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种类:按照品种划分、按种水划分、按颜色划分。
1、按照品种划分
从行业的角度来说,可将翡翠分为A、B、C、D货,其中A货是指天然形成的翡翠,并没有进行任何的化学处理,而B货是将品相不好的翡翠进行注胶处理,C货是指染色的翡翠,D货指的是合成的翡翠。
2、按种水划分
根据种水也可将翡翠分为玻璃种、冰种、芙蓉种、金丝种、豆种、油青种、糯种等,其中以玻璃种的品质最好,看上去就像玻璃一样透明,给人一种冰清玉莹的感觉,在市场上的价格极高。
而冰种的品质就稍微差一些,但也属于上等品种,存世量很少,芙蓉种的透明度要差很多,这类的翡翠就常见一些,而豆种和油青种属于翡翠的下等品种,大部分含有一些瑕疵,价格并不是很高。
3、按颜色划分
若是按照颜色划分的话,可将翡翠分为绿色、紫色、红色、白色、**、粉色等,当纯净无杂质时为白色,其中以绿色最为珍贵,若是颜色越鲜艳且无杂色,则为上品,紫色其次。
不同颜色翡翠优劣辨别
1、浓:浓指的是颜色的饱和度,又是指颜色的深浅,最好的浓度标准要在70%-80%之间。
2、阳:阳指的是颜色的明亮程度,颜色明亮的才更值钱,因此翡翠的明亮度是构成翡翠颜色美感最重要的因素。
3、正:正是指颜色的纯正程度,不能掺有其他颜色,以色标正绿为标准,浓色正绿是最好的,价值也是最高的。
4、匀:匀是指翡翠颜色分布的均匀程度,颜色越均匀,价值也就越高。
按“正、浓、阳、均”的标准:在不同色系中:绿色类最优,其次为紫色类、白色类、黑色类;绿色类中属翠绿色的祖母绿色最优,紫色类和黑色类达到“正、浓、阳、均”最优,白色类冰白最优。
按照翡翠的种可分为玻璃种、水种、冰种、芙蓉种、金丝种、豆种、油青种、糯种等,其中以玻璃种的品质最好,在市场上的价值也比较高。
外行看颜色、内行看种水”,可通过灯光的照射下,若是翡翠的种水越好,内部结构的晶体颗粒就很细,还会发出翠性的闪光,反射出来的光线比较明亮,摸起来比较润滑,透明度和光泽度高,反之则为次品。
其中玻璃种翡翠在市场上比较少见,它是比较稀有的品种,它的价值也比较高,一些品质好点的玻璃种更是天价,它就像名字一样,看上去给人一种透明如冰的感觉,无杂质,具有很高的玻璃光泽。
扩展资料
翡翠以硬玉为主的无数细小纤维状矿物微晶纵横交织而形成的致密块状集合体。对于自然界翡翠的形成,主要有四种主要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是岩浆在高压条件下侵入到超基性岩中的残余花岗岩浆的脱硅产物。
第二种观点认为是在区域变质作用时原生钠长石分解为硬玉而形成;或者认为是在板块碰撞产生的压扭性应力和低温作用下,钠长石先形成变质程度较低的蓝闪石片岩,进一步变质成硬玉而成。
第三种观点认为是在花岗岩脉和淡色辉长岩类岩脉在12~14kPa压力下,在钠的化学势高的热水溶液作用下发生交代而成。
第四种观点根据硬玉岩中含水~甲烷~硬玉三相包裹体的发现认为翡翠是由近硬玉硅酸盐熔体结晶而成,认为这种熔体源于300~400km处地幔中广泛存在的含碱辉石层。
从种水的角度,翡翠可以分为玻璃种、冰种、糯种以及豆种四个品种。
1、玻璃种翡翠
顾名思义,似玻璃、水晶那样清亮、晶莹透明的翡翠被称为玻璃种翡翠,它的种纯净度很高,其结晶颗粒细微到隐晶的聚合体,致密而坚实,抛光呈玻璃面。
可以看到它侧方泛出微微带有点绿头感或蓝味的莹光,这种肉眼直观带有莹光,即行家说的“起莹”。 此莹光越强说明其种质越好,坚韧度也要比一般翡翠料高。
2、冰种翡翠
这种翡翠就像冰块。但冰种的透明度往往不如玻璃种,只是冰种翡翠看上去还是会有那种冰清玉莹、清清凉凉的感觉。
冰种外层表面上光泽很好,半透明至透明,清亮似水给人以冰清玉莹的感觉,冰种水头足,很透明,质地极佳。冰种翡翠中质量最好,透明度最高的常被同行称为高冰种,意思是指冰种中最好的一种,但又未能达到玻璃种的程度。
冰种翡翠质地与老坑种有相似之处,无色或少色 。若冰种翡翠中有絮花状或断断续续的脉带状的蓝颜色,称这样的翡翠为“蓝花 冰”,是冰种翡翠中的一个常见的品种 。
冰种是中上档或中档的翡翠。 其玉料常来制作手镯、挂件和素形(椭圆蛋面 形、梨形、方形、心形、马眼形、马鞍形、怀古形)、佩、坠、镯、圆珠。
3、糯种翡翠
糯种是珠宝行业的术语,糯指的是翡翠玉的细腻度,种是指翡翠玉材料的质地。而糯种翡翠像是糯米汤,有种糊稠的感觉,透明度略低。内部结构朦胧不可分辨,棉质化在结构内部,水头好的糯化种可达到冰种的水平,为了区别普通的糯化种,这样的也叫冰种化底。
糯化种翡翠又可详细分为糯冰种和糯米种。糯冰种指比冰种略混浊的种,就像杂质略多的冰一样,也有学者将其归类为冰种。
4、豆种翡翠
其大多呈短柱状,恰似一粒一粒的豆子排列在翡翠内部,仅凭肉眼就能够看出这些晶体的分界面。因其晶粒粗糙,故玉件的外表也难免粗糙,其光泽、透明度往往不佳,通常被翡翠界称为“水干”。
一些带有青色者,被称为“豆青”或“淡豆”;带有绿色者,被称为“豆绿”。豆种翡翠极为普通,质量较差,属于低档玉种。豆种可细分为粗豆(晶粒大于3mm)、细豆(晶粒小于3mm) 、糖豆和冰豆等。
旧时商界称翡翠有“三十六水、七十二豆”,泛指翡翠的品种繁多,而并非是豆种翡翠有七十二种之多。翡翠中最为常见的是豆种,所以行内有“十有九豆”之说。豆种的特征一目了然,绿色清淡多呈绿色或青色,质地粗疏,透明度犹如雾里看花,绿者为豆绿,青者为豆青。
豆种翡翠往往用来做中档手镯、佩饰、雕件等,几乎涵盖了所有翡翠成品的类型。其实豆种翡翠本身也是一个庞大的家族,简单点分类就有豆青种、冰豆种、糖豆种、田豆种、油豆种和彩豆种等近十种之多。
翡翠的鉴定
1、翡翠的光泽
翡翠通常呈玻璃光泽,光泽明亮、锐利,反射点集中,光线不发散。而且,玻璃光泽的翡翠透明度高,尤其是玻璃种翡翠,以其通透的质地深受人们喜爱。
2、翡翠的硬度
翡翠硬度比较高,韧性也非常好,用其刻划玻璃,会在玻璃表面留下痕迹,而自身没有损伤。所以,可以测试翡翠的硬度,若是人工处理过的翡翠,其硬度必然有所下降,不如天然翡翠的高。
3、翡翠的翠性
翡翠的翠性也就是苍蝇翅,这是鉴定翡翠重要依据之一。苍蝇翅即翡翠表面在光照耀下见到的闪光小面,如同翅状的闪光,这是翡翠独有的特性。
在观察“苍蝇翅”时也需要有一定的诀窍,观察是应着眼于翡翠的反光面,和尽量避开抛光较好的部位。经过处理后的翡翠根本无苍蝇翅。
4、翡翠的白棉
翡翠的白棉指的是翡翠内部的呈不规则形状的透明或半透明的白色物质,也可以称为杂质。它的存在影响了翡翠品质与质地的好坏,但也是鉴定翡翠的依据之一。因为,只有天然的翡翠带有白棉,人工处理过的是没有的。
5、翡翠的色根
鉴定翡翠的色根,即是看翡翠绿色真伪。在整件翡翠上,能看到一点或是一丝的深绿,再由深绿逐渐变浅,形成一种颜色的过渡,便称之为色根。
若是天然的翡翠,其色根有形,分布不均;若是处理过的,色根漂浮于表面,没有自然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