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灭亡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历史的偶然?

明朝的灭亡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历史的偶然?,第1张

两者皆有。

明朝的灭亡有其必然因素,但直接灭亡主要责任是偶然的,第四次小冰河期的天灾嘛同时期的日本,西亚,东欧也是因此乱成一团

明朝的必然因素有三:

1朝堂混乱:这里又分三点,分别是党争,厂卫,宦官、三者你争我抢,导致朝堂混乱政令不清,皇帝所得到的一切消息都是被操作过的,又怎么可能做的出正确的抉择。

2财政匮乏:明末财政崩溃,一是万历三大征耗帑银数百万两,浪费的人力和春种秋收也是天文数字。二是腐败横行,明朝官吏工资极低,导致官员不得不贪污,加上朝堂混乱,自然贪污横行。三是小冰河期导致的中西地区大灾,这就是偶然因素了。

3军力不足:明末财政崩溃直接导致了军队战斗力的下降,吃不饱肚子没有军械怎么打仗。但这些其实不足以灭亡一个朝代,只能说是这时候的明朝是非常衰弱,如果没有一个有能力的帝王就无法兴起。但崇祯并不是个差皇帝,虽然不说是能兴盛明朝,但维持并改良还是可以的。但他遇到了第四次小冰河期那就没辙了,干旱,寒冷,暴雪,直接导致了起义的发生,多个原因并行,灭亡了明朝。

外国史学界一般把明的灭亡归咎于第四次小冰河期,也把日本战国时代的原因也归咎于冰河期,这是不全面的。其实必然因素和偶然因素皆有,必然因素导致了明朝的虚弱,偶然因素给与致命一击,缺一不可。

hello,大家好。本文由褚楚的精彩历史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注明,感谢大家的配合! 一、从「 ”武定”地名和南京「 ”总统府”说起 了解山东历史沿革的人都知道,山东历史上曾有个「 ”武定府”,其辖境相当于现今除邹平、博兴之外的滨州市的大部以及今济南市的商河、德州市的乐陵、东营的利津以及已经归并于淄博高青的旧青城县等地。「 ”武定府”设立于清朝雍正十二年(1734年),是由明朝的「 ”武定州”升格而来。而明朝的「 ”武定州”则是在宣德元年(1426年)由乐安州改名而来。由此再加上民国年间延续称「 ”武定府”和改设「 ”武定道”的几年,「 ”武定”之地名在山东延续时间长达近500年之久,因此可以说是山东历史上影响非常大的地名之一。 武定府(来源于网络) 但要说起「 ”武定”地名的由来,我们却不得不提起一个如今已几乎已经被人彻底忘怀的历史人物,那就是明朝永乐年间的汉王朱高煦。现在,他的名字,只有旅游者在参观南京的「 ”总统府”时才会在导游的介绍中听得到。因为在这里,参观者会被告知,「 ”总统府”其实是一个叠加着明、清和民国遗迹的复合景点,这里在1927年之后是中华民国「 ”总统府”的所在,再早曾作为「 ”太平天国”的天王府、清朝的两江总督衙门,而其肇始之建则是明朝前期所建的汉王府——「 ”煦园”。这个「 ”煦园”,就是在明朝永乐年间被封为「 ”汉王”的明成祖次子朱高煦的府邸,以其名的最后一个字命名。 朱高煦画像 熟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人都知道,中国历代王朝和王侯贵族,要营建府邸,一般都不是随意找一个什么地方就可以兴建的,都得通过看风水选定地址。南京「 ”总统府”这个地方,应该也属于一块难得的有「 ”天子气”的「 ”风水宝地”,不应该是一般王爷说选就可以选到的。汉王朱高煦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在明初为什么能够在踞于「 ”虎踞龙盘”的明朝京师中的如此一块「 ”风水宝地”营造府邸?他的生平以及以后的归宿如何?他与山东的「 ”武定”地名又有什么关系呢? 要弄清这些问题,那就需要仔细地看《明史》,并从中找出答案了。 二、靖难战争,功高盖世 历经近六百年的历史风烟,当年的汉王早就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成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历史人物。但凡仔细研读过明史的人,依然可以从散乱的历史记载中感悟到,这个汉王曾是明朝前期的一个叱吒风云的重要人物,尤其在「 ”靖难战争”中为明成祖朱棣夺天下立下过盖世之功。纵观整个明朝历史,除去几位最终做了皇帝的王之外,他以非凡的功勋和影响,堪称明朝第一王。 当然,人们都知道,作为中国封建社会「 ”正史”的二十四史,大都坚持和维护封建的正统观念,以「 ”成者王侯败者寇”的立场记载历史人物。但对汉王朱高煦的记载,就是将其以「 ”反贼”来定位的《明史》,也无法磨灭其在「 ”靖难战争”中所立的盖世功勋,《明史》在《朱高煦传》中记到:「 ”汉王高煦,成祖第二子。……成祖起兵,……高煦从,尝为军锋。白沟河之战,成祖几为瞿能所及,高煦帅精骑数千,直前决战,斩能父子于阵。及成祖东昌之败,张玉战死,成祖只身走,适高煦引师至,击退南军。徐辉祖败燕兵于浦子口,高煦引蕃骑来,成祖大喜,曰:吾力疲矣,儿当鼓勇再战。高煦麾蕃骑力战,南军遂却。”尤其是接下来的一句「 ”成祖屡濒于危而转败为功者,高煦力为多。”可以说是总括性地说明了朱高煦在帮助乃父朱棣夺得大明江山中的巨大贡献。 靖难战争 关于朱高煦的形象,《明史》《朱高煦传》尽管说「 ”汉王高煦,……性凶悍。……不肯学,言动轻佻”,因此 「 ”为(明)太祖所恶”,但也描述了 「 ”高煦长七尺余,轻走乔,善骑射,两腋若龙鳞者数片” 的高大、阳刚和英武形象。根据在〈明史〉其他章节反映出的情况,朱高煦绝对不是〈明史〉所刻意引导人们想象的一位卤莽的武夫。从他在「 ”靖难战争”开始之前非常果敢地**舅父徐辉祖的良马,携自己的兄弟迅速逃离南京,摆脱被建文帝当作人质的处境,以及在随后的「 ”靖难战争”中屡屡展示出的军事才干,应该判断他是一位有智有勇也有专才的王子。对于《明史》所谓「 ”高煦不肯学,言动轻佻”的记载,明末清初的学者钱谦益就有不同的态度,认为这是史家「 ”严辞溢恶”,不可尽信,是成王败寇的观念使然。另据香港学者赵令扬先生考证,历史上真实的朱高煦不仅诗作「 ”成一代之规模”,而且书法「 ”雄伟飞动”,可从一方面订正正史中对朱高煦形象的歪曲和丑化。 三、父皇食言,铸就悲剧 由于在「 ”靖难战争”中朱高煦一直追随朱棣鞍前马后,并屡屡作出卓越贡献,朱棣对他的这个二儿子一直钟爱有加。据《明史》《金忠传》、《杨士奇传》等其他列传记载:「 ”帝起兵时,次子高煦从战有功,许以为太子。” 「 ”初,帝起兵时,汉王数力战有功。帝许以事成立为太子。既而不得立,怨望。”可以看出,朱棣确曾对他的这位功高盖世的二儿子有所允诺。 另外从历史史实来看,燕王朱棣即皇帝位后,很快就册立了自己的原配徐氏为皇后,按说在册立皇后的同时接着册立太子,将本已被太祖朱元璋册立过的长子朱高炽直接立为皇位继承人,是符合封建王朝的嫡长继承原则的,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但在朱棣即位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从建文四年六月至永乐二年四月,近两年),都没有顺理成章地明确立这位长子为太子。他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自己曾对二儿子朱高煦有过允诺,要「 ”食”下如此「 ”大言”需要有个过程。根据〈明史〉所反映的情况,最后,还是由于以解缙为代表的一部分文臣抓准了朱棣喜爱朱高炽所生的皇长孙朱瞻基的内心,在他面前极力夸赞「 ”好圣孙”,才使朱棣从长远计,没有破坏封建社会的嫡长继承制而另行册立,直接将原世子朱高炽确立为太子,将朱高煦封为汉王。这一最终的决定也就注定了朱高煦日后的悲剧性命运。 朱高炽画像 在朱高炽被确立为太子之后,朱高煦难免会有情绪。看来他确曾凭借当年「 ”靖难”之功和乃父朱棣对他的愧疚之心,坚持留在朱棣身边而不去云南封地就封,也确曾有僭越之举并几次惹是生非,招致父皇的惩戒,最终于永乐十五年被徙封乐安州(治所在今滨州市所辖的惠民县)。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叫做「 ”乐安”的地方,在永乐之前称为「 ”棣州”,恰恰与永乐皇帝朱棣重名;而再往前推1600多年,秦始皇时曾在这里设置「 ”厌次县”,这个「 ”厌”同「 ”压”字,「 ”次”为驻扎之意,是因当年秦始皇发现这一带有天子气,东巡驻扎以压之而得名。看来永乐皇帝最后把居功自傲、心有不甘的汉王徙封于此,是寓有谶纬用意的。一是以威压之,二是盼其乐安。 四、被指「 ”谋反” 疑云重重 从历史记载中看,自永乐十五年朱高煦被勒令徙封乐安之后,一直没再生事。七年后永乐帝驾崩,其兄朱高炽即位,始有其儿子朱瞻圻在京秘密打探和通报消息之说。但朱高炽迅即借机离间了其父子关系,并把朱瞻圻发配到凤阳为祖宗守皇陵去了。同时厚待高煦,为他增添每年的俸禄,赏赐以万计,又正式封高煦的长子为世子,其余均为郡王。但根据后来发生的事情分析,这些举措都有为朱高炽、朱瞻基父子做「 ”仁至义尽”的铺陈之嫌,也寓有策略性于其中。 朱高炽只当了10个月的皇帝就突然去世,有记载说朱高煦曾密谋在朱瞻基自南京赴京城奔丧途中设伏兵截击,因仓卒行事,没有得逞。这种记载看上去没有什么充分的证据。 《明史》接着说:至朱瞻基即皇帝位,给高煦及赵王高燧的赏赐比其他府第更优厚。高煦每天都有奏折奉上,并陈述利国安民大事。宣宗命有关部门按高煦说的办,还回信感谢他。并对群臣说:「 ”我爷爷曾对我父亲说,我叔叔有野心,应该防备他。然我父亲待他特别优厚。如今他说的,全是诚心话,看来他已经洗心革面,我为什么不听他的话呢。”所以,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只要高煦有要求,宣德皇帝都尽量按他说的办。因此高煦更加自我张狂。 宣宗朱瞻基 以上这段话牵强得很,是明显带有「 ”宣德皇帝更为仁至义尽,朱高煦不知天高地厚”定向的。试问,按这段话的记述,朱高煦自我张狂的原因不是他对朝政的建议被宣德皇帝采纳并得到丰厚的回报吗?他干吗要反? 随后,《明史》中又罗列了一系列朱高煦谋反的「 ”事实”,为宣德元年八月宣德帝亲率大军征讨提供依据。但可疑的是,《宣宗本纪》中记载朱高煦「 ”反”是八月初一,宣德帝亲率朝廷征讨大军抵达乐安的时间是八月二十,在这二十天内,已「 ”反”的朱高煦竟然没有大的举动,而是傻傻地据守一个弹丸小城,当朝廷大军兵临城下后,朱高煦却没怎么抵抗就于八月二十一自己出城投降了。这怎像一个「 ”性凶悍”、身为武将并亲历过当年的「 ”靖难战争”、极富军事经验、有可能深知反叛须以野战制胜之道理,尤其善于设伏截击的汉王所为?由此,我们有理由怀疑,所谓汉王朱高煦的反叛有可能是明史上的一件疑案。 汉王朱高煦 五、奋力一脚,浴火焚身 朱高煦「 ”投降”之后就被宣德帝押回北京,废为庶人,关押在如今北京紫禁城内太和门广场西南的一溜墙根附近一处被称做「 ”逍遥城”的地方。有记载说,他被囚禁后,曾有孙贵妃为宣德帝生了第一个皇子而「 ”大赦天下”,还有叔父宁王朱权为之说情,但他都没有获得赦免。几年后宣德帝去囚牢中视察,他以「 ”箕踞”姿态表示蔑视,而当宣德帝对他斥责时,他冷不丁出腿将宣德帝摔倒在地。宣德帝恼羞成怒,命几个大力士抬来一口三百多斤重的铜缸,将朱高煦反扣在里面,但朱高煦依然能把铜缸顶起,力图摆脱。宣德帝竟又命人以木炭将其堆埋,然后点起火来,将他的这个桀骜不逊的夙敌、曾经为他祖辈的江山基业出生入死立下过汗马功劳的亲叔父活活烧成了一堆灰烬。此一幕可以说报应性地反演了早年身为叔父的朱棣把侄儿建文帝逼进南京皇宫大火的历史闹剧。 应该说,上面这段记载倒符合朱高煦的刚烈性格。根据朱高煦最后的这种暴烈的表现,我们完全可以设想,他可能当初并没有谋反,而是掉进了其侄儿皇帝为之预设的一个「 ”局”中。作为一个曾叱吒沙场的盖世武将,没拼搏一下就被陷于「 ”谋反”冤狱,成为笼中之虎,其怨怒和愤恨自然压抑已久,怎能不在见到其冤狱的始作俑者、他的仇敌时集中爆发出来?哪怕就此赴死,结束其已被霉运覆盖的生命。 反过来,就汉王「 ”谋反”这件事,我们从宣德皇帝方面可以找到一些先发制人、主动出击的理由。一则,宣德帝与朱高煦之间确有积怨,且早有面对面的交锋。《明史》在朱高煦传中特意记载了这样一个情节,说当年成祖曾经让朱高煦随太子朱高炽一道拜谒孝陵。朱高炽因身体肥胖,又有脚病,让两名宦官扶着走还常常跌倒。朱高煦在后边说风凉话:「 ”前面的人摔跟头,后边的人就知道警惕了。”当时身为皇太孙的朱瞻基马上在他后边说:「 ”更有后人知道警惕呢。”高煦回头一看,不免脸上失色。这段记载暗寓着朱瞻基对朱高煦的记恨和将来的报复。二则,有前车之鉴。当年明成祖作为燕王,从年轻的侄儿朱允炆手中夺取了皇权。汉王朱高煦的性格、经历都与成祖非常相象,而且直接参加了襄助父王夺取江山的战争,军功更显,对争得皇位的贡献更大,因而气势一度也更盛。为避免历史的一幕重演,宣德帝先发制人,可消弭祸患于未然,不但可以雪掉自己多年之恨,而且无须付出更多代价。三则,削除汉王可收「 ”杀猴儆鸡”的震慑之效,使原本也不驯顺的赵王朱高燧等俯首听命,然后施以怀柔,更可彰显皇帝的宽容仁爱,同时更证明汉王是咎由自取。事实上,在平定汉王之后,朱瞻基也的确是这样做的。 明史 至于如何罗织罪名、构陷成狱,这是明朝自朱元璋以来屡试不爽的强项,对宣德帝和他的一批老谋深算的朝臣来说应该不成问题。历史记载中透露出的一些牵强感,似可印证此说。 六、叔侄争位,隔世相报 明朝前期,先后发生了两次叔侄之间争夺皇位的斗争,一次是作为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的燕王朱棣发动「 ”靖难战争”,与嫡长系统的侄儿朱允炆争夺皇权,结果是叔胜侄败;一次是作为成祖朱棣第二子的汉王朱高煦「 ”反叛”,被嫡长系统的侄儿朱瞻基武力平定,结果是叔败侄胜。 在思古之幽情中,笔者突然联想到宣德以来就闻名于世的著名的宣德朝美器「 ”宣德炉”,这种据说以当时暹罗进贡的风磨铜铸造的精美铜器,一眼望去就有非同凡响的灵光,而且铸量极其有限,或许里面就掺进了焚有汉王骨胝的那个铜缸吧。 最后回归本文的主题,朱高煦尽管帮助父亲打下了江山,让登上皇帝宝座的父亲以永乐大帝的英名名垂青史,但自己最后却被自己当了皇帝侄儿作为「 ”反贼”武力平定了。他以自己的悲剧性命运与幸运的父亲相映衬,最集中地诠释了古代社会「 ”成者王侯败者寇”的历史法则。

为什么说大明风华烂尾了

 为什么说大明风华烂尾了,热播的电视剧总是有独特之处的,很多人会蹲着播出时间追电视剧,一部好的电视剧可以回味许久,但最怕一些烂尾的作品,下面分享为什么说大明风华烂尾了。

为什么说大明风华烂尾了1

  结尾狗尾续貂。

 《大明风华》邀请了汤唯和朱亚文这样有张力的演员,本来应该拿个大满贯。但是,这部剧似乎不是大家想象的强强联合,反而非常烂尾。本来62集的电视剧并不长,甚至可以说能讲清楚每一个细节和亮点。但是,才播出到50集就有狗尾续貂的感觉。

 因为朱棣下线,朱高炽下线之后,就没有一个明白的朱家人。张太后非常没有眼界,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守着几张貂皮,就觉得是一条出路。没想到,她直接成为害了朱祁镇的人。正是因为她的溺爱与不教育,挑拨母子关系才有了今天。

 孙若微,可以说是唯一一个明白人。朱祁镇每天只知道吃喝玩乐,根本不知道如何平衡和管理。所以,王振后期也是有了很强的话语权。也正是因为如此,这部电视剧才烂尾。因为,在开始的剧情里,我们看到了朱棣的心机,朱高炽的聪慧。

 甚至,还能看到二叔三叔的闪光点。在那个时候,张太后虽然小家子气,但是起码还知道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事。在这部电视剧中,还是能看到各种各样鲜活的人物,看到感情的铺垫和展开。但是,等到朱祁镇出生之后,就开始狗尾续貂了。

  扩展资料

 《大明风华》里,前面部分还是可以的,例如建文帝出逃,派郑和出使西洋的原因,都是有历史记载的。而朱棣与建文帝后面有没有见过面,史书上是没有记载的,这样的情节就可以发挥。电视里是安排了他们见面,也是说得通的。

 但是后面对历史的篡改就让人没法看了。这样的情节,如果放在如《琅琊榜》这样架空历史的剧里是没问题的,或者像《长安十二时辰》这样,虽然用的是唐朝时的情节,但不用真实名字。

 《大明风华》则既想圈明朝历史爱好者的粉,又天马行空地乱改,只会吃力不讨好。

为什么说大明风华烂尾了2

  一、御史大夫景清和孙若微、胡善祥是什么关系?

 按照《大明风华》的人物设定,女一号孙若微、女二号胡善祥是一对亲姐妹,而且她们都是建文朝御史大夫景清的女儿。然而在真实历史上,景清因刺杀朱棣失败遭酷刑迫害,他的全族都受到株连,整个景氏家族所在的村子被屠成了废墟,近亲更是无一幸免。事实上,历史上的“孙若微”是永城县主簿孙忠之女,胡善祥是前锦衣卫百户胡荣之女。她们一个自幼生活在河南,一个生活在山东,两人的关系八竿子打不着。

  二、孙若微深明大义,胡善祥阴险狡诈?

 看过《大明风华》的人都知道,女主角孙若微深明大义,而胡善祥阴险狡诈。可在真实历史上,这两人的个性似乎得反过来看。历史上的胡善祥忠厚善良、天性贞一,是一位真正的贤后。而“孙若微”(历史上只有孙皇后,名字不详)虽然没有被记载什么黑材料,但她能从贵妃晋升为皇后,显然不能简单理解为天上掉馅饼。自古以来,后宫宫斗都是你死我活的角逐,以贤德著称的胡善祥无缘无故被废,孙皇后不可能没有干系。而且历史上的胡善祥在余生中一直遭孙皇后压制,直到孙皇后去世,她的儿子明英宗朱祁镇才给已去世许多年的胡善祥恢复了皇后名分,由此可见在孙皇后有生之年一直没有放过胡善祥。

  三、朱棣第五次亲征战败?

 《大明风华》中的朱棣在第五次亲征蒙古的时候因刚愎自用,不听劝阻,结果遭致惨败。然而,真实历史上的朱棣一生五次亲征蒙古,虽然这五次亲征的功绩在史书中有所夸大,但有一点确信无疑的就是五次亲征都是以胜利收尾,无一败绩。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的朱棣第五次亲征率领明军抵达开平以北,但没遇到敌军主力,一些将领请求带部分人马深入敌境,朱棣担心过于深入对明军不利,所以下令班师回朝。朱棣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能打的皇帝之一,他怎么可能犯下一意孤行,导致明军主力身陷绝境的重大失误呢?

  四、朱高煦造反影响真有那么大吗?

 在《大明风华》中,永乐皇帝朱棣去世后,汉王朱高煦就开始着手造反,并在山东召集了一支庞大的军队,差点就颠覆了朱瞻基朝廷。然而,历史上的朱高煦在永乐十五年(1417年)就被朱棣打发到山东乐安(今山东惠民)就藩了,后来自然也不可能跟随朱棣出征蒙古。宣德元年(1426年),朱高煦在乐安起兵造反,打算重新复制当年的“靖难之役”。可是这场叛乱却更像是一出闹剧,朝廷从出兵到平叛仅用了不到二十天时间,朱高煦的叛军仅做了象征性抵抗就全部举手投降了,朱高煦被押往京城,最后死于可怕的酷刑。

  五、朱祁钰生母是胡善祥?

 《大明风华》中,孙若微、胡善祥两姐妹各自生了一个儿子,分别是朱祁镇和朱祁钰,由此拉开两姐妹后半部分翻脸的情节。可在真实历史上,胡善祥被废的主要理由就是没给朱瞻基生下儿子。《大明风华》编剧硬给胡善祥塞了一个儿子,又送给朱瞻基一顶绿帽子,以此来解释为什么朱瞻基要废后,这就是严重扭曲历史真相了。事实上,朱祁钰的生母是朱瞻基的另一个妃子吴贤妃,与胡善祥没半毛钱关系。

  六、孙若微以太后身份摄政?

 《大明风华》中,明宣宗朱瞻基死后,孙若微从皇后变成了皇太后,并以摄政太后的身份替幼帝处理国事。但在真实历史上,“孙若微”的存在感很低,真正在这一特殊时期扮演大明王朝实际***角色的是朱瞻基的母亲张太皇太后。《大明风华》中的张太皇太后越到后期越疯疯癫癫,简直就像是一个糟老婆子。可历史上的张太皇太后在朱瞻基死后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简单来说,把《大明风华》中孙若微的人物设定和太皇太后的'人物设定互换,那就基本符合真实历史情况了。

  七、王振跟朱祁镇年龄相近?

 《大明风华》中的王振与皇帝朱祁镇年龄相近,这又是一个令人感到哭笑不得的地方。历史上的王振原本是一个儒生,永乐皇帝在位时期曾招一批儒家老师自愿净身入宫教后宫的太监们读书识字,王振就是其中之一。也正因如此,王振在宫中的权势迅速上升,并逐渐表现出左右政治的能力。朱祁镇童年时期,王振曾做过他的启蒙老师,所以朱祁镇对他非常信任。在“土木堡之变”出征前夕,王振已过了不惑之年,比少年天子朱祁镇年长二十来岁。

  八、历史上的于谦有没有这么牛?

 《大明风华》中有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就是那个永乐年间状元出身却被发配去军营养马的于谦。在《大明风华》中,于谦的戏份很多,而且随着剧情的深入,他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那么真实历史上的于谦有这么牛吗?答案是有这么牛,但却与《大明风华》中存在很多出入。历史上的于谦是永乐十九年(1421年)辛丑科进士三甲第九十二名,离一甲状元还有不小的差距。于谦的职业生涯是在明宣宗朱瞻基执政时期才真正开始的,他先是担任御史(正七品),后越级提拔为兵部右侍郎(正三品),明英宗朱祁镇执政前期晋升为兵部左侍郎。然而在“土木堡之变”以前,于谦在明朝政坛上并不起眼,并不像《大明风华》中那样整天能与内阁大学士们一起商讨国家大事。事实上,正是“土木堡之变”和后来的“北京保卫战”才真正改变了于谦的历史地位和人生命运。

为什么说大明风华烂尾了3

 本以为是一代女英全片打怪升级,最后母仪天下的古装剧老配方,意料之外的是每个配角都出奇的精彩,每一步的剧情发展既在情理之中也能猜想之外。朱家三代人的打打闹闹,嬉笑怒骂是剧集上半场的全部核心,颠覆了以往观众印象中严肃拘束,沉闷压抑的帝王之家的相处氛围。永乐帝也会偶尔口吐芬芳,"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如此的俏皮话,供献了不少剧中笑点,整个人物在威严的尊贵身份之下,更多了一些亲近的烟火气息。

 随着朱棣、朱瞻基等灵魂人物的陆续下线,后半场明显比不及之前的精彩,剧情变得有些离谱,原本的风格定位也有点走位。上半部正剧,下半部神剧。更有观众调侃说,孙太后能原谅一直想害死自己的亲妹妹,却不愿向亲生儿子妥协一步,最后直接与人高龄私奔来个黄昏恋,实在搞不懂。

 也有人认为最后海边一幕是孙若微的美好幻想,她终究还是执行完了太后赋予她的责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7581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0
下一篇2023-10-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