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窑的特征

耀州窑的特征,第1张

唐和五代时胎质稍松,呈灰色,釉质失透,有乳浊感;宋代青瓷胎体较坚簿,胎色灰褐或灰紫,釉质莹润透明,釉色青绿如橄榄,釉薄处呈姜**;金、元时胎质稍粗,胎色呈浅灰或灰色,釉面多数姜黄,青色者少。釉质稀簿而不润。装饰手法上以刻花和印花为主,刻花尤为精美,刀法犀利流畅,刚劲有力,立体感较强。装饰艺术上,纹饰丰富多彩。纹样有动物、人物、花卉和图案等。纹样中的动物有龙、凤、狮、犀牛、马、羊、狗、鹤、鹅、鸭、鱼、鸳鸯等。人物有婴戏、佛象、力士等。花卉有莲花、牡丹、菊花、梅花、水草等。图案纹有:八桂纹、三角纹、回纹等。在纹饰上,五代以前古朴大方;宋时丰富多样,且技艺精湛,出类拔萃;金元时日趋简单。耀州窑的烧造工艺和装饰技法,对全国各地的影响较大,除陕西境内的一大批窑仿烧外,它的技艺还传到河南省的临汝、禹县、宝丰、内乡等窑,传到广东的西村窑、广西的永福窑,形成了以黄堡镇窑为首的一个庞大的窑系。

耀州窑青瓷的主要特点:纹饰刻的非常清晰,带有北方人的性格特点,史籍上记载又叫刀刀见泥。

耀州窑的传统工艺主要体现在原料的采配、成分及加工,泥料的储备及练揉,手工拉坯及修坯,手工雕花、刻花、划花、贴花、印花,釉药的选配、制备及敷施,匣钵、窑具的制作及装窑,火焰气氛及烧成等七个方面。一件制品完成要经过采料、精选、风化、配比、粑泥、陈腐、熟泥、揉泥、手拉坯、修坯、釉料精选、配制、施釉、手工装饰(雕、刻、贴、印)、窑具制作、装窑、烧窑等17道工序。各工序都有相应的技术要求,掌握相关技艺的人被称为“匠人”。

耀州窑以铜川黄堡镇为中心窑场,沿漆河两岸密集布陈,史称“十里陶坊”。同时还有立地、上店村、陈炉镇、玉华村等窑场,依次排列,绵延百里。经过金元兵灾及各朝代的动荡变迁,各陶场均已停烧,惟有陈炉镇延续至今,成为西北地区的制瓷重镇。陈炉镇11个村庄几乎家家烧瓷,被誉为“陈炉不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镇作坊并为国营陶瓷厂。20世纪70年代,在李国桢等专家的帮助下,恢复了耀州窑的传统技艺,生产出耀州青瓷、黑釉及剔花瓷、白釉及剔花瓷、兰花瓷、铁锈花瓷、花釉等六大系列陶瓷,成为铜川市的支柱产业。

近20年来,在现代化工业产品的冲击下,陈炉镇的陶瓷业一度萧条,加之年轻人纷纷出外打工,年纪大的“匠人”相继去世,使得流传了一千多年的传统陶瓷技艺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危险,急需抢救。

耀瓷小镇: 千年耀瓷耀古今 一河两岸美如画 「 ”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这是明代张应文在《清秘藏》中对柴窑的描写。 「 ”太震撼了,柴窑瓷器的声音竟如此清脆响声,宛如洪钟、扣人心弦,难怪古人说它‘声如磬’,不愧为中国‘诸窑之冠’。”在西安柴窑文化博物馆,一游客赞叹不已。 「 ”柴窑”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以五代后周皇帝「 ”柴荣”姓氏命名的御窑瓷器,被后人誉为「 ”五大名窑”之首 「 ”诸窑之冠”「 ”中国瓷皇”。 因柴荣在位仅五年,柴窑烧造时间短,至今没有明确的传世品及窑址,成中国古陶瓷史上的「 ”千年之谜”,谚云柴窑「 ”片值千金”可谓价值连城。 为了揭开柴窑这层神秘的面纱,还原柴窑的历史面目,证明柴窑的真实性,捍卫柴窑在五大名窑中的地位,陶瓷学者和藏家们苦苦追寻,从未停歇。 「 ”中国瓷皇”柴窑瓷器究竟是啥模样?它的窑址到底位于何处?它和铜川耀州窑有着怎样的关系?新时代,如何让文物「 ”活起来”,让文化「 ”火起来”? 五代天青釉高浮雕三朵牡丹双流壶 探微:何为「 ”中国瓷皇”柴窑瓷器? 「 ”论窑器,必曰柴、汝、官、哥、定,而柴就不可得矣。”《归田集》云:「 ”柴氏窑色如天,声如磬,世所稀有,得其碎片者,以金饰为器”。 「 ”宋时秘色四称名、不及柴窑一片瑛”,据记载,柴窑的半只盏在晚清民国时期在北京可换一座四合院。 相传周世宗在位时,窑匠向柴宗请示烧造瓷的器颜色,柴世宗答以「 ”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于是工匠们便按照要求苦心设计、精心制作,终于烧出「 ”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的天青色的精品。 走进西安柴窑博物馆,在时光流转中领略「 ”工匠之美”, 源远流长、久负盛名的柴窑文化让人叹为观止,登峰造极、精美绝伦的柴窑瓷器让人啧啧称赞,别具匠心、巧夺天工的陶瓷技艺让人大饱眼福······ 「 ”明如镜” 西安柴窑博物馆馆长王学武从收集的史料文献、碑刻记载、瓷片标本和完整器物等多方面讲解了柴窑瓷器的产地论证和柴窑的特色,印证柴窑「 ”出北地”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为来宾破解柴窑「 ”千古之谜”。 为了让来宾领略柴窑瓷器的魅力,王学武取出一些收藏的瓷片标本让大家上手触摸,并不时的用手电照射瓷片,展示上面神奇的图案和透光现象,美丽的天青色和「 ”滋润细媚”令人拍案叫绝。 当用灯光贴在花瓣的背面,正面就会出现一轮「 ”明月”,四周是一片青天,晶莹剔透、釉面光滑,可以照进人影(古时特指铜镜),轻轻叩击它的盏壁,可以发出金属般的石磬声,悠扬悦耳、连绵不绝。 「 ”有外国专家说:‘不到西安柴窑博物馆,就不能说真正了解中国古陶瓷。”王学武说,希望能让更多人认识柴窑,将精品柴窑文化传承好、保护好、展示好,让世界人民能真正领略‘中国瓷皇’之美。 据介绍,柴窑在铜川的观点已得到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中国瓷器泰斗耿宝昌、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主任吕成龙研究员和我国著名收藏家马未都的认可。 在耿宝昌看来,破解柴窑,不但震惊中国,而且震惊世界,意义重大而深远。马未都在其作品《瓷之色》中说,「 ”近年来出土面世五代耀州窑精品,无论残片还是整器,让柴窑的面目更加清晰,让其历史终于趋向于真实。” 「 ”薄如纸” 揭秘:柴窑和耀州窑有啥关系? 明朝曹昭著的《格古要论》中记载了「 ”柴窑出北地,世传柴世宗时烧者,故谓之柴窑。天青色,滋润细媚,有细纹。” 「 ”北地”在哪里? 关于柴窑的窑址,学术界也有各种论述,有「 ”河南说”、「 ”景德镇说”、「 ”浙江说”等观点。 中国著名古陶瓷专家、原陕西省考古研究员、耀州窑博物馆名誉院长、柴窑研究权威禚振西先生在《柴窑探微》中说,「 ”北地”是郡名,而非南北方俗称或习惯称呼,耀州在历史上确属北地郡,历史文献及《耀州志》有详述,并有大量碑刻、题记瓷证。 上世纪80年代,在铜川耀州窑遗址发掘中找到了五代时期的地层,出土有精美的天青釉瓷标本,还发现有「 ”官”字款和龙凤纹饰的瓷标本。发掘者提出,其晚期的淡天青釉瓷应是柴窑的淘汰品。 以史证物,以物证史,经过长期的考古发掘和文献研究,禚振西大胆提出:柴窑窑址在北地郡同官黄堡,也就是铜川耀州窑遗址所在地,揭开了柴窑神秘的面纱,她认为「 ”耀州窑在五代首创天青釉色”,柴窑为耀州窑的前身。 2014年5月,被中外古陶瓷学界苦苦寻觅数十年之久的柴窑,经部分古陶瓷研究专家论证,唯有五代末北宋初耀州窑天青釉瓷与文献记载的柴窑器最为接近,换言之,柴窑的故乡就在铜川耀州窑。 五代时期耀州窑天青釉高浮雕剔刻双龙双凤壶、天青釉牡丹双流壶、中华天青第一杯等实物证明柴窑「 ”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真实存在和柴窑「 ”诸窑之冠”的精美绝伦。 曹昭《格古要论》中记载了柴窑出北地 美国普莱斯顿大学研究生导师、东方艺术博物馆馆馆长李彦君在《柴窑与耀州》书中写到,柴窑是贡瓷,而非官窑,柴窑并非像人们像的那么神秘,只是后周耀州贡瓷中的精品瓷器。 在李彦君看来,柴窑主要以釉色见长,品种并非单一,而是包括耀州贡瓷中的几个品种的合称,其中包括白胎型、黑胎型、黄土足型和刻花型。 李彦君认为,耀州发展至后周,已达整个耀州窑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此期无论是胎质还是釉色质量都堪称耀州窑历史之最,正如《事物绀珠》所载;「 ”制精色异,为诸窑之冠。 「 ”五代耀州窑符合最初关于柴窑地点的文献记载地区,并且具有唯一性,耀州窑产品完全符合诸多文献记载的诸多特征,即主要有四种产品,五代耀州窑为后周质量最佳的官用瓷,也是全国最佳的瓷器产地之一。”李彦君表示。 国宝耀瓷珍品倒流壶 创新:如何弘扬柴窑文化,做大做强陶瓷产业? 「 ”十里窑场不夜,精比琢玉耀州瓷。”铜川的耀瓷,是陕西的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已成为展示铜川新名片、讲述陕西故事、传递中国声音、与世界对话的窗口。 耀州窑创建于唐,鼎盛于宋,是中国宋代六大窑系之一和北方青瓷的代表,也是中国各大窑系中烧造历史最长的窑系,曾随着古丝绸之路漂洋过海,畅达世界,其中知名的北宋五代耀州窑青釉提梁倒流壶现作为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2015年,被以国礼相赠印度总理莫迪。 忆往昔,「 ”丝路明珠”耀州窑演绎峥嵘岁月,看今朝,「 ”中国瓷皇”柴窑再现「 ”芳华”闪耀世界。 「 ”五代末的耀州窑就是柴窑,柴窑文化与耀州窑文化一脉相承,如何变耀州窑文化符号为经济符号,壮大陶瓷产业?”铜川耀州窑文化基地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何建平介绍,近年来,铜川市委、市 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陶瓷产业发展的决定》《关于加快发展陶瓷产业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将陶瓷产业培育成铜川新的支柱产业。 2017年,铜川耀州窑文化基地管委会抢抓国家培育1000个特色小镇的机遇,对标江西景德镇的陶溪川,按照文化、旅游、产业、社区「 ”四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理念,提出了以「 ”丝路瓷都、千年名镇”为定位,建设「 ”耀瓷小镇”,让老工业基地焕发新活力,迎来了崭新的春天。 重振耀瓷雄风 打造丝路瓷都 耀瓷小镇规划建设耀州窑博物馆、耀州窑遗址公园、大师创意园、窑神庙、瓷韵公园、耀瓷坊等九个旅游板块,以及凤凰新城、东塬现代陶瓷产业园两个功能组团,面积28平方公里,投资概算388亿元。同时,规划建设占地33平方公里「 ”一带一路”陶瓷产业新城,打造集耀瓷遗址观光、研发生产、工艺体验、文化交流、教学实习等为一体的特色小镇。 去年,铜川市委、市 主办了「 ”历史的邀约·纪念耀州窑创烧1400周年系列活动”在铜川耀瓷小镇开幕,10天19场活动,吸引游客19万人次 ,**《我在耀瓷小镇等你》近日也荣获国家**局公映许可证。 「 ”一带一路”,为中国陶瓷打开了新的「 ”筑梦空间”,重振耀瓷雄风,打造「 ”丝路瓷都”, 让耀瓷文化在「 ”一带一路”闪耀。 经过千年传承发展,耀州窑形成了工艺瓷、日用瓷、建筑瓷、新型陶瓷等众多产业体系,「 ”一带一路”陶瓷文化产业新城、水韵公园、瓷韵公园和耀州窑文化遗址公园建设正如火如荼,实现了从煤城到「 ”瓷”城的蝶变。 近日,从第五届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传来好消息,铜川市人民 和陕西和谐集团成功签约,陕西和谐集团拟投资50亿元人民币建设耀州窑文化基地「 ”一河两岸”6平方公里的耀瓷小镇文旅项目和「 ”一带一路”陶瓷产业新城项目。 耀瓷坊 「 ”下一步,我们将在耀瓷小镇建设柴窑文化博物馆,今年10月份,铜川耀州窑文化基地管委会还将联袂西安柴窑文化博物馆在耀瓷小镇召开第三届柴窑文化论坛,揭开柴窑「 ”千古之谜”,解析柴窑与耀州窑的关系,进一步促进中国古陶瓷文化与耀州窑的发展和繁荣。”何建平说,努力把耀瓷小镇打造中国瓷文化高地和研学旅行新营地,让耀瓷在新时代焕发璀璨的光芒。 铜川市市长李智远表示,耀州窑是中国古代的历史名窑,要抢抓「 ”一带一路”发展机遇,把耀州窑悠久独特的历史文化挖掘好、传承好、发扬好,守正创新,推动耀州窑文化走出去,实现耀瓷文化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打响耀州窑品牌,做大做强陶瓷产业,把耀州窑文化符号打造为转型发展新名片。 从曾经的采煤沉陷区到打造全域旅游「 ”铜川样板”,从曾经「 ”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到构建「 ”全景铜川”,耀州窑千年不熄的窑火,在新时代将燃烧得愈加旺盛,丝路瓷都千年名镇,一河两岸崭新画卷正在铜川大地徐徐展开······( 作者:张英杰)

古代有种瓷壶是从底部注水是青釉提梁倒灌壶。

青釉提梁倒灌壶为五代时期的文物,1968年出土于陕西省彬县,高183厘米, 腹径143 厘米, 足径87厘米。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壶盖与器身连为一体。凤凰作提梁,狮子当流,想象丰富,神态生动,具有清新活泼的生活情趣。腹部满刻四朵盛开的缠枝牡丹花,刀法犀利圆润,装饰效果浓郁。

梅花形注水口设于壶底中央,壶内有漏柱与水相隔,灌水时将壶倒置,待盛满后,将壶放正,滴水不漏。釉面莹润,造型独特,构图严谨,图案精美,是耀州窑的代表作品。

青釉提梁倒灌壶的原料

青釉提梁倒灌壶是耀州耀州瓷的代表作品,耀州瓷出产于西安以北一百多千米的铜川。窑址以黄堡为中心,其范围包括上店、立地坡、玉华、陈炉及耀县塔坡一带。耀州瓷创烧于唐代,五代成熟,宋代鼎盛,元、明、清延续,有1300多年的烧造史。

据古书记载,在它最辉煌的时候,漆河两岸陶坊密集,史称“十里陶坊”,每当夜幕降临,炉火星星点点,彻夜不灭,成为一道壮丽的景观,“漆河不夜”也被誉为耀州七景之一。

耀州窑为北方青瓷的主要产地,宋朝时被列为贡品,并远销世界各地,在陶瓷发展史上影响深远。虽然被称为"十里窑场"的黄堡窑在元代已衰落,但遗址内涵丰富,保存完整,文化层叠关系清晰,是我国古陶瓷艺术的一笔珍贵遗产。而只有陈炉镇继黄堡窑之后成为西北地区的制瓷重镇。

陈炉镇11个村庄几乎家家烧瓷,被誉为"陈炉不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镇作坊并为国营陶瓷厂。20世纪70年代,在李国桢等专家的帮助下,恢复了耀州窑的传统技艺,生产出耀州青瓷、黑釉及剔花瓷、白釉及剔花瓷、兰花瓷、铁锈花瓷、花釉等六大系列陶瓷,成为铜川市的支柱产业。但近20年来,在现代化工业产品的冲击下,陈炉镇的陶瓷业一度萧条,加之年轻人纷纷出外打工,年纪大的"匠人"相继去世,使得流传了一千多年的传统陶瓷技艺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危险,急需抢救。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陕西省铜川市的孟树锋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位于今陕西省铜川市的黄堡镇,唐宋时属耀州治,在唐代就是中国陶瓷烧制的著名产地,宋代更进一步达到鼎盛,成为我国“宋代六大窑系”中的一个窑系。

耀州窑是北方青瓷的代表。唐代开始烧制黑釉、白釉、青釉、茶叶末釉和白釉绿彩、褐彩、黑彩以及三彩陶器等。宋、金以青瓷为主。北宋是耀州的鼎盛时期,据记载且为朝廷烧造“贡瓷”。金代延续北宋时期继续发展,元代开始转型,走向末落,经明代、清代,终于民国。

扩展资料

耀州窑的起源

据说,耀州窑起于唐,兴于宋。在一批沙特出土的瓷片上,发现竟然是出自北宋年间的耀州窑。这说明早在当年,一带一路的陆路就是古称耀县的地方经过,而出土耀州瓷以绿色居多,也正是印证了阿拉伯国家喜爱和崇尚象征沙漠绿洲的绿色。

此外,耀州瓷上的纹饰也非常独特,它并非传统的中式纹样,而是波斯金银器上的纹饰,因此看起来尤其具有异域风情。

我们细看了耀州青瓷的一大精粹:倒流壶。这是复仿于北宋出土的稀有壶式。水由壶底倒入,倒置壶身,水不外溢,巧夺天工。

观唐工坊以内窥镜视之,观其蹊跷,得其妙义,并以青瓷匠心打造。

此外,刻花梅瓶也是北宋高古清瓷个中精品。短颈、丰肩、窄胫,外形丰腴婀娜,古代用来贮酒。我们近观一熟手师傅拉胚,泥在胚车,旋如有神,空心圆柱体渐渐高起,缓缓收拢。匀称得体,壁厚均一,至瓶口处轻轻收起,梅瓶雏形渐显,又稍修其壁,使其平滑如镜。

雕花工艺更是了得。在瓶胎半湿半干之际,在厚度仅5毫米的薄胎上,刻出25毫米厚度的繁复纹饰,雕而不透,功夫着实力透纸背。

-耀州窑

人民网-耀州窑火千年不灭 丝路“青玉”重焕生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7375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0
下一篇2023-10-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