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用盐和糖自制假钻石

怎么用盐和糖自制假钻石,第1张

加热饱和盐溶液,再继续加盐,放入一根细毛线或丝线(表面要有毛的),用杆缠住挂在容器口使线略微浸入溶液液面以下,然后常温/低温冷却(不怕费电的话,直接放到冰箱里也行),使之过饱和自然结晶。至多过一星期后取出容器,点火烧断细线即可。注意容器口保持密封,防止杂质进入。 此法对溶解度随温度升高的晶体有效。

在人们的珠宝奢侈品中,钻石是指抛光钻石,也是爱情和忠诚的象征。人们对钻石形成的原因很好奇。我来给你详细解释一下钻石是怎么形成的。钻石形成的原因钻石的结构特征:钻石由碳元素组成,是碳元素的一种晶体,硬度为10。它是自然界中最坚硬的天然矿物,密度为3。53(001)克/立方厘米,折射率为2。417,离散度为0。044它是钻石经过切割、研磨后的产物,在钻石矿物中约有五分之一可以达到宝石级,被称为宝石级钻石,在国外被称为“毛坯钻石”或“钻坯”。毛坯切割打磨成切割形状后,称为裸钻,国外称为成品钻或抛光钻。英文名Diamond来源于希腊语amount,意思是“坚硬、不可侵犯、不可战胜”。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组成的。金刚石和石墨是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形成的,它们在温度和压力条件的变化下可以相互转化。钻石属于立方晶体,硬度为10,石墨属于六方晶体,硬度为1。它们具有不同的晶体结构,并且是结晶碳的两种同质多晶型物。只有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下,碳才能结晶成金刚石。钻石的形成:最早的天然钻石形成于地球内部,温度为900-1600℃,压力为(45-6)×109Pa,相当于地下130-200km的深度。理论上,只要满足条件,钻石随时都可以形成。目前开采的钻石大多形成于33亿年前和12-17亿年前。形成钻石的碳来自地幔中熔化的岩浆,或者是因为地壳的运动。地壳中的碳带聚集在地球深处,在合适的条件下结晶成钻石。还有一种外在的方式产生钻石。陨石撞击大陆时,瞬间产生的高温高压也可能产生钻石。但这种方式生产的钻石往往比较小,质量差,一般没有经济价值,不能作为珠宝加工的钻石。钻石的发现:钻石首先在印度被发现。随着人们对钻石的渴望,钻石的勘探和开采越来越受欢迎。金刚石矿床分为原生矿和次生矿。原生矿石是由地球的地质运动产生的。地震和火山活动将富含金刚石的矿物带到地表或地表附近的区域,其中大部分是富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和煌斑岩,以及火山口附近的填充物和岩壁和基岩中的根部沉积物。在自然的作用下,次生矿石由原生矿石搬运沉积而成。大部分经风化和雨水冲刷,残留在山坡、河流和海岸形成矿床,多为砂矿。钻石的形成和发现过程大致是这样的,不像黄金等贵金属。21世纪以来,钻石价格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逐渐成为投资者的首选。钻石的鉴定方法简单识别钻石的简单鉴别方法:需要10-20倍的放大镜辅助,做几个简单的观察。观察钻石的腰部。腰部用沙子磨的话最好用这个方法。因为钻石比任何仿制品都硬,不会有仿制品那样的细线。钻石的腰部是颗粒状的。钻石比仿制品坚硬,仿制品的刻面往往比钻石钝,但钻石的刻面一定要锋利。因为钻石比仿制品坚硬,仿制品的刻面边缘经常磨损。如果钻石有自然表面,就有机会在自然表面找到钻石独特的“三角形生长线”。如果一颗钻石破碎,它的外观通常是阶梯状的,而仿制品是弯曲的或贝壳状的。硬度检查钻石是已知最坚硬的天然物质,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标记它们。如果可以,那就不是钻石了。热传导试验呼吸的同时对钻石和其他类似的项目进行辩论。如果是钻石,其表面凝结的水雾应该比其他物品上的水雾蒸发得快。这是因为钻石的导热性很高。观察法反射光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钻石的腰部呈现非常精细的磨砂状,反射光闪闪发光。钻石的这一特性是独一无二的。看生长点在放大镜下观察,真钻的晶面上往往有凹槽和三角形生长点,而假货有三种:①普通玻璃加氧化铝,因折射率和色散增加,容易误入,但硬度较低。②由化学合成的蓝宝石和无色尖晶石仿制,硬度相近,但折射率低且有双折射现象,放大镜下可见重影。铅笔标识铅笔的化学成分是碳,就像钻石一样,只是物理结构不同,所以很多人用一支铅笔来检测钻石的真伪,这是比较实用有效的方法。鉴定时,他们要先用水打湿钻石,然后用铅笔轻轻划线。在真钻石的晶面上,铅笔划到的地方是没有痕迹的,而如果不是钻石,而是玻璃、水晶等材料,就会在表面留下痕迹。一般会用铅笔标注,以鉴别钻石的真伪。这个它硬度高,折射性好,但是旋转时会反射更多的彩色光,和正品旋转时只反射微弱的**和蓝色光有明显区别。钻石切割程序一颗钻石毛坯看起来不起眼,必须经过精心的切割、打磨、加工,才能成为我们习以为常的闪亮钻石。所以钻石的车削直接影响钻石的价值,下面详细介绍。当然,理想的切割效果是保持钻石的最大重量,最大限度减少瑕疵,充分展示钻石的美,使其熠熠生辉。一般切割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划线(Marking):这是钻石切工的第一步。首先,检查钻坯,在钻石表面做标记。做这项工作的人经验丰富,精通加工技术。最终目标是生产出最大、最干净、最完美的钻石,从而尽可能高的体现钻石的价值。抄写员必须注意两点:保持最大重量,尽量减少夹杂物。划线员用放大镜研究钻坯的结构。如果是大钻石,这个工作可能需要几个月,而对于普通钻坯,则需要几分钟。但是,再小的钻石毛坯,每颗钻石都必须经过详细的检验,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抄写员用印度墨水在钻坯上做了记号,表示钻坯要沿着这条线分。通常情况下,线尽可能沿着钻石的自然纹理方向画。裂开切割者将画好线的钻坯放在夹持器上,然后用另一颗钻石沿分割线切割出一个凹痕,再在凹痕上放一把方形刀,用手适当用力敲击。钻石会沿着纹理方向分裂成两块或更多块。锯切大部分钻石不适合劈开,需要用锯子切割。由于只有钻石才能切割钻石,所以锯片是磷青铜圆片,边缘涂有金刚石粉和润滑剂。钻石固定在夹具上,锯盘高速旋转切割钻石。将现代激光技术引入金刚石切割,大大提高了钻坯的加工效率。采取想要的形状锯好或劈好的钻石送到磨圆部进行磨圆整形,即根据设计要求,将钻石做成圆形、心形、椭圆形、尖形、祖母绿形等常见的切花形状,或其他特殊形状。由于钻石是迄今为止人类公认的最坚硬的天然物质,只有钻石才能打磨钻石,钻石的硬度在各个方向都略有不同。所以打磨的时候要靠经验来把握钻石的基本形态:三面体、八面体、十二面体和晶体特征。一般方法是在车床上高速转动钻坯,然后用另一只手臂上的金刚石把转动的钻坯磨圆。擦亮在涂有钻石粉和润滑油的铸铁圆盘上,所有的刻面(刻面)都被转动,使钻石闪闪发光。打磨工艺通常是,先在底层做8个大面,再做16个小面。有尖底,有25个刻面,从这些刻面延伸出三角刻面、风筝刻面、腰刻面,共33个刻面。这样的圆形钻石一共有58个刻面,如果没有尖底刻面,则有57个刻面。并不是每个钻坯都要经历以上所有的工序,这取决于钻坯的特性和要达到的目标。例如,上述“扁平”钻坯可能不需要分割,或者祖母绿钻石可能不需要倒圆。然而,对于任何一颗毛坯钻石来说,都有两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即“划线”、“削片”和抛光。一颗精雕细琢的钻石所产生的花瓣表面的位置和角度都是经过精确计算的,这使得钻石最闪耀。随着科技的进步,激光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引入,可以使钻坯的设计和切割更加精确。钻石的化学成分钻石的化学成分是碳,碳是宝石中唯一的单一元素,属于等轴晶系。它往往含有005%-02%的杂质元素,其中最重要的是N和B,它们的存在与钻石的种类和性质有关。大多数晶体是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四面体及其集合体。纯钻无色透明,因微量元素的混合而呈现不同的颜色。强烈的钻石光泽。折射率为2417,色散适中,为0044。各向同性物体。热导率为035卡/厘米/秒/度。用热导仪测试,反应最灵敏。硬度为10,是目前已知最硬的矿物。其绝对硬度是应时的1000倍,刚玉的150倍。它害怕重重的一击,重重的一击之后就会被劈碎。一组完全裂开。密度为352克/立方厘米。钻石是会发光的,当暴露在阳光下时,它们在夜间会发出淡淡的青色磷光。x射线照射会发出天蓝色的荧光。钻石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在常温下不容易溶于酸和碱,酸碱也不会对其产生作用。钻石与同类宝石和人造钻石的区别。宝石市场常见的替代品或赝品有无色宝石、无色尖晶石、立方氧化锆、钛酸锶、钇铝石榴石、钇镓石榴石、人造金红石等。人造钻石最早由日本在1955年研制成功,但没有批量生产。因为合成钻石比天然钻石贵,所以合成钻石在市场上很少见。钻石可以通过其独特的硬度、密度、色散和折射率来区别于类似的宝石。如类金刚石立方氧化锆无色,分散性强(0060),光泽强,密度高,为58g/cm3,手感厚重。钇石榴石的分散性较软,肉眼很难与钻石区分。看看钻石是如何形成的,看看:1金矿是怎么形成的?2月光石是如何形成的?3雷电是如何形成的?4泻湖是如何形成的?5贝壳的珍珠是如何形成的?

1980年11月20日,威尔逊兄弟公司的石油钻井正在路易斯安那州南部的皮内尔湖上轰鸣,这里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德尔坎伯以北12英里。皮内尔湖总面积255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约3米,一直都是垂钓以及水上运动爱好者最喜欢的运动场地,但德士古石油公司计划开发这里的石油。

地质学家认为从路州南部到墨西哥湾都是可能蕴藏石油的史前沉积盆地,皮内尔湖距离墨西哥湾不足20千米,因此德士古石油公司也想在皮内尔湖上碰碰运气,威尔逊兄弟公司的钻井承接了这项钻探任务!

不过与别的湖不一样的是在佩涅尔湖底部数十米深的下方有一个古盐湖,水分蒸发后留下了大量盐层被地质运动覆盖形成了岩盐盐矿,钻石水晶盐公司开发了这个盐矿,每年的采掘量高达十万吨,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与此同时,钻石水晶盐公司的有超过50名矿工正在盐矿中日夜不停地采掘岩盐。

在盐矿上开钻?这威尔逊兄弟公司真不要命了?各位不必担心,钻井的位置距离盐矿上方的湖面还有数公里。凌晨4点30分,轰鸣的钻机声音发出一阵沉闷嘶鸣声后在1300英尺的深度戛然而止,经验丰富的钻井工人立刻反应过来,这个直径36厘米的钻头应该是卡住了!按正常操作,倒车,然后再稍稍提钻后重新开钻,打着哈欠的工人们很快恢复了往日忙碌的样子,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

但在提钻过程中水下传来了几声巨响,似乎钻入了地狱!冥界之王奥西里斯正发出怒吼!工人们脚下的钻井平台很快开始倾斜,大家很快就跳上了平台旁的驳船,果断地撤离了这个价值高昂的平台,回到岸上远远的看着这个钻井缓缓的倾倒在湖中。

此时湖面下几百米深的钻石水晶盐公司工人们正热火朝天的工作,几名工人突然听到远处的坑道中传来来奇怪的声音,似乎是坑道中放置的各种空桶碰撞在一起的声音,而且还出现了越来越响的水声,经验老道的工人敏锐的感觉到了危险,盐矿头顶就是个大湖,一定是透水了!

训练有素的工人们被演习的紧急撤离信号召集,一队接一队地从井下成功升井,当最后一队工人撤离时,远处坑道塌方了,汹涌的湖水瞬间灌满了井下的坑道,但井下人员已经被全部撤出。此时正从钻井上撤回岸边的钻井工人们目瞪口呆地看着湖面,因为钻井倾倒的位置正在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

因为钻井“成功”地钻入了盐矿的井道,位置正在钻石水晶盐矿第三层的盐穹顶,数百米深处的极高水压直接突破了钻头与洞壁之间的缝隙注入下方盐矿,盐遇到水很快溶解,洞壁迅速扩大,在钻头提钻过程中,盐矿穹顶部分坍塌了,发出了巨大的声响,钻井工人听到的就是这个塌方发出的巨响。

湖水从这个直接将近40厘米的“管道”快速注入盐矿,随着水流冲刷,迅速扩大的数米,接着开始了大塌方,湖面上已经开始出现了漩涡,旋转的湖水将湖面上一切漂浮的东西都带到了漩涡的中心,而且湖水正在变浅,湖岸也塌入了湖中,湖边的靠泊的船只都被推向了这个漩涡中心。

湖面上的11艘驳船、湖岸旁的几间临时房屋以及一艘拖船和一大片树林都被吞没了,仅仅只过了3个小时,35亿加仑湖水就消失了,整个湖面只剩原来钻井处的一个大洞。

墨西哥湾海水倒灌,淡水湖变咸水湖

事情结束了吗?远没有!因为皮内尔湖有一条通向弗米利恩湾的德尔坎布雷运河,再往外就是墨西哥湾了,皮内尔湖水消失后,这条本来应该向弗米利恩湾注入淡水的运河开始倒流,刚开始因为湖水出口位置比较高,水流并不大,但随着皮内尔湖岸的大塌方也波及到了运河一侧。

最终运河口的湖岸倒流向了湖中,形成了一个落差达到了164英尺的瀑布,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居然成了路州有史以来落差最高的瀑布,这条倒灌的运河流淌了将近2天才将这个“全新的”皮内尔湖灌满。

最后的“高潮”时刻来临,当即将灌满的瞬间时,盐矿内的被湖水压缩的高压气体冲回了洞口,将湖中卡在洞口的钻井平台、驳船以及大量杂物高高抛起,冲回了湖面,还形成了一道400英尺高的喷泉,持续了许久后才缓缓平息。

新的皮内尔湖最深处已高达200英尺,而湖面也比原来要扩大不少,淡水湖也变成了微咸水湖,水中的盐分并非来自湖底的盐矿,而是弗米利恩湾的海水,被淡水冲淡后形成了一个奇怪的“咸水湖”。

这次事故中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简直就是奇迹,不过据报道称有3条围观的狗随塌方的湖岸坠入湖中不知所踪,但却没有人记得那些迷失在湖底盐矿坑道中的鱼儿到底有多绝望,也许百万年后的人类将其从盐矿中挖出时会非常惊奇,怎么在岩盐矿中还有鱼类的化石,难道史前的鱼能在如此高盐度的湖水中生存?

按图施工的钻井怎么就会钻穿盐矿?

德士古石油公司也就是德克萨斯石油公司,成立于1901年,是美国大型石油公司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正是路易斯安那州石油勘探的高峰时刻,德士古石油公司拿到了皮内尔湖区域的勘探权。

威尔逊兄弟公司则是皮内尔湖钻探的钻井承包商,他们从德士古石油公司拿到了勘探的图纸,按图示定位施工,怎么会出错?据公布的调查资料称,威尔逊兄弟公司从拿到的图纸将其转为施工定位标记图时,把投影方式搞错了。

原本应该用横轴墨卡托投影坐标系计算,结果该公司使用了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坐标系坐标,这两种坐标系看着就只差了俩字,看着也差不多,但距离赤道越远,误差就会越大。

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

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的全球地图,全世界在一张长方形地图上,看着非常顺眼,估计很多朋友都习惯了这种画法,毕竟方方正正都看习惯了,但这个地图与实际的相差很大,特别是高纬度地区变形非常大。

横向墨卡托投影

地球是一个大致球体,因此将其拉成长方形的地图后期会变成一个两头尖尖的纺锤条形,假如和同样横轴墨卡托投影混用的话除了赤道地区位置没啥差别外,纬度越高差异越大,而在纬度29981°的皮内尔湖区域,这个误差偏移将达到数百米级别。

因此原本应该在距离盐矿千米以外的安全区域开钻,结果坐标系搞错,直接在盐矿上方开钻了,幸亏钻透盐矿后没有立即塌方,而是先透水,扩大后再塌方,这个时间让下方的钻石水晶盐公司的工人有了逃生时间,否则50多名井下工人被困那一定是一个超级灾难。

据说钻石水晶盐公司当时井下的电工朱尼厄斯·加迪森立了大功,当时他正在坑道中突然听到一声巨响,然后就听到了洪水咆哮而来的声音,他立即拉响了警报,按约定的逃生信号:矿井的等闪烁三下,所有作业的50名工人都收到了报警,立即汇集到升井的升降梯,一次升井8人,连续多次才成功升井。

当最后一组人员上升降梯时全身已经被湖水浸透,但让人欣慰的是所有人都成功逃生,在这个过程中,无疑电工朱尼厄斯·加迪森的及时报警以及旷工们井然有序的逃生都有密切的联系。

倒霉的德士古石油公司和钻井承包商威尔逊兄弟公司以庭外和解的方式,向钻石水晶盐矿支付了3200万美元,向附近的植物苗圃LiveOakGardens支付了1280万美元。最终盐矿被彻底放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37755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