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山水之间的渊源和关联

佛教与山水之间的渊源和关联,第1张

中国的佛教文化渊源流长,千年的佛教传承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上留下太多佛教建筑遗产,名山大川,到处布满巍峨的寺庙、气宇轩昂的宝塔,岿然不动的尊尊佛像……或雄伟肃穆,或精美细腻,无不令人赞叹。在山水之间,漫无边际的秀美自然中,佛教建筑就是精彩的点睛之笔,构成人文与自然的完美结合。佛教文化融合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隽刻在中国山水之间,是人类与自然交流的语言,是人类对自然的注解。所以如果您来中国追寻和瞻仰佛教文物,您的足迹一定可以走遍中国大江南北,在自然中体会中国文化的魅力。今天,我们就一起去领略一处融于自然的佛教文化圣景——四川乐山大佛

正是春意盎然,一路和风拂面,我们记者一行跟随四川乐山市当地导游驱车奔向大佛坐落处凌云山,这里真可谓地灵人杰,都市的喧嚣在这里沉寂,我们可以静下心来,一味去感受植根于这里的佛教文化。导游让我们入乡随俗,说既然来瞻仰大佛,就借机会好好了解一下佛教知识。她一路不停的给我们讲佛教中的玄奥和哲理,虽然还没到乐山大佛景区,但已经急不可耐的介绍开了:

导游的一组数字让一个庞然大佛已隐约出现在我们脑海中,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依山开凿,面江危坐,据说只是它的脚背便可围坐百人以上,被通俗的形容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如此庞然大物毋庸质疑成为世界奇迹。接下来很自然的,我们会问它开凿于何年?用何办法完成?就如同中国许多其他伟大工程和建筑一样,乐山大佛来自于无法想象的漫长岁月和世代延续的艰辛劳动。

带着一路遐想我们来到凌云山下岷江岸边,大佛面水而坐,要乘船去欣赏。我们踏上游船,游船驶离岸边,向大佛的方向开去。导游继续给我们介绍:

心中有佛,佛在心中,这里并不是我们平时说的人们对佛的虔诚信仰,而是形容乐山大佛所处的位置。原来在乐山大佛外围,还发现了一尊由几座山体组成的巨型睡佛。这尊睡佛四肢齐全,体态匀称,面目清秀,安详地漂卧在沿江的山脊线上,仰面朝天,慈祥凝重。著名的乐山大佛不偏不倚正好端坐在巨佛心脏部位。一个天然形成,一个人工开凿,这两尊佛形成的自然位置就应了那句心中有佛,佛在心中。所以跟随游船,我们首先可以远远的整体欣赏睡佛全貌。

导游介绍说:佛学既是一门哲学,也是一门玄学,自然与人工恰倒好处的接合,让我们尽情沉醉在这一伟大工程玄妙之中,也不必探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美妙绝伦的安排,这本来就是自然对人类勤劳与智慧的馈赠。游船已驶向大佛脚下,乐山大佛开凿的位置的确特别,正处在三江汇流的地方:

我们是丛卧佛脚边一路开船过来,从脚到头,乐山大佛出现了,真的精确的出现在卧佛心口。我们的船停留在著名的乐山大佛脚下,仰视乐山大佛,它面容慈祥,安然稳坐,佛身有些岁月的班驳,仿佛平静的聆听流水,又好象从容俯看芸芸众生。船不能停太久,颠簸的有点儿厉害,导游讲起一个流传已久的传说:

水流湍急大概就是三江汇流的作用吧,但我宁愿相信那个古老传说,那些人 们自然淳朴的想法,对自然江水的遐想,和大佛、景物都融为一体,那是乐山人民朴素情感的传承和寄托。据说唐朝大佛建造前,乐山这里的水患很严重,所以才有僧人想造佛像镇住水患,以期造福万代。据说,大佛完工以后,这里奇迹般的就再也没有水患发生,江水一直没有涨过大佛脚趾,难怪当地人都那样信奉它。导游开着玩笑说:因为这里人人心中有佛,所以生活得安乐幸福!

另外,据导游介绍,这尊大佛最终选择的是印度形象特点的弥勒佛造像,弥勒佛总是带给人间欢笑,我想在这里也有减少苦难的深意吧!

在公历纪元前后,印度佛教开始由印度传入中国。

而洛阳的白马寺也一直被佛门弟子尊尊称为“释源”,即中国佛教的发源地。

之后经长期的传播发展,从印度传入的佛教逐渐地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

而与此同时,随着佛教从印度往中国的传入,中国的佛教徒逐渐多了起来。

相应的,佛的造像也逐渐多了起来。

在中国造像里面,佛像是造像数量最多的一类。

其中就包括了像强巴佛、观音菩萨、阿弥陀佛等等佛造像。

菩萨造像在佛教造像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例如观音、文殊、普贤、地藏菩萨,他们的造像显得亲切、庄严,表现了慈祥、优美、宁静的审美情调。

但是这些佛造像都是人工造像。

但是有一处的佛像,它虽然不如人造佛像精致优美,并且还略显粗糙,但是,它却是天然形成的,十分的难得与罕见。

它便是在广东省台南山,它的整体是由三座大山组合而成的,这三座山分别是紫竹山、青云山、还有台南山。

它的整体的体长已经达到了两千五百多米,跨越了整整两个省份。

它的头在广东,但是脚却已经在了江西。

因此,它被誉为了全球最大的天然卧佛造像。

远远望去,它屹立于天地之间,雄伟壮观,十分的震撼人心。

四川乐山大佛是人工雕琢的。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

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历时约九十年。

扩展资料:

2019年4月1日,历时近半年的四川乐山大佛残损区域抢救性保护前期研究及勘测工作结束,乐山大佛正式“出关”,景区的九曲栈道和佛脚观光平台重新开放。

乐山大佛自建成以来,经历了多次修缮,历史上有证可查的大佛本体保护修缮次数就有10多次。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体检”和修缮用上了更多的高科技手段,不仅结果更精准,对文物本身的扰动也更少。

此次勘测维护,无人机航测、三维激光扫描、手持探地雷达检测、高密度电阻率法含水率检测等高科技手段一一上阵,获得了大佛赋存地层岩石微观结构、小构造特征、易溶盐分布特征。

岩石孔隙特征、氧化物及元素分布特征,标识了渗水层并初步查清岩层渗水原因,查清了大佛整体病害类型为风化、水害、生物植物侵蚀、佛身小型片状或块状岩石脱落以及后期修缮材料空鼓、开裂、脱落等。

—乐山大佛

人民网—乐山大佛恢复昔日风采

莒南有什么好玩的景点?

1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

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位于莒南县大店镇,其前身为大店庄氏庄园,有很多馆藏文物以及珍贵。

2莒南天佛旅游区

莒南天佛由山体巨岩自然形成,全长3800米,头枕西南青山,脚抵东北明湖,五官清晰,四肢分明,惟妙惟肖。依托世界奇观——莒南天佛和千年古刹——卧佛寺而建的天佛风景区,其主要特色是真山、真水、真大佛。

3无极鬼谷旅游区

无极鬼谷旅游区位于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朱芦镇甲子山系,景区内山谷幽深,溪水流远,树影斑驳,鸟语花香景色宜人,素有 “北方九寨沟”的美誉。

4莒南县鸡龙河城市湿地公园

莒南县鸡龙河城市湿地公园以湿地生态为主,融入了莒南当地的文化、生态和资源等多种元素,两岸物种丰富、形式多变的绿色长廊沿河而行,形成一道靓丽多姿、功能完善的城市风景线。

5莒南白马河湿地公园旅游区

莒南县白马河湿地公园旅游区按照以中水养湿地、以湿地净化水的工作思路,打造了“一水串五园、一线连多点”的景观,湿地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水系统生态环保,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6莒南县龙王河湿地公园

特色景观:景观瀑布、中水发电、石雕石刻

7莒南县浔河湿地公园

浔河湿地公园于一个自然与文化相融的原始时尚休闲景区,融入观景、人文、休闲和游乐等要素,充分展示了浔河独特的民俗风情和生态景观魅力。

8莒南县三龙山科普主题公园

三龙山科普主题公园位于莒南县岭泉镇南部,已建成的恐龙遗迹地质公园、大步涧、平安谷和待建设的龙山寺、滑雪滑草场、光伏新能源观光区、红石屋露营区、柱状苹果采摘区、温泉度假区等。

9渊子崖红色生态旅游区

莒南县渊子崖红色生态旅游区以渊子崖保卫战这一历史事实为主线,结合渊子崖农业示范园,在让游客接受红色教育的同时感受农家采摘的乐趣。

10莒南县金龙湖茶文化园

金龙湖茶文化园位于莒南县洙边镇书院村,这里三面环水,环境优美,常年云雾缭绕,生态条件得天独厚,茶叶自然品质优异。

11莒南县沂蒙玉芽茶文化苑

洙边镇是“南茶北引”最早的乡镇之一,是“中国茶叶之乡”,踏入沂蒙茶文化苑,远山、青松、茶园构成了大自然一幅幅浑然天成的画卷,茶香茶韵扑面而来。

12马_山旅游区

马_山气势雄伟,素有“四奇”、“四险”、“四怪”、“四秀”之美誉。石秀是马_山的一大特色,可谓天下一绝。山上建有甘露寺、天池、出水观音、千瀑峡等景点。

莒南县景点介绍

莒南县景点介绍

莒南县隶属于山东省临沂市,地处山东省东南部鲁苏交界处,东与山东省日照市相邻,紧靠岚山港,南与江苏省连云港市接壤,西与临沂市河东区毗邻,北与莒县相接。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莒南县景点的介绍,欢迎大家的阅读。

天佛风景名胜区

天佛景区位于县城北,真山、真水、真大佛是其主要特色。

马_山景区

马_山风景区,位于莒南县城北10公里,景区面积50平方公里,山峰海拔662.2米,是莒南卧佛风景名胜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四奇、四怪、四秀之说。

省府旧址(莒南大店)莒南红色景点众多,有山东省政府诞生地、115师司令部旧址、中华抗日第一村——渊子崖、甲子山战斗遗址、山东新华书店诞生地、山东省第一个团支部诞生地、鲁东南革命烈士陵园、毛主席批示的三个单位等。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山东省政府诞生地位于山东省莒南县大店镇。一九六一年十一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革命传统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厉家寨旅游区

以厉家寨红色旅游区为中心,形成了园林式石雕石刻城——孙镗纪念馆、铁牛庙石铁陨石——厉家寨展览馆——万亩樱桃园红色观光旅游一条线。

沂蒙乡村风情园

沂蒙乡村风情园是全国著名的农业生态旅游示范区。景区在县城南五公里处,面积18平方公里,有“小江南”之称。

;

莒南的旅游景点

莒南县隶属于山东省临沂市,地处山东省东南部鲁苏交界处,东与山东省日照市相邻,紧靠岚山港,南与江苏省连云港市接壤,西与临沂市河东区毗邻,北与莒县相接。截至2014年3月,总面积1388平方公里,辖12个镇街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42个行政村(社区),8164万人口。下面是莒南的旅游景点大全,请参考!

莒南的旅游景点大全

1、临沂天马岛旅游区

天马岛由马_山、天湖,两大部分组成。马_山,方圆26平方公里,主海拔6622米,是鲁东南群山之冠,因其形似马鬃,故名马_山,是载入《宋史》、《齐乘》、《齐东野语》等多种古籍的名山。天湖总面积28平方公里,总库容29亿立方米,是山东省第七大水库马_山耸然拔地而起,巍峨雄壮,气势恢宏,有比三个西湖大的天湖碧波环绕,山色融于湖光,潋滟灵蒙,宛如仙源幻景莒南县物产丰富,饮食文化独具一格,有各色风味小吃,能让人大饱口福。驴肉:“天上的龙肉,地上的驴肉”,莒南毛驴纯饲青草等无公害绿色植物,饮天湖、石泉湖天然矿泉水,其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闻名全国的“莒南老地方驴肉店”,用独特工艺炮制的香喷喷的`驴肉,配以色泽澄黄汁汤,辅之浓香咸辣的佐料,色、香、味、形具佳,是大补佳品,令人百吃不厌。

2、莒南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

沂蒙红色圣地——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中共山东分局旧址、山东省政府诞生地,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大店镇。景区以丰富、详实、生动、系统的史料、实物和场景,以现代化的展示手段,全面反映了在血与火的革命战争年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带领山东军民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所取得的丰功伟绩,反映了山东军民特别是沂蒙老区人民舍生忘死、参军参战、出夫支前、抢救伤员的一曲曲让人心灵震撼的史诗和凯歌。景区有115师旧址、115师纪念馆、山东省政府旧址、山东省政府成立纪念馆等,这里是集中展示抗战时期全国四大老区之——沂蒙老区的红色景区。这里有中央电视-事部与大益爱心基金联合布展的《沂蒙红嫂》展馆,该展馆是全国范围内唯一的一处最系统、最全面反映革命战争年代英雄妇女群体形象——沂蒙红嫂的展馆。

3、马_山景区

马_山风景区,位于莒南县城北10公里,景区面积50平方公里,山峰海拔662.2米,是莒南卧佛风景名胜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蒙山沂水锦绣山川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一朵绚丽的奇葩。马_山耸然拔地而起,巍峨雄壮,气势恢宏,碧波环绕,山色融于湖光,潋滟溟蒙,宛如仙源幻景。该山群峦叠翠,秀峰挺拔峭峻,奇石突兀,磊磊落落;悬崖岌岌,绝壁危危;深涧幽幽,清泉喷涌;飞瀑高悬,云腾雾涌;遍山松柏苍劲,藤萝牵缠;山花竞艳,百鸟争鸣。山之雄,石之奇,峰之峭,景之秀,在国内外实属罕见,有四奇、四怪、四秀之说。 四奇者:芦苇长上马口石,银鱼万条游天池,天蟾绿背红肚皮,山顶黑土不见底。 四怪者:马_四方像天台,山顶倒比山帮矮,十万巨石天外来,陕北山丹丹遍山开。 四险者:七十二道鹰愁涧,钻天鹞鹰飞三天;八十一座擎天峰,峰峰高耸入云端;千丈悬崖如刀削,猴子见了也胆战;万仞绝壁倒卷帘,神仙看了也心寒。

4、天佛旅游区

莒南天佛旅游区是国家3A级旅游区。位于莒南县城北,真山、真水、真大佛是其主要特色,天然大佛全长3800米,头枕西南青山,脚抵东北明湖;天庭饱满,地颌方圆,狮鼻微翘,笑口常开,慈眉善目,五官清晰,四肢分明,神态安详,蕴涵玄妙,大有呼之欲出之感。旅游区内卧佛寺香火旺盛,为鲁南、苏北佛教文化中心,那株历尽千年沧桑的唐槐至今仍枝繁叶茂,春华秋实,成为卧佛寺活的见证。1996年,为落实宗教政策,莒南县政府重修卧佛寺,并被批准为沂蒙山区唯一合法的佛教活动场所。大雄宝殿、卧佛殿,藏经楼、钟楼、鼓楼、舍利宝塔等相继建成,气象万千。整个寺院古建筑群古朴典雅,飞檐斗拱,雕粱画栋,雄伟庄严。莲花湖面积700亩,像一面明镜镶嵌在景区中央。湖畔垂柳依依,绿草茵茵,亭台廊榭,金碧辉煌;湖内波光潋滟,芦苇摇曳,荷花映日,香菱滴翠,野鸥横飞。“七宝莲池香雪海,分外秀丽更端庄”便是对莲花湖的真实写照。

5、鸡龙河水利风景区

鸡龙河水利风景区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依托鸡龙河水利工程而建,属于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以生态保护为主、兼顾都市休闲、景观优美、文化底蕴深厚等为一体的水利风景区。鸡龙河水利风景区位于莒南县新老城区之间,穿城而过,东起东环路桥,西至S225岭泉桥,全长134公里,总面积683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297平方公里。河道水面平均宽度120米,最宽水面262米,蓄水能力达225万立方米。景区内有9道溢流景观坝、2座橡胶坝、2座大型景观桥。上游2公里处有中型水库石泉湖水库,景区内水量丰富。鸡龙河水利风景区建有湿地3000亩,主要建设景点有芦荡飞雪、馨风竹语、荷花仙子等。景区内生态环境良好。卧佛寺公园景色蕴涵“一山一湖一佛一刹一槐”,而形成“真”、“奇”、“美”的静禅文化,各景观坐落有致,相互映衬,风格鲜明。莒南是石雕石刻之乡,鸡龙河两岸有众多雕塑充分展现了莒南石雕石刻完整的构思和卓越的技艺。

莒南县著名旅游景点介绍

莒南县著名旅游景点介绍

莒南县旅游资源富集,自然风光秀美,人文景观古朴,红色历史厚重。全县着力打造“齐鲁红都、古镇庄园、卧佛奇观、圣水仙山”四大旅游品牌。莒南县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重点线路、全省十佳休闲旅游度假区和全省县域旅游品牌十强县。先后荣获世界知名旅游名县、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旅游经济县市、中国最具魅力旅游名县和山东旅游强县等荣誉称号,成为鲁南苏北极具吸引力的新兴旅游目的地。以下是我整理的莒南县著名旅游景点介绍,欢迎阅读!

卧佛旅游区

位于莒南县城北部,总面积15平方公里,因境内有世界奇观——天然卧佛而得名,是国家AAA级旅游区、省级风景名胜区、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卧佛由连绵的群山天然构成,全长3800米,是卧佛旅游区的核心景点。卧佛头枕西南青山,脚抵东北明湖;天庭饱满,地颌方圆,狮鼻微翘,笑口常开,慈眉善目,五官清晰,四肢分明,神态安详,蕴涵玄妙,大有呼之欲出之感。佛教界泰斗茗山长老朝拜后,欣然题词赞颂:“莒南天佛,世界奇观”。该旅游区主要由卧佛寺景区、拜佛台、卧佛山、望海楼森林度假区、刘山杏花村等五大部分组成,主要特色是真山、真水、真大佛。

天马岛旅游区

位于莒南县涝坡镇,旅游区方圆46平方公里,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级地质公园、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被专家誉为江北“山水结合最好”的旅游区。旅游区由岛上的金顶游览区、狮子峰游览区,北岸的温泉旅游区、别墅度假区,西岸的天马岛假日酒店、圣水码头,以及南岸的天湖岸上游乐园、水上乐园、生存挑战区等构成。大型历史情景剧《天马忠魂》是根据南宋抗金名将杨妙真历史故事改编,在景区山顶上演的一场二百余人的大规模实景表演。表演分为杨妙真抗金、比武招亲、官府招安三个部分,再现南宋杨妙真抗金那段经典历史片段。该旅游区是集自然生态、人文景观、休闲度假、娱乐康体、会议研讨、拓展极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旅游度假胜地。

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暨山东省政府诞生地

八路军115师司令部和山东省政府旧址,位于莒南县大店镇,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区,山东省唯一一处具有“红色丰碑”称号的景区,有“沂蒙红色圣地、华夏第一庄园”美誉。主要景点有山东抗日根据地展馆,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山东省政府旧址,抗大一分校展馆,沂蒙红嫂事迹陈列馆,山东省政府成立时的十二个厅局展馆,沂蒙根据地群众工作展馆、曹玉海纪念馆、明清古城墙,明清古街,庄园会馆,庄谦、庄瑶、庄陔兰旧居,因园,望园等。景区2010年被列入全国红色经典景区二期目录,成为山东红色旅游的亮点景区。

沂蒙茶文化园

沂蒙茶文化园位于莒南县洙边镇,是全国著名的农业生态旅游示范区。主要包括三大景点:沂蒙乡村风情园、沂蒙玉芽茶文化苑、金龙湖茶文化园。景区生态环境秀丽,自然风光优美,人文景观古朴,有“小江南”之称。景区内有高27米仿“东坡提梁壶”制作的世界第一提梁壶——“沂蒙玉芽日月壶”。被誉为“南有杭州龙井,北有沂蒙玉芽”的沂蒙玉芽茶就产自该景区。

鸡龙河城市湿地公园

鸡龙河城市湿地公园位于莒南县新老城区结合地带,依河而建,全长4500米,总用地面积3000亩,被评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山东省城市湿地公园、山东省水利风景区。该公园按照“一河、两带、四区、多点”的规划布局,以湿地生态为主,兼容湿地公园的理念。一河是指鸡龙河;两带为河岸两侧的绿色长廊带;四区是指由于县城五条主路横穿河道,把鸡龙河划分成四块区域,分别是都市活力区、休闲观光区、湿地生态区、秀水园林区;多点是指在每个区域内,建设有多处别致的小品节点,如绿廊、荷塘月色、凌波漫步、桃红柳绿和日月小溪等。

龙王河湿地公园

莒南县龙王河湿地公园位于莒南县坊前镇,距离莒南县城5公里,距离临沂市50公里,总占地面积640亩,项目总投资6亿元。该景区目前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作为向社会展示新型环保理念、接受科普教育的基地免费向游人开放。龙王河湿地公园主要由污水处理工程、中水发电工程、湿地净化工程、点源污水处理示范工程和石雕商贸区等五大工程组成,在保护环境、净化水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融入人文、休闲和娱乐等要素,立体展现龙王河独特的生态景观,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白马河湿地公园

白马河湿地公园位于莒南经济开发区,距离莒南县城7公里,距离临沂市50公里,总占地面积300亩,目前景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该公园主要由污水处理工程、中水回用工程、污泥处置工程、湿地净化工程、点源污水处理示范工程和环保智慧平台及环保科普教育展馆工程等六大工程组成。污水处理设施与周边湿地相结合、相融合、相贯通,发挥了“治、用、保、管、教、游”六大功能,充分体现生态环保理念,实现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循环利用,成为展示生态莒南新形象的重要窗口和人们休闲娱乐、接受科普教育的理想场所。

;

历史介绍:乐山大佛建造从公元713年修建到公元803年,历时90年,历经三代建造者,四位皇帝。大佛坐像通高71米,头顶上有1051个发髻,额头宽度为10米,鼻子长 56米;颈高3米,肩宽28米,指长83米,脚背宽85米。

乐山大佛造型独特,形体构造更是独树一帜,从头发到全身,设计精妙,雕琢精细,赋予特色,不管是石块嵌就的发髻,还是木质结构的双耳,那神奇的排水设计,都是隋唐时期佛教艺术发展至巅峰的表现,令人叹为观止。

景区可以游玩的景点很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

凌云山

凌云山地处乐山城东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合处,与乐山城一水之隔。凌云山人称“小九嶷”,起因由于山有集风、栖鸾、望云、就日、丹霞、拥翠、兑悦、祝融、灵宝九峰,也被称作九峰山、九顶山,后因山中修建凌云寺而更名凌云山。

乌尤山

乌尤山即古离堆,相传为秦孝王时蜀郡守李冰开凿,以“避沫水之害”。乌尤山与凌云山相对,壕上大桥将两山相接。乌尤山同凌云山一样,自唐以来就是蜀中游览胜地。它四面环水,孤峰兀立,山上林木茂盛,绿荫重重。乌尤山因孤卧江中,好似一头乌牛,故又名“乌牛山”,相传宋代诗人黄庭坚至此,嫌其名不雅,而见山上古木繁荫,便更名“乌尤山”。

卧佛

由九华街乘坐缆车到百岁宫观景台,东边群山山势犹如一座巨型天然卧佛。卧佛位于九华山花台风景区,头枕天台群峰,其额头至眼睛由小花台组成,鼻子至颈部由大花台组成,从额头到颈部有数百米长,形象十分逼真。

乐山大佛传说

在风景秀丽的四川乐山,在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的汇合处,段冉端坐着一尊高70余米的佛像,比被誉为世界最大雕塑的阿富汗帕米扬大佛站立像还要高20余米。这就是著名的乐山大佛,又称嘉州凌云寺弥勒佛。

乐山大佛,成都以北160多公里,是凌云山栖霞峰悬崖上雕刻的弥勒佛像。始建于唐代开元元年,历时90余年建成,高71米。被誉为“山是佛,佛是山”,是世界上最大的石佛。

1989年,一位广东游客发现了乐山的卧佛景观,它由乐山大佛后面的吴优山、凌云山和桂城山组成。山体形似一尊巨大的卧佛,形成“佛中有佛”的奇观。“巨型睡佛”四肢完整,体态匀称,安详地漂浮在青衣江的山脊线上,直线距离约1300米。它仰面朝天,和蔼而威严。乐山大佛正好坐落在大佛的中心。传说释迦牟尼佛出生在母亲的腋下。中国古代也有“圣人生于其腋下”的说法。大佛的头、身、脚分别由吴优山、凌云山、桂城山的姐夫组成。佛像的头部是由整个吴优山组成的。山上的石头、竹林、绿荫、山径、亭台、寺庙分别展现了大佛的发髻、睫毛、鼻梁、嘴唇、下颌。景云亭如“睫毛”,山顶之冠为“额、鼻、唇、颌”。佛身由凌云山组成,九峰相连,犹如大佛宽阔的胸膛,浑圆的腰肢,健美的双腿;抬脚的佛脚是桂城山的一部分。佛像的整个姿态非常逼真,自然和谐,就像是上天创造的奇迹。一个卧佛,一个坐佛,一个天然的,一个人造的都有雕刻。观赏卧佛的最佳地点是乐山市滨江路的福泉门。

相传唐朝初年,凌云山上有一座凌云寺,凌云寺里有一个叫海通的老和尚。当时的凌云山脚下,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交汇处,水很深,波涛汹涌,经常吞没船只,危及百姓。海通和尚不忍看船毁人亡。他想,三江如此泛滥,水中必有妖怪。如果在这块岩石上雕刻一尊佛像,借助菩萨的神力,就能制服水怪,让来往的船只不再遭殃。

于是他请了两个有名的石匠来商量雕刻佛像的事。两个泥瓦匠一个是石城,一个是许氏。老和尚对他们说:“我要在凌云山的岩石上刻一尊佛像。请大家来讨论一下。”

当我听说我想在岩石上雕刻一座石像时,我非常高兴。他想,凌云山非常美丽,凌云阁非常壮观。每年都有很多人来这里山上拜佛。如果我在岩石上雕刻许多各种形状的佛像,我的技能不会被传播!想到这,他说:“三江水怪很凶。我觉得只有造几千尊佛像才能压得住。”这时,老和尚见师承一言不发,便问他:“师承大师,你怎么看?”石成不慌不忙地说:“我觉得应该刻一尊像这块石头这么高的佛像。”石毅听了,摇摇头说:“岩石那么高,石头那么硬。哪年哪月能刻出这尊佛像?”石城曰:“此岩若坚硬,则可抗风雨。佛像大了,才能挡三江妖。”老和尚见他们两个争不过,就说:“你们两个不要再争了,就刻一尊大佛一千佛吧。”

说完,海通和尚出去化缘了。从那以后,石城和许氏选择了他们自己的岩石组合和雕刻佛像。石头选择了长江沿岸最显眼的红砂岩,不算太硬,开始雕刻。红砂岩是一种松散易风化的岩石,比花岗岩还软,是适合雕刻的好材料。但是佛像雕刻后,很容易被侵蚀,风化。他刻释迦牟尼成佛,刻南海观音扬帆普渡,刻十八罗汉降龙伏虎,刻普贤菩萨指路。只听凿响,只见石飞,他刻了一尊又一尊。经过两年的雕琢,已经快完成了。而石城却选择了一块又高又难走又硬的大石头。他和徒弟们在岩石上搭起架子,爬上岩石,开始雕刻佛像。大佛的雕像是弥勒佛,一个能带来光明和幸福的未来佛。

虚千佛雕完了,石城大佛连一尺都没雕完。石讽刺道:“我两年刻了几千尊佛,你两年还没刻完一尺佛。”师承大无畏地说:“你们千佛万佛,抵不上我大佛一尺。”说完又继续雕刻。

老和尚化缘回来,请了许多能工巧匠雕刻石像,让他们和石成一起雕刻佛像。附近的人听说老和尚请人雕佛镇压三江怪,也来帮忙。有的烧茶,有的送饭,一时间凌云岩上人来人往,锤打如雷,岩石如雨。

住在岩石下深潭里的怪物,每天都被岩石上的岩石吓坏。眼看巢穴即将被填平,它带着巨浪汹涌而来,试图将工蚁从岩石中溺死入水。石匠们看到水怪汹涌而来,便拿起岩石上的石块向它攻击。像冰雹般的岩石,它很快就把怪物埋在了一堆岩石中。从此,佛岩下,风平浪静,佛祖的模样一天天显露出来。

这个时候,历史上有一个官员,他爱钱如命。他听说老和尚从外地花了很多钱,就有了坏主意。有一天,他带着几个官兵来到灵云寺,对老和尚说:“大胆和尚,你造一尊大佛,不先报官立案,罚你21万两银子,三天工资。”老和尚道:“老爷,造佛是为了镇压三河怪,解除百姓的苦难。我求化缘造佛,所以不能动!”那官员见老何还是不肯,就威胁说:“你不交钱,我就把你的眼睛挖出来。”他以为老和尚怕剜他的眼睛,就交了钱。谁知话刚说完,老和尚就板着脸说:“我宁愿剜眼睛也不愿意碰钱造佛!”说完,就剜了你的眼睛,端在盘子里交给了官员。那官员见老和尚真的剜了他的眼睛,吓得连连后退。谁想一瞬间忘记身后的悬崖,突然坠崖身亡。

这时,那双眼睛又飞回了老和尚的眼里。那些贪官一看,再也不敢向老和尚勒索钱财了。

后来老和尚病得不行了,弥留之际,佛祖还没说完。他把几个徒弟和泥瓦匠叫到床边:“我可能看不到佛做完了。我死后,你一定要继续造佛像。”说完,他就死了。老和尚死后,他的徒弟带领大家继续造佛。不久,石成也死了,弟子们还在雕佛。就这样一代又一代,过了90年,佛像终于建成了。

因为这尊石佛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像,所以人们称它为大佛,也叫乐山大佛。大佛旁边的灵云寺也改名为大佛寺。

如今的乐山大佛,头与山平,脚在大江上,手放在膝上,体态匀称,精神肃穆,被山凿,危坐河边。大佛高71米,高147米,宽10米,1051个发型,7米长的耳朵,56米长的鼻子和

在大佛左右两侧的长江沿岸峭壁上,有两尊16米多高的天王护法石雕,与大佛共同构成一佛两天王的格局。与天王共存的佛龛数百个,石像数千尊,如今汇聚成一个庞大的佛教石雕艺术群。

在佛像的左侧,沿着“洞天”是近代开凿的凌云栈道的起点,全长近500米。右边是——九曲栈道,是唐代挖佛留下的。佛像雕刻完成后,曾盖有七个亭子,称为“大佛阁”和“大象阁”。宋代称“凌云阁”、“天宁阁”;元代称“洪堡亭”;俗称明代的“佛棚”,清代的“佛阁”,最后毁于一旦时至今日,在大佛两侧的峭壁上仍能看到许多洞和檐迹。专家证实,这些是历代建亭或修亭时放置梁和檐的地方。

如今,梁、柱、檐早已不见,而雄伟的佛像依然巍然屹立,守护着滚滚红尘中依然保持正念的众生。

乐山大佛是谁建造的?

乐山大佛的创始人是凌云山的海通和尚。他看到三江的河流在山脚下交汇,惊涛骇浪拍岸,船只往往在此处被颠覆。于是他立下宏愿,在每块岩石上挖弥勒佛,希望凭借无边的神力,“易暴为平流”。此后,海通历尽千辛万苦,在江淮江湖一带筹款,于公元713年动工。它由三代工匠精心雕琢而成,历时90年,于公元803年完成。

乐山大佛比例匀称,高71米,坐高5996米,肩宽28米。它是世界上最高的弥勒石佛。1989年,一名广东游客在大佛附近发现一尊巨大的卧佛,乐山大佛就坐在卧佛的中心。这是大自然无意的巧合,是上天创造的奇迹。一个卧佛,一个坐佛,一个天生的,一个人工雕刻的,

大慈岩位于建德市以南24公里。它是佛教文化和美丽风景完美结合的旅游胜地。被誉为“浙西小九华景区”,以“江南悬空寺、长谷溪、中国第一天然佛”闻名,是“浙江省优秀景区”之一。

大慈岩景点简介

大慈岩位于建德城南24公里处。山上有金闪闪的双面佛像。半山腰的寺庙建筑有一半嵌在岩腹里,一边悬挂着脚手架。与衡山悬空寺相似,故又称“江南悬空寺”。

景区到处都有一个“挂”字。栈道、寺庙、佛像都建在陡峭的悬崖上。虽然大部分都是重建的,但让人不禁惊叹古人的创造力。

游览路线

,景区内游览路线大致为圆形。游览大慈岩,建议先坐索道上山(最高50元,最低40元),再逆时针走下山,省时省力。上山下山后,还有山路要走。有的地方没盖,夏天会比较阳光。整个游览过程中最大的乐趣就是沿着崖壁蜿蜒的栈道漫步,欣赏镶嵌在山间的步道、寺庙、佛像,以及远处山脚下的青山和小镇。场面很壮观。

悬空栈道

在山下很远的山顶,你可以看到金闪闪的双面佛像。下了索道后,你可以走一小段山路到达悬浮栈道。栈道是一览大慈岩主要建筑全景的最佳地点。不要错过它。当你走过栈道的时候,别忘了拍一张栈道的近照,就像贴在山腰的飞檐廊亭,也算是大慈岩的标志性景观了。再往前走一段,全国最大的天然立佛是这里的另一个特色:从侧面看,大慈岩主峰酷似一尊西藏菩萨的立像。奇石、怪石、草木,和谐地组合成佛的五官。游客们会无一例外地在这里驻足观看。

寺院内景

走20分钟左右,对面的风景就到了。双面佛和地藏王殿是最大的亮点。游客可以沿着栈道一路走到双面佛前看一看,也可以去地藏王殿拜佛祈福。天门后的樱花树下,枝头挂满了供人们祈福的红丝带,透露着佛教的恬静气质。罗塘的雕像也相当紧张。

参观完地藏王殿,出寺门。右手边有一条下山的小道(约30分钟)。小道很隐蔽,找不到可以问工作人员。下山的路风景也不错,有溪流相伴。10月,银杏黄石的景色更加迷人。想要索道下山,需要返回索道才能进站。

另外,新野古村,2014年《爸爸去哪儿》的位置,离大慈岩不远,可以一起玩。和同类型的明星一起看老房子,逛古村落,体验游乐项目,感觉很不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38425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