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情而生 因情而灭
作为“新月双璧”之一的徐志摩,其短暂的文学生涯同短暂而富传奇色彩的人生一样,充满谜一样的意蕴。多角度分析徐志摩的生活经历,特别是爱情遭遇,不难发现徐志摩文学创作的发生及衰竭之因,即其爱情生活的发生衰竭是其文学艺术创作发生、衰竭的根源,二者为伴生关系。
缘情而生,因情而灭:试析徐志摩文学创作发生、衰竭之因(片断)
陈伟华(湖南大学文学院 湖南长沙 410082)
1、私语——创作萌芽期
私语三秋的情诗情事/情语情节/临了轻轻的将他拂在秋水秋波的秋晕里/一涡半/转/跟着秋流去。//这秋雨的私语,三秋的情思情事/情诗情节,也掉落在转引秋水秋波的秋晕里一涡半/转/跟着秋流去。(《私语》)
目前可见最早的徐志摩文学创作是诗《草上的露珠儿》。据徐志摩回忆,他在康桥曾有好些诗作,然而现在都无法见到。可以说,1922年以前这个时期他的文学创作仅仅是属于对某个人私语,极具隐蔽性。他的文学细胞也象那草上的露珠儿,刚刚折射出一点点太阳的亮辉。对于诗,徐志摩说:“诗是写给爱人的,故精制而秀美”。明确表明了这一时期徐志摩诗作的私语性质。 1920年,徐志摩在英国遇上了年仅16岁的林徽因,从此被她吸引。吕家乡在《个性解放的追求和幻灭————徐志摩诗歌的思想倾向》中论述到:“徐志摩把爱情看作是‘性灵美’的集中体现,而没有认识到它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因此,他往往孤立的就爱情写爱情,缺乏深刻的社会内容。”他这个说法,刚好反正证了徐志摩创作的为情而生。因为他本来是为爱情而创作,他没有必要拉大旗作虎皮,在咏叹着人类最本质的情感时,拉进诸如劳工神圣的神圣主题来装点门面,升华情趣。对此,林徽因后来在《纪念徐志摩逝世四十周年》中也谈了这样的看法。她说:“朋友,你写诗的动机是坦白不自主的,你写诗的态度是诚实,勇敢而倔强的。”
他写诗的目的动机到底是什么呢?徐志摩在1923年致梁启超的信中说:“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胡适在《追悼志摩》也中谈到,徐志摩是一个有着爱、美、自由的单纯信仰观。也就是说,他作诗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找唯一之灵魂伴侣。对于徐志摩跟文学的缘分,他自己认为:“我查过我的家谱,从永乐以来我们家里没有写过一行可以传诵的诗句。”当然,这种观点是值得怀疑的。不过在徐,倒透露了他的心声:他作诗,纯粹是出于偶然,是因为那奇异的风,奇异的月色。当然,从唯物主义的角度看,我们不能说他有了心仪的女性,就有了他光焰万丈的文学。但可以这么说,她是他文学创作的催化剂,是他心语的倾听者,是他灵魂的寄托。可以这么假设,倘没有她,他定会沉浸在作中国的“汉密尔顿”的理想中。而以她前妻家族的显赫地位,他成为金融界的名流也未尝不能。
但事实偏偏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徐志摩后来回忆说,“我敢说只是——就我个人说,我的眼是康桥叫我睁开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他又在 1922年8月7日致傅来仪[注:傅来仪为英国艺术家]的信中说:“我一直认为,自己最大的机缘是得遇狄更生先生。是因着他,我才能进康桥享受这些快乐的日子。而我对文学艺术的志趣,就这样的固定成形了。
确实因狄更生的脸面,徐志摩才得以进入康桥学习,但如果就此认为是狄更生使徐拜倒在缪斯石榴裙下,那显然是中了徐的诡计了。其实徐在这两段话中很机智的使用了模糊语,狄更生也好,康桥也好,只是徐兴趣转移的充分条件,他有意隐去了必要条件,使人产生美丽的误读。
这个必要条件是什么呢?他后来在1931年所作《猛虎集序文》中泄漏了全部的秘密。他说:“但生命的把戏是不可思议的,整整十年前,我吹着了一阵奇异的风,也许照着了奇异的月色。从此起,我的思想就倾向于分行的抒写。”
这“奇异的风”,“奇异的月色”,到底是什么呢陆耀东认为:“奇异的风”、“奇异的月色”是隐语,徐志摩抵英后,与威尔斯、魏雷、卡因等英国著名作家诗人交往,开始对文学产生极大兴趣。与此同时, 他结识了一位随父逗留在伦敦的美丽少女林徽因,并疯狂的向他求爱。也正在此时,他开始写诗。据此,可以肯定他所谓的“奇异的风”、“奇异的月色”,决不只是指自然界的风月。(陆耀东《徐志摩评传》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另一《徐志摩评传》的作者刘炎生则认为:“则显然是指他与林徽音相恋对他产生的影响而言的。”(《徐志摩评传》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观二人的说法,陆的说法比较含糊,而刘的说法失之片面。笔者认为,“奇异的风”、“奇异的月色”是康桥的文化氛围和那美丽女性的合力。其中控制着风的方向的是作者对他的情爱力度。可以这么说,生性浪漫不羁的徐志摩心中诗魔的潘多纳的盒子是她给打开的。他的诗情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迅速进入情感泛滥期。打一个浪漫的比方,康桥就是温床,具备适宜的温度湿度以及阳光等一切生长的要素,美丽可人的她便是那充满旺盛生命力的种子。一不小心置入了徐志摩的心怀,便疯狂的不可遏止的长出茂盛的诗文的苗来。“只有一个时期,我的诗情有些象是山洪暴发,不分方向的乱冲。那就是我最早写诗那半年。生命受了一种伟大力量的震撼,什么半成熟未成熟的意念都在指顾间散作缤纷的花雨。《猛虎集·序文》这最早写诗的那半年,即刚结识林徽因的那半年。这“伟大力量”显然指情爱的力量。他又接着说,“我在短时期内写了很多,但几乎全都是见不得人的,”到底是什么诗见不得人呢?这确乎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了。现在我们能读到的他1922年以前的诗作只有唯一的一首《草上的露珠儿》(1921年11月23日作)。
总的说来,这个时期,由于情爱的作用,使徐志摩的志向发生根本转变,并且,由于情爱的作用,使他把心中的那种情欲发酵为诗情发泄出来。
2、月下待杜鹃不来——创作旺盛期
看一回凝静的桥影/数一数螺细的波纹,/我倚暖了石阑的青苔。/青苔凉透了我的心坎/月儿你休学新娘羞/把脊背掩盖你的光焰首,你昨宵也在此勾留。可听她允许今夜来否?//听远村寺塔的钟声/像梦里的清涛吐复收,省心海念潮的涨歇/依稀漂泊踉跄的孤舟。//水粼粼,夜冥冥,思悠悠,//何处是我恋的多情友?/风飕飕/柳飘飘/榆钱斗斗。/令人长忆伤春的歌喉。(《月下待杜鹃不来》)
1922—1924年6月是这一时期的时限。代表作有:诗集《志摩的诗》,集外诗有《情死》、《私语》、《清风吹断春潮梦》、《你是谁呀》、《悲思》等20 余首,及《春痕》等小说,《泰山日出》等散文。以及翻译诗数首。对于这一时期的创作。他在《猛虎集序》中说:“我的第一集诗——《志摩的诗》是我1922年回国后两年内写成的,在这集子初期的汹涌性,虽已消灭,但部分还是情感的无关阑的泛滥。”
从徐的叙述中,我们又一次找到了其文学创作是为情而生的明证。
下面简单回顾徐志摩这一时期的活动历程。
这里先讨论两个问题,第一,1922年8月,徐为什么要抛开洋博士的迷人头衔,毅然回国。
第二,徐的原配夫人张幼仪才貌双全,与她的结合,徐一开始并未提出异议,留学英伦伊始,还迫不及待要求张为其伴读。何以在他产后不久便要求离婚?
对于第一个问题,有观点认为,在徐志摩,拯救整个中国社会正要从改革社会政治制度开始,但是,这种明显带有青年热血特征的生命冲动,在诗人进入典雅保守的康桥以后,就逐渐的消蜕了,此时他已经淡化直接参与社会政治经济的生命意识。开始试图从更广义的“人”的角度来寻找、印证他的生命经验欲望。实际上,他从未完全停止过政治活动,1923年11月28日在《努力周报》上发表《就是打破头,也还要保持我灵魂的自由》支持北大校长蔡元培不与北洋军阀合作的立场。1923年冬,张君劢组织理想会,徐应约作《政治生活与王家三阿嫂》表明了他的政治思想。1924年3月成立新月社,4、5月间陪伴泰戈尔游中国,建议阎锡山在山西建立农村建设试验基地。5月29日陪泰戈尔访日。9月写散文诗《婴儿》、《白旗光》、《毒药》。
他办新月社的目的,他在《给新月》(1924年1月24日,《晨报副刊》)谈到:“这躺沙发决不是结社的宗旨,吃好饭菜也不是我们的目的。几个爱做梦的人,一点子创作的能力,一点子不服输的傻气,合在一起什么朝代推不翻,什么事业做不成?……我们并没有展露我们的菱角。”
由此看来,康桥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的头衔对他还是颇有吸引力的,但他终于抛弃了,其原因就在于,“一九二二年秋,徐志摩倾心的少女随父回国,他也无心在英伦逗留,遂乘船东行。”
正如胡适所说,徐志摩是一个有着单纯的爱美自由理想信仰的人,为了自己的追求,可以抛开一切。因此他做出此番惊世骇俗之举也在情理中。也正应了拜伦那句话:生命诚宝贵,爱情价更高。实际上,在英伦留学期间,他受拜伦的影响颇大。由此对于第二个问题的解答也就有了一些眉目。对此,徐志摩自己的解释是:“我之甘冒世之大不韪,非特求免凶残之苦痛,实求良心之安顿。求人格之确立。求灵魂之救度耳。”他甚至认为与张的离婚是“转夜为日,转地狱为天堂,是彼此重现生命之曙光的不世之荣业”。(《致梁启超信》)
当然,他的自我辩解有一点点成立,但无法掩饰自我矫饰的成分,“既求良心之安顿,”又为何在张幼仪初产之时便弃其母子而去。说是“转地狱为天堂”则更为大谬,当初徐求学英伦时要求张为之伴读,言辞是何等切切。既自甘坠入地狱,又怎能怨别人?
这里真实的原因是,“1921年秋天,徐志摩在英国求学期间认识了林徽因……志摩为之倾倒,但她提出必须与原夫人离婚,方能考虑婚嫁之事。”。上述一大段文字,似乎与徐志摩的文学创作毫无牵连。但实际不然。由上述可看出,他对他所心仪的女子已痴迷到了可抛弃一切的地步。但是他又不是那么轻易能得到。于是那种情感救在他心中郁积。弗洛伊德理论中认为,在本能诸特性中,本能为了减轻紧张而采用的对象和手段最容易发生变化。在不能获得第一对象时,能量可以转移到另一能够获得的对象上。这种从一个对象向另一个对象的能量转移就称为移位。这里,为了缓解压力,徐志摩下意识的是用了,移位的方法,将能量发泄到文学创作上来。弗洛伊德认为,文学创作的动因是里比多,即性欲。艺术家从事创作并不基于他接触生活,观察生活,进而体验生活而获得丰富经历,而是基于人的本能欲望,这些欲望最强烈并最容易冲动的就是里比多,因为人的欲望长期受到压抑而的不到满足,致使他们郁郁寡欢。为了满足这些压抑的欲望,他们便在艺术创作中寻找欢乐。这纯属他们的性冲动。
徐曾经说过:“世上再没有比写诗更惨的事。”林徽因给它的注脚是:“我看一个人一生为着一个愚诚的倾向,把感受到的复杂的情绪尝味到的生活,放到自己理想和信仰的锅炉里烧炼几句悠扬锉铿的语言……来满足他自己本能的艺术冲动。”
这愚诚的倾向,复杂的情绪具体是什么,林没有明说,但我们可以感受的出来。笔者认为,愚诚的倾向实指徐“要在茫茫人海中寻找灵魂之唯一伴侣。”复杂的情绪,指的是二人交往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多样的情感体验。这在徐的诗歌中有明显的体现。“满足他本能的艺术冲动”则一语道破他诗歌为情而生的天机。
徐林的爱情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一开始就甜涩交加。他同时也不时的在与自己的良心作斗争。他于1922年5、6、7月间分别写了《情死》、《私语》、《夜清风吹断春潮梦》等诗来发泄自己的情感。陆机认为“诗缘情而绮靡”在《情死》中,他以玫瑰喻爱人,表达了一种为爱情而献生的疯狂的痴迷,“玫瑰!我顾不得你玉碎香消,我爱你”。《情死》作於1922年2月4日。(原载1923年《努力周报》)他又在《清风吹断春潮梦》中诉说好梦难圆的悠怨惆怅,“清风!你来自清林幽谷,/……/一似狼藉春阴的玫瑰/一似杜鹃黎明的幽叹/韵断香散,仰望天高云远,/梦翅双飞,一逝不复返。/此诗作于1922年8月3日,我们注意到,1922年6月,林长民携爱女归国。此诗当是此事的反映。徐志摩对康桥是十分留恋的,但是他要访他灵魂中唯一之伴侣就必须离开。这种欲走还留的情感在他心中焦灼,遂升华成他的1922年8月10 日的脍炙人口的《康桥再会吧》。8月7日他毅然启程回国。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1924年梁思成偕林徽音赴美求学,徐志摩从此断了对林的追求。他的文学创作也就不可避免的随着他的情感的失矢进入徘徊期。尽管行动上徐志摩停止了对林的追求,但事实上她一直是他梦英魂绕的女性。特别是后来与陆小曼发生情感危机以后,这种情绪更强烈。在这种情丝的煎熬下,产生了《云游》、《火车擒住轨》等力透纸背的诗作。在《云游》中,他以“一涧流水”自喻表达了对理想中的女性的化身的“云”的爱恨交加的感情。涧水对云的情意在“忧愁”、“消瘦”、“盼望”等词中淋漓尽致表现出来。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读者极易产生强烈共鸣。1931年7月19 日作的《火车擒住轨》表达一种对不可把握命运的无可奈何。火车是那样的依恋轨,然而他的方向是既定的,他根本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驶向自己想去的地方。可以这样说,对林的情结一直是徐创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即使在他最苦闷,最感文思衰竭的时候,一想起她。就马上获得了艺术生命。例如《火车擒住轨》的产生。
3、为要寻一个明星——创作徘徊迷惘期
我骑着一匹拐腿的瞎马,/向着黑夜里加鞭;——/向着黑夜里加鞭,/我骑着一匹拐腿的瞎马//我冲入这绵绵的昏夜,/为要寻一颗明星;——/为要寻一颗明星,我冲入这茫茫的荒野。//累坏了,累坏了我跨下的牲口,/那明星还不出现,/累坏了累坏了我马鞍上的身手。//这回天上头除了水晶似的光明,/荒野里到这一只牲口,/黑夜里躺着一具尸首,——/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为要寻一个明星》)
心仪的人飞走了,灵魂的伴侣暂逝失去了落,心中的情爱无法释怀。主人公的心就象那匹拐腿的瞎马,累坏了,他的躯体也成了黑夜里躺着的一具尸首。从人的心理角度看,心中的目标突然失落,必然带来心理的巨大失衡。此时他很可能一蹶不振。而在徐志摩,那情爱就是他创作的全部秘密,他的灵魂,他的源泉。如今失去了。他的创作也就是去了依傍。从1924年6月到1924年秋结识陆小曼他的创作共有译泰戈尔作品(讲演稿)10篇,诗作《留别日本》、《沙扬娜拉》(18)首、《毒药》、《白旗》、《婴儿》、《白杨树上》等,及悼文—《悼沈叔薇》。色调灰暗,透露着极端失望情绪。
正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所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所揭示的那样:人的生理需要是人的最基本最原始也是最强烈的需要。对徐志摩同样不例外,由于那种需要的不到满足,于是产生一系列的失望、自责、悔恨、迷惘的情绪。并由此滋生对一切都不感兴趣的心境。对徐志摩的总题为“一首不成形的咒祖的忏悔的想望的”包括《毒药》、《白旗》、《婴儿》共三首的散文诗。一般研究者认为是单纯的政治诗,并且还据此对徐的政治立场立论。认真解读。发现透露的更多的还是一种失恋后的痛苦情绪。“相信我,我的思想是恶毒的,因为这是世界是恶毒的。我的灵魂是黑暗的,因为太阳已经灭绝了光彩。”(《毒药》)其描写由现实而及灵魂,单纯客观的政治现状的感悟显然无此穿透力。“我们要盼望一个伟大的事实出现。我们要守候一个馨香的婴儿出世。”(《婴儿》)后多人把《婴儿》当作徐的政治理想,但实际上,在徐志摩归国以后,尽管他有时应朋友之邀参加一些政治活动,办新月社也不乏引起政治轰动的愿望,但实绩在文学。实际上,他已经绝少谈政治了,他的诗作他的社会活动也几乎政治无关。
在徐志摩的作品中,,有一部分是与一个叫凌叔华的女子有关的。《问谁》、《为要寻一个明星》就曾出现在给她的信中。但由于他们之间所有的只是一种介乎朋友之间的情绪。因而没有发酵出更多的文学的灵感来,从这一时期的创作内容及艺术感染力可看出。我们所称道的,还是那些带有明显的情爱印记的作品。《月下待杜鹃不来》、《私语》等诗作纯情欲滴,艺术并非炉火纯青,但却最为人所称道。
纵观徐志摩在失去林邂逅陆之前的作品,总觉感情苦涩、意境凝滞。其原因就是那种促使他产生创作的情爱此时不在。就在这年冬天,陆小曼进入她的视野,二人如水交融,一拍即合。徐志摩的创作也随着他的情感进入浓得化不开的全盛期。
4、浓得化不开——创作全盛期
山的起伏,海的起伏,光的起伏;山的颜色,水的颜色,光的颜色——形成一种不可比况的空灵,一种不可比况的节奏,一种不可比况的谐和,一方宝石,一球纯晶,一颗珠,一个水泡。(《浓得化不开之香港》)
后来,陆小曼移情别恋。又日益堕落,徐乃假文学这一武器予以拯救。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徐志摩于1928年6月15日再度外游。欧游期间,徐每天写一封信给陆,这后来也成为他文学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后来徐陆之间的情爱之火终究还是熄灭了。徐志摩的文学生命也就不可避免进入沦沉衰竭期。
5、我不知道风,在那个方向吹——创作迷惘沦落期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在梦的清波里依洄——//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她的温存/我的迷醉//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甜蜜是梦的光辉//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她的负心,我伤悲//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在梦的悲哀里心碎//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暗淡是梦的光辉。(《我不知道风,在哪一个方向吹》)
这首诗可以说是徐陆情爱的心路历程。徐志摩的梦幻里彷徨,遇到可人的她,体验到她迷醉的温存,那时候,所有的记忆只有甜蜜。到后来,她负心了,只留下毫无光泽的回忆。他于是迷失了感觉的方向。
这风,到底是指什么呢?徐志摩曾在《猛虎集·序文》中说,整整十年前,我吹着了一阵奇异的风,由此而诗兴大发。两处“风”所指当相同。此时,他再也弄不清风是向呢一个方向吹,他的创作也就自然陷入迷惘。他后来在《猛虎集·序文》中反思道,最近这几年生活,不仅是极平凡,简直是到了枯窘的深处。跟着诗的产量也尽向瘦小里耗……我信,竟可以消耗到几乎完全没有。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原名章垿[xù],字槱[yǒu]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徐志摩是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以优美的文学作品和人格魅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
徐志摩1922年归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热潮尚在,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追求“为人生的文学”的文学研究会和“为艺术而艺术”的创造社。已经确定文学为立身之本的徐志摩,积极参与其中。1923年成立新月社。
扩展资料曾经用过的笔名有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浙江嘉兴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 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82年前的11月19日,徐志摩因飞机失事罹难。他“轻轻的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却把痛惜和追思留在了中国诗坛。他生于浙江,留学于英美,一生看似与天津毫无关系,但从求学的学子到育人的导师,他与天津也曾有着两段不解之缘。朱自清曾说过:“现代中国诗人,须首推徐志摩和郭沫若。”徐志摩作为民国四大才子之首,被誉为“中国的雪莱”。他出生于江南望族,表弟是金庸,表外甥女是琼瑶。他少年荣宠,青年得意,与郁达夫同学,师从梁启超,与蒋百里、胡适是莫逆之交。他也活得坦荡热烈,与鲁迅、郭沫若笔战,与泰戈尔、罗素结为知己。他的生命虽然只有短短三十五年,却像烟花一样璀璨。
徐志摩第一次与天津邂逅是在1916年,当时年少的徐志摩放弃了对自然科学的研究,考入以全英文授课著称的天津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读法律预科,选修的是逻辑学、心理学、中国文学、英国文学等课程,表现出了对文学的热爱。
第二年夏天该升正式本科了,但北洋大学却撤销了法科,与北大法科合并了,于是徐志摩自然就转入了北京大学,并加修了法文和日文。也正因为这个机缘巧合,才众所周知地拜了梁启超为师,这段时间的学习使徐志摩的思想境界大为开阔,开启了真正的文学之路。在涉猎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的同时,也广交了许多朋友,他的诗文开始关注民生疾苦。不得不说,两个大学法科的合并,可谓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我们在他的诗集《翡冷翠的一夜》中,看到有一首诗名叫《三月十二日深夜大沽口外》,其中写到“今夜守在大沽口外:绝海里的俘虏,对着忧愁申诉……”正是他对天津的回忆。这首诗写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初春,当时,孙岳的军队守在天津大沽口以拒奉军。徐志摩则乘轮船北上,所以在大沽口被迫等了一个星期,于是徘徊在甲板作了这首诗。此时的徐志摩已经留学归来数年,但文中那种厌恶战乱、渴望自由的现实情怀依旧浓烈,这多多少少也来源于北上生活对他的影响。
如果说徐志摩与天津的第一段缘分是学生的身份,那么这第二段机缘则变身成为了导师的身份。1921年以后,徐志摩开始创作新诗,行文飘逸,语言优美,深得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要领。1922年归国后,徐志摩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在国内引起关注。
徐志摩一生执拗痴迷地追求现实中的和梦幻里的“爱、自由、美”。他的这种理想在当时的现实社会里不仅不易开花结果,还常常遭到扼制与摧残。“理想主义”的碰壁,使徐志摩对黑暗的现实环境产生不满与反抗,同时他也把理想寄托在幻想的世界里。这种感受也代表了当时一些年轻人的想法,所以当时很多文学青年都是徐志摩的“粉丝”。
说到天津,当时也新崛起一些年轻诗人,尽管诗歌作品不少,但局限于对外界了解不深,在作品上稍显欠缺,更希望与徐志摩进行交流。当时有个叫赵景深的年轻人,和几个文学青年在天津发起组织绿波社,影响力逐渐扩大,成为新文学青年的聚会根据地。如《夜哭》、《他乡》的作者焦菊隐,《晨曦之前》、《魔鬼的舞蹈》、《孤灵》的作者于庚虞等都是学员。这个社团的成员大多热衷新诗的创作,对徐志摩的“西洋体”诗颇感兴趣。因此社团的成员都很希望能听一堂这位大师的讲座。
没想到有些事就这么巧,1923年夏天南开大学开办暑期学校,就是暑假的时候举办系列讲座,果然就把当时刚刚出名的徐志摩邀请来了,讲学的主要内容包括《近代英文文学》十讲及一次讲演《未来派的诗》。这大好的机会当然得把握,于是绿波社就决定全体天津总社的会员一起报名听课。讲座持续两个星期,一共十个小时。这两种演讲都被赵景深记录了下来,收录在了1925年出版的《近代文学丛谈》里。
在赵景深写的那篇《志摩师哀辞》一文中,我们可以详细地知道这次讲座的内容以及给这群年轻人带来的深远的影响。徐志摩在讲课当中,曾拿一首英译的歌德的诗要全班听讲的学生翻译,结果赵景深得了第一名,得到第一是有奖励的,奖励的什么呢是一帧大幅的歌德的照片。此后他还得到过徐老师颁发的一张法郎士像的明信片的奖励,并一直珍藏,作为对徐志摩老师的纪念。
讲座之余,绿波社的学员常常到徐志摩的宿舍里去拜访。徐志摩还曾询问学员是否看过莎士比亚,他引导学员要看一些莎士比亚的原书,以了解真正的英国文学。
在徐志摩此行讲学结束后,绿波社天津总社的社员还请这位老师喝茶聊天,也为了话别。湖畔草坪,阳光透过绿荫,照射在学员身上,鸟语草醇伴着徐志摩优雅而 的谈吐,使学员感受一次次灵魂的洗礼,最后大家还一起合了影。期间徐志摩问赵景深:“你是否以文学为业呢”赵景深说:“我是这样的想。”徐志摩就摇了摇头说:“大难,大难!文学是只好作为副业的。”对于希望了解外国文学流派与发展历史的年轻人,徐志摩还开出了有代表性的书单。
这位赵景深在徐志摩走后依然和他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友谊。赵景深1930年起任复旦大学教授,逐渐成长为中国戏曲研究家、文学史家、教育学家、作家。同样在徐志摩讲学时倾耳聆听的焦菊隐,在日后也成为享誉全国的戏剧大家。可以说,虽然徐志摩此行只在天津停留了短短的十五天左右,但却为天津播种下了文学的种子。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印度诗人泰戈尔来中国演讲时,徐志摩正是随行的翻译,二人亦师亦友、感情深厚。徐志摩这一生就宛如泰戈尔诗中所写——“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只是这片秋叶,未免也凋零得太匆忙了,没能留给这世间更多斑斓的色彩。82年后的今天,人们依旧会记得,徐志摩曾为中国文坛注入了新鲜血液,为天津新文学带来了一缕春风。
在徐志摩35年的生命中,曾与三位女性有着斩不断的情愫。除陆小曼外,还有一位是原配夫人张幼仪,另一位是以无言结局的建筑学家林徽音。
张幼仪出身名门,秀外慧中,1915年在浙江硖石老家奉父母之命和徐志摩结成伉俪。婚后次年,徐志摩出外求学。知书达理的张幼仪孝敬公婆,帮助公公掌财理家。1921年张幼仪到英国陪读,和徐志摩度过一段温馨甜蜜的生活,直到才艺双绝的林徽音出现在徐志摩的生活里。当时医学不发达,堕胎意味着生命风险,但是为了追求林徽音,徐志摩强迫张幼仪堕胎。张幼仪说:“我听说有人因为打胎死掉的耶。”徐志摩冷冰冰地说:“还有人因为坐火车死掉的呢,难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车了吗?”徐志摩要马上离婚,见张幼仪不答应,便一走了之,将张幼仪一人撇在沙士顿。产期临近,无奈之际,张幼仪给二哥张君励写信求救,来到巴黎,后来又去了柏林,生下孩子。徐志摩明知张幼仪的去向,却没有理睬。只是在要办理离婚手续的时候,才找到柏林,逼着她签下了离婚协议。产后,张幼仪很快从悲痛中振作起来,入裴斯塔洛齐学院,专攻幼儿教育。回国后办云裳公司,主政上海女子储蓄银行,均大获成功。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回国后仍照样服侍徐志摩的双亲(认作寄女),精心抚育她和徐志摩的儿子。台湾版的《徐志摩全集》也是在她的策划下编起的,为的是让后人知道徐志摩的著作。张幼仪与儿子一起在美国幸福生活,活了八十八岁,一九八八年在纽约去世。徐志摩的冷血寡恩,不尽人道、夫道、父道,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但徐志摩抛弃张幼仪的事迹却成了徐志摩反抗封建礼教的斗争标榜!说这是徐志摩反抗“四千年史髅不绝”的“忠孝节义”!
徐志摩与林徽音的父亲林长民在北大读书时就相识。那时梁启超任司法总长,林长民是教育总长,两人过从甚密。徐志摩是梁启超的入门弟子,常在梁府见到林长民,并与之结成忘年之交。1921年春,林长民赴英游学,同时送爱女到英国读书。徐志摩对正值芳年的林徽音一见钟情,林徽音则要求徐志摩先离了婚再来谈他们的情事。但徐张于1922年3月协议离婚后,林徽音不知何故却悄然随父回国去了,徐志摩成了孤家寡人。
林徽音不久便与梁启超之子梁思成相爱,但秉承梁启超之意,没有立刻举行订婚仪式。梁启超知道徐志摩还在热恋着林徽音,深怕两人重拾旧欢,驳了梁家的面子,同时也怕梁林订婚给弟子以重击,因此他要儿子和林徽音双双赴美读书,学成之后再结婚。梁老的苦心徐志摩自然不晓,为了追求林徽音,他从英国回到国内,但愿望还是落空了。1928年梁林在加拿大结婚。至于林徽音为何和志摩刚一中矢便折翼而返,绝情于志摩后为何又频频书信往返?林徽音至死仍三缄其口,这便成了一个解不开的谜。林徽音与丈夫梁思成一起为中国的建筑学以及保护北京城的古建筑(城墙等)做出了很大贡献。林徽音于一九五五年四月一日逝世,享年五十一岁。
对徐志摩影响甚大的是陆小曼。小曼聪慧活泼,通外语,会唱歌。其父陆宝曾是日本名相伊藤博文的得意门生,回国后任赋税司长达20余年。1920年小曼父母选中英俊的王赓将军为婿。王赓曾留学于美国西点军校,和艾森豪威尔(后成为美国总统)是同窗之友,就职于北平警察局,后任哈尔滨警察总长。王赓办事认真负责。陆小曼生性风流,三天两头到外头游乐。于是王赓认为陆小曼没有尽到一个妻子的责任,也没有守住妇道人家的本份;陆小曼则认为王赓不够体贴,喝过洋墨水的的人还如此古板。这时王赓留学美国时的好友,北京大学的同事徐志摩悄悄地介入进来。陆小曼确实有一些文化素养和灵性,但谈不上造诣,比起同时的女才子差得甚远。成为王将军夫人后,聪明漂亮加显赫的身世,才成为北京上层社会交际花,也由此认识了徐志摩、刘海粟等社会名流,拜师学画等。
从传统道德讲,徐志摩追求陆小曼,算是对结发妻子不忠,对朋友王赓不义。然而徐志摩向来是随兴而为、不拘绳墨,一旦“邂逅赏心,相倾怀抱”,就顾不了身外之事了。陆家和徐家都认为他们是不孝子女,是丑闻,极力阻止。徐志摩、陆小曼认为:“真爱不是罪恶,在必需时未尝不可以付出生命的代价来争取,与烈士殉国、教徒殉道,同是一理。”徐志摩则向世人宣示:“我之甘冒世之不韪,乃求良心之安顿,人格之独立。在茫茫人海中,访我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两人在风气初开的潮流中,受到青年男女的怂恿、喝采,豪气干云地踏上“不思旧姻求新婚”的道路。像郁达夫云:“志摩热情如火,小曼温柔如棉,两人碰在一起,自然会烧成一团,那里还顾得了伦教纲常,更无视于宗法家风。”于是,一九二六年农历七月七日,徐志摩,陆小曼两人在梁启超的证婚下举办了婚礼。有意思的是他俩执意请梁任公证婚,任公说必须让他在婚礼上行训斥礼,志摩应允。大庭广众之下梁任公骂道:“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以后务要痛改前非,重作新人。”盛典举罢,徐志摩与陆小曼南下定居上海。
新婚后,两人曾有过一段神仙般的日子,但他们的合欢未能长久。陆小曼生活挥霍无度,使志摩入不敷出,狼狈不堪。应老友胡适之邀,徐志摩兼教于北大,赚些外快贴补家用。他托朋友搞到了一张邮政飞机的免票,常在上海、南京、北京间飞来飞去。1931年11月19日,因林徽音要在北京协和礼堂为外国使节演讲中国建筑艺术,徐志摩欲前去捧场,结果飞机失事。死前给志摩沉重一击的是,小曼认识了一个名叫翁瑞午的越剧小生,晚清名臣翁同和的孙子。翁瑞午是典型的上海小开,家里有钱,自己有闲,会玩、会吃、懂得哄女人。两个人如胶似漆,整日在烟榻上浑浑噩噩地吸烟。被上海小报匿名讽刺,让徐志摩大光其火。徐志摩多次规劝,小曼非但不改,反而大吵大闹。
徐志摩死时,是36岁。那一年,陆小曼29岁,与翁瑞午自然同居在一起了,但两人不正式结婚。翁陆两人晚年分裂。翁另有新欢。1960年,陆小曼在上海街头遇到老友、郁达夫的遗孀王映霞(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另一出著名婚恋事件的女主角),不禁哭诉道,说自己孤身一人,无儿无女,翁瑞午也跑了,“出门一个人,进门一个人,真是海一般深的凄凉和孤独啊。”
陆小曼是1965年4月3日孤身一人在上海华东医院去世的,终年63岁。陆小曼的灵堂上只有一副友人的挽联。她死前惟一的愿望是和徐志摩合葬,但徐家坚决不答应。她的骨灰一直寄存在某处,直至1988年,由其从台湾回大陆探亲的堂侄出资,才在苏州入土为安。
《再别康桥》对现代诗歌创作的启示
《再别康桥》一诗每节四行,一、三行稍短,二、四行稍长,音尺的排列组合长短错落又不乏规则,如同一支婉转低回又循环往复的咏叹调,将诗人缠绵悱侧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诵读时绝不能一味地简单读,而要对具体的词句进行指导。程翔老师在教学该文时对“荡漾”一词的朗读技术指导是现代诗歌诵读指导的范例。程老师在学生读了这一段后,指出学生读得不清晰,并追问了“荡漾”一词的意思:荡漾本指水波动,这里是指水波动吗学生答出“心情波动”后,教师再问这一节是应该低着头读还是应抬着头读,并和学生一起研究,诵读时还要带着一种憧憬,学生在这样的指导下再读,效果就很明显了。随后,师生继续研究怎么读比较好,怎样进行技术处理,提示学生“漾”字能不能拉长一些……反复指导后,学生的诵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对诗歌的理解也更深刻了。
其次,突出体验中感悟。现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在阅读感知上还是有难度的,学生的生活经历、社会阅历还不够丰富,对于作家的生活和作品的背景把握还不充分,存在着时代和阅历的距离。《再别康桥》这首诗歌表达的情感本身就存在多元化:或是惜别康桥,或是对康桥生活的怀念,抑或是对爱人的情感。所以,有人说这是一首惜别诗,有人说这是一首爱情诗,也有人认为这是徐志摩理想主义人生观的真情告白。不管这些理解是否正确,都必须通过具体的体验才能体会到。比如,“轻轻”、“悄悄”这种动作所呈现的人物内心世界要通过我们的行为感觉来判断,“荡漾”、“甘心”、“揉碎”、“放歌”、“沉默”,每一个词语都把诗人的心灵世界表现得那么准确,都蕴藏着诗人心灵深处的东西,同样需要我们通过自我体验、同境比较来感悟。把这些体验整合起来,我们便能从文字中抽出徐志摩心中的情丝,就能体会到他那颗敏感、颤动、多情、留恋、惜别的心。
第三,挖掘形象之意蕴。《再别康桥》是诗人与自己隐秘的感情世界的惜别,表达了他对旧地和过去生活的眷恋与珍视,是诗人寻梦时的落寞和惆怅,飘逸洒脱的姿态下蕴藏着深沉的忧郁和苦闷。这些情感都是通过作者塑造的形象透视出来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引导学生把握作品塑造的形象,分析形象的特点及承载的情感。“云彩”、“金柳”、“新娘”、“青荇”、“水草”、“清泉”、“彩虹”、“星辉”、“笙箫”,这些意象都是作家表达情感的重要载体,我们要引导学生体会、分析这些意象的象征意义和内涵。
以意象“云彩”为例,唯美浪漫、潇洒无拘、柔美空灵、飘逸自由是徐志摩对心中理想对象的承载。胡适在谈到志摩的早逝时说:“志摩走了,我们这个世界里被他带走了不少的云彩。”徐志摩一生追求云的气韵,最终他的生命也随着一团火熔化在了云层里。正像他描写的黄鹂——“化一朵彩云,它飞了,不见了,没了”。他独特的人生观,带来了独特的艺术观。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准确把握诗人心目中“云”的意象,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徐志摩诗歌的思想内容、创作方法、艺术成就等问题,将是一把重要的钥匙。
第四,借助形式入情感。现代诗歌有自己的形式特点。《再别康桥》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学习这首诗一定要借助“三美”的艺术创作形式来分析和阅读,才能感受到作品的形式之美和内容之丰富。“金柳”、“青荇”、“彩虹”、“青草”色彩鲜明,全诗每一节都包含着一幅可以画得出的风景,配合着“招手”、“荡漾”、“招摇”、“漫溯”等动词,流动的画面就有了很强的立体感。整个诗歌除了押韵和音节的和谐之美外,还使用回环复沓的形式,三次“轻轻”,两次“悄悄”,节奏轻快,旋律柔和,仿佛诗人踮着脚尖怕吵醒了心爱的康桥的一切,犹如一曲悦耳动听的轻音乐,拨动着读者的心弦。此外,诗节匀称,长短交错,给人强烈的视觉感。因此,在现代诗歌教学中借助诗歌形式来领会其内在精神和意境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诗人徐志摩也认为:“完美的形体是完美的精神唯一的表现。”《再别康桥》一诗即在追求美的“形”的同时,实现了与美的“意蕴”的有机结合,给人一种情境交融的美感,同时也是作者对诗歌本体应该实现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自觉追求。
从来没有一个女性的爱的归属,让三朝十代中国知识分子产生想入非非;
从来没有一个女性的爱情故事,那么持久地为国人津津乐道;
从来没有一个女性的形象,那样深刻地印在华人的脑海。
她,就是--林徽茵,永远的林徽茵。
诗人用这样的诗歌表达了对这位旷世才女的疯狂与痴情,感染着后人: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惊讶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
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你最好忘掉
在这交汇时互放的光亮
这是《偶然》,是诗人徐志摩写给他魂牵梦绕的女子林徽茵的。那是一位才气与美貌并存的女子,她的散文和诗歌淡雅感性,读起来象一朵清丽脱俗的幽兰,感受到是缕缕氤氲的芬芳,数量不多,但传世。而她也是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曾到英国留学,在中国建筑史上印有着显赫的地位。她正是上世纪20年代的风华绝妙的一代才女林徽茵。
早在几年前听过林徽茵的大名,还看过关于她的传记,但讲的大多都是她的罗曼史,也一直以为她只是一位多愁善感的女诗人。而真正了解她却是在最近,有幸看了徐志摩大师写给徽茵高雅纯美的情诗,字句清新,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处处充满徐大诗人对她的爱慕之情。才貌双全的林徽茵,深深打动了徐志摩的心。是他唯一的灵魂伴侣,使他爱情的诗句如泉涌。对徽茵的疯狂与痴情,感染着后人。
林徽茵看上去很秀气,很有才气,但和徐志摩一样,非常文弱。她有散文和诗歌传世,但数量不多。她与徐志摩有很相似的地方,都有文人的感觉。俩人在一起未必不好,可能都会在创作上更多产。问题在于这俩人根本无路在一起。 俩人初次相遇时,林徽茵太小,徐志摩不够格;等徐志摩离婚后,林徽茵已定婚。
徐志摩曾写信给恩师梁启超,介绍了自己对林徽茵的一片痴情与忠贞。信中表示“唯一之精神伴侣,得之,幸也,不得,命也”而后为林徽茵写了《偶然》《山中》《你去》等情谊深长的爱情诗。无可否认,林徽茵也很感动,当时回应了《笑》《那一晚》《深夜里听到的乐声》《一首桃花》等几首一直被后人传为经典的诗。只是林徽茵是个率真又重情义的聪慧女子,她虽然心底爱着徐志摩,却知道生活比爱情更为宽广。所以,理性睿智的她接受了梁思成,与他共渡一生的男人。
山中--徐志摩
庭院是一片静
听市谣围抱
织成一地松影
看当头月好!
不知今夜山中
是何等光景
想也有月有松
有更深的静
我想攀附月色
化一阵清风
吹醒群松春醉
去山中浮动
吹下一针新碧
掉在你窗前
轻柔如同叹息
不惊你安眠
徐志摩:《你去》
你去,我也走,我们在此分手;
你上那一条大路,你放心走,
你看那街灯一直亮到天边,
你只消跟从这光明的直线!
你先走,我站在此地望着你:
放轻些脚步,别教灰土扬起,
我要认清你远去的身影,
直到距离使我认你不分明。
再不然,我就叫响你的名字,
不断的提醒你,有我在这里,
为消解荒街与深晚的荒凉,
目送你归去……
不,我自有主张,
你不必为我忧虑;你走大路,
我进这条小巷。你看那株树,
高抵着天,我走到那边转弯,
再过去是一片荒野的凌乱;
有深潭,有浅洼,半亮着止水,
在夜芒中像是纷披的眼泪;
有乱石,有钩刺胫踝的蔓草,
在守候过路人疏神时绊倒,
但你不必焦心,我有的是胆,
凶险的途程不能使我心寒。
等你走远,我就大步的向前,
这荒野有的是夜露的清鲜;
也不愁愁云深裹,但求风动,
云海里便波涌星斗的流汞;
更何况永远照彻我的心底,
有那颗不夜的明珠,我爱---你!
(上面是1931年7月徐志摩附在给林徽因的信里的一首诗。)
林徽茵给徐志摩的诗 :
笑
笑的是她的眼睛,口唇,
和唇边浑圆的漩涡。
艳丽如同露珠,
朵朵的笑向
贝齿的闪光里躲。
那是笑——神的笑,美的笑;
水的映影,风的轻歌。
笑的是她惺松的鬈发,
散乱的挨着她耳朵。
轻软如同花影,
痒痒的甜蜜
涌进了你的心窝。
那是笑——诗的笑,画的笑:
云的留痕,浪的柔波。
深夜里听到乐声
这一定又是你的手指,
轻弹着,
在这深夜,稠密的悲思。
我不禁颊边泛上了红,
静听着,
这深夜里弦子的生动。
一声听从我心底穿过,
忒凄凉
我懂得,但我怎能应和?
生命早描定她的式样,
太薄弱
是人们的美丽的想象。
除非在梦里有这么一天,
你和我
同来攀动那根希望的弦。
那一晚
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
澄蓝的天上托着密密的星。
那一晚你的手牵着我的手,
迷惘的星夜封锁起重愁。
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
两人各认取个生活的模样。
到如今我的船仍然在海面飘,
细弱的桅杆常在风涛里摇。
到如今太阳只在我背后徘徊,
层层的阴影留守在我周围。
到如今我还记着那一晚的天,
星光、眼泪、白茫茫的江边!
到如今我还想念你岸上的耕种:
红花地黄花儿朵朵的生动。
那一天我希望要走到了顶层,
蜜一般酿出那记忆的滋润。
那一天我要持上带羽翼的箭,
望着你花园里射一个满弦。
那一天你要听到鸟般的歌唱,
那位是我静候着你的赞赏。
那一天你要看到零乱的花形,
那便是我私闯入当年的边境!
一首桃花
桃花,
那一树的嫣红,
是春说的一句话:
朵朵露凝的娇艳,
是一些
玲珑的字眼,
一瓣瓣的光致,
又是些
柔的匀的吐息;
含着笑,
在有意无意间
生姿的顾盼。
看,——
那一颤动在微风里
她又留下,淡淡的,
在三月的薄唇边,
一瞥,
一瞥多情的痕迹!
二十年①五月,香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