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民戴的佛珠包浆很厚,和普通盘的珠子的区别在藏族人民手中的珠子的包浆浑厚是因为珠子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信仰,而普通盘的珠子只是用来解闷的。
如果有去过西藏旅游的应该不难发现每个藏族人民手中都有一串珠子,而且藏民们佛珠不离身。而且再仔细一点可以发现藏民戴的佛珠包浆很厚与普通佛珠不一样。这个跟他们的信仰息息相关。
一、心诚则灵
在藏民的意识里面,佛珠是不需要借助外力清洗的,只需要心里“清洗”即可。由于藏族的饮食习惯,很多时候都是吃油脂含量很高的食物比如酥油糌粑、风干肉、奶茶等,所以随身携带的佛珠被长期盘,然后就会沾染油脂。但因为是高原,水资源很稀缺所以就没有洗手的习惯,佛珠的油脂和其它污渍也越裹越厚了。
而普通珠子则没有这么大的魅力,一般弄脏了,大家会选择清洗干净或者选择扔掉。如果贵一点的,大家用专业的手法清理。
二、一心一意
藏民的佛珠串是一生一串的存在,只要没有突发意外断裂遗失,那么这一串佛珠就会伴随一生。哪怕佛珠串可能因为岁月的缘故变松,或者缺少一两颗,但是藏民也不会遗弃或者换新。而普通珠子就没有这待遇了,一不留神就会被抛弃。只能说,不同珠,不同命。
三、保存久
个人觉得藏民的佛珠包浆厚是为了保存久一点。毕竟要伴随一生的物件,所以需要好好保护,包浆厚一点这是有利于保存的。普通珠子包浆薄的,一般都很容易损坏。
四、信仰原因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得是藏民的信仰问题,可以看到藏民的佛珠包浆跟任何同样的佛珠对比都是最厚的。这个是因为信仰的原因,普通的珠子无法承载这么大的信仰力和寄托。
藏民的生活和风俗有哪些:
1、服饰:
藏族男女多蓄辫,喜戴首饰。男子头发编成独辫盘在顶上,也有的剪短如盖。女子成年后开始蓄辫,有的梳成双辫,有的梳成许多小辫披在背上,并在辫梢或特制的发架上挂上饰物。男女都喜戴呢帽或细皮帽。
2、饮食:
农区的主食糌粑是用炒熟的青裸或豌豆磨制成面粉,用茶水拌食。藏族人民喜欢酥油茶和奶茶。酥油茶是将酥油与热茶倒入特制的木筒捣拌而成。牧区的主食为牛羊肉。
藏族的历史沿革:
藏族的历史是祖国历史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藏族最早聚居于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在聂拉木、那曲、林芝、昌都等地区考古发掘中,曾发现新、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
根据古藏文历史文献记载,西藏山南地区最早由氏族组成了称为“博”的六牦牛部诸部落,在《后汉书•西羌传》中,称为“发”羌。6世纪时,山南地区的雅隆部落首领成为当地部落联盟的领袖,号称“赞普”(王),已经进入奴隶制社会,并与汉族和西北地区诸族部有直接的往来。
西藏人最喜欢用凤眼菩提和星月菩提做念珠。因为凤眼菩提这是西藏藏传佛教最重要的法器之一,每一粒上均有类似凤眼的自然图形,象征祥瑞、博爱、悲悯、觉悟、智慧。
老星月菩提佛珠,酥透油润的表面会出现丰富的裂纹,犹如瓷器釉层中美丽的冰炸开片,佛珠表面更会变为金珀般的半透明状,润泽奇绝。
西藏最神秘的念珠
在藏地的念珠中,由人头骨磨制的嘎巴拉念珠最为秘密。在过去,不要说俗世之人,就是普通的西藏僧人也不会轻易见到嘎巴拉念珠,上世纪中叶,原本深藏寺庙修行地的嘎巴拉念珠,渐渐流入俗世,为收藏爱好者所见。
藏戒是藏族人最喜欢佩戴的一种首饰,藏族戒指是用藏银制作而成的,藏银是产自西藏,尼泊尔的一种含银较少的合金,主要成份包括镍,铜等,一般是白铜或者里面参有很少量的银成分,所以它的硬度要高与纯银。外观上看很粗糙,很粗犷,没有内地的戒指做工精细,柔和。
藏戒掉到地上的声音会比较清脆些,响一点,颜色上来看,如果纯银戒指色彩变的发暗,你只要在柔软的东西上擦一擦就立刻变的如同新的一样,在手上擦下会留下银灰色的痕迹,藏戒就不会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