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记忆 | 胡同中寻找眼前一亮的文艺小店

胡同记忆 | 胡同中寻找眼前一亮的文艺小店,第1张

胡同北京的符号,北京城的胡同里,藏着很多颇具“文艺范儿”的小店,或跳动在舌尖,或涌动在心头,无论哪一种,都以其独树一帜的特性丰富着北京的魅力。

这些胡同都是京城知名的文艺青年打卡地,一起体验老北京街区孕育出的独特风情、感受中外文化与古今文化的融合交汇吧~

要想体验北京胡同的精致之美,中国 历史 文化名街——烟袋斜街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位于什刹海前海东北的烟袋斜街,是一条古老的商业街。烟袋斜街东起地安门外大街,西至小石碑胡同与鸦儿胡同相连,北起大石碑胡同,南至前海北,东北至西南走向,全长232米。

烟袋斜街的得名,一说是其胡同的形状像一只大烟袋,其东口是烟袋嘴,西口为烟袋锅。另一说是当年胡同里卖烟袋的店铺多,都在店门口挂有大烟袋的幌子。民间一直称这条街为“烟袋斜街”,但此名直至清嘉道年间才得到官方的正式确认。

清代是这条街最为繁华的时期,当时烟袋铺特别多,这些烟袋铺经营各种大小烟袋及水烟袋、鼻烟壶等,也卖烟叶,如关东烟、旱烟叶、兰花烟等。清光绪年间,斜街的“同台盛”和“双盛泰”两个店铺名声、气派最大,传说其老板曾为西太后慈禧通洗水烟袋。

现今的烟袋斜街上,你可以看到许多有趣的小店,比如国潮大白兔奶糖店、中华姓氏剪纸文化、清代复古的明信片店、可可芭蕾巧克力等,既好吃又好玩。从这些小店所在的建筑上还可以看到清代老商业街的风格模样。这条街将老北京非遗文化用当代的创新方式呈现给游人,无论走进哪家店,都可以发现让你眼前一亮的新鲜物件。

斜街的南边就是前海北沿,逛完斜街在前海河沿上散步,看冬日暖阳在水面波光上跳舞,听附近居民们舞步的配乐……什刹海和烟袋斜街的完美组合为京城浑厚的古韵中调和了些南方水乡的温柔与清逸,令人久久难忘。

五道营胡同被年轻人称为“最文艺的胡同”。自从2012年起,五道营胡同吸引了大量有外国生活经验的北京青年入驻,这条胡同成为了一个新的消费理念生活体验空间。

五道营胡同的青砖灰瓦四合院承载的不仅是北京人的乡愁,更是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东西方文化在这里汇聚,成为了年轻一代的网红打卡地。

五道营胡同东起雍和宫大街,西至安定门内大街,全长632米,相当于一个足球场的面积,但是在这里却汇聚了83家精致的小店,每家店都有自己的故事,被网友称为“既小众又文艺的网红打卡地”,这条600多米长的小胡同实现了传统民居和 时尚 潮流的融合共生,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的交融。

在这里有手作体验店,可以体验亲水沓丝巾,在水面上自己调制颜色、绘制图案,然后将丝巾平浸于水面,待图案花色完全附着在丝巾表面,再均匀地将丝巾从水面提起,一条自制手工丝巾就完成啦~还可以体验手绘陶瓷猫咪,游客们可以在中国传统的陶瓷上手绘出猫咪,作为礼物送给亲朋好友。

手工品做累了可以来“一拙茶舍”喝一杯清茶,一拙茶舍中的“一拙”取名于源自于中国谚语“百巧不如一拙”,作为网红打卡点,这里提供的是新派中国茶和中西合璧的茶点,招牌茶饮香槟乌龙就是用乌龙茶做出了香槟的气泡以及缤纷的香味。

“那曲”是一家中式服装店,这家店可以说是整条胡同的服装担当了,门口精致的插画、庭院中的潺潺流水,让人心情平静,脚放慢,用心感受这里的传统中国之美,店主希望用布料和设计来传递她所认知的中国文化韵味。

五道营胡同,你打卡了吗?

国子监街是北京仅存的有牌楼的街道,街道上共立有4座牌楼,其中东西街口各一座,额题“成贤街”,国子监附近左右各一座,额题“国子监”。这条胡同已有700多年的 历史 ,在清代时名为“成贤街”,后因孔庙和国子监在此而得名“国子监街”。清乾隆皇帝曾赞其为“京师为首善之区,而国子监为首善之地”。巍然耸立的牌楼,夹道的古槐,和两旁的大小宅院、庙宇,古色古香,清幽恬静,古城韵味十足。

从国子监街西头向东出发,左手边就是“好白商店”,这里从店面外观到店内装潢通体洁白,商品从洗护用品到器皿书籍、衣物鞋帽等一应俱全,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白色的,俨然一个纯白空间,店内物品摆放整齐有序,一定会让“强迫症患者”感到极度舒适~

“京城百姓”是一家老北京杂货铺,门外的台阶上摆了几排小笼子,里面的蝈蝈有节奏地叫着,清脆洪亮,此起彼伏,引得路人和孩子频频驻足围观。

店内则是各种老北京手工艺品,砧板木板木碟木盘、颜色绚丽的瓷器陶器、手工编织的杯垫和小篮子,还有摆满货架的北京兔儿爷。这里的物件儿能勾起老北京人对童年的回忆,也能让现在的孩子感到新奇有趣。

“失物招领处”是在这个胡同里开了12年的日式家具店,店内的装修温暖而清新,热爱家居装饰的朋友可以在这里体会到生活的美好。

“柴豆豆柴犬·豆柴咖啡厅”是一家柴犬咖啡厅,店内装修明亮,非常干净,喜欢狗狗的朋友可以进去近距离接触可爱的柴犬,和它们进行有爱的互动~

除了这些,还有其它的文创工艺品店可以光顾。这条胡同里面的游客并不多,环境非常寂静,到了饭店会有饭菜的香气飘出,偶尔还能看到坐在台阶上一边晒太阳一边唠嗑的老奶奶,生活气息浓重,仿佛回到了几十年前的老北京城。

网红甜品店“元古本店”也坐落于此,复古而有质感的木牌上写着“元古”二字,这家新中式甜品空间曾经吸引了许多明星来打卡,木质古风环境给人以清新舒畅的感觉,推荐牌产品豆乳茶糕、乌麻豆腐圆子、茉莉清茶酪、雪耳百合圆子。

午后漫步国子监街是非常惬意的,如果想暂时远离城市的喧嚣,体验一下老北京文化,这里是个不错的选择。

西打磨厂街从明清开始就是北京著名的商业街之一,这条街最早形成于明代。最初与京郊的石匠进京有关。当时,前门地区各商贾大户云集,各家都有巨大的磨盘、石臼和磨刀石等物件,石匠们凭着祖辈传承下来的手艺在这立住了脚跟,开办了大大小小的磨盘作坊和打磨石器的厂子,也留下了“打磨厂街”这个带有时代商业特色的地名。几经变迁,银号、会馆、旅店、医院、染料坊、眼镜店等都开了进来最繁盛时,这儿曾与西河沿、鲜鱼口、大栅栏并称为“前门外四大商业街”。

今天,改造后的西打磨厂街保留了很多老字号的遗迹,其中有个建筑,叫“天福店”。“天福店”位于西打磨厂街212号,走在街上很容易就能发现它。虽只是两层楼房,但在胡同里已显得十分高大,整幢建筑也端庄气派。

资料显示,这里在民国时期曾是一处旅馆,后来产权归由中国人民银行,继续作为招待所使用。幸运的是,在当年招待所改建施工时,“天福店”三个招牌大字并没有被铲掉,而是用水泥把招牌糊在了里面。这也许是个巧合,甚至是工人的“偷懒”行为,却一不小心成就了今天的遗迹。

在近几年西打磨厂街改造时,有关部门决定将这处小楼进行“修旧如旧”式的修缮。为尽可能恢复原貌,施工工人采用高压水枪,一点一点地冲洗老墙的外立面。这时奇迹发生了——随着外墙皮的逐渐脱落,“天福店”三个大字露出真容,成了西打磨厂街的经典遗存之一。

杨竹梅斜街

前门外的杨梅竹斜街只有496米,东起煤市街,西至延寿街,在乾隆时期的《京城全图》中,这条街曾名曰杨媒斜街,后来在光绪年间雅音为杨梅竹斜街。杨梅竹斜街的文艺范儿从民国就开始了,鲁迅在胡同口的泰丰楼摆过宴会,沈从文在这儿写出了《边城》,蔡锷和小凤仙在此相知相识,民国时期,7家知名书局在这里汇聚,杨梅竹斜街可以说是民国时期文艺圈顶流的打卡胜地。

沿着杨梅竹斜街漫步31号路旁的一栋白色民国风小楼映入眼帘,上面浅浅地刻着繁体字“模范书局”。房柱与窗台的设计满满的都是年代感,这是杨梅竹斜街上最显眼的建筑和招牌,这里曾是与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三足鼎立的世界书局的原址。

走进书局内,小众但别有意蕴的味道便扑面而来,踩着沧桑的木地板,静静翻阅博古架上的古旧书籍,观赏着排列整齐的灯饰、鲜花、摆件,仿佛让人瞬时沉浸到旧时光中。

杨梅竹斜街上还坐落着一座青砖砌成的有年代感的建筑,门上有写着“青云阁”的石匾额,青云阁是什么来头呢?它曾与劝业场、东安市场和“首善第一楼”并称为老北京四大商场,程砚秋、马连良、梅兰芳等京剧名角也曾先后在此登台亮相,蔡锷将军与小凤仙也曾在这里约会,民国的风雅文艺沉浸在这座建筑的骨子里。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一杯热腾腾的咖啡,一份沉甸甸的 历史 ,一番浓郁的民国风情,肩挑老北京最繁华之地,寻觅昔日风雅与文艺,杨梅竹斜街珍藏着现世安稳与岁月静好,来此打卡,不负时光

来源 | 北京 旅游 网综合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南彩镇南彩村中大街王家胡同33号。北京古称燕京、北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都之一。

驾车路线:全程约229公里

起点:

1从起点向西北方向出发,沿中大街行驶280米,右后方转弯进入酒家路

2沿酒家路行驶870米,左转进入古黄河大道

3沿古黄河大道行驶35公里,右转进入S325

4沿S325行驶139公里,朝宿迁城区方向,右前方转弯进入黄河南路

5沿黄河南路行驶150米,在第2个出口,左前方转弯进入黄河南路

6沿黄河南路行驶37公里,左转进入西湖路

7沿西湖路行驶410米,调头进入西湖路

8沿西湖路行驶80米,到达终点

北京八大胡同有:百顺胡同、胭脂胡同、韩家胡同、陕西巷、石头胡同、棕树斜街、朱家胡同和李纱帽胡同。位于珠市口西大街以北,铁树斜街以南,离紫禁城不远。当年老北京人口中的“八大胡同”,一般是泛指前门外大栅栏一带,这里有成片的胡同群,而这其中最为后人津津乐道的还要属特指的这八大条。

北京胡同的相关历史

如果说胡同是北京人的根,砖塔胡同则可以说是”北京胡同的根“。砖塔胡同具体位置为西城区金融街街道,东起西四南大街,西止太平桥大街,全长805米。如今胡同风貌保存较好的是长312米的胡同东段。胡同得名于胡同东口南侧的“万松老人塔”,万松老人是金元时期高僧,曾受成吉思汗重用,也是当时名臣耶律楚材的老师。

北京胡同的名字如下:

1、史家胡同。

2、东交民巷。

3、东棉花胡同。

4、杨梅竹斜街。

5、北锣鼓巷。

6、礼士胡同。

7、群智胡同。

8、西总布胡同。

9、白塔寺前抄手胡同。

1、五道营胡同。

北京胡同的形成是随着北京城的形成而变化、发展演进的。大约在五十万年前,这块地界儿开始有了原始人居住,不过那时只是住在天然洞穴而已。到了距今大约一万到四、五千年间,这儿出现了原始氏族公社,开始住上了易简房屋。

北京最著名的十大胡同有:八大胡同、菊儿胡同、西交民巷、琉璃厂、东交民巷、金鱼胡同、蓑衣胡同、帽儿胡同、烟袋斜街、南锣鼓巷。

1、南锣鼓巷

南锣鼓巷是北京东城区的一条很古老的街道,它始建于元朝,北起鼓楼东大街,南止地安门东大街,全长786米,宽8米,是北京市重点保护的四合院街道。从南至北,东侧的八条胡同是:妙豆胡同、板厂胡同、东棉花胡同、北兵马司胡同、秦老胡同、前圆恩寺胡同、后圆恩寺胡同、菊儿胡同。西侧的八条胡同是:福祥胡同、蓑衣胡同、雨儿胡同、帽儿胡同、景阳胡同、沙井胡同、黑芝麻胡同、前鼓楼苑胡同。

2、烟袋斜街

烟袋斜街位于北京市地安门外大街鼓楼前,属西城区厂桥地界。东起地安门大街,西邻什刹海前海,全长近300米,是北京北城较有名气的文化街,曾留下不少文化名人的足迹。

3、帽儿胡同

帽儿胡同位于北京市东城区西北部,东起南锣鼓巷,西至地安门外大街。明朝时候,称为梓潼庙文昌宫,清朝时称为帽儿胡同。文昌宫是供奉文昌帝的地方,文昌帝即文曲星,是神话传说中掌管文运的神仙。现在,建在文昌宫的基址之上的是帽儿胡同小学。

4、蓑衣胡同

蓑衣胡同位于东城区西北部,东起南锣鼓巷,南至福祥胡同,北邻雨儿胡同,呈曲尺形。蓑衣是一种披在身上的雨具,用草与棕制成。有雨必有蓑衣。裟衣寺.改为蓑衣,或者是由雨儿胡同派生而来。裟衣胡同呈曲尺形,东口在南锣鼓巷,南口与福祥胡同相交,东西宽而南北窄。

5、琉璃厂大街

琉璃厂大街位于北京和平门外,是北京一条著名的文化街,它起源于清代,当时各地来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大多集中住在这一带,因此在这里出售书籍和笔墨纸砚的店铺较多,形成了较浓的文化氛围。琉璃厂西起南北柳巷、东至延寿寺街,全长800米。辽金名为海王村,元、明时这里开设官窑烧制修建皇宫用的琉璃瓦件,故称为“琉璃厂”。

6、金鱼胡同

金鱼胡同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大街南侧,属东华门街道办事处管辖,呈东西走向。东起东单北大街,西止王府井大街,南与校尉胡同相通,北邻西堂子胡同。全长567米,西口宽12米(东口宽44米),沥青路面。

7、东交民巷

胡同西起天安门广场东路,东至崇文门内大街,全长近16公里(算上西交民巷,共3公里),是老北京最长的一条胡同。元朝时,东交民巷和广场西侧西交民巷是连在一起的一条胡同,名叫江米巷。由于当时这条胡同有元代控制漕运米粮进京税务所和海关,因而成为南粮北运咽喉要地,所以而得名江米巷。

8、西交民巷

西交民巷位于北京西城区南部。东起天安门广场,西至北新华街,中与羊毛胡同、前细瓦厂胡同、辇儿胡同、平安胡同、人民大会堂西路、兵部洼胡同相交。北京最长的胡同,它与长安街平行,东起崇文门内大街,西至北新华街,在明清的地图上称为“东西江米巷”。

9、菊儿胡同

菊儿胡同位于北京东城区西北部,东起交道口南大街,西至南锣鼓巷,南邻后圆恩寺胡同,北与寿比胡同相通,属交道口街道办事处管辖。全长438米,宽6米,沥青路面。现胡同北侧大部分已拆建成楼房四合院。

10、八大胡同

八大胡同曾是烟花柳巷的代名词。“八大胡同”在西珠市口大街以北、铁树斜街以南,由西往东依次为:百顺胡同、胭脂胡同、韩家潭、陕西巷、石头胡同、王广福斜街(现棕树斜街)、朱家胡同、李纱帽胡同(现小力胡同)。

其实,老北京人所说的“八大胡同”,并不专指这八条街巷,而是泛指前门外大栅栏一带,因为在这八条街巷之外的胡同里,还分布着近百家大小妓院。只不过当年,这八条胡同的妓院多是一等二等,妓女的“档次”也比较高,所以才如此知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8079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1
下一篇2023-10-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