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语激趣导入新课对一堂课有很重要的作用。好的导语就像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儿。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成功的语文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兴趣爱好。只有学生倾心于此,才会积极主动的乐于受教,也才能达成高效率的教学。导课是一种教学艺术,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巧妙的使用好开课几分钟,无论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还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都是大有益处的,往往能明显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二、教学语言、体态、板书激趣课堂教学是一种利用多种传媒工具和艺术手段来传授知识,教育学生的综合性艺术,教师的教学语言、体态、板书是最常见的激趣手段。教学语言是课堂上师生交流的主要手段。教师通过描述、指示和说明来传授知识,强化表达效果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有针对性地挑选出学生最能理解和接受的语言讲授教学内容、传达思想感情。选择构想学生最需要的语言传授信息。选择和运用学生感到愉快、受到鼓舞的语言进行交流。
语文教师教学教育叙事案例5篇
语文是人文教育科学中以典范的古今书面语言作品为教学媒介、以启迪并发展学生智力为目的的基础学科。随笔是一种很灵活随便的笔记或文体,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随笔写什么内容才新颖、丰富呢?你是否在找“语文教师教学教育叙事案例”,下面我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语文教师教学教育叙事案例(精选篇1)
初为人师仅三年的我,带领着一群朝气蓬勃、充满希望的高三孩子,上下求索,不断进取,圆满完成了学校交给的教学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回首一年来的高三教学和迎考,我觉得在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上收获颇丰,现总结如下:
重视基础。纵观三次诊断性考试,我发现,我们学校的学生,与本市其他中学包括重点中学在内的学生相比,第II卷的差距并不是很大。因此,可以说,谁在I卷上取得了优势,就在语文科上获得了先机。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对I卷的重视,同时对学生进行反复敲打、试探,发现学生在这些方面存在的和潜在的问题,并通过各种方式来进行基础的复习和强化,尽可能地扎实学生的基础。
强化能力。这主要针对II卷,特别是在诗歌、现代文的阅读上,要教给学生操之可行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重视整体阅读,重视文本基础;同时,又要教给学生审题方法和规范答题的技巧,形成能力,形成定势思维,使学生在进行阅读时能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比如在诗歌鉴赏方面,就要求学生在鉴赏时养成这样的步骤:一看标题、作者和注释,因为,标题是诗眼,点明写什么。作者和注释,却可以给你解读提供必要的背景等东西。二看有无选择题。如有,可带入诗歌,帮助理解,这样,会给你降低阅读的难度。三要逐字逐句解读诗歌,抓住动词、形容词等,抓住意象,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而且在此过程中,还要回忆所学过的诗词,形成联系,体会诗歌的情感。同时,分析作者表现这种情感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及其效果。四要认真审题,把握题干所含的信息,明确答题的要点并规范答题。语言表达及运用亦然。
形成框架。教师必须研读高考考纲、教纲和近五年来高考语文试题,仔细研究教材,把握高考试题的特点和发展动态,同时,在专题复习阶段,在进行每一专题的复习中,不仅要广泛涉猎、研读并筛选各种高考资料,同时对每一专题进行了从考纲分析--高考试题特点及典型例题分类集锦--审题、分析及答题规范指导的研究,而且还要备学生,并根据高考考点和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每一专题还配备了专门的练习来巩固。在本专题复习之后,学生脑海中应具备本考点的框架。我的目标是,在专题复习后,在学生的脑海中,建立起一个关于语文高考知识点及题型特点及例题的总体框架。在第二轮复习中,还要根据补锅原理,通过练习和个别调查的方式,针对工作面学生的弱点和前一轮复习的遗漏以及高考新要求,进行了有重点地针对性极强的复习,尽量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完善专题复习时形成的框架,同时提高其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方能取得了良好效果。
复习有序。无论是基础还是能力,无论是字词句,还是段篇每一个高考知识点的复习,教师必须统筹安排,合理进行。否则,不知本阶段复习目标复习复习任务,则必然导致复习教学无序,教学效益低下。
调整得当。知识学得好,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语文教师教学教育叙事案例(精选篇2)
近日,在秀水小学参加了关于“课堂读书时间不少于10分钟”的集中培训,有幸聆听了三位教师的阅读指导课,下面就结合“课堂读书时间不少于10分钟”这一主题,谈一点粗浅的认知:
朗读历来是小语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新课程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浙江省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建议》第13条更是对课堂读书提出了明确要求:“重视和加强读的训练,力求在课堂内达到读通、读懂、读好三个层次的要求。每堂课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般应达到10分钟左右。朗读与默读并重,能根据教学需要并结合教学情境指导学生的朗读、默读、诵读和背诵。”
然而语文课不闻读书声和少闻读书声由来已久,至今亦然。“满堂灌”时代也好,“满堂问”时代也好,一节课读书时间不足10分钟,一篇课文学过大部分学生都难得读上一遍,一年课堂阅读时间不足几十个小时,然后分析训练做题、合作讨论交流,只听老师滔滔不绝、小组活动热热闹闹而不闻学生书声琅琅的阅读课不是好的阅读课。语文学习不读书,没有了感受,联想、思考、领悟、积淀、提升的过程也就偏离了语文教学的轨道。
有老师认为读还不容易?不就是10分钟的事情,我就做足10分钟给你看,我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齐读挨个儿上演;我读句、读段、读全文轮番上演,别说10分钟,就是30分钟也不在话下。确实,有心凑这10分钟并不是难事,但《教学建议》提出的10分钟读书是“质”与“量”的统一,10分钟只是完成了“量”的问题,而 “质”则要求在这不少于10分钟的读书时间里达到“读通、读懂、读好”这三个层次的目标,并且在达到这样目标的过程中能结合情境指导学生朗读、默读、诵读和背诵。
因此,我所理解的课堂不少于10分钟的读书时间应是有效的读而不是机械的读。然而要做到有效读书,现今的语文课堂除了读书时间太少之外还存在以下问题:
1、朗读的目的性不强。齐读,分组读,个人读,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
2、朗读的面太窄。语文教学最基本的目的之一就是会读,教师往往盯住几个尖子,读来读去,就是那四五个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是听众,这种多数学生得不到朗读练习的现状,又怎么能达到会读呢?
3、教师的朗读指导单一。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常见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带着__语气读一读”,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引导,导致朗读不能溶“导”、“练”于一炉,不能揉理解、感悟于一体。有的教师即使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言的内蕴。常听教师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把某一个字(词)读得重(或轻)些,把某几个句子读得快些(慢些),而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
萨特曾说过:“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那么,教师应如何有效的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悟出文章的内涵,使课堂不少于10分钟的读书时间成为精彩的华章而不是匆匆走过场呢?
我想首先语文老师应对朗读引起足够重视。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保证充分的读书时间。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特别是自学性课文,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
2、注重朗读评价。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
2、扩大朗读训练面。朗续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别是低段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如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分角色读,表演读,分小组比赛读,也可把学生的朗读现场录音进行比赛等等。
3、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
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非罕见,分析前读一遍,讲解完后再朗读一遍,甚至根本没去理解,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它们相辅相成的,必须有机结合。
4、形式多样,合理运用。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
在所聆听的三堂阅读指导课中,我认为梁春萍老师执教的《怀念母亲》就是一堂很好的读书示范课。
1、结合语境理解。梁老师的读书内容安排的是“三读”——读词、读段、读全文。
一读词语不是机械的读,而是带着对词语的理解读,把词语读得有声有色之后,让学生用所读词语来说说课文内容,既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又对全文有了整体的认知。
二读段落声情并茂,尤其是第二自然段的课文朗读,可谓是层层递进,不仅对文本语言的深层挖掘丝丝入扣,更是在每一次的挖掘过程中循循善诱,把学生的理解、感悟引向深处。学生在深有感触之后,情感的迸发自然水到渠成,所以每次朗读都是文本与心灵的有效对接,读得也层层深入。
2、超文本链接。梁老师的课中出现了三次超文本链接:《世说新语方正》;引用季老的话“为了避免用今天的情感纂改当时的感情,几次引用当年的日记和文章片断是为了保存当时的感情”;《赋得永久的悔》(片段)。
我认为最成功的莫过于链接《赋得永久的悔》。梁老师抓住第二自然段中“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等表现作者“终天之恨”的句子与《赋得永久的悔》进行了成功对接,学生在超文本链接中更深切的感受到了作者的终天之恨,之悔,之痛,心灵深处一次次受到了强烈的震颤,作者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在这样的情境之中,学生的每一次读成了课堂的亮点。
3、深情渲染。能否把学生的读引得入情入境,首先教师得参透文本,深入到文本的情境之中去,如果教师自己都不感动又如何能感动学生呢?梁老师在情境创设中的一个杀手锏就是自己的声情并茂。通过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沉痛、哀伤的情绪,梁老师在上课伊始就让学生的情绪慢慢沉入到了文本的情感之中,更通过音乐的催化,为情感的营造推波助澜。整堂课,学生心随文动,仿佛触摸到了作者的灵魂深处与他恨并痛着。
真实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书声琅琅的课堂。读的过程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唤醒学生主体意识的过程。只要我们教师用心营造,有效朗读,那么学生一旦领悟到诵读的妙处,便会沉醉其中,欲罢而不能,这样的课堂怎能不奏出精彩的华章呢?
语文教师教学教育叙事案例(精选篇3)
通过过去两年的教学工作,我才知道上课时老师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课堂上的思想变化等等,都能体现出一个老师的水平。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老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在今后的工作中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己,才能更上一层楼!下面是我在四年级语文教学时的一些感想。
作为一名初次涉足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的教师,看到一张张纯真童稚的笑脸,听到一声声清脆响亮的“老师好”,抚摸着一页页承载着无数知识的课本……我深感责任重大----这就是我的学生,这就是我的班级,这就是我将昼夜辛勤地去努力并培育其茁壮成长的孩子们!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兴趣教学”尤为重要。在新课教学和复习课教学中采取的兴趣教学又略有不同,在新课,低年级的同学们普遍存在极大的阅读兴趣,但面临的阅读困难也很大。
语言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正如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字、词、句、段、篇的素材都需要长期积累,而四年级的学生主要在于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首先,生字关就是一大障碍关,学过的生字词刚刚忘掉了,新的生字词又出现了,这都是学生阅读的障碍,所以要强化生字学习。
其次,在语句的理解上也存在困难,以低年级学生的语文知识沉淀来看,真是少之甚少的,因此经常遇到一些不易理解的语句。
第三,对于课文的大意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些需要深入探究的知识,同学们在经过表面阅读以后是无法挖掘出其精髓的。
这些问题都需要在课堂上得到妥善解决,兴趣教学在其中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课堂的导入部分,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兴趣,可以通过一首与文章密切相关的儿童歌曲或一个小游戏来导入课文,紧接着在教学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维变化,以一种适应青少年心理的方式来完成教学过程,切忌繁冗拖沓。
上好一门课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关键看你怎么设计怎么安排了,其中的学问不是一朝一夕能够领略尽的,作为一名新教师,我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
语文教师教学教育叙事案例(精选篇4)
语文老师要学学“留白”艺术
中国画讲究意境之美。大画家吴道子说:“意造景生。”那种“似而不似,不似而似”的意境,以无尽的诗情使观画者产生无尽的美好遐想,成了中国画的一绝。所以,中国画的构图,汲取了太极图之灵韵,用S线将画面分割,大胆留白而绝不填鸭。有时欣赏一幅画,那大块的留白总能使人遐想不断:这里似有一叶扁舟云中去,那里似有飞流瀑布天上来;高处似起农舍炊烟,远处似听风中林涛……观画者在观画,也在创作,是观者和画者在共同创造画作的美。所以画界有论:“露而不藏便浅薄……愈藏而(境界)愈大,愈露而愈小。”可见,“留白”是何等重要。
中国画有“留白”说,中国戏曲有“虚拟”说,吟诗作文有“悬念”说,目的都是给观众和读者留点遐想和创造的空间。由此我想到了语文教学,语文教学也讲教学艺术,我们的语文老师是不是也应该学习这种“留白”的艺术,给学生多留点想象的余地和创造的空间?用现在的时髦话讲,更多地让学生去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从而读出自我,读出个性。
语文课上,我们总习惯从字词句篇到语修逻文,从情节结构线索到人物环境主题,给学生讲解的十分具体,分析的十分透彻,甚至编出若干习题,一遍又一遍地训练,硬把作品压榨成流汁灌给学生。我常想,一篇美文佳作,与其由他人剖析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之露,还不如让读者自己去感受那“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之美,尤其是读文学作品,美的感受是不能统一的,任何“实”讲都代替不了作品的神韵。所以有时辛辛苦苦整出一个实化的课件,反而使作品失去了美的价值,一目而了然:啊,原来不过如此。我站在实实在在的岳阳楼上,总也感受不到“衔远山,吞长江”的气势,更无“渔歌互答,此乐何极”之乐。我游了桃花源,硬是寻不见“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加上沿途小贩不停的叫卖声扰耳,一点身居“世外”的感觉都没有,我直呼上当,发誓再也不去桃花源。但我明白,作者并没有弄假。常言道,风景美如画,无疑画比景美。又言道,画出诗意,自然说的是诗意比画更有神韵,景随情生,无情则无景,你不走进陶渊明,自然寻不见世外桃园,这只能自己读作品去品味,哪能由他人硬拽去的道理。所以,文学作品总是留给读者许多想象和创造的空间。
茅盾先生曾以“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请白石老人为画,老人只在画纸上点了几只小蝌蚪于两石激流中奔游,留出大块供遐想的空白,使人仿佛听到十里之外的蛙声一片。这是“留白”的经典。语文老师不妨学学中国画的“留白”艺术,不要堵塞了学生再创造的思路。
少着墨,多留白,语文教学一定“意造景生”,变得妙不可言。
语文教师教学教育叙事案例(精选篇5)
从事小学英语教学已有一年,想想走过的历程,有苦闷,有彷徨,也有欣慰。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并不容易,下面我就简单的介绍一下我所做的一些教学工作:
一、关注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感情交流的过程。通常情况下,学生喜欢某位老师,其课堂气氛就会显的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接手一个新班级,我首先做的就是努力让学生喜欢自己。
首先我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等传递给学生信任,尊重的感情信息。例如:课堂上有学生做小动作。这时我就放慢讲话语速,或请他回答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课后在找他与他交流沟通。而不是在课堂上用严厉的言语指责他。六年级的学生好"面子"如果你当面批评他,可能会让他产生厌恶感,跟你顶撞。这样即影响了学生和自己的情绪也影响了教学质量。然后主动与学生打招呼,让学生有亲切感。有时也参与他们的课外活动了解学生的思想。
二、面向全体学生,应材施教
由于每个人学习语言的能力的差异。通过几年的学习时间,这种差异已经很明显。所以不能按同一个模式去要求学生。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在课堂上,创设各种情景鼓励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大胆使用英语,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同时多花点时间去耐心的指导。让他们感受到关爱,温暖和支持;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1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直接交流的机会。比如练习对话时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练习。
2适当的渗透语法教学。从五年级开始陆续出现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将来时。适当的语法讲解有助于学生对句子的理解和记忆。
三、正确的评价学生
人人都想得到别人的赏识,人人都需要他人的鼓励。作为小学生的他们更是如此。因此教师充满激励的评价语言能让学生不断的获得前进的动力,在自信中走向成功。冷淡,责怪,不适当的评价往往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苛求学生,不如用心去鼓励学生获得自信。
1评价语应富于变化,让学生耳目常新,喜闻乐见。教师课堂评价语言不能单一,不能老套,左一个"你真棒"右一个"你真棒"学生听多肯定感到腻烦。
2在评价的时候教师还应当做到情真意切。六年级的学生的理解能力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他们已经能名辩是非,分的清楚真诚和虚伪。不切实际的表扬反而会让学生反感。
3适度的表扬。过多的表扬和一味的批评一样达不到效果。过多的夸奖不仅不能对学习产生积极的引导,反而会导致学生形成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如果学生发现无论他们的问题回答的如何,都会得到表扬,久而久之,就会变的浮躁,就不会在乎表扬了。
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我想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不断的反思才能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所谓青春语文,其本质就是提倡通过灵性阅读、生命写作、激情生活三条路径使语文教学过程保持青春状态,进而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保持、享受整个人生的青春状态(即幸福人生)作准备。
青春语文,本质上是一种藉由语言文字的研究学习探索生命幸福之道的语文追求。
我用一至八讲,系统阐述了青春语文的第一个主张:见自我,见天地,见众生。
最后三讲,我将阐述青春语文的第二个核心主张:你的教法就是你的活法。
你如何活,你就必将如何教。你如何教,你就必将如何活。活法和教法,天然相依相存,相生相克。
一
在同龄的老师中,我大概算上公开课研究课比较多的一类。也幸运,23岁就获得了全市赛课的第一名,25岁就代表重庆市走上了全国课堂教学大赛的舞台——虽然铩羽而归,但毕竟得了历练。因为年轻,于是反反复复地被推举参加市里和全国的各种各样的比赛,年年在油锅里烹,担了压力受了煎熬也收获了成长。30岁之前,我几乎获得了重庆市与教师专业成长有关的所有大赛的一等奖,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获奖专业户”。没有这样的历练和积累,不可能不到35岁就被评为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有朋友问我:谁是你的教学法老师?
这是个有趣的问题。在重庆教育学院读了两年中文系,时间太短太短,板凳还没有坐热,老师的精髓还没有完全领悟到,就卷起铺盖卷到农村了。那真是遗憾的事情。以后的修炼,就得靠自己的造化了。
要说老师,第一个老师是我自己。
我的教学风格的形成,根本无需寻找,无需提炼。我怎么活我就怎么教,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就在课堂上就表现出什么样的状态。我在江湖上一亮相,所有人便都说:这个女孩儿,好灵动,好有激情!
这就是我的教学风格,至今未变。
呈现灵动是天性,拥有激情是本能。
这就是我!
若干年后,我说:教法就是活法,活法直接决定你的教法。此乃真言!
1994年,我初出茅庐,一个土里土气的乡下小丫头片子到市里比赛,扎着两个小辫,像个傻大姐,什么教学理念都没有,教学策略之类更无概念。但那年上《驿路梨花》,我就知道在现场组织一个速读比赛,在黑板上画一个小茅屋,用一个大大的问号罩住,以“谁是小茅屋的主人”支撑起全课,生成了一个很惊艳的圆形板书。我还知道引用孩子们最爱的踢足球的文字来讲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甚至最后还知道用对联的方式总结全课 ……现在想来,那堂最早期的参赛课,上得童趣盎然,摇曳多姿,就已经初显了青春语文的风格雏形。
然后25岁就跑到全国去赛课,上蒲松龄的《狼》。我居然就知道用两幅错误的“杀狼图”教学生灵动地学习文言语言,就知道用各种各样的情景朗读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这个设计后来20多年来跟我的很多其他课一样,被老师们反复学用,一年又一年地出现在各省级课堂教学大赛的一等奖案例中,带给我帮助了他人的永远的欣喜和幸福。
在《青春语文:见自我,见天地,见众生》一文里,我开篇即说:我最大的幸运就在于,做成了语文老师。这是实话。任何职业都呼唤天赋,人最大的幸运就在于能够从事天赋所在的工作。显然,我是这样的幸运儿。
而教学法,无不深深地镌刻上了自我成长的痕迹。我越来越相信,上天给你的任何一段经历,哪怕当时看来是极端糟糕的经历,也是恩赐,也是点化。这些经历,都决定了你以后以何种心态去解读文本,去建构课堂。
原生家庭是我的爱与痛。我14岁就几乎完全独立了。内心深处埋着对母亲、父亲还有哥哥的爱与怨。没有这些情感几十年的发酵,我读不懂《我的叔叔于勒》,读不懂《丑小鸭》,读不懂《背影》,读不懂《台阶》,读不懂《柳叶儿》……而也恰恰是这些文本,通过课堂,治疗了我内心的伤痛,呵护了我天性中的善良和阳光。很多听课者都说,王君老师的课堂有疗救的魅力,是治愈系的。这真是对我极高的评价!我曾经做过自己的医生,成功地拯救过自己。也许,这种疗救灵魂的意识便成为了本能。在课堂上,自然而然传递给学生的,就是尽可能多的支持、鼓励和爱。
因为我永远觉得,在课堂上,我面对的那个小孩儿,就是当年一无所依的自己。我爱他们,就是爱我自己。
所谓激情,本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对自我的提醒和呼唤。激情的能量源,来自于生命深处的不妥协不苟且不放弃。激情最终极的表现,就是越来越爱自己,也越来越爱所有的人,越来越爱这个世界。
激情,事实上是一种深情 —— 对“我”和“我们”的深情。
而灵动,主要是因为贪玩。
小时候太贪玩,资质也差,学习自然不好,初中是中下等生,高中彻底沦为劣等生。高三一败涂地,“高四”数学也还是没有及格,勉强进入了收分最低的重庆教育学院。贪玩不适于应试教育的学习,但对于教师职业,实在是个不可多得的优点。丢掉了那些倒霉的数理化英语之后,在语文方面我显示出了重庆女娃子敢玩能玩的突出特质。野丫头从小没人管,长江綦河就是澡盆子,西部连绵不绝的高山就是游乐园。从小野到大的丫头,当了老师做了班主任后无法无天肆意妄为,什么都敢想什么都敢做。我敢说遇到我这样的班主任,我这样的年级组长,实在是孩子们的大幸运。我们的玩法,玩的规格,是其他班,其他年级想都不敢想的。而这些玩的资源,最后全都变为了语文的资源。我说,“青春语文”从来不仅仅是一种可以写在书上的教学法,而是由“生命阅读、灵性写作、激情生活”共同建构的。没有玩的兴趣,没有激情洋溢的生活,就没有青春语文。
后来我选择远行:从农村走到县城走到市里省里走到北京首都,走了人大,还要走走清华,走了北方,还要走走南方……在他人看来这小女子太有理想。其实是高看了。没有那么多理想,就是爱野,爱玩,爱折腾罢了。不好玩,活着就没意思,教着就没意思啊!
玩法就是活法,活法就是教法。今年我开始整理我的所谓“教学法”,尝试进行理论提炼。越整理越发现,哪有什么教学法!全是玩法:激活啊,整合啊,修复啊,创造啊,提炼啊,对话啊,点拨啊,任何一种教法,都必然对应着一种玩法和活法。教书的技巧,全是生活的技巧,玩的技巧。
所以,我的教学法老师,第一个就是我自己。
二
第二个老师呢?他藏在哪里?
教学法除了藏在生活中,就是藏在文本里。
我们教“书”,“书”也在教我们。优质的文本,本身就是一种教学法。
比如《谈生命》里就有。冰心说生命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像一江春水一样奔向大海,一路欢歌,一路雀跃,停滞和迂回也是一种前行;一种是像一棵树,长在最初的土地里,他的远方是向上向上再向上,迎着阳光和雨露,不移一步,也依旧找到了归宿。
冰心谈生命,也是在谈教学法。语文教学,各有各的路子,各有各有的门派。我喜欢激情,喜欢青春,人家喜欢本色,喜欢诗意,喜欢简约,喜欢深度——有多少完整独立的个体,就有多少语文。每个人都成为自己就好,每个人都按照自己喜欢的路径奔向语文的怀抱就好。可以学习,可以模仿,但个体,不可以替代。我们的每一个,都是语文宠爱的孩子。
成为你自己,是语文教师成长的终极追求。
比如《走一步,再走一步》里就有。无论哪种教学法,内核里都是对学生的爱,都是对学生心智的呵护与成全。“下来吧,孩子,晚饭做好了”,没有这样的一种关怀,“教学法”就不成其为教学法。理解孩子的学习恐惧,并帮助孩子消除这种恐惧,是所有教学法的共同特点。而“一小步一小步地走”的阶梯意识,更是田野课堂一线教法必备的要素。任何“法”,其本质都是“一对一”的帮助提携。要对得上这个“一”,咱这个“一”就得研究学生的那一个“一”。用这种思想来建设教学法,那“法”才能真正被课堂所用,而不是悬在空中落不了地的理论。
还比如,《社戏》里就有。《社戏》中的那个小双喜,可是个好老师。在他的帮助下,迅哥儿成功看上了戏,还看得很开心。这个过程,全是教学法。平桥村中的孩子们都很有同理心,迅哥儿没船看不成戏,悲哀得不得了,大家伙儿都跟着“叹息且同情”。只有这个双喜,除了跟着“叹息和同情”外,还能跳出这“叹息和同情”,琢磨船的问题。他一琢磨,问题就出现了转机。所以,这个孩子,是个不沉溺于问题,被问题淹没,而能够站在高处俯瞰问题的小家伙。这就是我们面对文本的态度——既要能够在文字中出生入死,又要能够跳出文本,居高临下俯瞰文本。这样“看”文本,一定能够看出东西来。
而后来,双喜的表现,更是处处是教学法:为了让母亲放心,他分析“可以去看戏”的三大理由,你看那先后顺序的安排,看那逻辑,是不是很严谨?一环扣一环,各种预设,各种预案,步步为营,我们研究教法,研究如何帮助学生,不外乎也是这样的思路。小双喜后来和六一公公“对质交手”,那心理学原理应用得更是恰到好处,六一这样的老家伙根本不是小家伙的对手。教学法也是这样,没有心理学的支撑,是很难见“法力无边”的。双喜最可爱的还是一方面特别懂事机灵,一方面也还是个“孩子”,跟着大家伙儿“破口喃喃地骂”那老旦,骂那戏不好看。双喜要不骂,这个形象就没有那么跳脱了。我们做老师呢,教学法的最高之法也不是哪一种具体的技巧,而是到时候了,自己也能变成那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跟着他们一起闹,一起疯。“教”“学”合一,就意味着天人合一,“合”上了,这课堂,就“活”了。而课堂最不好的状态,一定是“隔”的状态,教师和学生分离,心意无法沟通。再好的教学内容,也都白搭了。
《社戏》里不仅有教学原理,还有教学心境的指导。我一直觉得,“教学法”绝不仅仅是些具体的方法,他还应该有一块儿,就是“教学心法”,教老师如何打理自己的教学心情——我们活,不是活个心情吗?教,其实也就教个心情。心情好,什么都值,再累也是幸福。心情不好,学生考出来的成绩再好看,也没什么意思。《社戏》里边到处都是心理学。比如那戏好看吗?不好看,难看!豆好吃吗?一般般,普通得很。为什么最后一律都成为了“最好看最好吃”的呢?原因很简单,就在文本里: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节选自鲁迅《社戏》
你看,这就是人的心情。再糟糕的经历,一旦离开了,一回望,“月光又分外皎洁”了,那“戏台”,又“缥缈得像一座仙山楼阁”了,生活又像“横笛”一样悠扬了,主人公们呢,又想“再回去”了。这就是生活,“一切逝去了的,都将成为美好的怀恋”。鲁迅写得是不是极富禅意?这是生命的心境,也可以成为教学的心境。
教学现场其实都是生命现场,没有都顺利的,都美好的。处于这个现场中的我们,焦虑是难免的,打退堂鼓的想法是会时时冒起来的。但实在难熬的时候看看《社戏》,你就释然了。我们对未来一定要有一种“信”,我们所经历的,好与不好,最后都将被“红霞”罩住,都将成为“最好看最好吃”恨不得“再回去看看”的传奇。
所以,活在当下,教在当下,欢天喜地地享受当下的一切,这就是活法,这就是教法。
三
要说最值得提一提的教学法老师,我觉得,非苏轼莫属。
第五次教完《记承天寺夜游》之后,我觉得,我似乎有一点点悟了。这世界上,实在没有谁能比苏轼更懂教学法了。我的所有疑问,他只用百十来个字就讲得清清楚楚了。
苏轼解了我的困惑。我有哪些困惑呢?
很多朋友们都看我风风火火地活,以为我没有啥困惑。其实,我困惑多着呢,从来就没有“不惑”过。
比如关于“思想”的问题。教着教着,突然发现身边有太多“深度”骇人的同行,一写文章一上课,哲学美学名言引用一大堆,某些名句我都不知道出自哪里,更遑论理解了。好家伙,我连人家学生的水平都没有。我脸红耳热地自我反省一番,挺羞涩。读书是童子功,我这差生童子功就是不好。无字之书读得勉强算多,有字之书还真读得不够。怎么看,自己就是那轻轻浅浅“小溪流”的样子,在那些大江大洋面前,抬不起头来。
又比如关于“节奏”的问题。我这激情派,一上课就张牙舞爪,入戏太深,属于“课疯子”一类。张家港的蔡明前辈在公开场合就打趣过我:王君的课啊,精彩得让我们气都喘不过来啊!我知道,这是批评,是善意的提醒。但要我这个野丫头走“淑女路线”,难啊!
又比如语文教学的许多“经典纠纷”也常常将我裹挟。人文性工具性之争,我也有不知所措的时候。课堂的穿插引入潮,我也有被搞得乱花渐欲迷双眼的时候。职业倦怠语文疲乏病我也不是完全没有……
总之,20岁惑,30岁惑,现在40多了,眼看着就要奔五了,还是惑。
结果呢,人家苏轼一篇《承天寺夜游》,把所有“惑”全解了。
解惑之解药就在文中的两个字中:空明。
什么是“空明”?
空明首先就是要会“为乐”。解衣欲睡之时,月亮来访。既然客人来了,那就开门迎客。于是欣欣然穿衣出行。还嫌一个人不够热闹,再抓一个去。而且心中有谱,哪个人是值得去“抓”的,不会跑空的。苏轼准的很,那人果然亦未寝。于是两个大男人在大冷的深夜一起散步一起看月亮。我的天,好浪漫哟!苏轼之可爱,首先在于他会玩儿。想玩就能玩起来。管他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天气,都能玩得很high。
空明就是那点儿“闲”。不太满,不着急。月亮在头顶上照着,天宽地阔,月色无限。深冬的夜里,时间好像也变慢了,日子变长了,只适合“步”了。“有什么歇不得处”?歇了就是。
空明就是那份“欣然”。见了月亮,“欣然”起行,去邂逅一份小开心小确幸。朋友没有睡,也欣然。步于中庭,欣然。觉得月亮好看,欣然。自我表扬一番,欣然。欣然不是大乐,是内心深处的一份淡淡的喜悦。快乐可能是外加的,喜悦一定是发自内心的啊。
空明就是“盖”的味道——原来是这样啊!这种小惊喜在童年的时候常常出现。长大了,还动不动就“盖”,会被人骂大惊小怪没有见识。可是,没有了“原来是这样啊”的轻叹,生命少了多少欢欣啊!
空明就是人如月下之积水,各种心情似有若无。万般感慨,也不过就几个字“闲人而已”。但这几个字,直指人心,万古如新。
……
这里边,全是教学法。
要“为乐”:课堂要带给孩子们快乐,课堂上要和孩子们一起“作乐”。
要有一点儿“闲”。课不能上得太满太急。
要有一点儿“欣然”。课堂的气氛应该是和谐的,师生都要有“欣然”的冲动,而不是被压迫被催促。
要有“盖”味儿——“原来是”,哦,一定要给学生一点儿惊喜。好的语文老师要懂得抖包袱,卖关子。
要如“积水空明”。摒除杂念,灵魂安宁。所以课堂上枝蔓就不要太多,目标就不要太杂。返璞归真,化繁为简是必由之路。
人空明,课,才能空明。
惑就这么解了:
做小溪流,也挺好,只要不是烂泥潭。不用羡慕人家的“厚重”,真正的厚重不是抡起重剑骇人,而是拈花摘叶均能为剑。有的人能把简单表述得很复杂,有的人能把复杂表述很简单。我要努力做后一种人。我的青春语文,就是清浅如溪的语文。
所有的纠缠都是无意义的。不必争。语文也如一轮皓月,夜晚的时候,安静的时间,它才有光,有色,有形。而心中空明之人才能欣赏到它的好。摒弃复杂,回归本源。语文人做好语文人的事,就好。
倦怠的不是语文,而是自己的心。修得苏轼之心,便修得苏轼眼前之月。语文如月,便“江月年年只相似”,时间流逝,美与趣均不流逝也。
语文的状态,最好的是苏轼赏月的状态:空灵之境,空灵之友,空灵之眼,空灵之心……慢慢地稳稳地,中庭信步,深夜不倦,不惑。
这便是苏轼教我的:课,一清如水;人,明心见性。
(待续)
您好,我为您选了两篇文章,希望能帮到您
1语文,是天地间的一张诗笺。
翻开一本线装的古书,满纸的方块字都荡漾起来,拨动着我们的心弦,缠绕着万千思绪。从《诗经》开始,文人便将语文那百转千回的柔情赋予了潺潺流水。它在白居易的笔下盘旋过,在李白的酒中逗留过。语文就这样,携一丝江南荷塘的碧绿,带一缕塞北梨花的甜润,轻轻地流淌在每个人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小时候,最初接触语文是从至美的童话世界开始的,是美人鱼凄美动人的传说伴我进入甜美的梦乡;是丑小鸭变白天鹅的故事带给我最纯真的喜悦;是皇帝身上那滑稽的新装逗得我哈哈大笑。那清脆的笑声,天上的大雁也听得到。语文,就这样带着我用最简单的眼光去阅读这纷繁的世界,如同初春带着温热气息的泉水流淌过嫩嫩的水草,让初到人间的它感受到万物的温情。江之南,水之湄,悄然藏起了一个水一样清莹的梦,它的名字叫语文。
四季的轮回不留痕迹,时光的流逝悄无声息,不知不觉,语文已伴着我慢慢长大了,她冲淡了我成长中的伤悲,她赠予我坦然的心境。在语文的世界里,我常常会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我敬慕岳飞的崇高,厌恶秦桧的卑鄙;感叹鲁肃的宽厚,轻视周瑜的狭隘;惊叹公子重耳历尽磨难不屈不挠的雄心壮志,轻蔑后主刘禅的胆小怯弱鼠目寸光。语文的一颦一笑会时时扣动我的心弦,她是人类宝贵精神的载体,不经意间,我们的灵魂便已得到了生活中永远无法企及的升华。她总是安静地躲在时光深处,成全着世人的怀想,安抚着每一个渴望宁静的灵魂。被这泓清泉怀抱的地方,离了浮躁的尘嚣,花疏云淡……
伫立泉边,屈子的悲呼,霸王的怒吼,东坡的绝唱都在身际盘旋。悠悠泉水,滔滔历史,过滤下来的都是胜利者的狂欢,失败者的哀痛。透过千古语文的回响,我看见了,看见了,是谁斜依楼头,望断天涯归路?是谁隔水徘徊,站成万年等待?是谁千里送友,执手相看泪眼?是语文带领我们走进情感世界,语文总是盛产美好的地方,爱情、友谊、亲情,所有至纯至美的情感都在这里衍生。它是我们对抗物欲的坚实堡垒,为我们固守着一方心灵的净土,它的洗涤,让我的心灵如莲花般洁白无暇。
从天真到忧愁,从得意到失意,我的成长始终有语文伴我左右,它把我从一颗不知天高地厚的顽石冲刷成一颗期待在茫茫人海中寻觅自身价值的鹅卵石,它让我懂得了成熟的真谛一种明亮而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烦腻的音响,一种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
语文,宛如一泓清泉,摇曳着我心中的寸寸青草,穿越了唐诗的繁华,浸润了宋词的苍凉,流进了我心灵的最深处,映出了那岁岁年年的明月,汇入时光的河流中,把那些久远的梦,濯洗得干净柔和……
2我和语文
前几天得知了我国几大名牌大学自主招生考试都不考语文的消息,震惊之余不禁有深深的遗憾和担忧。这个沉重的消息压得我透不过气,我头昏脑胀到现在还没缓过劲来。语言,这中华民族五千年光荣文化与灿烂文明的浓缩体,如今,却被以这样直接干脆的形式背弃,这意味着什么呢?我独立寒风,茫然无措,久久无言。
语文在我心中的地位,一直都是无可取代的。我还记得某一个深秋的午后,我坐在洒着淡淡阳光的窗台上读着才女林徽因的《一泄阳光》时,那如痴如醉的感受。我仿佛随着她的脚步,推开了某扇虚掩的、古旧的剥漆大门,眼前是一扇窗,阳光也是那样淡淡的金色,以一种高贵的姿态,吹起洁白的纱帘,在地上留下轻盈朦胧的影,交叠着一泄明亮清晰的阳光——“一泄流动的,明亮的,不可思议的瑰宝”。——那一瞬间眼前的文字织就的场景竟是那样地明媚清晰,我甚至清楚无误地感到了脚踏在被阳光晒暖的松木地板上时那细腻的触感,嗅到松木的气味,耳朵也敏锐地捕捉到木地板发出的轻微的“吱呀”声。我竟然跌入了一个如此神妙的幻境,那一泄流动的、仿佛盘旋着、萦绕着、甚至缓缓上升着的阳光真的是那样地神秘而有魔力,却又似曾相识,足以把我勾进那回忆的小镇,和林徽因一样,我也不知不觉地回到过去,回到了老屋。——那一泄阳光,是午后小憩时,从窗帘缝儿里,露进来的那一泄吗?是蒲公英飞起时带起的那一泄吗?或是,清晨打开门时向我微笑的那一泄呢?我知道,却又似乎不明了。我眯起眼睛久久畅想,时间似乎被柔和的双手轻轻拉长,我是沉醉了,沉醉在这个午后的阳光中,它在这一秒隽永,下一秒永恒……
谁能相信这神奇的一梦,始作俑者竟只是短短的几页文字呢?作者用她非凡的语文才华,写就了这样一串呢喃蜜语,带给读者的,是一次让人久久回味的与文字的邂逅,与语文的邂逅。
语文在我心中,是一个不断以才华打动我的朋友;语文在我心中,是童话中最年幼的公主,优雅亲切;语文在我心中,是那首清扬的天籁……我是多么希望更多的人迷恋语文似我一般。
语文,你就是我心中的那泓清泉,倒映着一泄阳光和溶溶月圆,倒映着我轻灵羞涩的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