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学说宣扬“仁、义、礼、智、信”,其中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仁,人们敬仰那些“仁者爱人”的人,把他们尊为君子,而“仁”的核心就是德。孔子曰:“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就是把德与君子联系起来并追溯至远古。玉就代表德,德就物化为玉,玉德就成为文明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那时有德的人都随身佩带玉,时时以玉的品德来约束自己:“君子就是玉,玉就是君子。”后来人们就继承和发扬了“君子如玉”这个说法。
“比德于玉”出自于孔子的儒家思想,原句是“君子比德于玉,温润而泽仁也”:意思是说君子的德操可以和玉相比,温润而泽温暖而有光泽,这便是仁。
“致和求精”则是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展。致和:谓人事极其和顺。求精:精益求精。
把不具生命力的玉人格化,颂其具有仁、义、智、勇、洁这五德,一如我欣赏的男人。像玉一样的男人,应该有别于金银珍珠玛瑙那样的暴发户,徒有高贵的身价,却找不出一些说法,甚至天生还带些铜臭和庸俗的恶名。而像玉一样的男子,具有人们所仰慕和渴望的气韵和品质,所谓“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 玉不同于其它的物质,他本来只是一块顽石,散落于山野乡间而无人识荆,不经几番雕琢终不成器,可一经琢磨之后,又终会绽出让世人瞩目的光华。玉的光华,不像钻石、金银全折射于外、喧哗夺目,也不像水晶、玻璃一览无余、欠缺实质,而是内敛于自身,时日越久,越能回味无穷。这样的性格,很像韬光养晦的君子高人,用美玉来比喻君子,实在无比贴切。如果把人世间的正人君子比作美玉,那无疑给君子这个雅称赋予了更多的崇高的内涵。
君子谓之以玉,而在古代,玉以白为尊,所以古代是玉越白,他的代表身份越高贵。在猫
小
帅学
汉字中就有详细介绍这个玉字。所以在汉代的时候,汉白玉特别的出名,而孔子所言”君子比德于玉“其中所说的玉就是羊脂白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