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体现了怎么的人文精神

清明上河图体现了怎么的人文精神,第1张

在人类的发展史中,12世纪是思想觉悟和艺术发展的时代,这时期涌现了史诗般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张择端通过对社会的观察,把北宋时期的世间百态、风土人情,以图像的形式展现出社会的繁荣景象。他以个人的眼光描绘出了人民祥和、安定、团结的气象,画面蕴含了一种人文精神,体现出人民形象的价值与意义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北宋风俗画作品,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属一级国宝。《清明上河图》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卷中,画中主要分开两部分,一部分是农村,另一部分是市集。画中有814人,牲畜83匹,船只29艘,房屋楼宇30多栋,车13辆,轿14顶,桥17座,树木约180棵,往来衣着不同,神情各异,栩栩如生,其间还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情节,构图疏密有致,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颇见功底。 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栩栩如生的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的日常社会生活与习俗风情。通过这幅画,可以了解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总之,《清明上河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1、作者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图画中。图中所绘城廓市桥屋庐之远近高下,草树牛驴驼之大小出没,以及居者行者,舟车之往还先后,皆曲尽其仪态而莫可数记,全副场面浩大,内容极为丰富,整幅画作气势宏大、构图严谨、笔法细致,充分表现了画家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2、《清明上河图》不仅仅是一件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珍品,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商业、手工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详实形象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其丰富的思想内涵、独特的审美视角、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都使其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被奉为经典之作。

李玉刚唱的清明上河图的歌词借用一位穿越古清明时节的情感细腻而丰盛而易感伤的女子口气,诉说时间易逝,芳华韶华的美妙仿佛如清明上河图中描写的繁荣和古朴,已经一往不返。

虽已时隔千年,可却如昨日似得,让人不禁感伤美妙老是那么易逝,却无法忘却。这是将传统文化与此刻的时尚联合的艺术,更有彰显传统文化艺术的目标于此中。

扩展资料

《清明上河图》是著名音乐人胡力为李玉刚量身打造的歌曲,词曲为高进,收录在2010年发行的专辑《新贵妃醉酒》中。

《清明上河图》将京剧、流行音乐巧妙结合, 加上李玉刚的“双声”唱法,使得这首歌曲充满了“李玉刚韵味”。

在取材于中国十年夜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中,李玉刚用古典而又时尚的演绎方法,用轻快的语调率领人们“乐”读了《清明上河图》这一传世名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517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