缀成旗,插于庭中。长洲县重阳节吃一种叫做“骆驼蹄”的面食。无锡县重阳节吃重阳糕、九品羹。
河南省中国开封菊花花会始办于1983年,开封是以菊花每年举行一次年会的唯一的城市。
山东省昌邑北部人家于重阳节吃辣萝卜汤,有谚语道:“喝了萝卜汤,全家不遭殃”。鄄城民间称重阳节为财神生日,家家烙焦饼祭财神。邹平则在重阳祭祀范仲淹,旧时,染坊及酒坊也在九月九日祭缸神。滕州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忌回娘家过节,有“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娘”的说法。
山西省山西晋南地区自古就有九月九日登高的传统习惯。饱览大好河山,观仰名胜古迹,成为节日的盛举。至今还在民间传诵着“乾坤开胜概,我辈合登高”,“东风留不住,冉冉起峰头”,“九月欣新霁,三农庆有秋”等名言。
1重阳节的传说故事有哪些
2重阳节的传说故事
32016重阳节几号
4为什么重阳节要登高起源是什么
发源于酉华东山的东山河宛如一条玉带从新河镇团结村白蛇岭中心村前流过,它不仅给这小小的村落增添了灵气,还为它留下了一段传奇故事,成就了白蛇岭这个美丽的地名。
白蛇岭这一带在明代嘉靖以前少有人烟,周边都是湖泊,芦苇横生,弯曲的东山河自在地流淌着,它在元桥附近注入青通河;但在这湖泊纵横的水网地带也散落着一座座大小不等的山丘,上面长满了茂密的树木和藤条。这里无疑是水鸟的乐园,野兽的栖息地,而这里距青阳县城不过十里。
青阳县城坐落于蓉城,在很长的时间里是有城无墙,直到嘉靖四十四年(1565)始筑。根据县志记载:青阳城池城墙周长八百三十一丈,高二丈,厚一丈。城墙都是用砖垒起来的,这得要多少砖头,又要多少人力财力,这在今天也算是一个浩大的工程。然而在那生产力低下的人行骡马时代要建这样一座城池多么的不容易,更何况那时青阳人口稀少,据县志记载,万历元年(1573)全县人口仅有“户二千二百六十三,口七千五百九十六”,即使记载有误,当时青阳人口也难超过二万。而当年建造城墙所需的城砖都是按全县各都区人口、土地等分配的,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里必须完成。这对那些住在远离县城的山里的百姓如何完成,即使烧制出了砖又怎么送到县城,用骡马和肩挑人扛绝非易事。2017年拆除城墙脚最后一段城墙时,发现一块砖上刻有“九都八甲熊”字样,说明此砖是九都八甲熊姓制作的。九都又在哪里呢?就是今天的庙前九华一带,如果在那里烧制城砖再运送到县城要花费多少人力? 水路运输,在人行骡马时代是最便宜的运输方式,许多先民们为了按时、按数、按质完成县老爷交给的烧制城砖任务,不得已选择了异地烧砖、水路运输的捷径方式,所以就有许多人选择了白蛇岭一带的山丘的黏土制砖、用山丘上的树木柴草作燃料烧制,再利用东山河的水道运送到城里,所以直到今天团结、向阳一带土包上仍有窑址可见。
白蛇岭与烧制城砖之间又有怎样的故事呢?当年家住青阳县西乡山里的张老汉及其族人也接到了烧制城砖的任务,而且数目还不小,且时间还紧迫。烧制城砖没有问题,因为张老汉是远近有名的窑匠,但烧制好的城砖运输却是个大问题,他家到县城有四十里地,肩挑人扛、翻山越岭需要多少人力和时间,所以张老汉只得选择到北乡河湖港汊中寻找适合的山丘烧制,以减少运输的麻烦。这样张老汉经过努力,发现后来被称之为白蛇岭的山丘的泥土十分适合烧砖,且又临东山河便于用船运输。这样张老汉就领着两个儿子和女儿翠姑、以及几个族人来到这里,他们披荆斩棘、伐树搭棚,开创窑场,安营扎寨烧制起城砖。经过数月的准备终于可以烧砖了,将砖坯装入新窑,点火烧制。烧窑就是一个技术活,但对张老汉来说是轻车熟路,因为到他这代已是四代烧窑人了。这次对张老汉来说却事与愿违,一连两窑都未达到城砖的质量标准,官府不收,这可怎么办?张老汉经分析,既不像火候不到,也不像窑水不足,因为烧制砖瓦都是凭经验看窑烟确定火候,一般都是初期冒黑烟,再冒灰烟,最后冒淡淡的白烟,这才闭火窑顶上水,可这两次是一样不缺,怎么就烧成了废品呢?这可难坏了张老汉,再继续烧,烧不成怎么办?就此不烧官府催砖催得紧,吃官司怎么办?一连数日张老汉窝在窑棚内不吃不喝,终日不语,不搭理任何人,脾气还特别大,没人敢惹他。只有翠姑一人敢进去与他说话,因为翠姑从小乖巧,还有翠姑很小就失去了母亲,是张老汉一把屎一把尿拉把她扯大,对她特别疼爱,所以也只有翠姑敢进去陪着他。不知翠姑怎么劝导他父亲的,张老汉从窑棚里出来就像没事一样,继续领着大伙再次拓砖坯、砍窑柴。一切准备就绪,选择吉日良时发火烧砖,这次似乎一切顺当,经过三天不间断地烧窑,窑顶终于冒出一缕淡淡的白烟飘向蔚蓝的天空,张老汉满面春风地望着窑顶说,再有一个时辰就可以闭火上水了。这时不知什么缘故,西边的湖面上突然冒出一片黑云,霎时湖中刮起了旋风,巨大的旋风中夹杂着湖水和芦苇向砖窑直扑而来,眼看张老汉就要被旋风刮跑,翠姑冲上去死死拽住父亲,突然风停了水柱不见了,人们赶来扶起张老汉却不见了翠姑,众人喊着翠姑却不见回答,只见窑顶冒着一股白烟在空中飘荡,那形状恰是一条白蛇在空中盘旋,久久不肯离开那窑顶。此后任凭人们怎么寻找,翠姑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就此蒸发了。然而这窑城砖质量却出奇的好,完全达到了城砖的标准。 张老汉痛失爱女后,变得一言不语,几日白了头,但他却仍领着儿子和族人继续烧制城砖。说来也怪,从这次旋风以后张老汉烧砖特别顺利,再也没有出过任何岔子,只是每窑闭火前那股淡淡的白烟变得又细又长,在窑顶上空要旋上几个圈,像是一条白蛇在空中漂浮,最后才慢慢地离去。尤其是在远处的山丘或是湖中的看那股白烟更像一条白蛇在空中飘荡。由于张老汉他们烧砖的山丘当时无地名,人们便叫这里为白蛇岭,也是人们对翠姑的怀念。 城墙修建完毕,大家都离开了白蛇岭,只有张老汉没有离开,他想与自己爱女永远在一起,他在这里开垦种植自食其力,后子孙们接他回家却不肯,仍旧一言不发,直到老死。随着时间的推移,翠姑的故事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了,但白蛇岭的地名却保留了下来,沿用至今。
1梁祝化蝶 这一个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多少年以来就流传在上虞的曹娥江畔、流传在俊美的龙山脚下。 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个祝员外之女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往杭州访师求学。祝员外拒绝了女儿的请求,祝英台求学心切,伪装卖卜者,对祝员外说:“按卦而断,还是让令爱出门的好。”祝父见女儿乔扮男装,一无破绽,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强应允。英台女扮男装,远去杭州求学。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学的会稽(今绍兴)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不一日,二人来到杭州城的万松书院,拜师入学。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的感受。祝父思女,催归甚急,英台只得仓促回乡。梁祝分手,依依不舍。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山伯忠厚纯朴,不解其故。英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岂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家住鄮城(今鄞县)的太守之子马文才。美满姻缘,已成沧影。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后梁山伯被朝廷沼为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令。然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遗命葬鄮城九龙墟。英台闻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2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是中国最有名的一个民间传说,是中国人民最早关于星的故事。南北朝时代任昉的《述异记》里有这么一段:“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紝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 它是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3白蛇传 “白蛇传”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白蛇传》乃是起源于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发源地在河南汤阴(今河南鹤壁市)黑山之麓、淇河之滨的许家沟村。
许家沟所依的黑山,又名金山、墨山、大(亻加呸右)山,古为冀州之地,是太行山的余脉之一。这里峰峦迭嶂,淇水环流,林木茂盛,鸟语花香,环境清幽,亚赛桃源。早在魏、晋时期,左思就在《魏都赋》里记载了“连眉配犊子”的爱情故事传说:“犊子牵黄牛,游息黑山中,时老时少,时好时丑。后与连眉女结合,俱去,人莫能追……”后来这一典故衍化为“白蛇闹许仙”故事,故事的女主人公也由“连眉女”衍变为白蛇。
“白蛇闹许仙”里的白蛇精,当年曾被许家沟村一位许姓老人从一只黑鹰口中救出性命。这条白蛇为报答许家的救命之恩,嫁给了许家后人牧童许仙。婚后,她经常用草药为村民治病,使得附近“金山寺”的香火变得冷落起来,也使黑鹰转世的“金山寺”长老“法海和尚”大为恼火,决心破坏许仙的婚姻,置“白娘子”于死地。于是引出了人们熟悉的“盗仙草”、“水漫金山寺”等情节。白娘子因为水漫金山而触动胎气,早产生下儿子许仕麟。法海趁机用“金钵”罩住分娩不久的白娘子,将其镇压于南山“雷峰塔”下。通过此事,许仙心灰意冷,便在“雷峰塔”下出家修行,护塔侍子。18年后,许仕麟高中状元,回乡祭祖拜塔,才救出母亲,一家团圆。 4 长恨歌 《长恨歌》是中国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这首诗是作者的名篇,作于公元806年(元和元年)。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 5西厢记 《西厢记》故事,最早起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叙述书生张珙与同时寓居在普救寺的已故相国之女崔莺莺相爱,在婢女红娘的帮助下,两人在西厢约会,莺莺终于以身相许。后来张珙赴京应试,得了高官,却抛弃了莺莺,酿成爱情悲剧。亦相传为元稹假借张生的自传体小说或故事。这个故事到宋金时代流传更广,一些文人、民间艺人纷纷改编成说唱和戏剧,王实甫编写的多本杂剧《西厢记》就是在这样丰富的艺术积累上进行加工创作而成的。 历史上,“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这一美好的愿望,不知成为多少文学作品的主题,《西厢记》便是描绘这一主题的最成功的戏剧。 6凤求凰 《凤求凰》传说是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古琴曲,演义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以“凤求凰”为通体比兴,不仅包含了热烈的求偶,而且也象征着男女主人公理想的非凡,旨趣的高尚,知音的默契等丰富的意蕴。全诗言浅意深,音节流亮,感情热烈奔放而又深挚缠绵,融楚辞骚体的旖旎绵邈和汉代民歌的清新明快于一炉。即使是后人伪托之作,亦并不因此而减弱其艺术价值。历代同名的诗歌、小说、歌曲、影视很多。 7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因此它也被称为我国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光辉诗篇之一,《孔雀东南飞》与南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及“叙事诗双璧”。后又把《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治舒县,汉末迁皖县,均在今安徽境内)的一桩婚姻悲剧。《孔雀东南飞》通过刘兰芝与焦仲卿这对恩爱夫妇的爱情悲剧,控诉了封建礼教、家长统治和门阀观念的罪恶,表达了青年男女要求婚姻爱情自主的合理愿望。女主人公刘兰芝对爱情忠贞不二,她对封建势力和封建礼教所作的不妥协的斗争,使她成为文学史上富有叛逆色彩的妇女形象,为后来的青年男女所传颂。
8天仙配 《天仙配》为安庆黄梅戏戏曲传统经典剧目。内容讲的是董永卖身葬父,玉帝的第七女(七仙女)深为同情,私自下凡,在槐树下与董结为夫妇。一百日后,玉帝派托塔天王和四大金刚逼迫七仙女返回天庭,夫妻在槐树下忍痛分别。董永行孝故事在魏晋时已见于曹植《灵芝篇》和干宝《搜神记》。戏曲或名《织锦记》、《百日缘》、《槐荫树》。黄梅戏整理本较有影响。有同名**和电视剧。 9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是远古神话,是我国十大古代爱情故事之一。
嫦娥又是怎样奔月的呢在古书上有种种不同的说法。根据《淮南子》的记载是,后羿到西王母那里去求来了长生不死之药,嫦娥却偷吃了全部的长生不死药,奔逃到月亮上去了。嫦娥奔月以后,很快就后悔了,她想起了丈夫平日对她的好处和人世间的温情,对比月亮里的孤独,倍觉凄凉。《淮南子.外八篇》中说,羿从西王母处请来不死之药,逢蒙听说后前去偷窃,偷窃不成就要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不死药飞到了天上。由于不忍心离开大羿,嫦娥滞留在月亮广寒宫。广寒宫里寂寥难耐,于是就催促吴刚砍伐桂树,让玉兔捣药,想配成飞升之药,好早日回到人间与大羿团聚。
10红楼梦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属章回体长篇小说,成书于1784年(清乾隆帝四十九年)。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它的原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也是世界文学经典巨著之一。作者曹雪芹。现通行的续作是由高鹗续全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书中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荣、宁两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全面地描写封建社会末世的人性世态及种种无法调和的矛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