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颜色。看颜色是否纯正、浓艳、均匀,并用聚光手电筒检查是否有隐藏的杂色。以颜色浓艳、纯正、均匀,杂质微小者为佳。翡翠中翠绿色具有较高的价位,其次为红色、紫色。
2、观察透明度。在强光下观察,透明度愈高愈好。
3、听声音。敲击声清脆悦耳者为佳。
4、观察翠性和石花。对光观察,翡翠中有其他矿物颗粒的闪光(即翠性),并常有团块状白花,称石花。两者均以少为好。
1、种:翡翠的质地被称为种,它是对翡翠产品最基本的描述,譬如老种、新种、玻璃种、冰种等等翡翠产品的商业名称。决定翡翠商业品种的主要原因是翡翠的结晶体颗粒大小和这些颗粒的交结关系。也就是说结晶颗粒越小,交结越好翡翠的质地就越好。
水:评价翡翠好坏的又一因素叫“水”,俗称为“水头”,专业人说的水头足就是翡翠的透明度高,水头足的翡翠不仅给人一种水汪汪的感觉,看起来也非常的晶莹剔透。根据翡翠透明的程度一般分为透明、较透明、半透明、微透明和不透明。越透明的翡翠价值就越高。
2、底:“底”指的是翡翠玉中无色的部分。由于翡翠是由很多种矿物聚集而成的,它的结构主要是纤维状结构和粒状结构,决定着翡翠价值大小的就是是否有杂质。
3、色:绿、红、白、紫、黄等是翡翠常见的颜色,这些颜色的翡翠里,带有绿色的翡翠是最好的翡翠,如果我们见到一件翡翠中有绿色,但同时又有罗蓝色和紫色,那么它就是一件非常少见的祖母绿翡翠了。
4、工:“工”指的是一件成品翡翠的3个方面:外形、做工、重量,由于玉器产品的设计者、工艺和文化内涵的不同,生产的年代、每个作品的大小都有不同的特征,所以没有办法把它们具体的分级。
1、实际上,翡翠的A、B、C货的区分依据,和翡翠本身的品质并没有任何关系,它仅仅是为了翡翠是不是纯天然的。目前在市场上,把没有经过任何化学处理的翡翠称为a货翡翠,把经过酸洗漂白处理的称为B货翡翠,把经过化学染色处理的称为C货翡翠,把同时经过酸洗和染色处理的称为B+C货翡翠。此外,市场上还有一种所谓的“D货翡翠”,它实际上使用其它和翡翠相似的玉石冒充的,根本不是翡翠。
2、那么,既然搞清楚了a货翡翠的概念,我们要怎么评定a货翡翠的价格呢?事实上,最为直观的方法,是查看翡翠鉴定证书。在翡翠证书上,除了会明确标示翡翠是否为A货之外,还会详细地标明翡翠的各项物理参数,包括翡翠的颜色、硬度、密度、折射率、光泽、水头等等,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很好地判断翡翠的品质究竟好不好,也就能够初步估算出翡翠的价格。
3、倘若没有鉴定证书,我们也可以用简单的方法,查看翡翠的种、水、色,从而判断出翡翠的品质。首先,翡翠内部结构的不同的,构成了翡翠不同的种,因此,衡量翡翠种的品质的方法,是用放大镜观察翡翠内部,看翡翠内部的杂质分布情况,此外,还可以用触摸的方法感受翡翠的质感。水指的是翡翠的水润程度,也就是翡翠的透明度,我们可以用打光的方法,查看光线在翡翠内部的透射长度,长度越长,翡翠水头越好,品质越高。翡翠的色指的是翡翠的颜色,颜色越纯正、浓郁、鲜亮,品质越好。
1、颜色,翡翠的颜色非常丰富,有绿、红、紫、灰、黄、白、黑诸色。其中绿色称翠,红色为翡,淡紫色称紫罗兰,三种颜色集于一体者,人称“桃园三结义”。一般来说,在其他质地相同条件下,纯正的翠绿色最为昂贵,紫罗兰、红翡、花青、豆清、油青、瓜皮绿等次之,灰色和白色最低廉。
绿色是决定翡翠价格的关键色泽,业内人常用“浓、阳、俏、正、和、淡、阴、老、邪、花”来作为评价标准。
“浓”指颜色深绿而不带黑。反之是“淡”,指绿色浅,显示无力。
“阳”指颜色鲜艳明亮。反之是“阴”,指绿色昏暗而凝滞,按明亮程度可分为四级。
“俏”即绿色显得美丽晶莹。反之是“老”,即绿色显得平淡呆滞。
“正”指绿色鲜艳纯正。反之,绿色中泛有黄、青、蓝、灰、黑等色均为“邪”。邪色价值明显降低,尤其要注意细微之间的邪色差别。按照绿色混有不同颜色的多少程度可以大致划分为六级:
“和”指绿色均匀而不花之意。翡翠晶体颗粒的分布会影响颜色的分布,不均匀是翡翠的特点,如绿色呈丝条状或有散点、散块就是“花”,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玉料或玉器的价值,
2、净度,裂绺和杂质的存在,会影响颜色和美观,降低翡翠的质量。除俏色雕刻外,翡翠越纯净越好。只有对裂绺的大小、位置、分布、深浅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判断出裂绺对翡翠价值的影响程度。
3、工艺、重量大小,翡翠成品可分为素身成品(没有雕刻,单切割打磨抛光)和雕件(有雕刻)两大类。素身成品:各类弧形戒面、心形坠、手镯、怀古等素身挂件要求突出颜色、切工规整(长宽比例协调,造型饱满,线条流畅)且抛光优良。手镯则要求整体均匀美观,无裂隙。
雕件:各类雕刻挂件、摆件等要求巧妙构思、造型优美、技艺娴熟、做工精细都将对价格起着决定作用。在其他评定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体积重量越大,价值就越高。
4、结构和透明度,翡翠的质地细腻、粗糙、紧密、松散的程度影响翡翠的种。透明度对翡翠的外观影响很大,“种”的好坏取决于质地,同时又影响水头的好坏。
1、光泽。翡翠经强酸碱浸泡处理后,结构疏松,没充填之前表面见溶蚀凹坑,使之产生漫反射,光泽变弱。加人树脂或塑料等有机充填物后,翡翠常有树脂光泽、蜡状光泽或者是玻璃光泽与树脂光泽、蜡状光泽混合。
2、颜色。由于翡翠结构被破坏,内在原有的光学性质也发生了改变,所以“B货扩翡翠的颜色分布无层次感。虽然这种方法处理的翡翠的绿色仍为原生色,但经过酸性溶液的浸泡,基底变白,绿色分布较浮,原来颜色的定向性也被破坏了,看起来很不自然。
3、结构。翡翠受到强酸强碱浸泡腐蚀后,有部分物质带进带出,在表面及内部沿矿物晶体间形成溶蚀,产生内部的连通式裂隙。在透射光照射下,可见内部纵横交织的裂隙。在反射光条件下,表面的溶蚀凹坑或蛛网状网纹清晰可见。
4、表面特征。这种方法处理的翡翠由于充填物与翡翠本身的硬度差别较大,在原生的裂隙处呈较明显的凹沟,充填物明显低于两边,许多绺裂组成了纵横交错的誓沟渠”。较大的“沟渠”中可见胶结物或残留气泡。加工技术较好的漂白加充填处理的翡翠表面非常光滑,无上述现象,须更加仔细地观察和测定。
5、密度、折射率。漂白充填处理的翡翠多数密度、折射率略低。密度为3.00~3.43g/cm,折射率为1.65左右(点测)。但是由于翡翠的矿物组成复杂,某些天然翡翠的密度和折射率值也可能偏低,所以密度和折射率只能作为参考数据,通常不能作为判定翡翠是否经过充填的依据。
6、荧光性。无或弱至强的紫外荧光,荧光分布均匀或呈斑杂状。早期“B货”翡翠绝大多数有荧光。短波:弱,黄绿或蓝绿(蓝白);长波:中至强,黄绿或蓝白色。但这种方法处理的翡翠通常荧光强度较弱或无荧光。
7、放大检查放。放大检查放大检查是鉴定这种处理翡翠的有效方法。分为表面观察和内部观察。用反射光观察样品的表面,通常可见到三种情况:表面明显可见分布较均匀的“蛛网”状或“沟渠”状裂纹。这是确定无疑的漂白充填翡翠。但要注意与抛光不良造成麻点状表面相区分。漂白充填处理翡翠裂隙边缘较为圆滑,“翠性”不明显;而抛光不良所形成的麻点状凹坑多呈三角形,边缘较尖锐,分布不均匀,多出现于颗粒粗大处,“翠性”明显。表面抛 光较好,但局部可见细小裂纹相对集中。这是因为翡翠经漂白充填处理后又经过较为细致认真的再抛光,使得表面较光滑,局部细小裂纹是被破坏的翡翠颗粒间的极细小缝隙未被完全充填的表现。表面极为光滑,细小的裂纹很少,但在表面出现很多类似“翠性”反光的亮点。亮点往往是在较粗大颗粒的表面或内部重叠分布,而不似解理面的片状闪光。在高倍显微镜下,可见许多小亮点为小的气泡,这是由于在充填处理时未能把缝隙里面的空气全部抽空而保留下来的气泡。用透射光观察翡翠的内部结构。经过漂白充填处理的翡翠结构松散,颗粒边缘界限模糊,颗粒破碎,解理不连贯。
8、热反应。“B货”翡翠加热200~300℃后胶质发生碳化。
9、敲击反应。经过漂白充填后的翡翠,其结构被破坏,矿物颗粒间被胶质充填。因此轻轻敲击后发出沉闷的声音,与天然翡翠清脆之声有明显的区别。
1、给翡翠估价应从“种、水、色、工”这四个方面综合考虑。种,可以理解为翡翠的透明度和硬度,种老,硬度高,透明度也高,种嫩,翡翠硬度低,不透明;水,可以理解为光照的透光度,也称透明度,有一到十分水的区别;色,就是翡翠的颜色;工,就是工艺、雕工,一个不太好的料子,在大师的雕刻之下可能可以达到完美的收藏品级别。
2、翡翠作为天然玉石,具有美观性、稀少性和耐久性,属高档耐用消费品;除具有一般财产的共同特征外,还可能具有特殊性:保值性、艺术性、投资性和文物性。而评估翡翠价格和其它珠宝首饰评估一样,包括评价和估价。评价主要是对被评估的翡翠饰品进行鉴定和描述,对其品质进行准确分级;估算价值,则以市场调查为基础,在特定的市场和在特定的市场级别上,从种水色工综合分析。
1、我们要知道,技术鉴定所采用的是现代科学手段,通过对“石头”的物理性质进行鉴别和排除,就可以判断出它是否属于真正的翡翠的指标,也就是说,有了这张鉴定证书就可以百分百断定,这是一块真翡翠了。如果对商家提供的真翡翠鉴定证书表示怀疑。还可以通过证书上的编号和钢印在网上进行查询,同样可以得出真伪。
2、其次,我们要知道,根据鉴定证书,我们可以根据翡翠的大小和重量,外观等因素对它进行初步的估价。这一过程,我们可以带着翡翠和证书前往鉴定机构得到估价,有的鉴定机构还会将自己估价的依据出具一份说明给你,这份说明就可以成为你日后要价的技术根据了。
3、这样一说,大家就明白了,一块翡翠的价格就是通过这样的技术鉴定程序来确定的,如果大家对准备入手的翡翠价格感到疑惑,完全可以要求商家出具鉴定结果和估价说明,只不过,这样的翡翠只能是原石,要想把它加工成不同款式的造型还需要经过专业的程序,我们要想佩戴完美的翡翠配饰还需要加上技术加工的费用才可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