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抚琴儿心悲惨
自己的命儿我自己算
对面坐着是我心爱人
可叹我有目不能看
**!
开言叫声好**
王子的命儿你听仔细
他是个
眉清目秀聪明儿
西萨王宫好子第
父母珍爱如珍宝
钦赐玉佩作标记
玉佩上沙漠王子四个字
千载万世永不移
正望日子多欢乐
谁知平地风波起
安达叛变遭不幸
一家骨肉各分离
乳娘忠心救王子
他从宝剑之下逃出去
光阴流水容易过
一季过去又一季
王子长成到十七岁
人海飘航在客地
无意之中遇公主
公主的芳名叫伊丽
《五女拜寿》一个简单的故事,说真的没有多少悬念,开了头便看见了尾。可就是这样一个故事让人看见了人性的美好,青春的绚烂。导演想表达的不是该剧的曲辞更优,而是该剧短短几幕的篇幅内,不但矛盾冲突激烈,高潮迭起,更是浓缩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精华。
那个潇洒正义的白衣书生邹应龙,那个秀雅恬淡的三**杨三春;那个重情重义的丫环翠云,那个眼神清彻的邹士龙。青春在他们身上怎么就那样的美好啊!
一部二十年前的老**里包含着一群平均年龄十八岁少女全部的热情与真挚。她们中许多人后来成了越剧领域的翘楚,表现出更多更成熟的演技,但是让人难忘的永远是这部《五女拜寿》。
从这里,我看到原来女子塑造的小生形象更加清俊灵秀,好像也暗合了阴阳相合的人间规律。女小生本是旧时封建思想的产物,却成了越剧舞台上最好的风景。
剧中杨继康在风雪交加中曾有一句唱词:“天寒地冻冻不死落难人,我心中尚有一点暖火温”。所谓信仰,就是心里那一点点在黑暗寒冷中支持你走下去的暖火温。
中国几千年历史上,盛世既多,黑暗时代也多。但中国人道德的传承却从来不成中断过。要是没有那一点点暖火温,中国历史上也不会有那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不会有杨继盛,不会有文天祥,也不会有那么多普普通通善良的老百姓。我想,即使越来越少人会看戏,现在,将来,那一点点暖火温总会在一些中国人的心里温热,传承下去。
所有的??!!题目太大啦
“越剧自进入上海以后,所演剧目数以千计,仅在建国前,各越剧演出团体上演的剧目,据不完全统计,有剧名5 857个”
下面是一些优秀剧目
《汉文皇后》《北地王》《风雪雨樵》《十一郎》《孔雀东南飞》
《西厢记》 《梁山伯与祝英台》 《碧玉簪》 《红楼梦》
《荆钗记》《西施断缆》 《寒情》《藏》 《雪里小梅香》 《古墓香魂》 《三月春潮》《百花江》 《蛇恋》 《风流才子》 《杨乃武》
《末代皇后》《倩女离魂》《箍桶记》《金山战鼓》 《则天皇帝》
《魂断铜雀台》《盘夫索夫》 《情探》 《莲花女》 《第十二夜》
《凄凉辽宫月》 《追鱼》《春香传》 《花中君子》 《李娃传》
《西园记》 《三看御妹》《血染深宫》 《玉簪记》《早春二月》
《舞台姐妹》 《珍珠塔》 《祥林嫂》 《青云梦》 《五女拜寿》
《大观园》 《长乐宫》 《天长地久》 《醉公主》
《日落日出》 《绣花女传奇》 《桐花泪》 《蝴蝶梦》
《蔡锷与小凤仙》 《重生缘》 《琥珀情》 《何文秀》 《真假驸马》
《皇帝与村姑》 《孔乙己》 《琵琶记》 《国色天香》 《金凤与银燕》 《马龙将军》 《胭脂》 《将门之子》 《赵氏孤儿》 《白兔记》
《游龙飞凤》 《梨花情》 《啼笑因缘》 《玉蜻蜓》 《阿育王》
《青衫红袍》 《叶香盗印》 《画龙点睛》 《三夫人》 《是我错》
《女皇与公主》 《孟丽君》 《招驸马》 《屈原》 《柳毅传书》
《蔡文姬》 《沙漠王子》 《梅龙镇》 《桃李梅》 《沉香扇》
《李清照》 《画眉》 《天之娇女》 《汉宫怨》 《血手印》
《张羽煮海》 《状元打更》 《江姐 》 《新版红楼梦》
《鲁迅在广州》
http://wwwcujncom/jspx_listaspaction=more&c_id=37&s_id=473&page=1
这里有每场戏的介绍
----------------------------------------------------------------------------------------------------------------------------------------
剧目知识(春江网·何为越剧剧目):
越剧自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从说唱艺术演变成戏曲后,剧目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将原唱书节目变成戏曲形式演出,如《赖婚记》、《珍珠塔》、《双金花》、《懒惰嫂》、《箍桶记》等剧目;二是从兄弟剧种中移植,如从新昌高腔移植的有《双狮图》、《仁义缘》、《沉香扇》等剧目,从徽班移植的有《粉妆楼》、《梅花戒》等剧目,从东阳班(婺剧)移植的有《碧玉簪》、《玉蜻蜓》等剧目,从紫云班(绍剧)移植的有《龙凤锁》、《倭袍》、《二度梅》、《三看御妹》等剧目,从鹦歌班(姚剧)移植的有《双落发》、《卖草囤》、《草庵相会》等剧目;三是根据宣卷、话本、民间传说的故事编写,如《何文秀》、《蛟龙扇》、《烧骨记》等剧目。越剧自民国6年(1917年)进入上海剧场后,演出的大都是以上三类剧目。民国9年(1920年)以后,越剧进入绍兴文戏时期,又从海派京剧中学来《狸猫换太子》、《汉光武复国走南阳》等连台本戏和《红鬃烈马》等剧目,又从申曲(沪剧)、新剧(文明戏)里学来《雷雨》、《啼笑因缘》等时装戏。
在剧目样式上,小歌班一进入上海,上演的都是整本大戏,偶尔在大戏前加演一出如《箍桶记》之类的生活小戏。民国6年(1917年)5月13日至6月8日,小歌班首次进入上海的首期演出中,有好几部戏还以连台本戏形式演出,如《龙凤锁》、《七美图》用1至3本,3个场次演出。其后,连台本戏成了小歌班和绍兴文戏时期常有的演出剧目,最长的连台本戏《薛仁贵征东》、《汉光武复国走南阳》均有30本之多,连演30个场次。演出剧目轮换频繁,通常是一本戏只演一场,所演的全是“路头戏”(后称“幕表戏”,即在演出前由派场师傅向演员叙说剧情后,由演员上台去即兴表演)。部分经常演出的剧目,有的成了某些著名艺人的拿手戏,内中有些场次有相对固定的唱词,并为同行所沿用,而称为“肉子戏”。总之,那时既没有完整台词的剧本,亦无专职的编剧人员。
民国27年(1938年),女子越剧在沪兴起,名伶姚水娟为吸引观众,除演出传统老戏外,又首聘从事过文明戏的《大公报》记者樊篱编写新戏,如《花木兰》、《冯小青》、《范蠡与西施》等剧目。但这些新编剧目也无全部台词,只有部分重场戏有唱词和念白,其余仍需演员到台上即兴表演,行话谓之“掼路头”。
民国27年(1938年)12月8日~9日,姚水娟在天香戏院复演《花木兰》时,在报纸广告上登载“樊篱编剧”的字样。这是越剧专职编剧人员在报纸广告上署名的开始。
民国31年(1942年),袁雪芬创始的“新越剧”,吸收了业余话剧工作者参加,并组成“剧务部”,建立剧目编导制,使用完整剧本。民国31年(1942年)12月8日,袁雪芬在大来剧场演出的《断肠人》,是于吟根据陆游写《钗头凤》的故事改编的。这是袁雪芬改革越剧后第一部有完整的唱、念台词的戏。此后,凡参与越剧改革的剧团都是这样做。从民国31年(1942年)冬起至民国38年(1949年)5月上海解放为止的“新越剧”时期,各越剧团编演了数以百计的新剧目,大大拓宽了剧目题材,不仅有反映古代风貌的古装戏,也有反映近代生活的清装戏和现代生活的时装戏,还有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的蒙装戏、回装戏。在取材上不仅有根据中国古典文学改编的,也有根据外国戏剧和小说改编的。在品类上不仅有历史宫闱戏和家庭伦理剧,也有神话传说戏和社会言情剧等,如《香妃》、《祥林嫂》、《石达开》、《国破山河在》、《太平天国》、《沙漠王子》、《浪荡子》、《山河恋》等,均为这一时期颇有影响的剧目,《祥林嫂》更是被评论界称为越剧改革的里程碑。
建国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戏改方针指引下,上海越剧自解放初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在剧目创作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根据传统剧目整理改编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碧玉簪》、《盘夫索夫》、《李翠英》、《血手印》、《情探》、《追鱼》、《打金枝》,根据文学名著改编的《祥林嫂》、《西厢记》、《红楼梦》、《孔雀东南飞》,根据历史资料新编的历史剧《则天皇帝》和根据外国文艺改编的《春香传》等,都是这一时期产生的优秀剧目。
文化大革命后,剧目创作上有所开拓和创新,突破戏曲不能表现领袖人物的禁区,上海越剧院以男女合演的形式,创作了具有探索性的现代剧《忠魂曲》、《三月春潮》、《鲁迅在广州》等剧目,塑造了毛泽东、周恩来、鲁迅等领袖和伟人的舞台人物形象。还产生了《汉文皇后》、《光绪皇帝》、《血染深宫》等一批优秀历史剧。
越剧自进入上海以后,所演剧目数以千计,仅在建国前,各越剧演出团体上演的剧目,据不完全统计,有剧名5 857个。尽管其中夹杂一剧多名的情况,但演出剧目之多,仍十分可观。但能够作为优秀剧目流传下来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