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珠"是宝中至宝,稀世奇珍。所谓"东珠",亦被称为"北珠、大珠、美珠",乃是从黑龙江流域的江河中出产的淡水珠蚌里取出的一种珍珠。其与一般珍珠相比因晶莹透彻、圆润巨大,而更显王者尊贵,自古以来便成为中国历代王朝所必需的进献贡生产这种珍珠的蚌类,无论现代生物学家如何寻找,在黑龙江水系都找不到相关产珠物种的踪迹——居然一个剩下的物种都找不到,甚至连那物种的化石与遗骸,包括绘画图形,都找不到。根据现代对残留的清代‘朝珠’研究所得,所谓东珠很可能是一种蜜蜡,是大兴安岭一带,松树的松蜡经过万年演变而变成的蜜蜡珠,或者它原本不是珠形,经过特殊工艺打磨处理之后才变得珠润玉圆。而这种蜜蜡还有一个更通俗名称,叫做‘琥珀’…在现代,琥珀其实不值钱,只要稍懂一点初中化学知识,完全可以用松蜡加工制作出琥珀。”
自然界中有70多种贝类可以形成珍珠。但是能够形成量大、质优珍珠的也不过6、7种。它们分别是马氏珠母贝(pinctadamartensi)、白蝶珠母贝(pinctadamaxima)亦称大珠母贝、黑蝶珠母贝(pinctadamargaritifera)亦称珠母贝、企鹅珠母贝(pterie penguinRoeding)、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Lea)]以及皱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Leach)]等。
因行业差异或角度不同,人们对珍珠有不同的分类方式,大致情况如下:
人们习惯上将海水育珠贝类称为贝,而将淡水育珠贝类则称为蚌。正因为此,人们首先因水域不同将珍珠划分为海水珍珠和淡水珍珠两大类。
1海水珍珠
海水珍珠又因贝种不同而被分为:海水珠(马氏贝珠、合浦珠)、南洋珠和黑珍珠(大溪地珍珠)3种。
(1)海水珠:即一般所说的海水珍珠。主要产地是日本、中国、越南和缅甸。我国有一些专家将其称为“合浦珠”,因为我国广西的合浦珍珠也产自马氏贝。海水珠直径一般不超过10mm。因为马氏贝本身体型较小,难以生产大粒珍珠。
(2)南洋珠:产自白蝶贝,生长在水温较高的所谓“南洋”水域,因此而得名。因贝体较大,所产珠直径一般在10mm以上,南洋珠主要产地是澳大利亚、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以及我国的海南岛。
(3)黑珍珠:珠型较大,直径一般均在7mm以上,产自黑蝶贝。因该贝与白蝶贝的生存条件相似,也有专家将其划为“南洋珠”之中,而分为白色南洋珠和黑色南洋珠。
黑蝶贝与白蝶贝的生存地大致相同。但是,只有玻里尼西亚群岛和塞舌尔群岛的黑蝶贝颜色最黑,因此最适合黑珍珠生产。目前,只有玻里尼西亚的塔希提(大溪地)出产黑珍珠。因为当地的环礁湖最适于黑蝶贝生存,所产珍珠黑而油亮。因此,亦有人将黑珍珠称为“塔希提珍珠”(tahiti Pearl)。
此外,鲍鱼(Haliotidac)及凤螺贝(Calyptracidac)中偶尔也生长出珍珠。因其颜色的艳丽和色彩丰富,亦十分珍贵。此种个案就以其母贝而被称作鲍鱼珍珠、凤螺贝珍珠。这都属于海水珍珠。
2淡水珍珠
淡水珍珠产生于生长在江河湖泊的蚌体之中。最常见的则是三角帆蚌和皱纹冠蚌两种。因为这两种蚌可以生长十数年,所产珍珠的大小可以从1mm到十几毫米乃至20mm以上。
有些学者依照珍珠在贝类体内的生长状况不分海水和淡水,而将其分为:游离珠、附壳珠和聚合珠3种。
(1)游离珠:即生长在贝类体内不与贝壳相粘连的珍珠。此类珍珠,无论形状如何,四周均被珍珠层包裹,是完整的珍珠。
(2)附壳珠:即与贝壳紧紧粘连在一起的珍珠。因此珠体有一面与贝壳相粘连。也有人将此类珍珠中奇形怪状者称为象形珠,而将半圆形者称为“半边珠”,或按外文译为“马比珠”(marbi)。
(3)聚合珠:由两颗以上的珍珠被有机质层、棱柱层和珍珠层混合连聚在一起;或者数颗粟粒珠被包裹在一起而形成了一个珍珠团。
此外,珍珠业界也有人根据珍珠的形状将其分为:圆珠、米形珠、馒头珠、环带珠以及异形珠等等。
国内还有一种以珍珠生产地区的方位而划分为南、东、西三类。即所谓的南珠、东珠和西珠。在历史上,尤其是在清朝,人们将合浦所出产的海水珠叫做“南珠”;而将黑龙江、辽宁等地所产的淡水珍珠叫做“东珠”;将西方国家所产出的珍珠叫做“西珠”,并有“东珠不如南珠”之谓。近代却有人将日本所出产的珍珠叫做“东珠”,而仍然说:“东珠不如南珠”。其实这里的日本“东珠”和我国的合浦“南珠”实属一个品种,即由马氏贝所产出的“海水珠”,而且日本珠的质量远远好于合浦珠。
根据手术方式以及珍珠核心部分构成的不同,人们又将养殖珍珠分为:有核珍珠、无核珍珠以及附壳珠3种。因贝、蚌的外套膜进行分泌而形成了珍珠。为了获取珍珠,人们将珍珠核配以外套膜细胞片植入贝、蚌体内,所获珍珠内有核,所以称之为有核珍珠;直接将外套膜细胞片植入贝、蚌体内,随之生长过程,细胞片增生形成珍珠囊,分泌珍珠质形成的珍珠被称为无核珍珠。珍珠核大多是用贝壳制作的圆球,因此有核珍珠多为圆珠,而无核珍珠比较难以形成圆珠。
多年以来,只有海水珍珠可以植核,淡水珍珠无法植核。因此海水珍珠多为圆形,价格亦昂贵;而淡水珍珠价格相对低的多。近年来,毕业于湛江水产学院的谢绍河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和试验,已经成功地培育出了淡水有核珍珠,并形成商业化生产。
按照珠宝学有关珠宝玉石的四大要素,国际珠宝玉石界将珍珠分为“天然珍珠”和“养殖珍珠”两大类,并要求凡属人工养殖的珍珠,必须冠以“养殖”的字样。初期人们尚比较中规中矩。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加之天然珍珠日渐其少,人们逐渐习惯于简单地以“珍珠”来标示“养殖珍珠”,而只有在真正的天然珍珠出现时,才特别标以“天然”的头衔。为此,世界珍珠协会主席何乃华先生曾多次在国际会议上提出建议:干脆以“珍珠”标示“养殖珍珠”,而出现天然珍珠时,再特别以“天然”予以注明。他进一步阐述其理由如下。
(1)人工养殖的珍珠和天然珍珠的形成过程是完全相同的,珍珠的形成和生长完全是一个自然的发育和成长过程。这一特点与其他任何人工生产的珠宝均不相同。
(2)珠宝学中已有先例——玻璃。人们用“玻璃”标示人工生产的品种,而用“天然玻璃”来标示自然形成的玻璃。
(3)贝、蚌经手术后,有时会产生出“分泌珠”,日本人称其为“开希”(keshi),也有人译为“客绪”。这是手术过程中,外套膜细胞破裂形成碎粒,从而分泌形成了珍珠。“分泌珠”的形成与人工对贝、蚌施行手术有关,但又没有人工植入的成分。近年来,人们还发现将珍珠从养殖的珍珠母贝、蚌体内取出后,原来形成的珍珠囊,即使不再植入异物,囊内亦有可能再次形成所谓的“再生”珍珠。这些分泌珠和再生珠既可算作“养殖”珍珠,也可划入“天然”珍珠。不少日本人就在keshi 之后冠以“天然”的头衔。
(4)国际上人们在商业操作中,几乎已经采用这一方式,这已经是约定成俗的事实。国际珍珠界一些有识之士对这一建议表示了支持。香港的珠宝权威人士梁适华先生甚至风趣地说:“就像无须也不可能对试管婴儿冠以‘人工’或‘养殖’的头衔一样。”
过去,世界珠宝学教材中,根据日本人的说法认为:只有海水珠中才有“分泌珠”。1983年,我国派驻德国工作的何乃华先生首先在德国珠宝界提出并证明了淡水珍珠同样有“分泌珠”,这一论证获得了德国珠宝界专家的认可。1995年,在希腊雅典举行的国际珠宝联合会大会上,何乃华先生代表中国正式提出此建议。最终,国际珠宝界承认了这一说法。并对该组织所规定的“珍珠手册”进行了修改。这一修改对淡水珍珠有巨大的经济意义,因为“分泌珠”时常被当作天然珍珠进行交易,从而获取高价。
东珠,满语为“塔娜”。清朝将产自于东北地区的珍珠称为东珠(或北珠),用于区别产自南方的南珠。它产于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及其流域。清朝统治者把东珠看作珍宝,用以镶嵌在表示权利和尊荣的冠服饰物上。皇后、皇太后的冬朝冠,缀饰的东珠与珍珠约300颗,冠顶东珠13颗,珍珠51颗。余如耳饰、朝珠等,也用东珠镶嵌,以表示身份并显现皇家的权威。
珍珠知识
珍珠,晶莹闪烁,奇光异彩,古往今来就是人们公认的珍宝,是优美、珍贵的象征。古今中外,有着许许多多关于珍珠的神话传说,有人说珍珠是神女的眼泪,珍珠将为人类带来美好、幸福;也有传说,每当海上升明月,珠蚌即浮上水面,对着天空打开贝扇,让内里的珍珠吸取月华,滋养生命。
珍珠是珠宝中历史悠久的珍贵品种,历代帝王的皇冠就嵌有大量珍珠。在入时的珠宝首饰中,珍珠是流行的宝饰之一,在世界的珠宝习俗中,被誉为"康寿之石",是6月份的诞生石,象征着健康、富足和长寿。同时,将珍珠冠为"宝石皇后"。
珍珠用作首饰,特别是项链极为美观,戴之令人添风雅、增神韵,艳而不媚、华而不俗,正是有她纯洁、高贵、柔情等独特魅力,赢得了广大爱美女士的青睐和男士的欣赏。
珍珠的形成
市面上关于珍珠的名称很多,例如养珠、人造珠、贝壳珠等。在英文名称中,Natural Pearl为天然珍珠,Cultured Pearl即养殖珍珠。但现在天然珍珠几乎绝无仅有,市面上的Pearl都是养珠(假珠除外),由于天然珍珠早已在市面上消失,也很少人谈论天然珍珠,所以人们也就惯性地叫养珠为Pearl,即养珠也称为珍珠了。
珍珠的生成,是珍珠贝的外套膜部分细胞在结缔组织内形成的珍珠囊所分泌的珍珠质不断积累而成的。
当外界的小颗粒异物偶然进入贝类壳中时,珍珠贝就感到不舒服。为了排除这种异物刺激引起的不适,它就本能地分泌出珍珠质把这颗可恶的异物一层一层地包裹起来,日子长了,就形成一颗颗晶莹可爱的珍珠。小蚌子将痛楚化为力量,光荣地制造出无与伦比的首饰物,将它的悲痛换给人类欢乐。
在自然环境中,每一万个母蚌只能采到10余克珍珠,非常难得,而且颗粒小,形状不规则,加上采珠是一件非常危险而艰难的工作,随着养殖珍珠的兴起,采珠业也早已随之消失。
养珠的诞生并非偶然,而是人为。人们蓄意将异物插入蚌体内,令蚌受刺激而分泌珍珠质,将异物包围起来。可怜的贝壳被人们强逼进行大手术,受不住这种刺激的便会死去,强壮的便会生存,完成它光荣的使命,为人类创造。
珍珠首饰的保养
珍珠饰物包括项链、手链、戒指、吊坠等,但以项链为多。珍珠项链是一种昂贵的高级装饰品,可以长久保存,世代相传。但珍珠又不同于金属饰物或其它宝石,因为珍珠的主要成分是钙,所以不能遇酸和碱。
珍珠项链每次戴用之后,应用软布轻微擦拭。如在夏季汗多时,应用温水冲洗,但不要用过热的水,不要用洗涤剂。
由于珍珠的硬度为35-45,表面柔软,所以要避免磨擦。珍珠的硬度跟珍珠的养殖年龄有关,有些较娇嫩,特别是海水有核养殖珍珠,比较容易脱皮,要注意保养。
珍珠是珠宝中唯一无需加工表面和唯一能治病、美容且自然美丽的宝石。
懂了珍珠的特性后,保养会更容易了。
当我们想到闪闪光辉、令人心醉的珠宝首饰时,脑海中都会不期然出现光滑柔亮的珍珠。所谓"珠宝",除了包括很多种不同的宝石之外,还缺不了珍贵的珍珠。珍珠的重要性,历史悠久。传说珍珠已有5000年历史,在中国,最早期的记录是孔子时代;说及淡水珠作为珍贵礼品,则由公元前2206年开始;在波斯地带,公元前2000年已有珍珠的遗迹;埃及与希腊人在公元前330年已用珍珠来做装饰;亚历山大打倒波斯军队后,由印度返国,也带回大量珍珠。
在罗马的历史故事中,也有提及珍珠为贵族最喜爱的首饰。有些罗马妇人更24小时佩戴,会使人们健康和富贵。在欧洲历史上,有一个时期被称"珍珠时代",反映出人们对珍珠的热爱之情。十字军东征的时期,欧洲人由东方带回大量珍珠,开始了珍珠在欧洲的热潮,随后数世纪都被贵族、武士等用作个人饰物。后来,珍珠更演变成皇室专有的宝石。1612年,在Saxony还公布一项法律,禁止贵族、专业人士及平民佩戴珍珠,只有帝王之家才可以有此特权。英国女王伊利莎白一世亦非常喜爱珍珠,她的衣着及头饰都常有珍珠陪衬,有书像为证。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的早期,一些作家描述在茅屋内看见珍珠,数量多至2加仑。他们笔下的印弟安寺庙,据说有用珍珠做装饰;而在美国俄亥俄洲土冢中发掘出大批淡水珠,证实那时的印弟安人当时已懂得用珍珠作为颈链、头饰及铜雕刻品内的装饰。这些土人认为珍珠有崇高的地位,所以甚至有模仿品出现。
我们在读中国历史时,书中往往都有提到用珍珠作为贡品献给皇帝、大臣、妃嫔等。珍珠的珍贵程度,中国人应该非常清楚,因为它自古以来都非常闻名。
珍珠与其他宝石不同,它无需经过琢磨,已经是一件漂亮夺目的饰物,这也是它的独特之处。古代人相信珍珠可治甲状腺病毒,为佩戴者带来好运,珍珠为6月的幸运生辰宝石,也是代表结婚十二周年的珠宝,象征幸福快乐。钻石是宝石之王(King of Gems),珍珠是宝石之皇后(Queen of Gems),前者觉冷(因为它是矿物),后者却暖(因为珍珠是有机物体),要代表智慧和爱心,没有其他珠宝可与它相比。
珍 珠 文 化
珍珠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有珍珠记载的历史达4000多年。从秦朝起,珍珠已成为朝廷达官贵人的奢侈品,皇帝已开始接受献珠,东汉桂阳太守文砻向汉顺帝“献珠求媚”,西汉的皇族诸侯也广泛使用珍珠,珍珠成为尊贵的象征。清代《大清会典》记载:皇帝的朝冠上有二十二颗大东珠,皇帝、皇后、皇太后、皇贵妃及妃嫔以至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官员皆可穿朝服、戴朝珠,只有皇帝、皇后、皇太后才能佩戴东珠朝珠。东珠朝珠由108颗东珠串成,体现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尊贵形象。
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名画“维纳斯诞生”惟妙惟肖地描绘了珍珠形成的神话故事:维纳斯女神随着一扇徐徐张开的巨贝慢慢浮出海面,身上流下无数水滴,水滴顷刻变成粒粒洁白的珍珠,栩栩如生,给人们以美的感受。
有史以来,珍珠一直象征着富有、美满、幸福和高贵。封建社会权贵用珍珠代表地位、权力、金钱和尊贵的身份,平民以珍珠象征幸福、平安和吉祥。
珍珠历史
我国是世界上采珍珠和用珍珠最早的国家,战国时已用淡水河蚌珍珠作为贡品,楚国时妇女已用珍珠作饰品,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淮南子》和《雷州府志》记载:秦汉以来,历代封建帝王都把雷州视为珍珠的主要产地,下诏采珠。
宋代宋太祖(公元962年)开始下诏采珠,南珠正式作为贵重物品,公元972年,岭南小皇帝刘怅,为讨好宋太祖,特用合浦珍珠,制成鞍带,称为“珠龙玉鞍”进献宋太祖,宋太祖非常喜爱,对刘怅予以重任。
明代是采珍珠最鼎盛的时期,明洪武29年正月开始下诏采珠。明天顺3年(1459年)2月,下旨采珠。明正德9年(1514年)下诏采珠。正德9年下诏采珠,嘉靖三次下诏采珠。明穆宗在位6年两次下诏采珠。
清代自顺治元年到康熙,多次下诏采珠,乾隆17年又下诏采珠。
1957年11月,周恩来总理指示,“要把几千年落后的捕珠改为人工养殖。一定要把南珠生产搞上去”。
1996年,中国海水珍珠(南珠)产量达到近20 吨,成为世界珍珠市场主要供应国之一。
我国南珠养殖业经过了40多年的发展,在科研成果方面,我国三大南珠研究中心共获得近20项重大科研成果;在养殖技术方面,母贝人工育苗技术、母贝养成技术、插核育珠技术以及母贝三倍体技术等方面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珍珠产量方面,近年来我国海水珍珠产量(南珠)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海水珍珠第一大生产国。
中国广东省湛江市海岸线长达1500多公里,居全国地级市之首,占广东省海岸线46%,人均海岸线25厘米,为全国人均海岸线的10倍。湛江珍珠具有悠久的历史,品质优良,早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时已是重要的贸易产品。湛江市具有养殖南珠的得天独厚自然条件,又有位于省内的我国三大南珠研究中心为依托,有近40年的群众性的人工养殖珍珠的实践经验,海水养殖珍珠发展迅速,自90年代以来,湛江市海水珍珠贝苗年产量占全国的90%以上,海水珍珠(南珠)年产量约占全国70%,海水珍珠年加工、销售占全国70%以上。去年全市珍珠养殖面积5.38万亩,珍珠产量21.8吨,约占全国产量的三分之二,是全国海水珍珠养殖、加工、出口的重要基地。湛江已发展为我国南珠生产、加工、销售的中心。南珠养殖加工成为湛江海洋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湛江市已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南珠中心。
意思是:
西珠比不上东珠,东珠比不上南珠。指的是南珠乃中国最好的珍珠。
南珠是中国的,西珠是西欧的,东珠是日本的。另外,就中国来说,东北产的珍珠又称东珠或北珠,很珍贵,清代皇帝皇后戴的朝珠用珠就是这个。
南珠乃中国最好的珍珠,它以马氏珠母贝产出,颗粒大、圆润、晶莹、非常精美、光彩迷人,被誉为国之瑰宝。
南珠的主要产地就是广西合浦,所以也叫“合浦珠”,今天则叫“北海珠”。
第一次把合浦珍珠称为“南珠”的,是明代著名学者屈大均。他在自己编写的《广东新语》中写道:“合浦珠名曰南珠,其出西洋者曰西珠,出东洋者曰东珠,东珠豆青色白,其光润不如西珠,西珠又不如南珠。”
今天的北海市里还有南珠广场、南珠宫、南珠苑等等。
扩展资料
南珠之乡合浦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的下辖县,亦是成语“珠还合浦”的源发地。
珠还合浦,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出自 《后汉书·循吏传·孟尝》:“(合浦)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
东汉时期,合浦郡盛产珍珠闻名海外。
合浦,取义“江河汇集于海之地”,又“以其地有大廉山”,故名廉州。
这个貌似不显山露水的小城,在中国古代却曾经是海上丝路最早的始发港之一,辖区范围甚广,追溯其历史,甚至要早于广州、宁波和泉州。
合浦置郡始于汉武帝元鼎元年,郡治初在徐闻,东汉移至合浦。两千多年前,汉武大帝派兵灭南越成就了其一统南方的霸业,一把怒火焚烧了当时南越国的国都番禺,设立岭南九郡。
盛产珍珠的合浦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及当地客家人先进的经商理念,一跃成为西汉海外贸易的重要始发港。
至此,海洋文明与陆地文明在这个天然良港交汇融合,合浦的南珠与长安的丝绸,也一同被夹裹成古代海上丝路历史节点上永不褪色的亮彩。
南洋珍珠 ,产于南太平洋的海水珍珠都称为南洋珍珠,南洋珠有白色、银色、金黄与黑色,各有不同的产区,不同的蚌种养殖出来的南洋珠颜色种类也不相同。澳洲是全球最主要的南洋珠来源地。所产的南洋珠以银色为主,白色与金色南洋珠主要产于缅甸、泰国、印尼、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
珍珠的分类,按形成珍珠的原因分为天然珍珠与人工养殖珍珠。
按产生的水质分为淡水珍珠和海水珍珠,
按颜色分有白、金、银、粉、红、黑、蓝、灰等颜色,
按形状分为圆形珠、椭圆形珠、半圆、蛋形、梨形、滴水、连体、巴洛克异形,畸形珠,
按大小分为厘珠、水珠、中珠、大珠、特大珠、超特大珠,
按产地分为东珠、西珠、南珠、澳洲珠、波斯珠、马纳尔珠等,
按用途分为药用珠、饰用珠,
按产出珍珠的母贝分为马氏贝珍珠、黑蝶贝珍珠、白蝶贝珍珠、企鹅贝珍珠、鲍鱼贝珍珠等,
按是否有核可分为有核珠和无核珠,
按产珠的位置分为游离珠和附壳珠,
按珠层厚薄程度可分为厚层珠和薄层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