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玺检验里面有有机物是好碧玺么

碧玺检验里面有有机物是好碧玺么,第1张

  不是。

  碧玺按颜色可分为:红色碧玺、绿色碧玺、蓝色碧玺、黑色碧玺、无色碧玺、西瓜碧玺、**碧玺等,其中红色碧玺与蓝色碧玺的价值较高,绿色碧玺虽因产量较大而价格较低但比较畅销。就具体的碧玺品种而言,帕拉伊巴碧玺、玫瑰红碧玺、紫红碧玺、西瓜碧玺、猫眼碧玺等都比较名贵。碧玺的硬度较大,但却易碎,因而要注意保养。正常情况下,佩戴后的碧玺是不会变色的。那么,碧玺在什么情况下会变色呢

  

  

  

  

  “玺”字在中国指的是皇帝用的印鉴,据传慈禧太后非常喜欢西瓜碧玺,而且碧玺在清朝受欢迎的程度不下翡翠,当时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就把这种宝石命名为“碧玺”以显示其尊贵。

  

  特点介绍

  

  一、复杂的成分。碧玺的矿物名称是电气石,它是一种硅酸盐类矿物,是自然界少有的化学成分复杂的宝石矿物之一。不同的碧玺含有微量元素“锰、铁、钠、镁、钠、铬”中的一种或多种,含有的微量元素的比例不同,就会使碧玺呈现不同的颜色。如含铬与钒可使碧玺呈现祖母绿色,而含锰即成红色或粉红色碧玺。

  

  二、形态简单。碧玺是三方晶系,具有针状与长柱状两种晶体形态,并且柱体的两端常呈现不同的锥面。碧玺的晶体横截面为等边三角形,三角形的每边又向外凸出,很容易识别。

  

  三、碧玺的特点颜色丰富多样。碧玺是彩色宝石中色彩最丰富的宝石,颜色多达15种。而即便是同一种颜色的碧玺,如红碧玺,其颜色也十分多样。

  

  碧玺的透明度和光泽: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玻璃光泽。

  

  光性特征:一轴晶,负光性。

  

  发光性:一般无荧光,粉红色碧玺在长、短波紫外光下有弱红到紫色的荧光。

  

  光学效应:含大量平行纤维或线状空管的碧玺切磨成弧型宝石后可显示猫眼效应。由于管状包体很粗,猫眼效应通常较差。

  

  首先,佩戴后的碧玺首饰变色,一般情况下是假冒仿制的碧玺,如镀膜碧玺,佩戴久后,会变暗、变色。另外,通过人为的改变环境的方式也能使的碧玺的颜色发生改变,如加热。加热是碧玺加工时常见的手法,按国家碧玺人工处理标准来说是属于优化,是合理的,因此,在鉴定证书上是不标明的。通过加热,让碧玺身处450-650℃左右时,碧玺的颜色会发生微微的变化,如本来是红褐色的碧玺变成火红色的碧玺,绿碧玺的颜色改变为祖母绿般的绿色等等。但经过热处理而改善的颜色,在正常的佩戴过程中也是不会变色的。这点常用来事后判断购买的碧玺是否是假的依据。参考:wwwcnartnorg/20/2015-03-26/6238html

碧玺的优化处理常见:热处理、充填处理、染色处理、镀膜处理、辐射处理、扩散处理。

工具/原料

碧玺 处理优化 碧玺处理 碧玺优化 草莓晶

方法/步骤

1、 热处理

国家标准把碧玺的热处理列为优化,在证书中是不给于表明的。经过热处理可以改变碧玺颜色和提高碧玺的净度。

经过热处理的颜色的变化:深绿-蓝绿色碧玺变浅,透明度会提高,绿色加强蓝色消失;除去碧玺颜色中的红色调;某些褐色或褐色碧玺变成粉红色或无色;紫红色调变成蓝色;橙色色调变成**。

经过热处理的碧玺,其显微包体常有明显的变化,可见到一些气—液包体破裂(包裹体边缘有放射状须状纹)而产生的变暗现象。(这是鉴定是否热处理的依据之一)

2、 充填处理

碧玺包裹体丰富、裂隙发育却成为碧玺加工中的一个痛病。一般工厂在半宝石的加工过程中,为了避免原料的破裂,增加出品率,都是在切割之前充胶,其作用就是增加粘合度并附带着增加透明度。特别是碧玺,作为半宝石中的比较贵重的一个品种,一般即使在充胶之后都才有10-20%的出品率,如果不充胶,出品率可能连5%都不到。这样,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出品率,几乎所有的碧玺在切割之前都会有充胶这个环节。    

质量好的碧玺是不需要充填处理的,优化处理会降低碧玺价值。

充填物分俩类:有机物和玻璃,细分为无色胶、无色油、有色胶、有色油、无色玻璃,有色玻璃。

在常规检测中,在宝石显微镜下观察碧玺样品的内部, 其大多具有**与白色絮状充填物以及蓝色闪光、流动构造等特征(请看以下4个图)。你仔细观察充填过的碧玺表面,你会发现碧玺的光泽度和充填物的光泽度是不同的。

图一

图二

充填物是充填在开放性裂隙中的,鉴定充填过油和胶的碧玺时,要注意观察表面光泽和充填物的光泽的区别,一般可见黄褐色填充物(图三);鉴定充填玻璃的碧玺时,在碧玺晃动过程中会出现闪光效应(图四)。

图三、黄褐色填充物

图四、裂隙中闪光效应

☆☆观察闪光效应时,要注意与未充填的薄膜虹彩效应区别,很多人会混淆的!!!

这种闪光现象在裂隙面的不同位置可表现不同的颜色,并且随样品的转动,闪光颜色可以发生变化。

而未充填的裂隙,像一片薄膜,会出现虹彩干涉现象,有时会被误认为是闪光效应。虹彩效应显示的是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光谱色,而闪光效应颜色相对单一。

另外,虹彩效应一般在近于垂直裂隙的方向上表现的最明显,而闪光效应则在几近平行裂隙的方向表现最明显。 未充填的裂隙一般有羽毛状外观,可见度高;充填裂隙的可见度低,不借助闪光效应很难发现。

虹彩效应的水晶

★★注意:

检测碧玺是否填充,用肉眼比较难分辨时,就要靠布鲁克红外测试(检测是否填充有机物的)、QUANT’X 型X-荧光能谱仪测试(检测是否填充Pb玻璃)。

有学者认为,目前国内的半宝石行业,在加工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添加胶、蜡之类,或者充填玻璃之类,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出品率的目的。行业的发展需要标准的正确规范与引导,一棒子打死或许可能有矫枉过正之嫌。充填有机物确实也有所作用,不然,那些中低档的碧玺的出品率就更低,碧玺行业乃至半宝石行业将面临重大的危机。那么,可否按充填的程度进行分级,即明显的,对样品的品质有影响,或者有添加有害元素的,应加以说明;如不明显,仅对加工有所改善的,可否定位为优化?于此又联想到红宝石的充填处理,不是与此极为类似吗?或许有关部门应予以更多的关注和沟通,才能有利于行业更好的发展。

3、 染色处理

常见红、绿、蓝的串珠中,一般把颜色浅的染成颜色深的,或者把无色的染成带颜色的,注意裂隙中的染剂富集就可以,肉眼和十倍放大镜就足够了!(顺便注意一下爆花晶,如下图)

4、 镀膜处理

无色或近无色的碧玺,经镀膜处理后可以形成各种颜色,颜色鲜艳。大部分的镀膜碧玺在折射仪上只有一个读数,并且RI变化范围变大,甚至超过170。光泽大大增强,可达亚金刚光泽。镀膜后,可以看到晕彩效应浮于表面,这个是很容易检测到的。

镀膜后的碧玺

5、 辐照处理

多见于阿富汗地区产出的碧玺,浅绿色 浅蓝绿色(帕拉伊巴色)的要注意 还有能把粉红色的处理成深红色的。这个检测起来有点难度,肉眼就放弃吧,要进行仪器检测的。

6、 扩散处理

这个应该是最新提出的方式,最早出现在非洲产出的碧玺,一般是多出现在蓝色碧玺中,把浅色的表面扩散成深色的,注意碧玺中会有受热不均匀时产生的炸裂,还有在水中可以看到边缘颜色比中间的深(注意观察是可以看出来的,一般这个是要在重液中检测,但是我发现在水中也很明显)

END

注意事项

国家标准把碧玺的热处理列为优化,在证书中是不给于表明的。经过热处理可以改变碧玺颜色和提高碧玺的净度。

碧玺的优化处理常见:热处理、充填处理、染色处理、镀膜处理、辐射处理、扩散处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36803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7
下一篇2023-08-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