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摘录杨东平教授的讲话稿内容,便于细细品味和学习。
“我们经常说学校应当成为乡村文明的中心,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文明和人力的支持。这并不是一句抽象空洞的话。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保留并办好必要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因为农村小规模学校不仅仅是实现教育公平托底的需要,由于它可以关注每一个学生,便于开展“有根”的教育、个性化和特色化的教学,从前瞻性的视角来看,“小班小校”是适合农村和城市学校的一种未来学校的形态。它超越了农村扶贫的概念,具有前瞻性的价值。当然这需要案例,需要典范,我想缙云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典范。
多样化的社会需求、社会发展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是办好农村教育的基础,也是建设好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基础。缙云有一个特殊的案例,缙云地方戏剧的复兴——由于农村学校的积贫积弱,需要引进乡土文化资源改善学校教育,他们通过民间各种方式把婺剧引进学校,深刻展示了农村的教育和社会文化发展之间的互相支撑的关系。所以当我们今天说“以学生为本,以乡土为根”的时候是基于一种教育理念:扎根才能生长,当下就是未来,在地化就是国际化。热爱家乡才能热爱祖国,热爱生活,走向未来。
缙云模式的创新性,其实超越了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改善。而且尽管它发生在中国东部的农村,但是它的一些做法也超越了地域的价值,具有更大的普适意义,这也是我们重视缙云模式的原因。首先,是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建设,利用政策的倾斜,经费的支持,组建小规模学校发展共同体,探索新时代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之路,让孩子就近上学,共享有质量的教育。
在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之外,可以看到还有一些具体的经验是值得总结和学习的。
第一,培养乡村教育家是改善农村学校的治本之道。这在缙云县非常突出,不拘一格地培养青年教师是基础,从学科带头人、专业教师中选拔一批有乡村情怀、有教育理想的青年教师担任校长,打破统一化的定势,使得乡村学校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我们去年在缙云参观的时候深刻感受到这一点,那村的校长非常具有活力和热情,而且也有办法来改善学校。缙云打破常规选派优秀的音体美教师担任校长的做法,是可圈可点、是有创意的,值得我们深入认识和评价。我们充分意识到青年教师在乡村教育创新中的重要作用,缙云带了一个好头。
第二,以学生为本,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养育+教育”。尤其在农村小规模学校,这个问题特别现实,我们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作为低龄的农村孩子,学校给予的最重要的是什么?肯定不是分数、考试和作业,而是安全感,温暖的环境,吃饱饭,有朋友,没有欺凌,没有恐惧,是一个安全的、文明的、温暖的生活环境。特别是在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比较多的农村学校,学校的养育功能十分重要。这在全国是具有共性的,所以广元的范家小学提出了“班家文化”的概念,要使班级成为留守儿童第二个家。这都贴近了教育的本意:生活即教育,生活即学习。它也接近了教育另外一个核心概念:师生关系就是教育质量。不难想象,一个学生热爱老师热爱学校,他的学习成绩也差不到哪去。
第三,乡土文化资源进入学校。今年,2022年中共中央文件提出,要“落实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学校为农民而建的要求,坚持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我觉得同样也应该成为农村学校教育创新的要求和机制,为农民而兴,为农民而建,自下而上,农民参与。
缙云县是打开校门,实行开放办学,重新建立学校与乡村已经疏离的关系。引进民间戏曲、音乐、非遗项目、建筑、农业等多种乡土文化资源,激活和改善乡村学校,促进了学校和乡村的融合,实践着“教育即生活”,“村庄即学校”的理想。缙云章村小学有一个“芳华”项目,的确感人至深。这些老人是乡村的历史,是与下一代血脉相连的教育的载体,把老人的认知关怀纳入到儿童的教育中。我们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赵宏智,在甘肃磑子坝建立的乡村小学,把留守老人也纳入了工作视野,打造了一所“全方位服务型”的村小。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他们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这些都是很有价值的。
第四,改善教育评价:平衡教育的两种功能。缙云提出“从孩子真实生活出发”的建设思路,改变应试模式下的教育评价。不再把知识和技能学习作为唯一的评价,而是使学生成为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终身学习者。事实上,我们知道在学校里始终存在着两种性质的学习,一个是从教科书出发的书本知识的学习,所谓学科知识。另外一个,就是人在学校环境中的自我发展和成长。所以教育评价的核心就是要平衡知识学习和人的社会化这两个过程、这两种教育功能。
在微观的层面,是对学生的学业成就的评价。我们参观缙云学校的时候有一所学校很有意思,他们提出了一个说法“60分万岁”,意思是你达到60分就达标了,你不可能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达到90分100分,这个概念如果仔细琢磨是极有深意的。我们知道著名的数学家陈省身就说过“不要考100分”,一个正常的孩子考80、90分是常态,如果为了考100分,他要牺牲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和个人生活。而这仅仅是一个分数而已!杨振宁的说法是“发现偏好,培养偏好,发展偏好。”所以我们在台湾地区访问的时候,老师说他们的目标是“不求第一,但求唯一”就是看这个孩子有没有自己的特长和爱好。
宏观层面的评价是教育促进社会和社区发展的评价。学校教育的目标要从达到一定标准的考试成绩,转变为“对学生及其社区的经济和社会福祉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就是说除了达标之外还有一个成长的目标,用“达标+成长”来取代单纯的学业成就。
因此,我们要重新思考农村教育的目标。面向大多数儿童,乡村的义务教育并不是要培养少数能够跳龙门的锦鲤,而是要点燃、唤醒、提升每一个普通的农村孩子。国家重视职业教育和劳动教育,就是为了人们提供各尽所能、做最好自己的成才之道。
而且,我们坚信一个阳光自信、具有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农村孩子,照样可以拥有自己的幸福人生。研究表明,人的成功或者幸福,越来越受制于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非认知能力对未来社会成功的重要性远远大于认知能力,这就是社会情感能力培养的价值,是面向未来的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我就讲这些。未来的乡村学校应该是本地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者,是乡村文化的中心,乡村振兴的引擎,还应该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的探索者、试验田。广泛天地大有可为!”(选自“教育思想网”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