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铜掐丝珐琅怎样鉴别

清代铜掐丝珐琅怎样鉴别,第1张

第一从绘画风格方面。

康熙珐琅彩瓷的外壁全部涂满色彩,不露白底,不题诗。内容上改变了康熙朝有花无鸟的单调画法,绘花鸟、竹石、山水等各种画面,并配以书法极精的相应题诗和蓝料印,成为瓷和书、诗、画相结合的艺术珍品。

第二从底款方面。

康熙朝的底款多为 康熙御制 宋体双排料款,料有蓝、红、黄三种,多数为蓝料款,黄款主要建于紫砂器。

雍正朝的底款多为 雍正年制 宋体双排蓝料款,少数为 大清雍正年制 楷体双排清华款。

乾隆朝的底款多为 乾隆年制 双排蓝料款,字体多数为宋体,少数为四字或六字篆体,未见红、黄料款。  

第三从器型方面。

康熙珐琅彩主胎釉要采用景德镇烧制的素白瓷为胎,为了达到铜胎画珐琅器施彩的效果,以里壁施釉,外壁无釉的反瓷为胎,在胎的外壁上施珐琅彩料然后再入窑烘烧成反瓷,再进行描绘。瓷胎较铜胎质地更为细腻洁白,将彩料映衬得更为艳丽润泽,其彩绘的效果较铜胎画珐琅彩更胜一筹。

扩展资料

珐琅器的历史。

珐琅器最早诞生于希腊,希腊普鲁斯岛出土的公元前12世纪的六枚戒指和双鹰权杖首,被公认为最原始的掐丝珐琅。在12世纪,掐丝珐琅器由阿拉伯地区直接或间接传入我国。

事实上,阿拉伯地区的掐丝珐琅传入我国,应分为两个阶段:先是由彼地制作的掐丝珐琅器,经由东西贸易的兴起,随着一般番货传入我国;而后又由于蒙古人统治欧亚大陆,建立大元帝国,由于人种的迁徙与文化技艺频繁的交流,掐丝珐琅的制作技巧随着西方艺人传入我国。

明初,掐丝珐琅已经被某阶层的人士使用,到了景泰年间,珐琅工艺臻于鼎盛。

—— 掐丝珐琅

——铜胎掐丝珐琅

镇宅之宝古钱,通体金铜,天圆地方,自古以来,古钱就有着趋吉避凶,解灾化煞,保平安的强大功效。此钱极具镇宅化煞之功效,正面为镇宅之宝。背面为龙凤呈祥、八卦图案。

此钱挂放门口,或是放置于大门口内门垫下方,起极强的镇宅效果,另外因是铜钱造型,又具有招财之功。也可以摆放在一进大门后,看到的显眼之地,镇宅之宝四字面朝门口或者窗户外。同时,此钱化解大门与别家大门相对,或者大门外是电梯、上下楼梯,都能起对应化煞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36755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7
下一篇2023-08-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