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从颜色、柔韧性、重量、声音、硬度等方面辨别纯银项链的真假。
1 观察颜色
首先可以看它的颜色,纯度越高,颜色就越洁白,但很容易被氧化,而呈现黑色,尽管被氧化过色泽有些黑但很光亮。
2 柔韧性
真正的纯银项链不仅颜色白亮,而且它的柔韧性也是很好的,而假的银项链柔韧性就会差很多。
3 掂掂重量
人们经常这样说:“铝的质量轻、银的质量重、而铜的质量不轻也不重”。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掂一下它的质量来判断是否为银项链。
4 测试硬度
纯白银的硬度比铜低,而比铅、锡金属大。我们可以在挑选银项链时,在它的上面用一个硬东西来实验。如果出现了打滑,表面上也没有印迹的现象,可以把它排除在银之外。
5 听音辨银
纯银首饰掷地有声,无弹力,声响为 “卟哒卟哒”。成色越低,声音越低,且声音越尖越高而带韵。
扩展资料:
银饰变黑的解决办法:
如果银饰品变黑不要急着先去用洗银水洗,因为银水是化学制剂,对饰品也有一定的腐蚀作用的。
擦银布是你的首选。还有许多小偏方,比方说把银饰品放在可乐里面泡一夜,或者用软毛刷子蘸牙膏刷洗,不过洗完了可一定记得用棉布把水擦干。
参考资料:
-银饰品根据银饰的纯度的不同,火烧后也会有所不同,999纯银烧红冷却后还是白的,925的烧过后就会发黑了。
为什么变黑呢?因为纯银被火烧后会生成黑色的氧化银。
925银其实是指含银量925%的银质品,925代表银的纯度。
你这个变成了灰,至少我们能说他肯定不是925纯银的项链。
辨别方法:
1)99银:99银是没有混合其它金属的高度纯银,质地柔软,韧性强。是手工制作银饰的常用材料。99纯银大多以银重量(克数)和工艺复杂程度核算价格。
2)925银:是指含银量为925%的银,这是国际公认的纯银标准。
925代表含银量不是100%,因为在纯银中加入的75%的合金,硬度增强。
925银外镀白铑(行业上称白金),能够最大可能的延缓氧化或硫化情况下变黄变黑的特性,抛光后加强亮度。行业上把没有外镀白金的925银称为“素银”,保持银白色,因没格外加工,素银的表面在空气中比较容易氧化,但易清洗。
3)苗银:苗银是含有白铜成份的银制品。主要产于贵州云南等地,以家庭手工制作为主,款式较为夸张,大胆,显露个性,粗犷而不在乎细节,表面进行“故意氧化”处理,外表缺乏光亮度,追求一种“古”“旧”的“古银”效果,深受大家的喜爱。
4)藏银:原本藏银是30%银,加上70%的铜的合金,现在市场上也有完全用白铜镀银替代的。此种银饰价格相对低廉,但其粗犷不羁的个性还是深受消费者喜爱。
5)泰银:泰国特产,又叫“乌银”,标准也是925的银含量,有许多款式还可以超越925的银含量。不易变色,容易保养,是在银器上把银、硫的混合物融化覆盖表层疏松乌黑(也算泡黑的一种)。
与白银的光洁形成鲜明对比,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如此还增强表面硬度。别具一格的质感的色泽。但不是代表所有的泰银都是追求一种做旧效果。现在有许多款式都没有泡黑过,也保持了银的亮白。
6)假银:用其他金属制造只外镀一层薄银。而在珠宝部门鉴定时,但因为检验的只是表层的一部分,反而因为外镀了一层薄薄的99银或925银而极容易被鉴定为99足银的或925银的银饰。建议检验银饰的时候,最合理的方法把银饰从中间切割一个断面,检测中间最里层的部分。
925银一般是指含银量925%左右的银质品,纯度在925%左右即认定为纯银。
因为纯度过高的银柔软并且容易被氧化, 925银加入了75%的其他金属,使其具有理想的硬度。
由于能更好的塑形,镶嵌各种宝石,制作出造型多样、色泽光鲜、款式别致、工艺精美的银制品。925银迅速风靡全世界。
鉴别方法
很多爱美的女性都要选择首饰作为服饰的点缀。银首饰因为色泽银白、造型多样而受到很多消费者的喜欢。购买银首饰该如何鉴别呢?
首先,要看颜色。银首饰纯度越高,银色越洁白,表面看上去均匀发亮,有润色。如果含铅,首饰会呈现出青灰色;如果含铜,首饰表面会显得粗糙,颜色没有润泽感。
其次,掂重量。白银密度较一般常见金属略大,铝质轻,银质重,铜质不轻又不重。因而掂掂重量可对其是否为白银做出初步判断。若饰品体积较大而重量较轻,则可初步判断该饰品属其他金属。
再次,查硬度。白银硬度较铜低,而较铅、锡大,可用大头针划首饰不起眼的地方进行测试,如针头打滑,表面很难留下痕迹,则可判定为铜质饰品;如为铅、锡质地,则痕迹很明显、突出;如实物留有痕迹而又不太明显,便可初步判定为白银饰品。
最后,听声韵。纯银饰品掷地有声,无弹力。成色越低,声音越低,且声音越尖越高而带韵;若为铜质,其声更高且尖,韵声急促而短;若为铅、锡质地,则掷地声音沉闷、短促,无弹力。
另外,银首饰的含银量必须准确标明,消费者购买时应验看首饰上是否有“s925”或“925”字样。“s”是银的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925”则是纯银的标志。
只要有“s925”就可确保所购买的是真正的纯银首饰。购买时还要特别注意它的扣件是否能够扣紧而且牢靠。
购买银链时要将它放平,看链环是否扭结或弯曲。 (这里925指的是925%含量的标准银,还有75%含量的合金,因为纯银物理特性不适合做首饰,纯银基本上是不会用来做首饰的,做首饰一般采用电镀的办法,首饰才能长久保存)
参考资料:
-925银苗银藏银与纯银区别为:性质不同、含银量不同、颜色不同。
一、性质不同
1、苗银:苗银非纯银,掺杂了铜。
2、藏银:藏银是一种合金,其实就是白铜。
3、纯银:银含量极高的银混合物。
二、含银量不同
1、苗银:一般苗银含银量在15%以内。
2、藏银:传统上的藏银为30%银加上70%的铜。
3、纯银:含银量925%左右的银质品。
三、颜色不同
1、苗银:苗银是一般是白色的,没有925银的亮度,主要是因为其中含有杂质。
2、藏银:藏银首饰多呈微带黄的银白色,呈柔和的金属光泽。
3、纯银:纯银颜色洁白,表面看上去均匀发亮,有润色。
——苗银
——藏银
——925银
1、看首饰颜色:纯度愈高,银色愈洁白,首饰表面看上去均匀发亮,有润色。如果含铅,首饰会呈现出青灰色;如含铜,首饰表面会显得粗糙,颜色没有润泽感。
2、掂首饰重量:白银密度较一般常见金属略大,一般地讲: “铝质轻、银质重、铜质不轻又不重。”因而掂掂重量可对其是否为白银做出初步判断。若饰品体积较大而重量较轻,则可初步判断该饰品属其它金属。
3、查硬度:白银硬度较铜低,而较铅、锡大,可用大头针划首饰不起眼的地方进行测试,如针头打滑,表面很难留下痕迹,则可判定为铜质首饰饰品;如为铅、锡质地,则痕迹很明显、突出;如实物留有痕迹而又不太明显,便可初步判定为白银首饰饰品。
4、听声韵:纯银首饰饰品掷地有声,无弹力,声响为 “卟哒卟哒”。成色越低,声音越低,且声音越尖越高而带韵;若为铜质,其声更高且尖,韵声急促而短;若为铅、锡质地,则掷地声音沉闷、短促,无弹力。
扩展资料
银的分类
按品种
基本分为耳饰、颈饰、手饰、足饰和服饰5个大类。
耳饰包括:耳钉,耳环,耳线,耳吊。
项饰包括:项链,吊坠,项圈。
手饰包括:戒指,手镯,手链。
足饰包括:脚链。
服饰专指服装上的饰物,包括领花、领带夹、胸饰、袖扣。
按工艺处理
基本上分为亮银、原色银(手工银)、泰银等三大类。其中又分为镶嵌宝石的镶嵌类和不镶嵌的素银类。
亮银:通过在银饰表面电镀铑或其它电镀材料,而使银有白金一样的光泽,并使银与空气隔绝,只要不破坏镀层,可以使银饰更长时间不氧化,银饰工艺。
原色银:银本身不经过任何加工处理,并通过半手工或全手工的工艺制作,使银饰有朴实自然的风格。
泰银:复古风格的银饰,通过人工硫化,使银饰氧化做旧,此类银饰风格更加个性,突出了银饰自己的风格,与黄白金首饰明显区分开,款式多样,既有高贵典雅型的,也有休闲个性型的,受到很多时尚人士的喜爱。因东南亚国家此类工艺成熟,因此俗称泰银。
按镶嵌宝石
主要根据镶嵌的宝石不同而分类,一般镶嵌的宝石主要有:锆石、石榴石、玛瑙石、水晶石、马克赛石、绿松石、琥珀、贝壳、陨石、珐琅等。
按银的含量
925银
是指含银925%的银,在国际标准上被公认为纯银标准。100%的银较软,制作时不能成型,不便做成银饰,而且比较容易“氧化”,俗称“变色”。
素银
925银外镀外镀白铑(行业上称白金),能够最大可能的延缓银在氧化或硫化情况下变黄变黑的特性。行业上把没有外镀白金的925银称为“素银”,素银在空气中比较容易氧化。一般市面上出售的925银有很大比例的产品为了降底成本,都是素银。
泰银
泰国特产,标准也是925的银含量。外表缺乏光亮度,追求一种“古”“旧”的“古银”效果。比起925银外镀白金的银饰,由于大众基础不够广泛,相对925银来讲,价格要较底一些。
藏银
一般不含银的成分,是白铜(铜镍合金)的雅称,传统上的藏银为30%银加上70%的铜,但即便是这样传统工艺的“藏银”,市场上也已见不到了,大多以完全白铜替代。
:银饰
具体方法如下
1)印记。银首饰一般应打上银的英文缩写(“S”或“Sterling”)的印记。标准银的印记是S925,足银的印记是S990。
2)色泽。银首饰多呈微带黄的银白色,呈柔和的金属光泽。因易氧化,时间久了,色泽会变成暗的黄白色。纯度愈高,银色愈洁白,首饰表面看上去均匀发亮,有润色。如果含铅,首饰会呈现出青灰色;如含铜,首饰表面会显得粗糙,颜色没有润泽感。
3)掂重。银的密度为 1053克/立方厘米,比铂金、黄金小,用手掂的时候无坠手感。钢针可以划出痕迹,也可以折弯。用这种方法可以和铂金、K白金或仿银的德银首饰相区别。白银密度较一般常见金属略大,一般地讲:“铝质轻、银质重、铜质不轻又不重。”
因而掂掂重量可对其是否为白银做出初步判断。若饰品体积较大而重量较轻,则可初步判断该饰品是其它金属。
4)查硬度白银硬度较铜低,而较铅、锡大,可用大头针划首饰不起眼的地方进行测试,如针头打滑,表面很难留下痕迹,则可判定为铜质首饰饰品;如为铅、锡质地,则痕迹很明显、突出;如实物留有痕迹而又不太明显,便可初步判定为白银首饰饰品。
5)酸试。银遇到任何酸都会变色,甚至溶解。如果在银首饰的内侧滴上一滴浓盐酸,会立即生成白色苔藓状的氯化银沉淀。而其它贵金属则无此现象。
6)听声韵。标准银首饰落地后声音沉闷,不弹跳,声响为 “卟哒卟哒”。成色越低,声音越低,且声音越尖越高而带韵。
扩展资料
银饰保养
1、原色的,抛光表面的,最简单。用擦银布擦拭就可以了。无抛光表面有缝隙的,用洗银水清洗就可以了。
2、电镀过表面的,要用软布擦拭,因为电镀层非常薄,粗糙布的擦拭和化学性物品的损伤,都会影响表面的光亮。
3、在洗澡,睡觉的时候都要取下存放于干燥的地方。纯银是极易变色的金属,当然更应如此。
4、藏银,按照历史定义是含银大约百分之30以上的一种合金,但是市场上的藏银,几乎不含银。只是白铜合金的工艺品。
5、泰银一般是千足银,即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银含量,也有些防制泰国工艺把925银硫化成“古银效果”的也称做“泰银”,国内生产的泰银一般工艺比较简单,所以比起925银镀白金,价格要较低一些。
参考资料 -纯银
如何分辨藏银、苗银与纯银呢?这三种银饰有什么区别?这个事情还真的发生在自己的身边。把花几万块钱买回来的苗银,然后拿去进行化学鉴定。基本上发现,都是以铅锡为主的合金。基本上都是以白银的价格买回来一堆廉价的金属。它们都是银,除了纯度不一样,就是款式和颜色也不太一样。纯银,纯银大家过去称为‘’千足银‘’。而现在,我们把纯银称为‘’925银‘’。925银中加入75%的铜或则其它合金。现在国家权威机构把纯度达到990以上统称为‘’足银‘’。
苗银,顾名思义就是少数民族苗族的专属首饰品,现代的苗银基本都形成了商品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纯银,它们分别掺合了不用颜色的黄铜,白铜和红铜。臧银,其实它就是白铜。一般流行在西藏地区和尼泊尔,由30%的银加入70%的白铜或锡,因为银含量低,所以它的价值也很低。泰银,叫做复古银。材质一般就是925银或990银。把银、硫的混合物融化,并以玻璃质状态形成覆盖层。因为它的工艺主要来自于泰国,所以叫做泰银。
为什么会有藏银泰银之说呢?那是因为这些地区有银的生产,由于古旧的提炼方式形成的传统,里面可能含有其他的金属元素。国际市场上普遍认可的925银的成份比例为925%银和75%铜,而藏银泰银里面可能还含有其他,并且银的含量未必能达到925%,但由于提炼的过程工序原始且复杂,不排除价格更高的可能性。99纯银?哈哈对于大家来说这应该只是货币的概念吧,这种99纯银由于纯度太高,在自然状态下只能呈现不规整的颗粒状,我们买回来也是拿来铸造或在业界作为支付用途,不存在成品为99纯银的有形状的首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