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类别如何划分

行业类别如何划分,第1张

通俗的讲,行业分类就是有规则的按照一定的科学依据,对从事国民经济生产和经营的单位或者个体的组织结构体系的详细划分,如林业,汽车业,银行业等。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4754-201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行业类别分为:

A 农、林、牧、渔业; B 采矿业; C 制造业; D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E 建筑业; F 批发和零售业; G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H 住宿和餐饮业;

I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J 金融业; K 房地产业; L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M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N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O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P 教育; Q 卫生和社会工作; R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S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T 国际组织。

扩展资料:

社会分工是职业分类的依据。在分工体系的每一个环节上,劳动对象、劳动工具以及劳动的支出形式都各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各种职业之间的区别。

世界各国国情不同,其划分职业的标准有所区别。

根据西方国家的一些学者提出的理论,在国外一般将职业分为如下类型:

(1)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性质、层次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方法把工作人员划分为白领工作人员和蓝领工作人员两大类。

白领工作人员包括:专业性和技术性的工作,农场以外的经理和行政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办公室人员。蓝领工作人员包括:手工艺及类似的工人、非运输性的技工、运输装置机工人、农场以外的工人、服务性行业工人。这种分类方法明显地表现出职业的等级性。

(2)按心理的个别差异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方法是根据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创立的“人格—职业”类型匹配理论,把人格类型划分为六种,即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与其相对应的是六种职业类型。

—行业分类

一、行业类别、单位类型、经济类型、经营方式分别指的是:

1、行业分类,是指从事国民经济中同性质的生产或其他经济社会的经营单位或者个体的组织结构体系的详细划分。

2、单位性质是指机关、团体、法人、企业等非自然人的实体或其下属部门的性质,是用来区分工薪阶层上班的地方的类别关系。

3、经济类型亦称“经济模式”。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志,对国民经济活动管理的形式和方法进行的分类。

4、经营方式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采取的方式和方法, 如采掘、制造、批发、零售、咨询、租赁、代理等。经营方式是所有者和经营者相互关系的表现形式。

二、行业类别、单位类型、经济类型、经营方式的划分分别是:

1、行业类别:机构组织,农林牧渔,医药卫生,建筑建材,冶金矿产,水利水电,石油化工,交通运输。

2、单位性质:

①、社会公共福利性单位,如医院、学校、图书馆等。

②、本身无行政权力,但受有行政权力部门委托,部分代为行使行政行为的单位,如交通局下属的车辆检测中心、科研部门等。

③、由行政机关设立的福利性商业机构,宾馆,招待所,警用物资商店、公开发行的内部刊物部门等。

3、经济类型通常划分为:

①、集权型模式。指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财政、物资、价格、劳动力等均由国家统一计划管理,地方和经济组织权限很小,忽视市场调节作用的一种管理方式。

②、分权型模式。对经济活动的管理,中央集权较少(指令性计划范围小),侧重于经济组织的经营自主权,强调市场调节作用的一种管理方式。

③、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模式。指在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地方和经济组织能较充分地行使其自主权力。

4、经营方式:个人独立经营方式,合伙经营方式,有限责任公司。

扩展资料:

“优胜模式”的经营方式:

1、灵活经营

这种经营方式是指对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其不确切性具备随机应变的领导能力。它的特点是,由于不死抱住过去的成功经验,能迅速转向,企业比较“开放”、“感性”丰富,能够迅速看清环境的变化。

2、核心业务经营

这种经营方式通过不断致力于维持并加强骨干业务的竞争优势地位来确保企业拥有稳固的市场地位。“优胜”企业的特征在于:它们不仅拥有绝对稳固的世界范围的市场,对业务环境和竞争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而且对商业模式细微的、有时是激烈的革新能够做到当机立断。

3、速度经营

这种经营方式是指“下判断和作决定的速度很快”或“业务程序在‘时间’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这些都成为在竞争中占优势的因素。其特征在于,“优胜”企业为实现这种速度经营,不断努力改革业务程序,将“速度经营”作为经营的方法、诀窍、体系,以及判断***优劣的标准。

-行业类别

-单位类型

-经济类型

-经营方式

今年培育钻石(人造钻石)概念大放异彩,黄河旋风(600172)、国机精工(002046)、力量钻石(301071)等走势都很不错。以黄河旋风为例,自今年4月以来股价连续大幅上涨,至目前累计涨幅在200%以上。力场君特意整理了某家券商人士,关于培育培育钻石的十问十答,均是来源自“业内人士”,供大家交流探讨。

Q:为什么这一轮培育钻石发展的会爆发?

A:可以看到的是,培育钻石零售端的价格从天然钻的50%下降到35%、降幅显著,通过以价换量的方式,带动了包括欧美市场培育钻石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另外,从印度的进出口数据可以交叉进行验证,从2020年下半年以来,对印度的培育钻石进出口数据处于非常高的增速。

消费者终端的触达,预计伴随着整体渗透率的提升,培育钻石的需求确定性有望持续得到验证,行业迎来比较高增的红利期。

Q:现在的培育钻石行业的供求状态如何?

A:目前整体培育钻石行业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核心主要是拆分为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原因,从上游的供给来看,上游的压机设备产能瓶颈有一定的限制,同时下游的需求侧方面,全球缩水加速了培育钻石的海外消费需求爆发,包括从印度数据的交叉验证,能够看到行业处于高增长的爆发初期。

目前阶段,整体培育钻石行业的需求端逐步开始了叠加新的驱动力,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钻石消费国,国内的市场就包括培育钻石的消费端,有望加速。

Q:短期的供求关系状态下怎么看价格?

A:短期的上游还是处于供不应求的格局,目前还叠加了一层全球供应链荒的影响,包括像煤、炭、矿、电荒等等一些问题,包括设备上有包括钢材、设备、工业、人造、金刚石等等的品类,都呈现了全面提价的状态,其实是限制了短期产能端供给的提升,进而在未来两三年培育钻石的价格仍旧会处在一个比较稳定的区间。

此外,随着培育钻石线下单店模型逐步的成熟,有望吸引包括传统珠宝商、新兴的消费品牌去加速布局,进入到一个备货、铺货的周期,呈现到一个供需两旺的格局。

Q:培育钻石对比天然钻石价格定位?

A:培育钻石的价格,更多属于消费级珠宝饰品的定位,而不是工业品的逻辑,长期来看,培育钻石的稳态价格会在天然钻石的10%左右。培育钻石的技术壁垒方面,相对合成蓝宝石来说,具有相对更高的这个壁垒和稀缺性的。

Q:怎么看上游的竞争壁垒?

A:竞争壁垒的主要核心有两个,一个是技术方面的壁垒,另外一个是资金层面的壁垒。

对于上游的生产商来说,在包括关键技术和工艺控制方面,是具备有一定的技术壁垒的。具体来说,包括核心的原材料、配方,包括出煤、合成、工艺、控制参数等等的一系列的核心技术,需要通过一个长期的实践、试错才能够掌握的。

第二个核心的竞争壁垒在于资金的壁垒,上游的生产商还是属于一种重资产的模式,即使不考虑这个厂房等等其他的一些投入,单就设备来说,每台基本上要投入两百万左右。

而且从目前的市场供求来看,上游设备生产商的生产排期订单也非常满,所以外部新进入者短期对于新订购设备上产线有比较大的难度的。

Q:上游生产商设备扩产的一个节奏的问题?

A:上游生产商的设备扩产的话目前来看主要有两种途径,第一种就是从自己体系内原有的人造金刚石设备,转产为消费级培育钻石用途,另一种就是通过外部购入设备进行新增。

目前从原有体系内工业设备转产到消费级培育钻石,已经到了一个瓶颈的一个状态,这会带来工业金刚石面临缺口的问题,所以也能看到,工业金刚石这个品类在年内也经历了多次的价格上调。

Q:上游企业盈利能力提升的比较关键的几个关键点是什么?

A:工业级的人造金刚石行业,技术目前发展得比较成熟了,所以盈利能力的提升主要依托供求缺口带来的一个价格向上涨,这在今年会表现的比较明显。

另外,对于这个消费级培育钻石来,主打还是相对于这个天然钻石的高性价比,所以说提价反而会降低产品的相对的竞争优势。因此,上游毛坯段生产商的盈利能力提升的关键,不在于培育钻石的价格的上涨,而在于通过技术的改进,提升产品的良品率、合格率,以及品质、大小等技术层面的改良。

Q:产业链的这个各个环节,尤其是中游的这个包销环节,他对行业的景气度的支撑的作用如何?

A:对于培育钻石来说,从产业链调研可以看出,中游的包销环节比较集中,大包销商会有比较显著的先发优势,并且对行业各个环节都十分了解,凭借自身在资金、下游销售渠道方面比较强的优势,掌握行业的话语权。

从短期的行业景气度来说,一定程度上受益于培育钻石门店渠道加速的开设,以及下游珠宝商筹备、推出培训钻石品牌产生的备货需求。从这个长期维度来看,要实现整体行业长期正循环,还是需要下游消费端需求放量的支撑。

Q:两种技术路径的这个发展格局,还有优劣势的这个对比如何?

A:从培育钻石的产能格局来看,其实2020年培育钻石产能大致在700万克拉的量级,高压和cvd各占一半,高压对应百分之九十的市场份额,基本上都在国内。其中中南、黄河这两家是各占三分之一左右的市场份额,力量钻石以及其他一些小厂加起来占了另外三分之一左右的份额。

目前行业整体的产能量级是比较少的,尚处于认知渗透起步的爆发初期,消费者大多还没有接触过培育钻石,还属于一个新品、新品类的一个接受的初期。

Q:怎么看消费者当前对培育钻石的一个认知的程度,以及未来的一个发展?

A:美国培育钻石的市场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消费群体中的品类认知度已经达到了80%的水平。

培育钻石核心需求在于年轻人,在钻戒购买预算比较有限的情况下,这是一个更优性价比的选择。比如说两到三万的钻戒预算,如果购买天然钻石可能就只能买个三十分左右的钻戒,但是如果选择培育钻石,对应的就是一克拉左右的钻戒。

另外,在以后几期文章里,力场君还会带小伙伴们一期聊一聊猪肉、蔬菜等等热门行业,也欢迎小伙伴继续关注!

钻石行业是一个古老而时尚的产业,随着一代一代的产品工艺不断的升级,推动着钻石产业向前发展。我国钻石行业零售总额约6133亿元(2012-2019年CAGR78%),以下是钻石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钻石行业分析指出,时尚度高的钻石饰品成为最受千禧一代追捧的珠宝品类。根据钻石行业分析数据,在中国52%的千禧一代将钻饰列为最渴望得到礼物的第一位。20%千禧一代拥有钻石饰品(其中25-34岁人群持有比例最高,达29%),该比例高于年长一代(18%)。同时,中国也是四大钻石消费国家中唯一一个千禧一代拥有钻饰比例高于年长一代的国家。并且,在各国千禧一代女性占钻石珠宝消费的比例中,中国以68%居首(2019年),远高于其他三个国家(印度/美国/日本分别为47%/41%/29%)。

2019年钻石行业规模约1200亿元,具体来看,翡翠类饰品在中国有深厚的文化基础,需求较为稳定。钻石行业发展趋势指出,黄金类饰品因其具有投资/实用双重属性,需求量受金价波动较大;钻石类饰品受益于“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口号,在年轻人消费人群中日益流行。2019年钻石占国内珠宝零售额的20%(整体为限额以上零售企业)。

上游开采高度垄断:珠宝行业上游主要为黄金、钻石、玉石等原材料提供商。由于钻石资源具有稀缺性和垄断性的特点,钻石行业上游被少数国际寡头高度垄断。其中,原钻被三大毛坯钻开采商Alrosa(澳大利亚)/RioTinto(俄罗斯)/DeBeers(南非)垄断;而切割环节则被比利时、安德卫普、以色列及孟买四大世界钻石切割中心垄断。2017年全球钻石首饰消费规模达到820亿美元,美国钻石首饰消费规模达到430亿美元,占据全球总需求的半壁江山。

中游产业链同质化高,以外协为主:钻石产业链的中游为加工环节,我国珠宝品牌除周大福、潮宏基外,其他珠宝企业均以委托加工为主,自主生产部分高设计感产品为辅,或者全部由外协公司加工,从而节约资源投入,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品牌、渠道建设。

下游终端零售竞争加剧,品牌打造差异化:珠宝零售行业处于整个产业链的下游环节。钻石行业发展趋势指出,行业利润率和企业规模高度相关,大规模企业利润率是一般企业的近两倍。2019年大规模零售商利润率在9-11%,而小规模零售商利润率为4-6%此外,下游零售环节竞争激烈,品牌商注重差异化优势打造,广告营销、品牌建设及产品设计成为终端零售/品牌商博弈焦点。

珠宝首饰为可选消费品,具有奢侈品属性,因此需求曲线具备极强的需求收入弹性 :若居民收入水平或者财富水平上升,则奢侈品的需求将明显增加;对比之下,必需消费品的需求曲线特征则为,价格弹性较大而收入弹性较小,收入上升对需求影响较小。因此,人均收入水平较高的一线城市钻石饰品渗透率较高,2019年达到61%,远高于二线/三四线城市(分别为48%/37%)。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10072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