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冬瓜、臭苋菅、臭菜心
宁海人饮食偏咸,品种多样的佐餐“咸下饭”是宁海餐饮文化的一道靓丽风景线、闻着臭、吃着香的宁海三臭是当地历史悠久的腌制土菜。宁海西乡民间有“无臭不下饭”的说法,可见其在民众中的受欢迎程度。
“三臭”的脯制方法较为简单,一般要经过清洗、烧煮、冷却、腌制等工序,腌制时间年久愈香,20世纪 90年代中期,“三臭”生产开始走上产业化道路,宁海三臭走出县门,远销全国各地。宁海城关翔鹰土特产加工厂生产的“百欢牌“臭冬瓜、臭苋菅、臭菜心先后获得了宁波市名特优农产品展优秀奖、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产品优质奖、上海市消费者信得过产品。目前,该厂已在上海、杭州、宁波、温州、舟山等地设立专卖店,去年共销出“三臭”500吨,销售额达到了300万元。
宁波汤团 “缸鸭狗”
宁波汤团是江南小吃之冠。宁波汤团确实有特色:汤清光洁,口感佳美,“香甜鲜糯滑”五个字占全了。浙江省宁波市的开明街“缸鸭狗甜食店”,是宁波汤团的“第一家”。它初建于二十年代,店主江定发,小名阿狗,后来人称“缸鸭狗”,其生意久盛不衰。民间有赞这家名店的顺口溜,十分有趣:“三更四更半夜头,要吃汤团‘缸鸭狗’。一碗下肚勿肯走,两碗三碗发瘾头。一摸口袋钱勿够,脱下布衫当押头。”可见其名气之大,几至人见人爱,百吃不厌。
宁波汤团历史悠久,其制作精细是成名的根本。它选用优质精白晚糯米为主料,配黑芝麻、猪板油、白糖、桂花制作。工艺程序可谓“一丝不苟”。磨粉、制馅、制丸,连汤煮入碗都十分讲究。它保准使食客口感舒适,吃了还想吃,会再来光顾。
龙凤金团
是浙东一带城乡妇孺皆知的传统名点, 由于制作精良,入口甜糯,价廉物美,深受群众的喜爱。旧时候,宁波有许多制作金团的糕团店,但以赵大有制作的龙凤金团最为有名,称“赵大有金团”。
金团,不光味道好,还寓有团圆吉庆的意思。并按照用途不同,又生出许多有趣的名称,如种田时节有种田金团,割稻时节有割稻金团,做生意有五代金团,结婚时有龙凤金团,新生儿满月时则又有子孙金团等。
赵大有金团以龙凤金团最为著名。龙凤金团形圆似月,色黄似金,面印龙凤浮雕,显示吉祥、团圆。其特点是:皮薄馅多、口味甜糯、清香适口,令人百吃不厌。
水晶油包
水晶油包,是一种甜包。其制法是,油包的皮子需选上白面粉,经过发酵成面团,加适量食用石碱揉搓均匀后摘成剂子。馅子的原料比较讲究,需选肥厚之猪板油,去皮筋,掺和精制白糖,制成颗粒状待用,以多种果仁、瓜子仁和糖瓜条等与白糖加工成盖糖;然后将板油粒与盖糖裹入剂子,揉压成扁圆状,蒸熟即可。
水晶油包,以赵大有糕团店制作的最为著名。一口下去,便见馅内之板油粒晶莹剔透,满口流馅,香甜可口,受到城乡人民的喜爱。
鲜肉小笼包子
制作鲜肉小笼包子,选料十分讲究。其主料为猪肉和面粉。猪肉要选薄皮前膈身猪肉;面粉需上白精粉,加上少量猪肉皮,制作时,将猪肉剁成肉浆,肉皮斩碎制成肉皮冻,放人味精、酱油、食盐等调料,与肉浆拌匀;把面粉制成皮子,裹人馅子,制成罗纹包状,置入竹笼蒸熟即可。
此名点特点是:皮薄而松软,馅多而卤满,鲜香味美,油而不腻,与汤同吃或蘸以醋食,更加可口
海波仔农家乐位于宁海县桥头胡镇双林村双林村,距宁海高速出口仅88公里,距宁海温泉仅25公里。位于东海云顶茶山旅游区的西麓,山头相连,群山环抱,溪流穿村,空气清新,下游有女子佛学院,上游瀑布成群,有着丰富得的农村旅游资源,是一个避暑盛地。波仔农家乐总共5间三层楼,今年新装修别墅型农家乐。房间内配套设施齐全,每个房间都有独立室内卫生间,设有无线宽带上网棋牌室家庭KTV台球室。大床房双人房三人房等各式客房共17间,同时可以容纳38位住客。是一家集住宿,餐饮,超市,烧烤,钓鱼,爬山,游泳,休闲,娱乐,养生于一体的新型农家乐。今年村里还建成村委办公大楼,其中大小会议室有2个,大会议室可容纳百余人同时开会,音响投影仪设备齐全,可供会议旅游客人开会。 宁波宁海周边休闲乡村旅游住宿农家乐宁海波仔农家乐位于宁海县桥头胡镇双林村双林村双林农居5号别墅,距宁海高速出口仅88公里,距仅25公里。位于东海云顶茶山旅游区的西麓,山头相连,群山环抱,溪流穿村,空气清新,下游有女子佛学院,上游瀑布成群,有着丰富得的农村旅游资源,是一个避暑盛地。宁海双林波仔农家乐附近景点:宁海森林温泉,浙东大峡谷,浙东尖滑雪场,梁皇山,前童古镇,达蓬山,象山影视城等众多景区,宁海波仔双林农家乐提供宁海周边景点旅游团购订票。宁海波仔农家乐是集农家乐餐饮,农家乐住宿,农家乐联盟,农家乐娱乐设施为一体的特价星级墅型农家乐,集住宿餐饮超市卡拉OK台球棋牌烧烤篝火钓鱼爬山游泳真人CS休闲娱乐度假养生于一体的新型农家乐。波仔农家乐总共5间三层楼。每个房间内配套设施齐全,独立卫生间,设有20M光钎WIFI。标准大床房标准房三人房等各式客房共15间,可以容纳35位住客及50人同
飞猪上还可以查看更多有关于宁海双林波仔农家乐的介绍和玩法还有周边的景点
好。
1、交通便利。老宁海红妆餐饮(桃源广场店)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气象北路,周边公交车站多,有包括136路、宁海105路、106路和128路等公交车,来往方便。
2、餐品多。老宁海红妆餐饮(桃源广场店)菜品多样,包括洋芋饼、青菜香菇、老宁海烩三鲜蛋饺、蒜蓉蝴蝶虾和土鸡炖红烧肉等。
什么类型的呢
西餐
1、威雀提拉米苏餐厅上海路巷内金银街19号一楼,TEL:83231353。参考:威雀主厨披萨29元,肉酱意大利面18元,奶酪披萨19元,德国脆皮烤猪手35元,青岛8元,百威10元,科罗娜15元,法国蜗牛58元,香辣鸡披萨29元。特色:提拉米苏、墨西哥饼、培根土豆沙拉、大厨PIZZA精选、牛肉千层面、海鲜周打汤、新推印度土锅鸡饭。
2、贝拉.那波里(Bella Napoli)新街口新华书店对过,意大利餐厅,中山东路75号,TEL:84718397。三人食谱一份:肉酱面3份、吞拿鱼披萨一份、奶油蘑菇汤/其它、牛排1份、啤酒/ 鲜果汁、甜点,400元之内。蘑菇汤和土豆汤各一份,皆为20元;洋葱吞拿鱼披萨一个,55元;炸鱿鱼一份,40元左右;卡布奇诺咖啡20元;提拉米苏(甜点)30多元;可乐10元,健怡可乐15元。口味好,就是贵哦。
3、亨利之家华侨路33号,交行对面,TEL:84701292、84717819,营业时间:11:00~22:30。中午的商务套餐,20元/份,还配汤和饮料,烤薯皮28元,香炸芝士条22元,芝士蛋糕,12元/块,特色是亨利熏烤肋排。
4、杰克地方上海路160号,TEL:83323616;南大金银街口;王府大街35号,TEL:84206485;狮子桥的狮王府店,湖南路2号,TEL:83260148。前两者较好,后者更像是简餐。特色是意大利批萨、意大利面、丁骨羊排。
5、云中小雅中山南路49号,商茂世纪广场55楼的休闲餐厅,TEL:86893333。环境优美,可以俯视金陵全貌,人均价格50-100元,很有情调!
6、云中餐与云中食品店是一家,上海路上,南秀村14号,TEL:86638798、83242009,营业时间为晚5:30—22:00,周一不营业。
7、黑猫餐馆新街口慈悲社1号,4W车站对面,怪味楼旁,TEL:84728973。
8、德保意大利西餐厅狮子桥美食街上,“南京大排档”对过,T骨牛排39元/份,套餐9元/份,饮料+炒饭+汤。
韩国料理
1、无穹花丹凤街上鱼市街59号,48、26、47、30路鱼市街站斜后方,TEL:83611575。营业时间:11:00~14:00,17:00~23:00。较贵,口味好,一份双人的套餐100多元,海鲜葱饼、紫菜饭卷、烤肉、泡菜等。
2、一只鸡湖南路狮子桥2号,TEL:83241466。海鲜葱饼、石锅拌饭,炒年糕,烤五花肉、烤鸡排、烤八爪鱼、烤牛肉、烤鳗鱼、草莓汁(韩)5元/听。
3、春香居有两家,一家在金丝利喜来登附近,环境不太好;还有一家在金银巷,价格公道、口味好,服务一般般。石锅拌饭、土豆饼和炒年糕。
4、小草屋 牌楼巷47号,TEL:6613850。便宜,味道也蛮好。
5、汉城之家 湖南路狮子桥,死贵,味道一般,店堂较干净。
6、高丽参鸡汤店石鼓路76-1号,TEL:84700238;常府街29号-5,TEL:84405143。营业时间:9:00~22:00。鸡汤、烤鳗鱼。
7、外婆家在金丝利后面,石鼓路224号,炒年糕、烤五花肉、海鲜豆腐汤。
8、新罗坊金银街,(2人)冷拌面、石锅拌饭、锅烧鱿鱼、烤五花肉、牛里脊。
9、可家福宁海路京可酸菜鱼对过巷口,南阴阳营38号,TEL:83312678、83314283。韩国烧烤,韩国寿司,鱿鱼卷,烤牛肉,泡菜嫩豆腐,冷面15元,石锅拌饭15元,牛肉酱汤,分量足。
10、韩园汉中路218号,金丝利喜来登对面星汉大厦对面,韩式冷面、紫菜包饭、烤鱿鱼、海鲜锅、地瓜饼。
11、自行车摊,一老者卖韩国口味紫菜包饭(有一红底白字小牌),3元一盒,味佳。中午在金银街威雀的斜对面;晚5点左右,在南师大正门附近。
12、金丝利喜来登大酒店对面马路里怡景花园附近的福音烤五花肉,石锅拌饭,紫菜包饭,泡菜汤,土豆饼、泡菜炒饭,大杂烩海鲜面。
13、南大西苑的金银街里的 故乡居、金银小吃。
14、汉毋利汉口路后,巷里,南大旁,两碗乌冬面,一份炸排,30元不到。
15、檀君 王府大街136号,TEL:84200021。上菜速度慢。
16、chiko 新街口洪武路上,金贸大厦四楼。
06:30-09:30。宁海喜来登酒店官方信息显示,该酒店的早餐时间是周一至周五06:30-09:30开放,周六、日06:30-10:00开放。宁海喜来登酒店位于宁海新城中央商务区,面朝天明湖,毗邻国际会展中心和明湖银座商务区,距离宁海高铁站22公里。
宁海人过年,时间一般从腊月过半开始至正月底。有谚语说“前门拜岁客,后门割大麦”,收割大麦的时候差不多要过农历二月了,说明宁海人过年的时间持续相当长。《光绪宁海县志》载:“腊月二十日拂尘祀灶,岁前数日,亲戚各以牲馐果饵相赠,谓之馈岁;除夕具牲醴祀神,谓之送岁;以酒馔祀其先,召亲邻聚饮,谓之分岁明烛烧香,炽炭燔薪待旦,谓之守岁,……写春帖易门神,谓之从新……元旦早起,庭设香案,男女礼拜神祗及祖宗祠庙,越日,男女序拜尊长,出谒亲邻,谓之贺岁……”各村族则规定得更细,如《象原胡氏宗谱》载:“除夕,合家欢饮,称为分岁,分岁者,新旧岁自此夕分也。爆竹驱厉,并祀司命及六畜,亦为之送年,凡一岁中与人交易财物,必是夕归结……元日茹素,早晨以赤豆、红枣煎茶饮,间有食汤圆者。士庶更衣冠,先焚香拜天地……”从现存文献来看,宁海人过年的内容相当丰富,而且自然而然形成一整套程序。 祀灶:至农历腊月二十日,大家小户准备过年。旧时,差不多家家灶头上都有一座佛龛,供有“灶司菩萨”,没有佛龛的,也在上面贴有一张灶司菩萨画像。佛龛和画像两旁多写有“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等,传说灶司菩萨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到腊月二十日前后,灶司菩萨要升天,去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宁海人称“祀灶”,即祭灶。玉皇大帝根据灶司菩萨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司菩萨之手,因此,灶司菩萨的汇报对这一家来说实在具有重大的利害关系,所以平常日子,如有新鲜的物品上市,打糖划糕,都让灶司菩萨先尝新,祀灶仪式当然更为隆重。 拂尘: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比较突出的就是“拂尘”,在祀灶前后至除夕,例有一次卫生大扫除,宁海人叫“掸尘”。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拂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所以墙角床下及屋柱屋梁等处一年的积尘,均须于此时以扫帚清除干净;灶头间的甏甏罐罐、碗碗盏盏等,也应擦拭一新。家家户户都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也就从此时起,家家户户开始忙着过年的各方面的紧张张罗。首先是要购买、备足新年所用的各色食品。有些家庭抟粉捣年糕,是取“年年高”之意;有的打糖划糕、烧烧酒,有的备年货。其次是准备新衣、新帽、新鞋。人们也许一年中都穿旧物,但在新年中是一定要翻翻“行头”的,所以小孩都盼过年,主要为了这一点。 贴春联:宁海人一般叫“门对”、“春帖”,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旧时,主要用毛笔写字,此时往往也是主人显示自己的书法之时。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同时往往也换上新的门神。总之,宁海习俗称之一切“从新”开始。 结账:这一时期也是店家在年中最忙碌的时候,一方面逢生意红火、销售最旺之季,特别是拜岁包,用粗草纸包成三角包,主要包白糖、红枣、桂圆、白鲞等等,上面贴一张长方形红纸,标有本店店号。另一方面,年尾正是各家清理一年来往账目、向欠户索取积欠之期。于是各家派出专人办理此事,城中便出现了一支颇有规模的“讨账”队伍:“账条布袋手中携,行过街东到巷西。踏进重门忙叫应,先生该欠要归齐。”还账有很爽快的,但更有许多出于各种原因而不能按期还账者。讨账者身负重任,穷追不舍,往往是日夜行动,夜间不顾五更之寒,打着灯笼到处找。在不能按期还账者中,实际有不少属完全无力还账者。这些人除了欠店家之账外,很可能还欠着私人之债。年底也是大多数欠债偿还之时,这样,这些人就面对着两个方面的讨钱重压。不过按惯例,讨账、讨债只讨到除夕为止,新年里是不能讨的,否则自讨“晦气”,于己不吉利。宁海有句老话说“呆头呆多年,正月初一讨铜钱”,因此对躲账、躲债者来说,除夕是最后一关,如逃过此关,明年又当别论。于是他们一直与讨账、讨债者周旋,千方百计挨过除夕之关。如《后金竹枝词》写道:“皇封古庙送年忙,家要安排债要偿。小女娇痴不解事,犹催出府买罗裳。” 除夕:春节来临,背井离乡的游子纷纷赶回家,盼望与亲人团聚,是中国人难解的团圆心结。即使人在天涯,也要在除夕之夜赶回家中吃年夜饭、守岁。岁前数日,亲戚各以牲馐果饵相赠,邻里乡亲相互馈赠少量米面,表示新年祝贺,称为“馈岁”;邻里相互邀请饮酒,辞旧迎新,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除夕守岁是宁海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夜的家是一个格外温馨甜蜜的空间,据说在历史上甚至连监中的犯人也可暂时回家团聚。全家团坐在一起吃年夜饭,这时长辈会给小辈分“压岁钱”,宁海人称之“谢年”。祀神少不了要祭文,过去文化水平普遍低下,常会闹出“今年两头春,养鸡呒鸡肫”之类的笑话,但各村族文人替族人着想,对一年四时八节都拟好现成祭文,以供大家祷告。如汪家《汪氏宗谱》在除夕这天祭文是这样的:“日月易迈,忽而除夕。备我牺牲,洁我黍稷。馐荐祖宗,聊报罔极。统祈庥庇,子孙万亿。”各族内容大同小异,虽然文字佶屈聱牙,内容乏味,但寄托着美好愿望,族人们也乐于鹦鹉学舌,津津乐道,与今天“新年愉快,万事如意”有所不同,显得特别庄重。然后明烛高烧,香雾袅袅,火盆里炭火通红,全家围坐炉旁闲聊,妇女往往还赶着给孩子做鞋,大家终夜不眠,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称曰“守岁”。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总之为了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到子夜时,有一些人还会往附近庙中争烧“头香”。 正月初一:守至鸡初鸣、天微明,各户男女老少皆穿上新衣新帽新鞋,在早已安好供品的堂上,拜天地、祭祖先。然后少幼齐向家长拜年,接着开门放炮仗迎新,宁海民间有“开门炮”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炮仗,辞旧迎新。放炮仗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诗人们颇有感触,触景生情,所作的诗词,尤其是竹枝词的数目很多,如《大里竹枝词》咏道:“爆竹三声旧岁除,村中男女谈笑如。新年先拜松林庙,为保家庭乐有余。”这时邻里相见互道新禧。过年过节,特别要注意语言,如清代诗人王吉人写道:“东风随漏入回阑,宝字粘来墨未干。听说家家贪吉语,红梨从俗不登盘。”为了防止失口,竟把脆口生津的梨子不用,因为与“离”字谐音。正月初一兴穿新衣服,中堂或庭中设香案供品,多为净茶、新饭、粽子、五色果品等,合家老少朝天叩拜,称“拜天地”。早餐用净饭、豆腐等素食,或吃红枣汤、赤豆汤、糯米圆,意为一年红红火火,团团圆圆。见面互相“拜岁”,讲“恭喜发财”、“大吉大利”等好话。晚上不点灯、早睡眠,有“正月初一同鸟宿”之说。 拜岁:自初二起,亲戚间相互携糖果、白鲞等“拜岁”,受贺拜一方设酒馔款待,并赠客中幼童以“压岁钱”。解放后拜岁之风渐衰。近年来又盛,且馈赠之礼日重,代以高级瓶酒和滋补品等。新年中除相互走动贺年外,其余时间就是以各种各样的行游、娱乐活动来“欢度”了。有外出游逛的,最多去的地方是城隍庙以及其他寺庙,如长街大湖的胡日晋说:“商量卒岁好优游,爆竹声喧远迩稠。携酒一壶鸡一只,沙头庙里答神庥。”又有出外看戏、听书、喝茶的。当然,更多的人常逗留家中,室内之乐自可寻得,如邀亲招友大筑“方城”,击鼓弹琴、自拉自唱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