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丁堡(初探城堡)

爱丁堡(初探城堡),第1张

爱丁堡一直是苏格兰首府,说到苏格兰,就会想起苏格兰格子裙,风笛。其实也是除伦敦以外英国最大的金融中心。爱丁堡的旧城和新城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更是世界第一座文学之城。

英国的气候就是多雨,到达爱丁堡时,又飘着小雨,我们也很快习惯下雨不打伞。从火车站出来就是一座高耸的纪念碑吸引人的眼球。

司各特是欧洲“历史小说之父”、苏格兰人最敬重的诗人司各特纪念碑。这是一座高达六十多米,黑色的,恢弘的哥特式纪念塔,里面供奉着瓦尔特司各特的大理石坐像。

司各特生于爱丁堡,两岁时因患小儿麻痹症而跛脚,终生残废。但他以惊人的毅力学会骑马、狩猎,爱丁堡大学毕业后成了律师。他既是诗人也是历史小说家,先后写出了《威弗利》等27部长篇历史小说,开创了欧洲历史小说之先河,素有“苏格兰魂”的美誉。他影响了普希金、巴尔扎克等一批文学大师。马克思在患重病时甚至说,可以停止工作但不能停止阅读司各特的小说。

这座纪念碑由苏格兰牧民之子设计、取材于爱丁堡本地的砂石、287级台阶、白色大理石雕像,200年来,静静地看着人来、看着人往······

我们入住的酒店也极其苏格兰风格,格子地毯,房间看起来就象是苏格兰老奶奶的起居室那样温馨。

放下行李,我们就步行去了爱丁堡城堡。在去的路上,经过了王子街花园,苏格兰国立美术馆。花园外面车水马龙,一拐进花园,竟然就安静了下来。

爱丁堡城堡屹立在城市中心的一座死火山上,其历史可以追溯到6世纪,曾作为皇家居所、军事要塞和监狱,是苏格兰历史的见证,并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在上面可以俯瞰整个爱丁堡。它不仅是一个皇室堡垒,更是重要皇家住所和国家行政中心。每年一度的爱丁堡军操表演也在城堡前举行。

爱丁堡城堡地势较高,在市区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望到。而站在古堡上也能看清全城,如果天气晴好,还能看到远处蔚蓝色大海。古堡因为接近一千年的历史,因而显得阴森忧郁,是英国最古老的城堡之一。那天天气飘雨又冷,在这古老城堡行走,更是体会了古堡沧桑。

圣玛格丽特礼拜堂,这栋小型建筑是整个城堡乃至整个城市中最古老的建筑。它是1130年大卫一世为其母亲玛格丽特兴建的,用作皇室成员的私人礼拜堂。

虽然外表平淡无奇,但礼拜堂内部的装修却十分考究,精美的Ⅴ型穹顶将这个不大的空间一分为二:一个包含祭坛的半圆殿式高坛和一个皇室使用的长方形大厅。圣玛格丽特本身就是彩塑玻璃上的主体之一。

这栋小型建筑现在依然是举办洗礼和婚礼的一个别致的地点。其中的家具,由玛格丽特行会的女士维护以纪念900多年前事实与此城堡的玛格丽特,后者于1250年被教皇英诺森四世追封为圣徒。

实在阴冷的不行,就到古堡的苏格兰茶室暖和一下,茶室的环境和食物都可以,最主要的是暖和到了。室内一般不允许抽烟,大家也都很自觉。旁观他国人,并没有印象中是冷漠的,他们一直都在很热烈的聊天,很少几个人在一起还玩手机。

暖和后,在皇冠广场继续溜达。皇冠广场兴建于15世纪晚期,它是城堡的主要广场。1818年,沃尔特·斯科特爵士在皇宫发现苏格兰皇冠和其他皇权信物后,这里就被称作为“皇冠广场”;在此之前,它被称为“大校场”,再往前的名称是“宫殿广场”。

这座城堡经历了太多战火的洗礼而显得沧桑厚重,它一面斜坡 ,三面悬崖,是著名的军事要塞,只要把守住位于斜坡的城堡大门,城市便固若金汤。

但该城堡从来就不是皇室家族的钟爱居所。亚历山大三世的第一个皇后玛格丽特称它为“哀伤的孤寂之地,毫无生机,又因为它靠海,所以对健康不利”,只有当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时,他们才居住于此。

因为它独特的历史魅力,现在已是游客必到之处。可能天气不好,一家人都觉得此地阴寒,就没往地下参观当时的监狱。

看到一个苏格兰风笛手塑像,心情很好的上前合影,哪知那笛手没份量,差点被我撞翻,留下了一张可乐的照片。

历史长河中,人是如此渺小,但历史却是由人发展而来。过好当下,我也是历史中的一份子。

我们一提到中世纪,脑海中就会闪现出几个关键词,比如城堡、王子、公主、国王、骑士、庄园等等。

那些美轮美奂的城堡,掩映在山林之间的奇妙仙境,是灯火如昼的歌舞场,上演着一幕幕王子和公主的爱情童话。

不过,这样的城堡只存在于影视剧和迪士尼乐园中,真实居住在中世纪城堡中的贵族,可完全没我们想象中那么舒服。

一、城堡的日常就相当于是个军营

城堡是欧洲中世纪的一种产物,当时的贵族为争夺土地、粮食、牲畜、人口而不断爆发战争。密集的战争导致了贵族们修建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城堡,来守卫自己的领地。

因此,从本质上说,城堡其实就是军事要塞,而不是用来显摆的豪华宫殿。

许多人在看过《权力的 游戏 》后,总觉得北境之王史塔克家族的临冬城有点破烂,其实欧洲中世纪贵族们的城堡也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甚至更加破烂寒酸。

中世纪的欧洲大陆硝烟四起,为了能有效抵御来犯之敌,城堡大多修筑在地势险峻之处,例如悬崖、山顶,以及河中心的小岛等等。

城堡外面硝烟四起,而城堡内部的糟糕状态更是令人发指。

11世纪以前,城堡分为木制城堡和砖石城堡。今天大部分保存下来的都是砖石城堡,木制城堡 历史 上确实存在,造型就要比砖石城堡寒酸一些,但有着相同的作用。

因为作为军事设施,城堡舍弃了民用设施中舒适度这个概念。

迪士尼动画里的那种城堡,在中世纪完全不存在的。

因为是军事设施,所以人们的起居室部分,结构非常的简单,基本上所有的房间区域都是联通的。

而指挥作战的司令部,则要设计的尽可能复杂,尽可能拖延敌军功入内部,所以一层一层的杀戮间和多重城门就非常重要。

为了防止敌人通过窗口爬入城堡内部,所以外墙上很少打窗洞。这样一来,室内的采光条件就很差,即使大白天也是黑洞洞的一片。

房间内并没有富丽堂皇的地毯,大多数时候不过是一些废弃的稻草。这些干草里几乎什么都有,包括,唾沫,呕吐物,尿,洒掉的啤酒,残羹剩饭,以及其他说不出口的肮脏东西。

而在暗无天日的高墙里,稻草腐烂散发出的气味和家畜粪便的臭味交织在一起,使整个城堡犹如一个巨大的焚化场。

再加上当时建筑水平比较差,一遇上下大雨的时候,城堡内部就会有严重的雨水渗漏情况。

阴暗潮湿的环境,自然就导致了城堡里的卫生情况很差,到处是老鼠、蟑螂、蚊子、跳蚤。好在当时的欧洲人也并不在意卫生情况,即便是贵族,也长年都不洗澡。

二、臭气熏天的中世纪

中世纪有段黑 历史 ,现代人听了男默女泪。那就是中世纪的欧洲人都不洗澡。

放到现在,如果有一个人说我已经几十年没洗澡了。额,好像闻到了一种不可描述的味道。

不过,在当时人眼里,不洗澡被视为在正常不过的行为。

古罗马时代不仅有地下管道供水系统,更有随处可见的公共澡堂,那时候的人是非常爱干净的,洗澡也并不是一种奢侈的事情。

自从西罗马帝国覆灭后,澡堂和地下管道因常年得不到修缮而废弃,故洗澡逐渐变成了一种奢侈的事情,人们因常年不洗澡,身上积攒了厚厚的一层由跳蚤窝、汗渍、油污之类的混合物。

有的人难以接受自己身上的味道,开始购买香料,制作香水,当年的香水产业一步步也就发展起来了。

直到现在,欧洲的香水都世界文明,可是谁又能想到,香水的初衷是掩盖难闻的体味。

不过,一位统计学家指出一个令人惊奇的事实:直到今天,伦敦还有五分之一的人基本不洗澡。至于饭前洗手的规定他们遵守得比较好,完全是因为在刀叉出现之前,欧洲人是直接用手抓取饭菜的。恩,欧洲的文化确实源远流长,亘古不断啊!

三、寒酸的城堡宴会

由于城堡所处的位置,全都是偏远地带。各种生活物资,都要通过大量人力来运输,能供应城堡中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所需就算不错了,还要啥“自行车”?

一直到12世纪,欧洲人都不知咖啡、茶和香料为何物,城堡根本没有琳琅满目,水陆俱陈的盛大宴会,每日饭菜犹如狗彘之食,骑士贵族们直接用短剑割肉而啖,碎屑和骨头扔满一地,满屋猪狗互相抢食。

在中世纪,人们常常吃到的食物是鸟类,包括老鹰、鹭鸶、孔雀、麻雀、云雀、燕雀、天鹅等,只要能飞的东西,都是餐桌上的食物。

并不是因为这些鸟类食物比较美味,而是因为没有其他肉食可吃的。在1000多年时间里,人们是从来不吃牛肉还有羊肉,因为这些动物非常宝贵,人们需要它们的毛,奶酪,以及用牛的力气,而且那些动物的粪便也是很好的肥料,因此是舍不得宰杀的。

四、不堪入目的中世纪大城市

在中世纪,如果你想找个文明点的城市,是不现实的。

在你进城门的时候,就会有人把你拦了下来,告诉你最好去其他地方找诗与远方。

因为这里刚刚发生一场大瘟疫,领主决定将这里的人全部处死,正在封锁之中。

即使你有幸进入大城市,然而迎接你的,可能是一泡从天而降的粪便。你躲闪不及被淋了一身,摔倒在屎尿遍地的街道上。

不要大惊小怪,抽水马桶大概是19世纪发明出来的,在此之前,城堡里是没有抽水设施的,所以随地大小便是中世纪的常态。

这就是中世纪欧洲城堡的残酷现实,充斥着贫穷、战乱和肮脏。

可能有人要说,德国的新天鹅堡很华丽很舒适,根本没有上面说的那么悲催。

你要知道,新天鹅堡是在19世纪晚期才建成的,是当时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的行宫,和中世纪那些贵族居住的城堡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生活中哪有童话,童话的背后毫无例外都是鲜血、黑暗和肮脏。

第一名 德国新天鹅城堡

  德国最著名的两座城堡中的另一座,路德维希二世的杰作。有欧洲城堡皇冠的美誉。从新天鹅堡远眺,眼前是由法尔格湖,阿尔高阿尔卑斯山和菲森组成的广袤风景。因其壮观美丽及高贵的气质,也被称为是“最接近童话的地方”。不过也因为这座城堡花费了大臣和地方领主太多金钱,这些人联合起来将路德维希二世废黜并放逐,最后把他淹死在施塔恩贝格湖中。

第二名 法国圣米歇尔山城堡

  圣米歇尔山,法国著名古迹和基督教圣地,位于芒什省一小岛上,距海岸两公里。小岛呈圆锥形,周长900米,由耸立的花岗石构成。海拔88米,经常被大片沙岸包围,仅涨潮时才成为岛。古时这里是凯尔特人祭神的地方。公元8世纪,圣米歇尔神父在岛上最高处修建一座小教堂城堡,奉献给天使长米歇尔,成为朝圣中心,故称米歇尔山。公元969年在岛顶上建造了本笃会隐修院。

  

第三名 法国卢瓦尔河香波城堡

举世闻名,风景优美宜人,以前是法国国王的行宫。

  

第四名 德国霍亨索伦城堡

  德国南部最著名的两大城堡之一,位于图宾根南方20公里的丘陵上。古堡是霍亨索伦家族的发源地(霍亨索伦家族是勃兰登堡─普鲁士1415~1918年及德意志帝国的主要统治家族)。霍亨索伦堡建於11世纪,现今的霍亨索伦堡是在1850年至1867年,由普鲁士建筑家Von Prittwitz和Stuler共同改建的,霍亨索伦堡就似充满英雄主义的阳刚之气,这也正代表普鲁士王朝的辉煌历史。城堡内展示腓特烈大帝的遗物、普鲁士王的宝物及王冠等。城堡目前仍有普鲁士王朝末代皇帝威廉二世的子孙留居此地。

  

第五名 奥地利萨尔斯堡

  萨尔斯堡(Salzburg)市位于奥地利西部,是奥地利萨尔斯堡州的首都,附近的高山都在三千米以上,在重山之间,有无数大小不一,星罗棋布的湖泊,真可称得上山明水秀。

  

第六名 瑞士西庸城堡

  建筑在蒙投莱茵湖畔的突出岩石上好像漂浮在湖水上的城堡正是代表瑞士的美丽古城西庸城堡。

  西庸城堡位于美丽的湖畔,城堡保持着中世坚固的美丽。西庸城堡本身就非常美丽,并且和周围的景致协调的外观,显而易见的坚固,安全感正是西庸城堡的特征。西庸城堡的特点还在于四面的风光,一面是意大利古老的大路,一面是美丽的莱茵湖。

  

第七名 西班牙塞哥维亚城堡

  塞哥维亚(Segovia)城堡位于塞哥维亚城西端,城堡所处的位置正好是当时西班牙北部城市卡斯提尔(Castile)的要冲上,临崖而建的塞哥维亚城堡(Alcazar de Segovia),因战略考虑,拥有绝佳的视野,入口还有10多公尺深的护城河,以防范敌人攻入城中。这座城堡始建于12世纪,但15世纪初才有比较积极的建筑动作,完工时间约在1455年,不过,这里曾在1862年发生火灾,因此目前所见大部分为19世纪的重建结果。

  

第八名 葡萄牙佩纳城堡

  即佩纳宫(Palacio da Pena)是国王离宫,它耀眼、奇特、矫饰的身姿看上去像一座乐园式的城堡。宫殿本身为多种建筑风格的大杂烩,兼具哥德式、文艺复兴式、摩尔式、曼努埃尔式(Manueline,葡王努埃尔一世在位时的建筑风格)乃十九世纪葡萄牙女王玛丽雅二世的丈夫——费迪南德(Ferdinand of Saxe-Coburg-Gotha)之心血结晶。费迪南德受德国浪漫主义的启发,授命德国建筑师冯埃施韦格南爵(Baron von Eschwege)负责兴筑,主要建于1840——1850年,最终完工于1885年。

  

第九名 苏格兰爱丁堡

  爱丁堡城堡在6世纪时成为皇室堡垒,1093年玛格丽特女王逝于此地,爱丁堡城堡自此成为重要的皇家住所和国家行政中心,延续至中古世纪一直是英国重要的皇室城堡之一,一直到16世纪初荷里路德宫(Palace of Holyroodhouse)落成,取代爱丁堡城堡成为皇室的主要住所,不过爱丁堡城堡依然是苏格兰的重要象征。

  

第十名 罗马尼亚德古拉城堡

  位于罗马尼亚中西部,它也就是传说中的吸血鬼的聚集地德古拉城堡,这里原是匈牙利国王于1377年开始兴建的,本是用来抵御土耳其人的防御工事。1382年建成后,这里逐渐成了集军事、海关、当地行政管理、司法于一身的政治中心。

  城堡所在的地势极为险要,它建在一个小山包上,背靠难以翻越的大山,俯瞰从山谷中穿过的大路,从路上经过的任何人也难逃城堡主人的眼睛。因为伏勒德杀人无数,他害怕有人来报复,将城堡的大门改建成了城墙,欲进入城堡,只有到城堡南边,沿着上面扔下来的绳梯爬上去。

在退潮的时候,法国诺曼底圣米歇尔山上的城堡才会显露出通道,涨潮的时候就只剩下一个单独的长廊与大陆相连,周围都是一片汪洋,看起来是极为神秘的,每年都能吸引众多的游客参观游览。这个城堡是在公元八世纪的时候修建的,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对法国的重要性就像金字塔对于埃及一样。该岛屿位于圣马洛湾,这个地方以涨潮迅猛而出名,每到傍晚的时候,大西洋的潮水就会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袭来,把周围的流沙都淹没。

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是有一些奇特景色的,比如中国的丹霞地貌,法国的米歇尔山。这个地方其实是有名的朝圣之地,山的最高处被修建了一座小教堂式的城堡。在公元708年的时候,在米歇尔山附近修行的红衣教主做了一个梦,天使米歇尔用手指着沙滩上的一座小山,让教主在山上修建一座教堂。这是因为这个梦,所以众多的教室以及工人才将一块一块沉重的花岗岩运到了山上,成为了如今的奇迹。

虽然这个身上的城堡没有凡尔赛宫的金碧辉煌,也没有卢浮宫的绚丽多彩,但其对法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每年都会有300多万的人来这里游览或者观看潮水。由于地势比较的低,所以才会涨潮的时候淹没周围的流沙,就只能出现这座小岛。比起欧洲的其他教堂,米歇尔教堂是神圣且宁静的,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心灵上的真正平和,不会被忧虑困扰,一切的烦恼都会随风而去。

景色是很优美的,即使你没有信仰这个教,但也可以去看一看涨潮时候的景象,就是大自然的手笔,是没有办法通过人类的科技达到的。

提到根特很多国内的朋友不太了解,毕竟比利时对于国人来说也都不是怎么出名,所以相对来说了解比利时这个国家,知道布鲁塞尔,安特卫普就相当不错了,喜欢足球的可能知道烈日,喜欢赛车的可能知道斯帕,对于根特这个城市就知之甚少了。

根特位于比利时的荷兰语区,是荷兰语区第二大城市,同时也是旅游资源很丰富的城市。根特在中世纪的时候,由于羊毛和亚麻业的蓬勃发展,成为当时欧洲最大的城市之一。但是根特不像巴黎,伦敦,有很多叫得出名的景点,他的美在于城市本身,生活的情趣,比较适合在此体验生活,故此这边的中国游客非常少,因为跟团往这来,会绕路,自由行才有可能来到这里。不过最近我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根特,特别是喜欢摄影的朋友,一些婚纱拍摄的朋友,开始扛着长枪短炮出现在根特街头。

根特最早的人类活动痕迹起始于石器时代,并于古罗马时期建城。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所以根特是一个人文景观丰富的旅游城市,对于欧美游客来讲,这里是来比利时必玩之地。

根特有两座火车站,圣彼得火车站 Gent-Sint-Pieter 和堤门火车站 Gent-Dampoort ,如果从布鲁塞尔坐火车过来会停在圣彼得火车站,如果从安特卫普过来两个火车站都会经停。相对来说,如果来根特游玩坐到圣彼得火车站比较方便,就在市区中心位置,离各个游览景点都不远,交通也很方便。

如果是开车到达根特,可以把车停在圣米希尔停车场( Parking Sint-Michiels ),中心城区是没办法开车的,只能乘坐公共交通或者步行,或者租用自行车(火车站有租车点)。这个停车场出来就离老城中心非常近了,步行2分钟即可。

根特的特点就是老城区教堂很多,先说停车场出来就可以看到的圣米歇尔教堂 Sint-Michielskerk ,他曾经在12世纪的时候被两次烧毁,现在我们看到的教堂始建于1440年,典型的巴洛克式建筑。

穿过教堂旁边的石头路向着河边走去就会映入眼帘看到根特老城中心的美景。

桥上左手边的这个建于1898年的建筑的前身为一所邮局,现在主体部分成为一个商场,专营服饰类,靠近桥这一侧为一家豪华的酒店。在这里居住,每天可以伴着不远处根特钟楼的的钟声醒来,开窗看着美丽的河景,冬日暖暖的阳光照进来,打开一本书,品着咖啡,绝对是不一样的感受。

窗外利斯河流经的这段堤岸,在猫途鹰上被称为“香草堤岸”,虽然没搞明白为什么这样命名,但是这里确实是根特最美的地方。河岸一边是众多的餐厅,整齐排列,和阿姆斯特丹运河边的建筑风格一样,都是“联排别墅”,据说“联排别墅”这个概念就是来自荷兰。对面就是根特的万豪酒店和一家银行。旁边的码头有游船讲解,可以带你穿梭于于水道之中,了解根特的历史文化,我一直认为河是城市的灵魂,有河的城市绝对不会太差。

“香草堤岸”的上游还有一个伯爵城堡,这里原来是一个残暴的伯爵的居住地,城堡里保存了当年伯爵折磨农户的一些刑具。

走过圣米歇尔桥的引桥来到了圣尼古拉斯教堂 Sint-Niklaaskerk 前面的小广场,这一片区域绝对可以说是根特最为繁华的一片区域,周边既有各色风味的餐厅,也有商店,步行街,健身中心, 书店,化妆品店对于当地人和游客来说都是不错的消磨时光的好地方。

圣尼古拉斯教堂的里面正在修缮,教堂在内部被分为两部分,所以靠近广场这一侧的大门是关闭的,偶尔会打开在里面举行一些活动。从侧面的门可以进到教堂的另一侧,这里正常开放。

根特最标志型的建筑就是钟楼 Het Belfort van Gent 了,高高如云的塔楼,准时的敲着钟点,告诉人们现在的时间。这座钟楼始建于1313年,现在被列入世纪遗产保护。钟楼有间“密室”里面从1402年开始存放着根特市的城市最高机密,塔楼顶端有只巨龙建于1377年,它俯瞰着整个根特市,同时也保护着钟楼的“财富”。

钟楼后方是几乎所有来根特的游客必看的一处所在,也可以说人们很多是为了它来到根特。它就是圣巴夫主教堂 Sint-Baafskathedraal ,一所建于公元十世纪的罗马式大教堂,出名在于两点,第一,他是西班牙国王,神圣罗马帝国国王查理五世受洗的地方(查理五世1500年2月24日出生于根特),第二就是它是著名的《神秘的羔羊》画作存放的地方。

关于查理五世我想需要上几千字的文字来描述他,毕竟他的称号连起来就快400字了,这个在16世纪初中名声横贯中西欧的人,还是自行谷歌他的生平吧。提到《神秘的羔羊》不得不提一下它的作者--范-艾克兄弟(扬-范-艾克和休伯特-范-艾克),这两位兄弟画家具体生辰不详,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的伟大创作,他们被誉为欧洲油画的创始人。《神秘的羔羊》这幅作品是现存最早的尼德兰绘画作品,是“开闭形”祭坛组画共计21幅,艺术价值极高,前后被偷盗6次,至今左下角有一扇原作下落不明,2016年经修复后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成为绘画界和天主教会的“圣物”。

旁边的根特市政厅 Stadhuis Gent 从建筑角度讲也堪称精美绝伦,后哥特式建筑风格,修建于1519到1539年,典型的比利时文艺复兴时代建筑,现在仍是根特市政府的办公地点。

沿着市政厅前边的下坡路一直走下去,几百米就可以看到另一个古老的圣雅各布教堂 Sint-Jacobskerk ,他的两个钟楼修建于古罗马时期,11世纪的时候是木质建筑,后翻修为现在的模样。老实讲,这个教堂我还真没进去过,只是在他的前前后后逛了不少次。刚来根特的时候就住在教堂后面的一条小街上,这里周末的时候教堂前边的小广场会举行跳蚤市场,是根特比较有特色的二手市场之一,除了一些衣物之外,更多的是一些“古董”,因为我也不在行,辩不出真假,多数还是一些上了年份的老物件,暂且这样称呼他们。

教堂后面隔几条街是“周五市场广场” Vrijdagmarkt, 这里周五下午和周六早上会有一个大型的市场,这里的海鲜非常便宜,十分新鲜,而且这里可以买到超大的鱼头,几乎白送的价钱,因为老外不知道“剁椒鱼头”的美味。

到这里根特最核心的区域已经走马观花看过一遍了,根特当然不止这些,接下来的文化部分也是非常丰富的。首先想说的是根特大学,这所大学是“百大顶级大学Top 100 university ”之一,建于1817年,是比利时最好的大学之一,现在也是中国留学生主要聚集地之一,多数为国家公派博士,在此做研究。

另外根特美术馆 Museum voor Schone Kunsten 也很值得去参观,有多路公交车可以到达,旁边还有根特市区内最大的绿地公园,同时也是Pokemon迷每月一次社区日的活动举办地。

不远处的根特大学的植物园 Universiteit Gent - Botanical Garden 是对植物农学感兴趣的朋友值得一去的地方,就算不是这方面的专业,去看看各种植物休息一下,也是不错的选择,春天去的话,百花盛开,景色很美,也是不错的拍照之地。

有时间的朋友还可以去根特设计博物馆 Design Museum Gent ,和工业博物馆 Industrie museum 去看看。

最后给大家列举几个根特的名人吧,首先就是查理五世,出生于此,同时诗人剧作家莫里斯·梅特林克和前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都出生于此,也算是个名人辈出的城市了。此处强烈建议如果有时间来到比利时,不妨空出一天时间,至少半天来根特看看,绝对不虚此行。可以找我当向导啊~~

城堡(英文名称:castle/fort)是欧洲中世纪的产物,公元1066年至1400年是兴建城堡的鼎盛时期,欧洲贵族为争夺土地、粮食、牲畜、人口而不断爆发战争,密集的战争导致了贵族们修建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城堡,来守卫自己的领地。

城堡除了在军事上的防御用途外,还有政治上扩张领土和控制地方等用途。

罗马式又称罗马风(Romanesque),意思是指“罗马的影子”,流行于11-12世纪的西欧罗马式建筑最主要的特征在于他的半圆形和从古罗马人那里继承下来的筒型拱顶。筒拱是这个时期建筑的代表,一般都交叉应用于壁柱和封闭拱廊上,既坚固又有艺术性。还有圆形的塔楼,使得塔楼不易被破坏。其他的建筑特点有利用狭小的窗户、半圆形的拱门、低矮的圆屋顶、逐层挑出的门框来做装饰。整栋建筑由于大量使用立柱和各种形状的拱顶而达到一种敦实厚重、均衡安稳、力度饱和的美学效果,狭小的窗口与内部广大的空间形成强烈的对比,使得城堡内部光线暗淡,进深极深,给人一种神秘幽暗之感。

哥特式建筑给人一种向上升腾的感觉。整个建筑几乎没有墙壁,骨架主面之间是一个又高又大的窗子,这种建筑物的内部骨架结构赤裸裸的袒露着垂直的线条和一个个矢壮尖卷,使得他的内部宽,高且明亮;对于哥特式的升腾感,能使人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奇特的崇敬感受,会造成一种心灵的撞动与虔诚之感。这非常利于表现宗教题材,所以被教堂广泛采用,而城堡对于哥特式建筑风格的运用则完全是出于它的精美。哥特式城堡的精美,还在于其豪华的室内装饰,主要体现在这两点上——玻璃镶嵌窗和雕塑。玻璃镶嵌窗是哥特式建筑的标志性特征。当阳光透过镶嵌窗的时候,彩色的光线在斑驳离奇的墙壁上制造出出奇的美丽。

在封建社会时期,地方上的贵族提供了法律秩序和保护,使居民不受诸如维京人等劫掠者所侵扰。贵族建造城堡的目的,是为了防护并提供一个由军事武力所控制的安全基地。事实上,一般认为城堡的功能是用来防卫,乃一种与事实不符的看法,因为最初的建造目的是用作进攻的工具。它的功能是作为专业士兵尤其是骑士的基地,并控制四周的乡间地区。当国王的中央权力由于各种原因而衰落后,由城堡所构成的网络以及它们所支援的军事武力,反而在政治上提供了相对的稳定。

从公元九世纪开始,地方上的强人就开始以城堡占据欧洲各个地区。这些早期的城堡设计和建造大多简单,但却慢慢发展为坚固的石材建筑。它们多属于国王或国王的臣属,虽然贵族辩称是受到蛮族的威胁才建造城堡,但事实上他们用它来确立对地方的控制。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因为欧洲地区没有战略性的防卫地形,而当时又没有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

法国的普瓦都地区是欧洲遍布城堡的最佳例子。在公元九世纪维京人入侵之前,那里只有三个城堡;但到了公元十一世纪时,增加到三十九个。这个发展模式在欧洲其他地区都可找到,因为可以快速地就筑起城堡。在火炮出现之前,城堡的防卫者比攻城占有更大的优势。

遍布的城堡和为了防卫而维持的大批士兵,不仅没有带来和平或互相防卫以对抗入侵者,反而助长了不断发生的战争。

每个国家的钞票上都有对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的人物或者具有纪念意义的景点。提到德国的钞票,埃尔兹城堡是不能少的。在1965年-1992年时,埃尔兹城堡曾出现在500德国马克钞票的反面图案上。虽然只是短短的二十多年,但它的美令人至今难以忘怀。

德国素有“城堡之国”的美称,这里有许多历史悠久举世闻名的城堡,新天鹅城堡、霍亨索伦城堡等,宛如从童话里走出来一般,梦幻又神秘。然而有一座深藏在深山里童话般的城堡鲜为人知,它就是埃尔兹城堡,虽然没有新天鹅堡和霍亨索伦城堡名气那么大,但是在德国众多梦幻又古老的城堡之中,没有一个能像爱尔茨城堡这样特别。

埃尔兹城堡既有新天鹅宫童话般的意境,又有霍亨索伦城堡雄浑刚阳之气,堪称欧洲中世纪城堡建筑艺术中的精品之作。

埃尔兹城堡建于公元12世纪,至今经历了850多年的历史沧桑,却依然风韵犹存,像一位睡美人静卧在幽深的河谷高地,城堡周围原始山林茂密,营造出远离尘嚣的超然氛围,有一种 “世外桃源” 的神秘仙境之感。正是这一奇特隐蔽的地理位置,才使埃尔兹城堡在公元17和18世纪,欧洲大同盟战争与法国大革命期间没有遭到毁坏,并幸运地躲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炮火,如今仍然壮美的屹立在深山峡谷中,成为德国小众旅游景点,吸引着德国周边国家的游客来访。

它最美的时候大概就是当天色较暗、城堡周围开始雾气环绕的时候,无论是漫步在堡中,还是倚坐桥边,都能感受到它古老的历史韵味。当阳光倾落,将整座城堡渲染得闪闪发亮的时候,埃尔兹城堡简直美得不行!

林立的塔尖,高大的塔楼,幽静的环境,简直太美好了,现在是深秋,建议大家深秋来城堡,因为城堡的秋景非常美,阳光没有那么强烈,城堡的色彩更柔和漂亮,初秋还没有见到黄叶,阳光过于强烈,城堡的色彩没有深秋时绚丽,深秋的城堡是真的美轮美奂,童话般的梦幻!

在通往城堡的路上是一个拍照绝佳的地方!随便走一走、拍一拍都是大片,梦幻又好看,秒变童话之境的小公主!如果去德国游玩的话,一定要去看看这个超美的城堡哦!满足你各种少女心!

很多年轻的德国女孩都会带道具特地来埃尔兹城堡摆拍,以城堡为背景拍出来的每一张照片都是精品,喜欢拍照的小仙女们值得到此一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9469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5
下一篇2023-10-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