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元包浆如何制作

银元包浆如何制作,第1张

现在最普遍用的办法是:用硫磺熏过后,再用锡使镀银面变黑,然后进行表面打磨,这样凸起部分重现光泽,而凹陷部分则保留了熏银后的黑色。 这种方法叫“熏银”

用稀硫酸浸泡“泡印”(老银料大多都达不到99纯银的)。呃~还有一种老的方法是丢到化粪池里泡上一段时间。——最后这种只是听说。

许多朋友集银币都喜欢那种原光的没有流通过的品相,也就是通常所说的UNC、AU等评级的币种,而我更喜欢流通过的品种。我所收集的百余块各式样的银币每枚的币面都带有不同的包浆,它们或流传于世,历经磨难,岁月给他们一层浅浅的包浆;或出自土地深处,带着厚厚的绿绣,或藏于某一偏僻的地方,一经发现就带着五颜六色的“花装”。 任何物品经过时间的淘洗都会留下岁月的痕迹。通过平时的观察、比较、思考以及与收藏界朋友们的多次交流,我总结出银币的包浆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一、传世老包浆,颜色深沉多呈黑色,将币面牢牢地包裹着,或因经常把玩浮于表面的部分被摩擦后,但是字与字的粘连处却留下了难以去除的附着物。一般的传世物品会有均匀圆润的磨损,而黑色的包浆点缀于币面,使物品显得更有岁月的味道。二、生坑或罐藏包浆,银币会长出如铜一样的绿锈,听起来让人感到有些不可思议,但生坑或罐藏银币恰恰符合这一特点,生坑一般带较重绿锈,罐藏或窖藏一般带轻微绿锈,尤其是生坑品,一眼的绿色,最为显眼,这类银币锈色明显,锈与锈之间还粘连着土,嗅之往往还伴有浓浓的土香味,因流传的时间比传世品较短,所以大多品相较好,而且生坑的包浆不易仿造,所以备受泉友的青睐,价格一路攀升。三、五彩包浆,颜色炫丽,形象美观。但其形成原因最难把握,有时放于阴暗潮湿处,不用多长时间就可形成。用洗银水洗过的银币,在阳光的曝晒下,很短的时间也能形成浅浅的包浆。所以这种包浆易于做假,例如用高锰酸钾兑上一定比例的热水,将银质物品放于其中半小时左右就可形成比较理想的彩包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38038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