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净度根据GIA钻石净度标准,分为6个类型,11个等级。钻石净度为钻石视觉上的洁净程度,为钻石4C标准之一。影响其等级的瑕疵分为二者,内部的瑕疵称为内含物(英语:inclusion ),表面的缺陷称为表面瑕疵(英语:blemish )。评鉴钻石净度的准则,包括了上述瑕疵的数量、大小、种类、位置、明显度等对钻石整体外观的影响程度。钻石净度的评级必须在十倍放大镜(Triplet lens)检视下进行。
GIA钻石净度标准,分为6个类型,11个等级,如下:
无瑕级(FL)
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没有任何内含物或表面瑕疵
内无瑕级(IF)
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内部没有任何内含物,而表面有微不足道的瑕疵,可借由磨光去除。
极轻微内含级(VVS)
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内部有极微细的瑕疵,即使是专业鉴定师也很难看到。
轻微内含级(VS)
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的瑕疵可见,但非常微小。
微内含级(SI)
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有清晰可见的瑕疵。
内含级(I)
瑕疵在10倍放大镜观察下非常明显,肉眼观察亦可看见,并且影响了钻石的坚固度或透明度和闪亮度。
GIA钻石净度评级流程
GIA实验室配有珠宝显微镜,具备无段变焦功能、暗场照明、头照灯等等功能。观察钻石内部应使用暗场照明,只允许反射光进入显微镜光学系统,遮蔽直射光,使背景黑暗,以利观察。 评级前应先彻底清洁过,鉴定师以镊子夹住钻石腰围,检查桌面及底尖,然后再以镊子夹住桌面及底尖,检查侧面。每当一刻面检察完毕,即调整钻石角度及位置,检查下一处刻面。 使用暗场照明发现瑕疵后,切换至头照灯以确定瑕疵的位置在钻石表面或内部。鉴定师可以用较高的放大倍率确定瑕疵的种类并制图,但最终检查仍以十倍倍率放大评估整体外观。
净度评级考量因素净度评级是由专业评级师在十倍放大镜下,对钻石净度做出整体评估。评级师会找寻钻石中的内含物,并考量五项因素:数量、大小、种类、位置、明显度,加以评级。净度评级会以最醒目的数个瑕疵作为主要判断因素,次要的瑕疵并不影响等级,但仍会被绘制于鉴定书上。 未镶嵌的裸钻才能做出精确的净度评级,因镶材会遮掩部分的瑕疵,并阻碍光线照明。
大小
通常瑕疵尺寸愈大愈易察觉,愈易察觉则影响等级愈大。
数量
一般而言,瑕疵数量愈少,影响等级愈小。
位置
瑕疵的位置亦会影响观察的难易度,在桌面(table)下的内含物最容易被观察,尤其是位在桌面下靠近亭部(pavilion)处,同一内含物会反射数次同时进入视野,严重隐响外观。相较之下,靠近腰部(girdle)的内含物则不易被观察,从亭部观察又比从冠部(crown)观察容易。 此外,延伸至冠部或腰部的较大羽裂纹、晶结、含晶会严重影响净度评级,乃因上述瑕疵可能因外力撞击造成羽裂纹更深、晶体掉落。有以上此种风险的钻石会被评为内含级(I)。
种类
瑕疵分为内部及外部,含有外部的‘表面瑕疵’,则等级为‘内无瑕级’以下;含有内部的‘内含物’,等级为‘极轻微内含级’以下。部分种类的瑕疵会影响钻石的坚固,钻石可能有破损的风险。
明显度
内含物因对比钻石本体可被观察,称为“明显度”。通常颜色愈深的内含物愈易观察,而降低净度评级,例外:黑色针点通常较白色针点不易看见。
gia证书knot的意思是疖(表面晶体)
扩展资料:
GIA是把钻石鉴定证书推广成为国际化的创始者。GIA是非营利机构,经费由珠宝业界人士捐献,主要服务范围在珠宝定及专业知识的教育与研究,深受全球珠宝业的认同。GIA是钻石4C的创始者,世界各国的鉴定机构都以GIA标准作为参考,附带GIA钻石证书的钻石在世界范围内都被认可。GIA的证书都是对裸钻进行分级鉴定的。
GIA 钻石分级报告和 GIA 钻石处理被认为是世界第一的宝石证书。各种形状和大小的钻石从世界各个角落送到学院进行分析分级。
钻石证书编号(Laboratory Report):该钻石的鉴定证书编号
日期(Date):该钻石被鉴定日期
钻石形状和切工款式(Shape and Cut ):主要描述钻石的形状和切工款式
钻石尺寸(Measurements):以毫米为单位的钻石尺寸大小
克拉重量(Weight ):描述钻石近似到百分之一的克拉重量
全深比(Total Depth):相对于直径来说钻石(圆钻或异形钻)高度的比例
台宽比(Table Width):相对于直径来说钻石(圆钻或异形钻)台面的比例
冠高比(Crown Height):相对于直径来说钻石(圆钻或异形钻)冠部的比例
亭深比(Pavilion Depth):相对于直径来说钻石(圆钻或异形钻)亭部的比例
对称性(Symmetry):钻石的对称性的等级
腰棱(Girdle Thickness ): 钻石腰棱的厚度
底尖(Culet):底尖琢面的外观
抛光(Polish):钻石的抛光的等级
净度(Clarity Grade): 在10倍放大镜下钻石的净度分级
净度结构图:一幅在放大镜下观察到的展示图,它描述了钻石的形状以及内含物的特征和位置
颜色(Color Grade):钻石的颜色分级
荧光(Fluorescence):在紫外线光照射下,钻石发出的可见光
注释(Comments):对报告中没有提到的钻石其他特性的描述
钻石是天然物质中最坚硬的物质,钻石可刻划任何其他宝石,但其他任何宝石却都刻划不动钻石。也可以用“标准硬度计”刻划,凡硬度小于9度,均是假钻石。钻石还具有亲油性,如以钢笔在钻石表面划一条线,则成一条连续不断的直线,而其他宝石则呈断断续续的间断线。上述方法在鉴定钻石中都有一定参考价值。还可以通过10倍放大镜观察,在10倍放大镜下,多数钻石可见霞疵,有三角形的生长纹,钻石的表面有“红、橙、蓝”等色的“火”光。光芒四射。最准确可靠的方法是用“热导仪”,测出导热数据来区分真假钻石,但“热导仪”价格比较昂贵。
由于钻石是高贵豪华的首饰品,目前市场上以廉价宝石、人造宝石甚至玻璃来代替或冒称钻石屡见不鲜,常见的形形色色的假钻石有以下几种:
①锆石:与钻石极为相似,是钻石最佳代用品。鉴定方法是,锆石由于具有偏光性和很大双折射率,当用10倍放大镜观察加工后的锆石棱面时,由其顶面向下看,可以看出底部的棱线有明显的双影,而钻石绝无双影现象。
②玻璃:玻璃的折光率很低,没有钻石那种闪烁的彩色光芒;尤其是沉入水中,玻璃制品光彩全无,立即露出马脚。
③苏联钻:即立方氧化锆,最早由苏联人研制成功,故名。苏联钻是人造化合物,但在色散、折光率等方面与天然钻石很接近,也具有“火”光闪闪的诱人外貌。但它的硬度较低(85),可与钻石互相划刻区分。且导热性远低于钻石,可以“热导仪”鉴定,准确将其区分开来。
④水晶:水晶虽然是天然矿物透明晶体,经加工后似钻石,但缺少钻石的彩色光芒。
钻石的品质分级是以4c来分级~
1是重量-也就是克拉罗!
2是成色-钻石大多是纯白无色的是1种叫纯炭结晶的元素~也有其他颜色像粉红~绿色~蓝色~棕色等,因为里头含有氮元素所以会有其他的颜色
3是品质-钻石是天然的矿物多少都含有其他的矿物或天然瑕疵~所以钻石内的其他矿物越少价钱也越高唷!!
4是切割-白话点就是切割的工越好越贵~切割不好的钻石会没有光泽所以磨工和对称都要很好钻石才会漂亮
至于钻石的比重是352
可以用颜色来衡量价钱,由无色、淡**、灰色至黄褐色。此外,还有深**、棕色、蓝色、绿色、粉红色到红色。由于这些特别的颜色十分罕见,因此比较值钱。 钻石的克拉数愈大,价值也愈高。
钻石4C分级指的是从净度、颜色、克拉质量、切工等4个方面,对钻石进行综合评价,进而确定钻石的价值。
1、其中颜色是按其变化分为12个颜色级别:D、E、F、G、H、I、J、K、L、M、N、<N。
(1)D-E级:极白,又称作“特白”、“极亮白”、“净水色”。
D色:纯净无色、极透明,可见极淡的蓝色。
E色:纯净无色,极透明。
(2)F-G级:优白,又称作“亮白”。
F色:从任何角度观察均为无色透明。
G色:1ct以下的钻石从冠部、亭部观察均为无色透明,但1ct以上的钻石从亭部观察显示似有似无的黄(褐、灰)色调。
(3)H级
H色:白。1ct以下的钻石从冠部观察看不出任何颜色色调,从亭部观察,可见似有似无的黄(褐、灰)色调。
(4)I-J级:微黄(褐、灰)白,又称作“淡白”、“商业白”。
I色:1ct以下的钻石冠部观察无色,亭部观察呈微黄(褐、灰)色。
J色:1ct以下的钻石冠部观察近无色,亭部观察呈微黄(褐、灰)色。
(5)K-L级:浅黄(褐、灰)白。
K色:冠部观察呈浅黄(褐、灰)白色,亭部观察呈很浅的黄(褐、灰)白色。
L色:冠部观察呈浅黄(褐、灰)色,亭部观察呈浅黄(褐、灰)色。
(6)M-N级:浅黄(褐、灰)色。
M色:冠部观察呈浅黄(褐、灰)色,亭部观察带有明显的浅黄(褐、灰)色。
N色:从任何角度观察钻石均带有明显的浅黄(褐、灰)色。
(7)<N:黄(褐、灰)色。
对这一类钻石,非专业人士都可看出具有明显的黄(褐、灰)色。
2、其净度按照GB/T16554-2003中分为:LC、VVS、VS、SI、P五个大级别,共10个小级别。
(1)LC级:称镜下无瑕级。在10倍放大镜下未见钻石具内外部特征。以下情况下仍属LC级:
1)额外刻面位于亭部,冠部不可见。
2)原始晶面位于腰围内,不影响腰部的对称,冠部不可见。
3)内部纹理无反光,不影响透明度。
4)钻石内、外部有极轻微的特征,经轻微抛光后可去除。
(2)VVS级:称极微瑕级。在10倍放大镜下,钻石具极微小的内、外部特征。这些极轻微的内、外部特征通常是一些很细小的点状包体、颜色很淡的云状物、纹理、须状腰、缺口、击痕等。
极微瑕级还根据内、外部特征的大小、分布位置等因素,也就是说根据观察的难易程度细分为VVS1和VVS2两个级别。
VVS1级:钻石具有极微小的内、外部特征,10倍放大镜下极难观察。
VVS2级:钻石具有极微小的内、外部特征,10倍放大镜下很难观察。
VVS级与LC级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同时能看到内部及外部特征,而后者只能看到轻微外部特征。
(3)VS级:称微瑕级,在10倍放大镜下,钻石具细小的内、外部特征。细分为VS1、VS2。
VS1级:钻石具细小的内、外部特征,10倍放大镜下难以观察。
VS2级:钻石具细小的内、外部特征,10倍放大镜下比较容易观察。
典型包体:点状包体群、较轻微的云状物、小的浅色包体、较小的羽状纹等。
VS级与VVS级区别是在10倍放大条件下,前者可以观察到瑕疵,尽管也比较困难,而后者则为几乎观察不到。
(4)SI级:又称瑕疵级。在10倍放大镜下,钻石具明显的内、外部特征,又细分为SI1、SI2。
SI1级:钻石具明显内、外部特征,10倍放大镜下容易观察。
SI2级:钻石具明显内、外部特征,10倍放大镜下很容易观察。
典型包体:较大的浅色包体、较小的深色包体、云状物、羽状纹等,各种包体类型都可能出现。与VS区别在于SI级钻石用10倍放大镜即可很容易发现内、外部特征,但是去掉放大装置用肉眼无法看到内、外部特征。
(5)P级:称火重瑕疵级。从冠部观察,肉眼可见钻石具内、外部特征。细分为P1、P2、P3。
P1级:钻石具明显的内、外部特征,肉眼可见,在10倍放大条件下,净度特征显而易见,而用肉眼从冠部观察比较困难,但不影响钻石的亮度。
P2级:钻石具很明显的内、外部特征,肉眼易见,而且已经影响钻石的亮度。
P3级:钻石具极明显的内、外部特征,肉眼极易见,并且影响钻石的亮度、透明度,部分贯穿性的裂隙还可能影响钻石的耐久性。
典型包体:主要为大的云状物、羽状纹、深色包体,并且这些包体可能影响钻石的耐用性或者影响透明度、明亮度。
宝石中的内含物是在宝石生长过程中形成的,可以反映宝石的成因,在宝石的鉴定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人工宝石与天然宝石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小,内含物在宝石鉴定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研究宝石的内含物有助于评价宝石的质量、了解宝石的性质、判别宝石的产地和推断宝石的成因。
内含物主要包括厂以下两个方面的含义。
(1) 矿物学中的包裹体:即包含在宝石矿物内部的固相、液相和气相物质。
(2) 宝石学中的内含物还包括那些影响宝石透明度、净度的所有缺陷,如带状结构 (色带、生长带)、双晶纹、断口、解理和裂隙,头及与内部结构有关的表面特征,如生长蚀象等。
研究宝石内含物的目的和意义
宝石中所含内含物的种类,成分、组合及其特征,可反映宝石形成时的物源、特定 的地质环境和热力学条件。因而内含物的研究对宝石的鉴定和质量评价具有重要的意 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鉴定宝右的种类
由于某些宝石含有其特征的特征包裹体,这些包裹体吗以帮助鉴定宝石的品种,如下所示。
(1) 指纹状包裹体如缅甸产的红宝石(彩图2一D。
(2) 弧形生长纹及气泡如焰熔法合成红宝石。
(3) 竹节状包裹体如乌拉尔产的祖母绿。
(4) 逗号状包裹体如印度产的祖母绿≮彩图Z一2)。
(5) 两相互不混溶的液态包裹体如托帕石(彩图2一3)。
(6) 赤铁矿包裹体如日光石,(彩图2-4)。
1 区别。天然宝石、。人工宝石和仿制宝石。1
内含物的研究成为天然宝石与人工宝石区别的关键因素。通常大然宝石由十形成的地质环境复杂,生长过程漫长,宝石中多少含有内含物;而人工宝石的生长环境相对纯 净,生长时间短暂,一般缺少内含物或有其特秌的生长痕迹。
不同的合成宝石方法,可以产生不同的内含物,如焰熔法合成的红宝石、蓝宝石中 常见有弯曲的生长纹和细小的珠形气泡;用熔剂法合成的蓝宝石会出现末熔的熔剂、坩埚内壁掉落的细小铂片、籽晶等形成的内含物。而这些内含物在大然宝石中是不会出现的。
根据典型内含物特征,可以有效地区分天然宝石、人工宝石和仿制宝石。
3 某些人工优化与处理的宝右
有些宝石在对其进行优化处理的过程中,会造成新的内含物特征,给鉴定提供依 据。宝石的优化、处理虽然对宝石的物理参数没有大的变化,但经优化、处理过的天然 宝石的包裹体,往往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尤其是热处理过程,如气液包裹体的破裂、长针状包裹体变成断续的短针状、色带边缘颜色的扩散等。这些特征可以给鉴别宝石的优化和处理方法提供依据。
4 评价宝石质量
宝石内含物的存在有时会提高宝石的价值,有时会降低宝石的价值。在宝石质量评 价时,内含物的颜色、大小、数量、位置和明亮度等,对宝石的品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内含物的特征可以帮助判定宝石品质的高低。
5.指导宝石加工
根据宝石中内含物的特点对宝石进行合理加工,使加上出来的宝石,既能保持最大 的重量,又具有最好的质量,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某些宝石因为具有特征的内含物, 可以使宝石增值,如水胆玛瑙。若宝石中存在一组或多组平行排列的纤维状包裹体时, 经过合理的加工,可使宝石产生猫眼效应或星光效应,也可提高宝石的价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