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解释油青翡翠变种

怎样解释油青翡翠变种,第1张

1、确实有一些翡翠在买回来以后容易出现变种现象,它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里面的某一些物质发生了变化。从翡翠结构这方面来说,它就是属于一种硬玉,并且结构很稳定。所以就算是出现了变种的现象也,这里并不是硬玉变了,是它里面其他的一些东西发生了变化。

2、翡翠除了种嫩容易出现变种,其他的现象也会导致出现变种现象。比如说油青翡翠的颜色是次生色,这类翡翠如果说长时间泡在或者是埋藏在一些黑色的淤泥里面,那么外来物质就会沿着它的表皮和近表层往里面渗透所导致,如果这种铁离子暴露在空气里面,那么就会有不稳定的性质。

3、容易氧化成为一种褐色的东西。这个颜色也会由之前的深绿色变成**,褐色,这是油青翡翠出现变种的一个原因。在市场上面有很多白底青翡翠都是新坑料的,山料就是这样的翡翠,一般都没有经过搬运的冲刷,所以它的结构是很松散的。因此就会说它种嫩,这种产品通常的情况之下都会出现蜡状的光泽,声音也会比较的沉闷。

4、一般这种材料都会进行上蜡,蜡是一种有机物,在空气里面也是不稳定的,容易发黄,也就是所谓的变种。还有就是种嫩的翡翠,也很容易出现变种。因为这样的翡翠结构比较的疏松,再上蜡的时候往往会吸收比较多的蜡。在和空气接触的时候就会出现变种,整体颜色会发黄。

1、我们选择购买的翡翠时一定要看其结构的致密度,往往变种翡翠发生在质地颗粒粗糙,空气能够进入内部的翡翠当中,所以,一般肉质细腻,内部没有太多棉絮颗粒感的翡翠可以放心购买。

2、还有一种翡翠种水极佳,整个料子出水起胶,但是内部含有大量的线条棉絮,交叉分布,也是我们经常说的像冰碴儿的特征,这种翡翠是种嫩的特点,虽然水头十足,但是有存在变种的风险,短时间看不出来,佩戴久了颜色慢慢会变浅变黄。

翡翠原石的变种这个说法不对,应该叫枫秋翡,就是靠近表皮地方的种水与内部深处的种水不一样,比如一块原石,看着不错,擦开一块表皮,看到是细糯,但再往里面开,种变差了,翡翠变种,是一切自然矿物都会发生的正常现象从成因上看,许多应该形成翡翠的块体,都是岩体在变质。

说了这么多,不如看以下此图,就是翡翠原石的变种:

1、要判断变种,一般是观察皮壳的砂粒。简单点说,里面的肉和外面的皮壳种质其实都是关联的,以前也跟大家说过,皮老肉老,沙细肉细,所以通过皮壳和翻砂,大致能够判断出翡翠原石内部的种质,根据这条经验,我们同样可以用来判断赌石变种的位置,方法就是观察翻砂的变化。

2、一块原石,如果出现两种以上不同的翻砂表现,则这块原石很有可能会变种。翻砂细腻的地方肉质会比较细腻,种会比较好,翻砂粗的地方,肉会比较粗,种也会差。变种就是一块翡翠原石上,出现不同种水的现象。反过来,擦开的位置不好,切开后其他位置的种水却变好了,这也是变种。

3、翡翠原石变种,简单地说就是翡翠原石某个地方的种水与其他地方的种水不一样。变种,不止新场料会变,老场料同样会变种,而且二者变种的几率是一样的。比如一块翡翠原石,看着不错,擦开一块表皮,种水非常好,结果切开后,很多位置都变差了,这样的情况就叫变种。

1、当翡翠的颜色在佩戴一段时间发生变化了,就被称作翡翠颜色的“变种”,这在某些中低档次的翡翠中的确存在。

2、由左至右,随氧化程度的加深,翡翠手镯的颜色由暗绿色逐渐泛**。翡翠是由多种矿物(如硬玉、铬辉石、纳铬辉石等等)在地壳深处,经过高压聚合而成的,这些矿物颗粒越细小,翡翠的结构就越致密,翡翠的“种”就越老;相反的,矿物颗粒越粗、结构越疏松,那翡翠的“种”就越嫩。

3、一般来说,种嫩(结构不够细密)的翡翠容易“变种”。例如,油青色的翡翠、一些质地差的紫罗兰翡翠都较易发生“变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10733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