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仪翠屋的花丝镶嵌

昭仪翠屋的花丝镶嵌,第1张

宫廷技艺花丝镶嵌

花丝镶嵌技艺在我国已经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它兴起于春秋战国,由于用料珍奇,工艺繁复,历史上花丝镶嵌一直只是皇家御用技艺。花丝镶嵌,又称“细金工艺”。实为“花丝”和“镶嵌”两种制作技艺的结合。花丝选用金、银、铜为原料,采用掐、填、攒、焊、编织、堆垒等传统技法。镶嵌以挫、锼、捶、闷、打、崩、挤、镶等技法,将金属片做成托和爪子型凹槽,再镶以珍珠、宝石。花丝镶嵌工艺早在春秋时就已有雏形,在明代达到高超的艺术水平,清代有了更大的发展,名品不断涌现,很多成为宫廷贡品。

花丝传承

“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的首饰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还有历朝历代的传统珠宝首饰,这些作品现在看来依然很时尚,造型简练,很有文化内涵。民族首饰和历代首饰,是我们设计师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设计源泉。”

“首饰设计是不分国界的,但一定有本民族内涵。合理运用本民族文化,把自己的智慧和创意体现出来,就是好的设计。体现东西方碰撞的作品,出现的火花也是最美的。”—白静宜

白静宜

花丝镶嵌高级定制业务首席设计师

高级工艺美术师

昭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丝镶嵌”传承基地白静宜大师工作室总工艺师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丝镶嵌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理事、《中国宝石》杂志编委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首饰设计师委员会副主任

国家宝石检测培训中心客座教授

白静宜大师1942年生于北京,1961年毕业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金属工艺美术专业,长期从事“花丝镶嵌”和珠宝首饰的设计、制作工作。

至今白静宜大师从事珠宝首饰及案头艺术品设计已五十余年,多年来在“花丝镶嵌”工艺技术的传承和创作设计上成绩显著。2008年,既国务院将“花丝镶嵌制作技艺”正式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之后,白大师被评定为这一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白大师的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设计大赛和博览会并屡次获奖。其作品代表作品有:金摆件《凤鸣钟》、《金玉地动仪》、《百事和合》、《祖国颂》等。

代表作品:

花丝镶嵌仿制珍品代表作“点翠六龙三凤冠”

凤冠正面顶部正中一条龙,口衔珠宝滴,两侧在如意形云头上各饰一飞龙,口衔珠宝串饰;中层三凤,口衔珠宝滴,作展翅飞翔状,下层为大珠花三树。北面三条飞龙并列,口衔珠宝滴,中下层为大珠花四树。冠口外沿一周嵌红蓝宝石,其间饰有珠花,里为金口圈。博鬓,左右各三扇,插在金龙首内。每扇饰金龙一,翠云翠叶四,边缘缀以珠串饰。

这项凤冠造型庄重,冠上镶嵌龙、凤、珠宝花、翠云、翠叶及博鬓,皆先单独做成,插嵌在冠上的插套内组合而成。一眼望去,凤冠上金龙升腾奔跃在翠云之上,翠凤展翅飞翔在珠宝花叶之中,龙凤口衔珠宝串饰,金龙、翠凤、珠光宝气交相辉映,十分富丽。

2012年1月,该件花丝镶嵌作品—“点翠六龙三凤冠”,获评“北京工艺美术珍品”。这一权威评选以《北京市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办法》为标准,获奖作品需经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推荐,北京传统工艺美术评审委员会评审,且受北京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认定,层层筛选,才能最终跨入“北京工艺美术珍品”的行列。

“花丝镶嵌”类别:“摆件”和 “珠宝首饰”的设计与制作;传承情况及业绩:本人就读的北京工艺美术学校是朱德委员长为传承中国传统工艺而建立的半工半读式艺术院校。我有幸成为第一批国家培养的正规专业人才,即学习美术基础和设计,又在老艺人的传承指导下参加生产制作。参加工作后,一直走着设计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在这条路上,我走了50年,使我终生受用,受益匪浅。 50年来,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和评比并多次获奖。

70年代初,由我创作的金镶宝石摆件“朝鲜族长鼓舞人”(照片遗失)、“接过先辈套马杆”等作品得到了外贸部门相当高的评价:“造型生动、舞蹈动作惟妙惟肖,有雕塑感。”同时,取得了批量生产的订单,给企业创造了很高的经济效益。这些作品采用了黄金和白金材料合制而成,用天然半宝石的原石来衬托作品,这是行业的首创。錾刻圆雕的立体人物、动物的造型也是初步尝试,突破了传统只用黄金、白银的材料,在工艺技法上也有创新。开拓了本行业创作的新思路。

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是我创作的高峰,期间创作了很多行业代表性的作品:在原材料的采用方面创作了“金镶象牙”、 “金镶玉”、“金、石雕、木雕”匹配镶嵌的高档宝石作品,如:金摆件“东方朔”(照片遗失)在香港展示时,在开幕式上就被收藏家订购了,还有“龙的传人”及荣获东南亚钻石首饰设计比赛“摆件组”最佳设计奖的“凤鸣钟”,以及为迎亚运服装饰物产品展评、展销、设计及制作的银镶瓷雕的“东方神韵”首饰系列等,在参展和参评中都得到专家的好评。这些作品同时拓宽了行业的创新渠道。 90年代初工厂不景气,经过“湖南进出口总公司”和花丝镶嵌厂领导的协商,本人带领几个技术工人,去往湖南设计制作了大型金摆件“金玉地动仪”和“单峰金驼”。

97年11月,退休后成立了个人工作室,设计制作金属工艺品和城市雕塑。如为人民大会堂、台湾真龙殿、新加坡“竹林寺”等地,以及王府井开街的大牌匾等錾铜浮雕。

2008年,2009年,分别完成了“祖国颂”、“百事和合”两件作品并获奖。

2009年,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丝镶嵌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同年与昭仪新天地(北京)珠宝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成立了以花丝镶嵌技艺为核心技术,集研发、展示、设计加工、文化传播与市场推广为一体的综合性传承基地——“白静宜大师工作室”。两年来,我们为恢复传统技艺,仿制了明朝金丝编织的“金翼善冠”、花丝镶嵌,点翠的“凤冠”,还有汉、唐、宋、元、明、清的六朝花丝镶嵌的首饰艺术精品。同时,研发了新作品,如金丝编织软体的晚礼服手袋,席地纹编织的手包等等,这些新款高档珠宝已经开始了高级定制业务。工作室人员配置齐全,研发人员除部分原花丝镶嵌技术工人外,招聘的都是艺术院校珠宝专业的毕业生,目前还在继续招聘,“传承基地”二期工程已经启动,工作室将扩大发展。

当代花丝镶嵌大师有马福良、程淑美等人。

马福良,1958年生,其父为一代花丝镶嵌大师马作文。大厂千年积淀的花丝镶嵌历史加上深厚的家传绝技,造就了马福良非比寻常的艺术水准,他设计创作的《花丝孔雀腊台》被国际友人做为馈赠总统的礼品;蒙藏工艺摆件、刀剑,多次获得金奖和最佳出口产品奖,在海内外广受赞誉,被誉为“大厂花丝镶嵌第一人”。2009年,马福良大师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现最新力作有《龙凤呈祥熏》、《莲花熏》。

程淑美,1945年生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花丝镶嵌制做技艺的传承人。先后拜多名玉雕大师、花丝大师为师。作品特点以花丝镶嵌为主,与玉雕等多种工艺结合,并以人物见长,使作品在传统花丝镶嵌行业中独树一帜。代表作有《九龙壁》、《普度观音》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丝镶嵌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理事、《中国宝石》杂志编委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首饰设计师委员会副主任

国家宝石检测培训中心客座教授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

昭仪新天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丝镶嵌”传承基地白静宜大师工作室总工艺师

至今,已近70高龄的白静宜大师从事珠宝首饰及案头艺术品设计已近五十年,为当今我国工艺设计界硕果仅存的老一辈设计大师,多年来在“花丝镶嵌”工艺技术的传承和创作设计上成绩显著。2008年,既文化部将“花丝镶嵌制作技艺”正式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大师被评定为这一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白大师的作品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髓的同时,创意新颖,生动脱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设计大赛和博览会并屡次获奖。其作品代表作品有:金摆件《凤鸣钟》、《金玉地动仪》、《百事和合》、《祖国颂》等。白静宜大师设计的作品“凤鸣钟”,在1983年在东南亚地区钻石首饰设计比赛中获最佳设计奖,是迄今为止我国花丝镶嵌作品在国际上荣获的最高权威奖项。

2009年,昭仪新天地北京珠宝有限公司与白静宜大师合作,在举世闻名的北京宋庄小堡村艺术东区,建立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丝镶嵌传承基地,致力于花丝镶嵌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让这一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宫廷艺术经典,重获生命力,走向市场,享誉世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36898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7
下一篇2023-08-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