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矿是怎么形成的啊

水晶矿是怎么形成的啊,第1张

水晶矿形成——在地底下、岩洞中,需要有丰富的地下水来源,地下水又多含有饱和的二氧化矽,同时此中的压力约需在大气压力下的二倍至三倍左右,温度则需在550-600℃间,再给予适当时间(以「百万年」为计算基数),水晶就会依着「三方晶系」(hexagonal system)的自然法则,而结晶成六方柱状的水晶。

正常的水晶在生长时,多可以发现和柱形尖端輘线平行的生长纹(growth lines)。由于在地底、岩洞中的生长空间多狭窄,尤其在遇到地震时,或地壳变动时,甚至容易遭到其他矿石的挤压,常常会压迫产生不同的「晶面」。

当水晶还是在液态状的时候,常常也会包覆着其他的矿石、泥灰一起结晶成长,如金红石(稍后变成发晶)、火山泥灰(稍后变成幻影水晶)等等。所有的这些都是「自然的一部份」,不要视为「瑕疵」。

  开采水晶石矿的方法:

民采水晶,工具简单,不外乎铁锨、镐、钢钎等,农民很清楚,当找到晶洞挖到水晶后,是严禁用爆破的方法开采的,以免破坏水晶晶体,造成不必要损失。其采矿的方法有两种:其一,是露天开采,其二是井下开采。水晶的选矿,一般都是手选,其选矿人员要经过专门的培训才能上岗。选矿所需设备也很简单,小锤子、强光源及一些仪器。通过选矿,将水晶按工业用途分为:压电水晶、光学水晶、工艺水晶、熔炼水晶四大类,然后又将其分为若干等级,供有关部门应用。

液压静爆机裂开法:风枪打孔与静爆机配套使用,打孔费用降低,作业效率得到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裂开时间短、出材率高,保持了水晶的完好性及优良品质,开采费用低、效率高,相比人工打敲水晶,效率高出上千倍。但相对成本较高。

很容易的,水晶矿一般以矿脉形式存在,自然水晶岩一般在火山岩系出现,两侧围岩很好,开采很安全。水晶矿石又属于伟晶岩系中比较常见的矿种,建议你化验一下这个水晶岩里面的金、钼、铜等半生矿种品味,仅开采水晶有点不挣钱。

请给好评谢谢您

■天然水晶的鉴别方法

1、触摸法:

  水晶都是晶体,传热快,玻璃为非晶质,传热慢。所以手握水晶会感到冰凉入心,佩带一小会儿之后,便与体温同步;而玻璃则有温感。

2、内含物观察:

  以20倍珠宝放大镜观察:水晶内常有天然融入的气液包含体、絮状物、共生矿物、冰裂、层裂等瑕疵,毫无瑕疵的晶体大多有问题。玻璃表面和内部常有漩涡状的细纹,很像将蜂蜜倒入清水里之后由于搅拌不均而产生的现象。另外关于气泡的问题,有一说将含有气泡的笼统列为玻璃,这是很不严谨的。首先天然水晶可能含有气泡,是在其结晶生长过程中混入的天然气液体,气泡微小细密,具有水润感,犹如石中的雾气,而且分布有致,如云如雾,具有美感(如包含物多到形成图象,则为异象水晶,如白幽灵等)。劣质玻璃确实容易含有气泡,形状和排列多不规则,感觉突兀,缺乏浑然天成的一体感。不过,从现实的角度看,用来仿冒水晶的玻璃往往制作精良,不会这样不上太面,不然只能在地摊上蒙人了。

3、断口鉴别:

  玻璃断口的式样大家都很熟悉,是光滑弯曲如贝壳的凹痕;而水晶是矿石,断口处能够看出石质感,而且水晶是结晶体,断面不会出现玻璃那样的痕迹。

4、工艺:

愈是珍贵的宝石,打磨越发精细,例如钻石的切割,已然成为一门艺术。玻璃假宝石价格低廉,所以磨制粗糙,表面多不平滑,刻面之间的交棱不平直,孔眼不精致——尤其是这个孔眼,玻璃质脆,孔眼处容易破裂,正好可以进行断口观察。

5、光学鉴别:

玻璃是不结晶的均质体,水晶是结晶的非均质体,在偏光镜下转动360度有似明似暗变化的是天然水晶,没有变化的是假水晶。另外,某些天然水晶如紫晶有二色性,假晶则没有。

6、硬度区分:

水晶硬度为7,玻璃通常为55左右,所以水晶划刻玻璃时,水晶无痕玻璃有痕。(舍得的话,用饰品不太明显的部位在玻璃上试试看)爱心提示:硬度实验只针对水晶族的宝石,不要拿这个方法去鉴定非水晶族的宝贝,像蜜腊、珊瑚、砗磲、珍珠之类的有机宝石、或翡翠等玉石科的东东。另外从宝石学的角度,硬度和脆度是两个概念,也就是说硬度大不代表摔不坏,所以鉴定前一定先搞清你家宝贝的具体物性再动手,佩带的时候也不要太野蛮。

7、发丝鉴定(双折射):

发丝鉴定专门针对圆球状晶体:将水晶放在一根头发丝上,轻轻转动晶石,当转到某一方向时出现双影,即一根头发变两根,效果清晰明显,这是由天然水晶的晶体排列产生的双折射现象,假晶做不到。双影效果越明显,说明晶体质量越好,有些杂质过多的天然水晶可能双折不明显,或出现发丝扭曲、直线变断线等现象,这样的晶石质量就差一些。

8、热导检测:

将热导仪调节到绿色4格测试宝石,天然水晶能上升至**2格,当面积大时上升至**一格,而假水晶不上升。

9、亲体感验:

作为石英族晶体的水晶,能量震动和磁场效应是它们最明显的特征,这也是水晶具有不同医学疗效的奥秘之所在,所以用你的身心去感觉,是检验天然水晶的终极方术。有关这方面,会撰写专门文章介绍。

    ■如何分辨天然水晶、人造水晶、玻璃

1、晶形

天然水晶: 六方柱、三方双锥、聚光、拄面有横纹、有双晶、以水滴其晶面呈保持圆珠状。

人造水晶: 棒状,晶面有特殊鱼鳞状生长纹、无双晶或非扭曲、晶体中心有一平行柱面之晶芽。

玻璃: 无规则形状 、水滴其表面立即扩散。

2、光泽

天然水晶: 明清如水、发清光

人造水晶: 光泽发白

玻璃: 烟色者色发红

3、硬度

天然水晶: 摩氏7级

人造水晶: 68一7

玻璃: 55一6

4、硬度

天然水晶: 摩氏7级

人造水晶: 68一7

玻璃: 55一6

5、解理断口

天然水晶: 无解理、贝壳状断口、断口平行,脊面明显

人造水晶: 贝壳状断口不完全

玻璃: 断口平行,脊面不明显

6、包裹体特征

天然水晶: 质次者有不规则包裹体、呈棉絮状气泡,不规则。

人造水晶: 规则的面包屑状包裹体、气泡呈规则的圆形、椭圆形或拉长形

玻璃: 常见规则的气泡、包裹体

7、比重

天然水晶: 256一266

人造水晶: 26左右

玻璃: 2-220

8、手感

天然水晶: 明显凉感

人造水晶: 有凉感

玻璃: 温感

8、光学性质

天然水晶: 一轴晶正光性,折光率1544一1553

人造水晶: 光性与天然晶相仿、消光速度较天然晶缓慢

玻璃: 折光率140左右,全消光、光学玻璃偏光下透光,但无消光现象

不是,水晶有矿坑是正常的。

这是因为水晶在自然漫长生长过程中受到外部压力后其内部发生膨胀后就会形成矿坑,更加说明水晶的自然属性,但矿坑也不能太明显,这反而增加了水晶后期的加工难度,影响了它的市场与收藏价值。

天然水晶的矿缺或矿坑主要指水晶表面感觉像坑洼的地方,是水晶在成长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而并非是人为造成的损伤,本来包有其他矿物晶体,由于表面抛光,使矿体脱落,留下空位。

天然水晶判别技巧:

水晶和玻璃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所以市场上有一些不法商贩用玻璃仿造水晶,天然水晶里面都会有一些天然的裂纹或包裹体,颜色也有浓淡的变化,仿造水晶看起来非常完美,没有缺陷。

在这儿教您一招特别好用的,拿张白纸,然后找根头发,一根头发放在白纸上,然后拿水晶压在这根头发上,然后旋转这个水晶,在某一个角度你也会发现其实头发变成两根,如果产生这个效果就产生了二象性,就是天然水晶。

水晶康氏对人体产生影响,那是因为水晶石一种天然矿物结晶体。它本身的导热性能好,一般我们摸上去就会很冰冷的感觉。而且它具有吸附性,对空气中的尘埃起着吸附作用。这就是它的灵性。虽多宝石都是这种特性的。水晶一般个头大,在我们首饰行中运用较广泛一点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37146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7
下一篇2023-08-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