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缅甸翡翠好

为什么缅甸翡翠好,第1张

1、缅甸自然资源丰富,自古就享有“金碧辉煌的土地”、“珠宝国”之美名。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缅甸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

2、关于翡翠的形成,有四个主要观点:是在高压条件下侵入超基性岩浆中的残留花岗岩浆的脱硅产物;是在产出区域的改变下,特有的长石被分解为了硬玉;是由硅酸石岩结晶而成,并通过其融化来形成一种特有的玉;是在板块碰撞产生的压扭力和低温作用下,进一步变质为硬玉岩。

3、通过一系列的分析研究,第四种观点更能得到知名专家的肯定,符合这个观点的只有缅甸。

包裹着各类古生物的琥珀化石,一直是古生物学家倍加珍视的“时光胶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然而,琥珀化石的原产地之一:缅甸克钦邦,却是个常年动乱不安的地方。由于缺少有效的保护措施,许多宝贵的化石在科学家发现之前就已经流失或被破坏了。

随着科学家对缅甸琥珀的不断渴求,一个伦理“雷区”也油然而生——这些化石来自于冲突频发的缅甸克钦邦,科学家无法勘察那里的地质情况,获取化石年龄和周边环境的线索。在克钦邦,对立党派争相谋取琥珀及其他自然资源带来的利益。“这些商品助长了冲突,” 保罗·多诺维茨,一位缅甸驻华盛顿非政府组织***说,“它们为武装冲突参与者提供了资金,缅甸政府为了切断这些资源,对民众施行了极端措施。”

中国边境城市的琥珀走私和黑市,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这种情况在很多国家的边贸中都存在。缅甸人来的地方,很多是政府军和地方武装交错区域的,他们很可能给其中一方或双方都交了正式或非正式的税金,才能带出琥珀。但至于是不是正式的海关渠道,我们不清楚。中国方面,所谓的“走私”,主要是依据量和价值。

在边民贸易中,适量的琥珀是允许入境的,一般一人5000元以内,琥珀毛料可以不申报——因为毛料很便宜,有的甚至几角钱1克。如果以5元1克计算,可以带1000克,一般是每人几百克,1~2千克。也就是说,缅甸人会经常带低价值的毛料进来,是在当局允许范围的。但毛料开了之后如果是很好的虫子,价格增加,那也是运气使然。大多数毛料开了就是普通的珠宝。其实有没有其他渠道运进来琥珀,我们并不清楚。所以,腾冲的琥珀,其实是一个常见的边贸珠宝市场生态。

世界上有几十个国家在产钻石,唯独缅甸产具有商业价值的翡翠,现在世界上其它地方,比如说日本、美国、哈萨克斯坦都发现了翡翠,但是只是一种硬玉岩,还达不到商业价值不能做成首饰。

为什么只有缅甸出产翡翠呢?一直以来,地质学家都把翡翠的形成看作一个谜。曾有人认为翡翠与钻石一样,是在地壳深处几千度高温,在高压条件下结晶形成的。其实不然,研究证实,翡翠是在低温,高压等特殊地质条件下形成的。这是因为缅甸处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的。

在地壳运动过程中,缅甸正好处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碰撞俯冲带位置,由于受地壳成分、强烈的构造运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最终形成了这种特有的矿产资源,由此也就成为缅甸的宝贵财富。缅甸翡翠产地位于缅北摩谷雾露河中上游地区,原生矿带长250

千米。主要分布有三个矿区:后江矿区、帕岗矿区和抹岗矿区,其中帕岗矿区蕴藏宝石级翡翡翠量最大。

缅甸翡翠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优质翡翠只产于缅甸,翡翠的保值空间非常大,具体原因在于:

一、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使得翡翠只能越来越贵;

二、高档原材料的匮乏,现在国内市场需求很大,缅甸矿区的资源已渐渐枯竭,包括香港等地中高档的收藏级翡翠都开始往内地回流以应对内陆市场的火爆局面;

三、无替代品,翡翠人工合成的技术还远远不过关,合成品和天然优质翡翠相差甚远;

四、雕刻的手工作业,优质的翡翠雕刻品都是靠手工一件一件地雕刻出来的。

缅甸北部的勐拱地区是翡翠的产地。而事实上,世界上出产翡翠的还有日本、俄罗斯、危地马拉等其他几个国家。但是这些国家出产的翡翠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来看,都无法与缅甸翡翠相比。

翡翠原石

目前关于翡翠的形成,主要有五种观点:

第一种:岩浆在高压条件下侵入到超基性岩中的残余花岗岩浆的脱硅产物;

第二种:在区域变质作用时,原生钠长石分解为硬玉而形成;

第三种:花岗岩脉和淡色辉长岩类岩脉在12~14kPa压力里,在钠的化学势高的热水溶液作用下发生交代而形成;

第四种:由近硬玉硅酸盐熔体结晶而成,熔体源于广泛存在的含碱辉石层;

第五种:在板块碰撞产生的压扭性应力和低温作用下,进一步变质成硬玉岩。

随着研究的深入,大部分地质学家都更偏向于第五种说法。那我们就从第五种观点出发,分析为什么只有缅甸的翡翠能够达到玉级。首先,翡翠成矿和钻石不一样,钻石需要几千摄氏度高温和一万个大气压以上的高压才能形成,这样的地质环境在地球深处随处都是,因而钻石的产地遍布全球。而翡翠形成于“低温超高压”的地质环境下(地质学上的低温也有200-300℃),这样的地质环境是相互矛盾的。

因为在物理学中,越深入地幔,压力越大,温度也会越高,这是必然的。而翡翠要求在低温环境下持续施加超高压。低温代表浅地表,高压代表高温,高温代表深地层,这几种条件是无法共存的。因此“低温超高压”的地质环境,理论上是不存在的。

翡翠原石

实际上,现在开采的翡翠埋得都不深,印证了“低温浅地表”这个环境,那么翡翠成矿所需要的高压又是从哪来的呢?这就要牵扯到地质学上的板块构造学说了。我们把目光集中到地图上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的附近,几千万年前,漂移的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撞,其力量之巨不但从平地隆起了几千米的青藏高原,还形成了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同时,也给翡翠的形成提供了持续的高压条件。这样,翡翠形成的三个条件就具备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11038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3
下一篇2023-07-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