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绿松石真伪

如何鉴别绿松石真伪,第1张

一、泡水法天然绿松石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将其放入清水中,不同的绿松石会产生不同的反应。瓷松的密度较高,质地紧密,将其放入清水中,不会产生任何反应。泡水测试也可以检测绿松石瓷度的高低,泡水后的绿松石,颜色有明显变化的,说明其瓷度不高。二、火烧法天然的绿松石经过火烧后会马上变黑,但是及时的擦拭掉并用清水洗掉后是无任何影响的。经过优化的绿松石则会发出一股刺鼻的气味或塑料臭味,这种方法具有破坏性,一般商家都不会让你这样测试。三、观色法天然绿松石的色泽都比较温润,颜色非常自然的;而造假的绿松石颜色和光泽都会有人工痕迹,颜色看起来也是非常均匀的。四、看铁线这个方法最适合入门玩家,简单易行。天然绿松石大部分都会有些许铁线,天然绿松石的铁线是往里面凹进去的,纹路没有规则,自然随性。而经过人工处理的造假绿松石,铁线基本都是往外凸的,且铁线的粗细都非常相似,看起来很生硬,分布没有任何的美感。五、紫灯鉴别法天然绿松石在紫光灯照射下是没有任何反应的。而经过优化处理的绿松石在荧光照射下也会出现明显的荧光,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老玩家随时带紫光电筒的原因了。

确实不会变色,介绍下优化的过程您就知道为什么是不变色的。

沁胶

也叫蘸胶,业内人士也叫它“固化处理”。就是把石料或半成品放在“胶”里浸泡数小时甚至几天。是绿松石加工的传统工艺,也就是说在绿松石从1980年代慢慢复兴之前就早已存在的一种工艺,其作用是对松石结构进行加固,主要是指有绺的连接处,天然出产的松石80-90%密度并不很高,而绺(我们说的铁线)又分为当地人所说的“软绺”、“黄泥绺”等多种,很容易从有绺的连接处散开,即使是“净面的”(没有或只有少量很细的铁线),绝大多数毛石头的质地也不足以承受去皮过程中的破坏,很容易崩裂,有一些甚至用指甲一扣就掉了。所以,在传统的加工过程中,为了确保出品率,必须在进行最初的加工前就先沁胶。

1、跟过去不同的是,过去多是用天然树脂沁胶,而现在多是用透明的人造树脂了。

2、大多数人沁胶用的是透明树脂,所以这一过程不会改变石料的原色,但会使原色加深;

3、沁胶后的松石密度和硬度都被优化了,有些原本密度达不到的原料,出品后也可以划玻璃了,但比较勉强,而且通常玻璃表面会留下一点胶痕,用手可以擦掉,玻璃表面的划痕比较细,比较浅,松石表面也会留下一点痕迹;

4、沁胶后的松石燃烧起来异味较小,类似松香;

5、最关键的一点,沁胶的原料至少还是真正的绿松石,只是品级可能差一点。我们姑且称之会美容吧。、

灌胶

平时我们管它叫注胶,就是通过高温高压,把“胶”充压进原料里。这是近二十年前才发展出来的一种工艺,所用的胶也就是类似制造吉尔森绿松石的材料(人造绿松石),高温融化后把泡松(白色,可以当粉笔用的绿松石)和内蒙的所谓白松石(实际上跟绿松石完全不是一种东西,学名叫菱镁矿)放进去,通过高温高压加工使其程现出,所以这个工艺基本上完全属于造假了。

1、灌胶用的胶是有颜色的,所以出品的颜色完全是假的;

2、灌胶制品看起来颜色均匀一致,特别是一大堆放在一起的时候更明显,但它也有铁线,甚至有一些成品上也有**、绿色等颜色变化,这是因为用来做原料本身也有一些线隙,而且有些泡松本向可能含有一些**或含铁物质,因此出品后还有色彩变化,这种最难区别;

3、灌胶后的成品划不动玻璃,只会在琉璃上留下胶痕,一擦就没;

4、灌胶制品燃烧起来有难闻刺鼻气味,对人危害很大;

5、我们可以形象的说,用泡松灌胶叫“整容”,而用内蒙白松灌胶那简直是“变性”了。

过蜡

过蜡就是煮蜡,也是跟沁胶一样先辈流传下来的传统加工工艺。先辈们都是用川蜡(川蜡又称虫蜡,属于生物蜡,是白蜡虫分泌在所寄生的女贞树或白蜡树枝上的蜡质。),把已经抛过光的松石成品,放进融化的蜡水中浸泡。不过现在,虽有部分加工者还沿习传统,但有些却用更廉价的广东蜡(化学制品)进行加工。

1、因为要保持蜡水不凝固,因此要持续加温,但一般来说温度并不足以达到改变松石颜色的程度,但会使其颜色略有加深;

2、过了蜡的松石在盘玩的过程中还是可以出现一些颜色变化的,但因为其毛孔不畅,所以需要更久的时间。

3、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成品的光润感,特别是铁线处的,使其呈献宝石光泽,所以这一步应该算是给松石“化妆”吧;

4、据说用开水煮可以让蜡再次析出,但这样一过高温对松石的颜色、基质都会有影响,所以不推荐。

挂色:

挂色也称“提色”,与松石的染色有所不同。“挂色”是松石在加胶、打磨之后,过蜡、抛光之前的一种工序:将松石放在稀释的盐酸里泡上一段时间,然后再放在极淡的含有色素的水里加温,松石的颜色会有所加深,并且使整批的松石的颜色看起来更一致,“卖相”更好。

挂色对松石的颜色改变非常有限:将松石砸开后,内外的颜色差异并不大,因此挂色的松石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很多客户买了挂色的产品后,经汗渍或水洗之后会“褪色”。因为挂色本身对松石的颜色改变非常有限,而这种褪色与原矿松石的自然变色竟然有几分相似,客户误以为自己买了纯天然的松石。挂色不是一项新技术,在浸胶、灌胶技术之前,挂色技术已经出现了。在90年代之前,已经有“褪黄”、“挂色”的松石出现。现在挂色的现象在松石产区非常普通,但技巧性却很强,掌握得不好,松石的颜色会失真。(现在基本不用了)

是否优化的鉴别

根据密度和颜色两者结合来判断松石的应属等级,再辅以简单的方法来判断松石是否经过优化就会比较准确了,具体方法如下:

1、 色:正常情况下粉笔型、石膏型和类陶型的松石颜色都比较淡,在没有湿水的情况下都只呈献出浅绿、浅蓝色,感觉粉粉的;而中度以上的绿和蓝只会出现在细瓷胎型中,高绿、高蓝都只会出现在瓷釉型中;

2、 粘:粉笔型、石膏型和类陶型的松石,如果是未沁过胶的,无法划动玻璃,但如果手上有汗时会粘手。就像冬天用舌头舔冰块的那种“粘”一样,只是不凉而已。这是密度较低的松石表面的孔隙吸收手份时造成的感觉;不过密度达到细瓷胎型和瓷釉型的松石是绝对没有这种觉得的;

3、 湿:粉笔型、石膏型和类陶型的松石如果没有经过优化,那么在过水试验中的反应就会非常快且非常明显:也就是说颜色浅浅的绿或蓝只蘸水几秒钟就会出现十分明显的水线,入水部分的颜色会加深很多。所以,这类松石可能只需要盘玩数月就会出现很明显的色泽变化,但同时也要注意盘玩时手要洗干净,因为脏东西也更容易盘进去;细瓷胎型在水里泡上十几钟也会出现颜色变深的现象,但不那么明显,而瓷釉型的松石就更难了,因此这一点决定了,这两种密度的松石盘玩起来可能在色泽的变化或是包浆效果上都没那么有成就感了;

4、 刻:如果松石质地达到细瓷胎型和瓷釉型,那么可以轻松的划动玻璃,而且留下较明显的刻痕,松石本身也不会受伤。这是怎么分辨抛光得像瓷器一样的松石是否沁过胶的一个重要特征,如果是因为沁过胶而颜色深,光泽好的松石,划玻璃的时候划痕迹还是比较浅的,而且有残留;如果颜色只到很浅的绿很浅的蓝,但却可以划动玻璃,并且有残留的话,几乎可以确定是沁过胶的货了

5、刮:这一点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用小刀去刮松石,如果你手中的松石呈现瓷釉光泽的,并且如果是纯天然的,那么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要想刮点东西下来很难,而且刮下来了也是石粉;但如果您手头的松石呈现出瓷釉光泽,但不是纯天然,那么小刀不仅能刮下东西,而且很可能还会打卷……

6、烧:结合第五种方法,把刮下来的东西烧一下试试,纯天然的当然不会有什么味道了,最多也就是点土腥味,但如果不是纯天然的就会闻到松香味,严重的还有烧塑料的臭味或者鼻味

7、 价:根据现在的市场行情。料子在不优化(沁胶)的情况下再做成成品,而如果是做随形还好,可能还能有50-60%的出品率,做各种定制形状的恐怕就只有个20-30%了吧,这又合到什么价位?再说雕件,别说细瓷胎和瓷釉两级,就连石膏型和类陶型想要挑出能做雕件的料都很难,因为要求要净面无铁线的,对块度大小、形状还有一定的要求,所以现在即使是石膏型和类陶型雕出来的成品每克都要3位数了;至于细瓷胎和瓷釉级的,材料难求必然导致大师执刀,两方面的成本一加起来,每克的价格都要上大3位数了。所以选择的时候如果有人告诉你几十元一克的、有玻璃光泽的珠子或雕件是纯天然的,你相信吗?

8、 鉴:最后的绝杀技了,送去鉴定。但据说目前只有武汉地质大学鉴定中心和北京的国检中心给出证书,当然不排除还有别的权威机构出证书的喽。

以下是比较通用的方法。

1、颜色是否过分均匀,颜色过渡的地方是否自然。

2、看珠子的孔道部分,颜色和表面的颜色是否一致;如果是原矿的绿松石孔道和表面,就需要用绳子穿过孔道,看绳子上是不是附着天然矿体。

3、用蘸氨水的布擦拭绿松石,如果掉色那么就是假的。

4、用热针试验法进行识别,先用打火机将针加热,针点触松石,如果有胶或者是假货,就会有难闻的胶水味。

5、看光泽:原矿的高瓷绿松石,经过打磨后,跟瓷器一样,而优化的松石和假冒伪劣的松石在瓷度上会大打折扣。目前市场上的优化(微沁)珠子的光泽和原矿的光泽非常接近,所以我们需要仔细的看细节。

6、水测法:用杯子接1/3的水,将松石的一部分放在水中,另一部分露出水面,露出的部分不能沾水,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浸在水中和没有浸在水中的两部分之间的变化,是否有明显的分层线(简称水线),通过观察水线是否明显,能看出珠子的孔隙是否被胶水堵住(即沁胶、灌胶、封蜡),在鉴别密度一般或者较差的绿松石可以用观察水线的方法,而观察水线的方法只能作为判断绿松石是否经过优化。

7、看铁线:铁线是随绿松石一起形成的,所以纹路差异非常大。有些造假的商家人工仿制线,来以假乱真。人工仿铁线在走势和分布上会显得呆板、粗细没有什么变化;而真正的绿松石铁线是往内凹的,而人工制品则是往外凸的。所以很好就可以区别开来,大家日常选购绿松石时要格外注意这几点就可以了。

8、最权威的方法,对于贵重绿松石,直接送国检。

假的,这样的没有任何的收藏和盘玩的价值

天然原矿的,是越蓝越好的,一般的绿色和淡绿色的价格在100-200克价左右,越蓝价格越高,

蓝度于硬度是想匹配的,一般高蓝的绿松石,密度也会很高

一·鉴别绿松石的真假和优化就不得不讲到绿松石的颜色,绿松石的颜色细的来说有几百种,但是常见的有蓝色、浅蓝色、蓝绿色、绿色、黄绿色、浅色几种,因为是自然形成,所以颜色一般分布不是特别均匀,而且一般都有铁线,没有瑕疵的绿松石很少见,价格也很贵,一般现在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喜好,经常会对松石进行人工优化,使绿松石看起来很美观,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鉴别绿松石:

1、看颜色是否过分均匀,有颜色过渡的地方,过渡是否自然、均匀

2、一般表面干净的优化绿松石,表面都会有很多白色的斑点,行业称“飘白花”

3、可以看珠子的孔道部分,颜色和表面的颜色是否一致,原矿的绿松石孔道和表面颜色会有一定差别的,而优化的松石,由于是加胶的,所以颜色会比较一致

4、可以用蘸氨水的布擦拭下绿松石,如果掉色则是假的

二·看光泽鉴别,原矿的高瓷绿松石,经过打磨后,会犹如瓷器一样,而优化的松石和假冒的松石在瓷度上会大打折扣,目前市场上的优化(微沁)珠子的光泽和原矿的光泽非常接近,通过光泽鉴别绿松石的几个小方法:

1、天然高瓷的绿松石光泽有瓷器的质感,而优化处理后的松石在光泽上偏塑料光泽。

三水测法鉴别,将松石的一部分放在水中,另一部分露出水面(露出部分不能沾水)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浸在水中和没有浸在水中的两部分之间的变化,是否有明显的分层线(简称水线)通过观察水线是否明显能,看出珠子的孔隙是否被胶水堵住(即沁胶、灌胶、封蜡),但是观察水线的方法不能通用,在鉴别密度一般或者较差的绿松石可以用这个方法,只能作为判断绿松石是否经过优化的参考

四·看铁线鉴别,是否有铁线就是真的绿松石呢?不一定,因为有些仿冒的绿松石会人工的加入铁线,这样人工加的铁线,在走势和分布上会显得很呆板,在铁线的粗细上也会显得过于一致;真正的绿松石铁线是往内凹的,而人工制品则是往外凸的。

是绿松石的,不过看图类似有微沁过,也就是通常大家所说的优化绿松石。

我们常说的优化的绿松石石如沁胶来说用的一般的是质地比较软的绿松石,沁胶就是所谓的固化处理,这种处理是加强了粘合了绿松石本身的质地,树脂胶对佩戴者身体没有任何的坏处,如果说您仅仅是为了装饰来用,优化绿松石没有任何坏处,他本身还是绿松石。

很多人开口闭口就把优化的说是吃药,让很多玩家以为是对身体有害处,其实不是的。在这里也是提醒广大的玉友,优化绿松石也是绿松石,他无害,绿松石有的微元素它都是存在的。比如绿松石含的微量铁元素,铜元素,锌元素,不会因为沁胶就消失的。所以手里有优化绿松石的朋友不要介怀,它还是有自身的价值。

绿松石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宝石,在人类的历史上,绿松石很早就作为一种首饰进行佩戴了,甚至据考证,名传天下的和氏璧也是由绿松石制作的,由此可见绿松石的珍贵性!随着大众对绿松石的认知度提升,这样一种美丽又珍贵的宝石,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大家的喜爱。

众所周知,高瓷的绿松是好绿松,但是高瓷的数量有限,而为了提高绿松石的质量,人们很早就开始研究绿松石的优化处理技术了。其中,绿松石的注胶技术是近二十多年才发展出来的技术,这种技术也被叫做灌胶,就是通过高温高压,把“胶”充压进原料里,注胶所使用的原料一般是似制造人造绿松石的材料。下面华掌柜就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这种处理方法。

注胶又叫沁胶,是把胶沁到松石的内部,使其更加坚硬耐磨,以便成器成形。所以,沁的时间越长、压力越大,厚度就越大。一般颜色苍白至淡蓝色,结构松散,孔隙多,加工困难的绿松石,多属于泡松一类的绿松石是主要加工对象。

注胶处理中使用的胶是一种人造绿松石,一般是有颜色的,高温融化后把泡松和菱镁矿放进去,通过高温高压加工使其更加坚硬,处理后的绿松石颜色也是假的。经过注胶处理的绿松石看起来颜色均匀一致,特别是一大堆放在一起的时候更明显它也有铁线,甚至一些成品上也有**、绿色等颜色变化,比较难区分。

注胶工艺是最初对结构疏松的绿松石所采用的加工方法,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人们已经能够熟练地掌握注胶工艺,改善绿松石的结构和颜色。经过注胶处理的绿松石已经破坏了绿松石本身的解构、成分,是行业内难以接受的一种处理方式,购买时需要小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37947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