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蜡为什么越戴越没有光泽

蜜蜡为什么越戴越没有光泽,第1张

蜜蜡越戴越没有光泽的原因:氧化反应、光照反应、水分蒸发。

1、氧化反应

蜜蜡在戴过之后如果没有好好保存,长时间与空气接触后就会发生氧化反应,这也会让蜜蜡越戴越没有光泽。

2、光照反应

蜜蜡如果长时间受到日光或是灯光的照射,会对蜜蜡内部造成辐射,不仅会让身体受到伤害,还会让蜜蜡越戴越没有光泽。

3、水分蒸发

蜜蜡本身也是带有水分的,如果长时间戴着蜜蜡首饰处在高温环境下,就会让蜜蜡的水分被全部蒸发,这就使得蜜蜡越戴越没有光泽,还会出现严重的开裂情况。所以蜜蜡会越戴越没有光泽,很有可能是因为水分蒸发。

蜜蜡的鉴别方法

1、盐水测试法:琥珀密度在105-110之间在1:4的饱和盐水中,琥珀、轻质塑料和树脂均可浮起来,普通塑料、玻璃、压克力和电木下沉。

2、热试验:将针烧红刺琥珀的不明显处,有淡淡松香味道。电木、塑料则发出辛辣臭味并粘住针头。

3、刀削针挑试验:裁纸刀削琥珀会成粉末状,树脂会成块脱落,塑料会成卷片,玻璃是削不动。用硬针与水平线呈20-30度角刺琥珀会有爆碎的感觉和十分细小的粉渣,如果是硬度不同的塑料或别的物质,要么是扎不动,要么是很粘的感觉甚至扎进去。

4、洗指甲油的药水:用棉签擦点反复擦拭琥珀表面,没有明显的变化。塑料和压和琥珀都没变化,但是树脂和柯巴脂因为没有石化就会被腐蚀而产生粘粘坑,将松香放入药水中浸泡它会慢慢融解。

蜜蜡怕高温,千万别用热水煮,否则可能毁了你的宝贝。蜜蜡是一种不透明的天然琥珀,属于有机宝石,颜色**为主。蜜蜡熔点低,怕高温,怕阳光曝晒,宜避免放在阳光直接照射,和靠近热源的地方。蜜蜡性脆,在干燥的环境中容易产生裂纹。因为蜜蜡的主要成份是碳氢化合物,所以应避免接触酒精,指甲油,汽油等挥发性溶剂,否则会应产生化学作用而溶解。蜜蜡密度低,硬度也不高,存放时要注意避免和其它坚硬的宝石放在一起以免踫撞产生伤害。蜜蜡佩戴时间久了表面上容易产生氧化作用而使其光泽消失,这时可用丝绸反复轻轻地摩擦其表面,蜜蜡的光泽就会再度出现了。如沾染上一些挥发性、腐蚀性很强的物质可用温湿布轻轻擦拭干净。如果琥珀饰品表而损伤或因与硬物摩擦而变得毛糙,产生细细的摩擦痕,可选择一块软布,放置少许细腻的牙膏,轻轻摩擦其表面,进行抛光。

本文来源于 观观雅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乱世用兵,盛世修书,在古代,很多著名的帝王都爱干这两件事,明成祖朱棣就是一个。 朱棣登基之后,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修书,修了《永乐大典》这部巨著。可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这部《永乐大典》自打问世,就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谜。 2014年,在南京图书馆举行了一场名为「 ”册府千华——江苏省藏国家珍贵古籍”的特别展览。在这次展览中,共展出了我国古代近200部国宝级的馆藏珍本图书。这其中最珍贵,也是最让每一位参考者都揪心的,就是明朝内府所抄的《永乐大典》残页。残页只有一页,纸面已经微微发黄,四周都有破损,高度还残缺了十多厘米,但上面用朱砂写成的句读和摘录,却仍然鲜红如初。这份残页,是《永乐大典》正本留给我们难得一见的历史印迹。 展出的残页 来源:光明日报 展出的是残页,而且还只有一页?剩下的去哪了?正本呢?这事要从1403年开始说起。 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任皇帝,但他的皇位来得有点名不正言不顺,朱棣一直担心世人会拿这一点来说事,所以在做事方面,一直特别勤勉。朱棣这么做,当然是想告诉所有人,他比建文帝更适合当皇帝。 然而在处理繁杂公务的时候,他发现,皇帝并不好当,经常会碰到一些问题,不懂,怎么办呢? 朱棣像 中午午休时间,朱棣也没闲着,而是到便殿去翻书查阅这些东西,可是很难找。他就想,如果有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东西方便检索,想查哪一类的东西都能查到该多好。所以朱棣就萌发了修这么一部书的想法,并把修书的工作交给了当时号称「 ”天下第一才子”的解缙。 虽然解缙第一次编的版本被老板朱棣怼得一无是处(解缙是一个典型的文人,满脑装的是儒家思想,他编撰的初级版本《文献大成》相当于一部儒家经典),但痛定思痛后,联合姚广孝,又花了五年时间,采择了七八千种古代典籍,编著了22937卷,分装成11095册,共3亿7千万字的《永乐大典》。 请注意,这3亿多字可都是书手们用明代官用的楷书:馆阁体一笔一画抄写出来的。因为字数太多,在当时刊印基本不可能,所以原书只有原稿本和正本各一部。《永乐大典》问世后,解缙终于盼到了老板满意的笑容。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宫中失火,南京皇宫发生火灾,藏在文渊阁的原稿本被烧毁。于是,《永乐大典》只剩下藏在北京的正本一套。心有余悸的嘉靖决定「 ”重录一部,贮之他所,以备不虞”。 嘉靖四十一年,文人们开始抄写,一直到隆庆初年才抄完。所以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永乐大典》应该正本,副本两套。 可是,现今存世的,就只有嘉靖年间的抄本(副本)。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已被储存在翰林院的《永乐大典》惨遭不测,大部分葬身火海,幸免于难的则散落一地。有些士兵觉得这些书籍体积大,比较结实,竟拿它们当了砖头,有的用作马槽,还有的用于修工事或铺路。只有少部分,被这些强盗带回国,或收藏,或转卖,珍贵的《永乐大典》散落世界各地。 据统计,全世界范围内,《永乐大典》只剩400册左右,分散在八个国家30多个收藏机构,而且经鉴定,全都是嘉靖时期的手抄本。我国相关部门一直在全力收购这批流失国外的秘籍,现已有《永乐大典》226册,共计11095册的《永乐大典》如今剩余不到百分之四。 其实,早在康熙年间,《永乐大典》数量上已经不对了。即使是嘉靖副本,也应如正本是11095册,可康熙年间的《永乐大典》副本,已经少了一千多册。 雍正时,副本由皇史宬移至东交民巷翰林院收藏。 乾隆纂修《四库全书》时,发现《永乐大典》只存9881册,又比康熙时少了一千册。光绪元年重修翰林院衙门时,有人再次清点《永乐大典》,已不到5000册。 到光绪二十年六月,翁同龢曾入翰林院检查,发现竟只存800册了(数量越来越少的原因,是监守自盗。嘉庆、道光年间,有官员偷窃《永乐大典》,以每册十两白银的价格卖给洋人)。 抄本被毁,那正本究竟在什么地方?这已成为「 ”中国书籍史上的最大疑案”。《永乐大典》的下落,许多学者都在关注,包括钱钟书、郭沫若等大家。 围绕着《永乐大典》的正本,目前有了以下三种说法: 一、藏于北京皇史宬的夹墙里 北京皇史宬是我国明清两代的皇家档案馆,但经过测量,东西墙厚35米,南北墙厚61米,就这么点儿地方,能藏得下《永乐大典》? 二、《永乐大典》的正本毁于明末清初的战火 此说法被最多学者认可。 郭沫若在《影印永乐大典序》中认为:「 ”明亡之际,(北京)文渊阁被焚,正本可能即毁于此时。” 按照郭沫若的说法,《永乐大典》很可能在明朝灭亡时,毁于李自成之手了。当年,李自成占据北京辉煌了40天,就被多尔衮、吴三桂的联军所败。李自成撤离北京之际,将怒火发泄在这些几百年的宫殿和城楼上,下令放火焚烧。皇城因此「 ”火光烛天”「 ”殿宇半毁”。郭沫若认为,《永乐大典》正本可能就毁在这把火中。 但许多学者认为,这种观点纯属猜测,没有真凭实据。当时确实烧毁了许多古籍,但并没有资料记载烧的就是《永乐大典》。 三、《永乐大典》的正本被殉葬 国内有学者将最喜爱《永乐大典》的明世宗的下葬时间相比较,也提出《永乐大典》的正本极有可能被带进了明世宗的陵墓——永陵。 这个说法也有纰漏,第一,此典籍是祖宗留下来的宝贝,怎么可能当做个人物品入葬? 其次,如果殉葬了,这么重大的事,史书中都没有一点半点记载,难道不蹊跷? 不过,假设《永乐大典》还存世,如今也只有永陵,是那个找而没找的地方。若想知道答案,只能打开地宫一看究竟。但地宫能打开吗?当然是不可能的!!! 更多专业知识请回复99查询 各类文玩的知识和鉴别方法 (输入数字直接查询) 例如输入「 ”1”,查询「 ”天珠知识” 1,天珠 13,碧玺 2,蜜蜡 14,崖柏 3,琥珀 15,核桃 4,金刚 16,砗磲 5,星月 17,水晶 6,凤眼 18,青金石 7,玛瑙 19,战国红 8,南红 20,金丝楠 9,绿松 21,小叶紫檀 10,沉香 22,木质手串 11,翡翠 23,绳结 12,和田玉 24,证书 欢迎大家联系我们我微信号一起交流探讨,若你想了解更多古玩,文玩的某些的文章,欢迎给我们留言投稿,我们希望在共同的研究和探讨中和大家一起进步! 平台合作请联系: 文章投稿转载请联系:

蜜蜡本身色彩丰富,并且色层也有深浅浓淡。

黄、红、蓝、青、白、赤、黑、紫、绿、橙这些宇宙常见的基本色调,蜜蜡都一应俱全,而其中以**为最普遍。树脂本身就是淡**,加上深层土壤黄者居多,对蜜蜡色泽的影响亦最大。

不同的颜色共存于同一块蜜蜡中,以及由此产生的变色、变彩,使蜜蜡的颜色多得难以胜数。不但如此,即使单色蜜蜡,其色层亦有深浅浓淡之别。

扩展资料:

蜜蜡的其它相关特点:

蜜蜡放在饱和的盐水中,真琥珀由于密度小会漂浮在水上,而普通塑料、玻璃、亚克力和电木会下沉。蜜蜡与琥珀有机宝石一样,触摸起来是温暖的,不会有冰凉的感觉,而人工合成的蜜蜡触摸起来就如同触摸玉器、玻璃等物体一样觉得冰凉。

在挑选琥珀或蜜蜡的时候,可以用手摩擦其表面,会产生松香味的则是真货;或者将针烧红刺蜜蜡,会有淡淡松香味道,最好的保养是长期佩戴,经常把玩,因为人体的油脂可以让蜜蜡表面形成一层鲜亮的包浆,越带越光亮。

-蜜蜡

人民网-沉睡万年始现踪的琥珀蜜蜡

温水清洗蜜蜡,在要清洗蜜蜡之前如果是长时间没有佩戴蜜蜡的话,那么可以用温水稍微浸泡一下,时间不宜过长,控制在30分钟之内即可,然后再用柔软的布擦拭一下,这样能将蜜蜡擦得非常干净,在通风的地方晾一下即可。白蜜蜡如何保养:1、白蜜蜡需要更多的滋润养护,所以我们除了要经常佩戴或者把玩白蜜蜡外,还要适时用橄榄油滋润表面,存放时也要注意周围环境不能干燥,要保持有一定的水分。不能把白蜜放置在风口处,还要经常把玩,使人体分泌的油脂滋养白蜜,保持白蜜的油润。2、白蜜蜡需要更多的清洁,所以我们手中的白蜜蜡一定要时常用水清洗,防止白蜜蜡颜色发脏发暗。3、蜜蜡是一种有机天然化石,怕强酸强碱,会被腐蚀,所以不能戴着白蜜蜡饰品洗澡,也不要让白蜜蜡与含有酒精成分的如指甲油、香水、发胶等有机溶液接触;蜜蜡硬度低,要小心不要摔碰和被利器划到,也不要与钻石等尖锐或硬的首饰一起存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10980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3
下一篇2023-07-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