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满分50分作文得多少分算高分?

初中满分50分作文得多少分算高分?,第1张

中考时作文满分50分,一类文分数应该是43-50分。

①具备ABC三项条件的,评一类下(43-45分)。

②立意深、构思巧、语言生动形象的,评满分;具备其中两项条件的,评一类上(48-49分);具备其中一项条件的,评一类中(46-47分)。

作文一成绩好分数高不一定就是好学生。

好学生的标准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自主能力

所谓的自助能力时刻调控的能力,可以培养的能力,包括自主预习,自主复习,自主完成作业。

二、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指的是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知识的百分比,这种能力的不同是学生日积月累的学习环境和成长环境带来。包括:单词记忆能力、课文记忆能力、笔记记忆能力、课文理解能力。

用单词记忆能力举例,比如学习10个单词能记住9个就是90%的记忆能力。通常当堂记忆能力超过80%的学生就属于学习很出色的学生了。超过60%的学生可以说是跟得上的学生。再往下就是跟不上了。

三、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并非能力。但是英语学习者来说,一个他(她)感兴趣的老师,会提高孩子的课堂吸收能力,甚至会让一个厌学的孩子改变对英语学习的态度,喜欢上英语。

类别

内容 A.内容 B.语言 C.篇章 评分细则

一类卷 (43-50分)

切合题意 思想健康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切 语言顺畅 没有语病 结构完整 条理清楚

①具备ABC三项条件的,评一类下(43-45分)。

②立意深、构思巧、语言生动形象的,评满分;具备其中两项条件的,评一类上(48-49分);具备其中一项条件的,评一类中(46-47分)。

二类卷(35-42分)

切合题意 思想健康 中心明确 内容具体 感情真实 语言通顺 偶有语病 结构完整

条理较清楚 以38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①具备B项和另一项条件,其余一项达到三类卷标准的,获得基准分;

②具备ABC三项条件的,酌情加分;或材料新鲜,或立意新颖,或结构新巧,可评为二类上;

③具备B项条件,而另两项只达到三类卷标准的,酌情减分。

三类卷(27-34分)

基本合题意 中心尚明确 内容尚具体 感受尚真实 语言尚通顺 语病不多 条理尚清楚 能分段

以30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①基本具备ABC三项条件的,获得基准分;

②其中B项较好的,酌情加分;

③另有某些缺点的,酌情减分。

四类卷(18-26分)

偏离题意 中心欠明确 内容不具体 语言不通顺 语病较多 条理不清楚

以22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①凡属ABC三项之一者,评为四类卷,获得基准分;

②另两项较好的,酌情加分;

③兼有ABC两项以上情况的,酌情减分。

五类卷(0-17分)

文不对题 不知所云 语病严重 文理不通 结构混乱 不能完篇

以13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①凡属ABC三项之一者,评为五类卷,获得基准分;②其他两项尚好,酌情加分;

③兼有ABC两项以上情况的,酌情减分。

说明:

1.漏写题目扣1分。2.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现不计,最多扣2分。3.字迹工整的加1—2分;字迹潦草,难以辨认的酌情扣1—3分。4.字数不足550字,每少50字扣1分;不足400字,降一等。5.凡认为有严重错误的答卷,评卷领导小组研究处理。

在一般情况下,如果地理试卷的满分是50分的话,那我觉得考到40分,应该已经算是比较优秀的了,因为毕竟其实满分是50分的话,而且地理试卷他毕竟是比其他科目有一些难度的,所以如果能够考到40分以上的话,应该就是算是比较优秀的学生了。

如果总分50分的卷子,需要考30分才算是及格。及格一般是按照总分的60%来计算,50分的60%就是30分,而100分的满分,及格分是60分。

一般来说,认真些学习大多数人是能够达到及格分数线的,如果有一些技巧,加上对学习的热爱,分数则会更高。相比之下,小学及格分是比较简单的,初中就稍微困难些,高中则更难。

扩展资料:

及格分的来历

以前的时候大部分考试是5分制的,后来慢慢演变成了现在的100分制和150分制。各个学习阶段的考试分数制度有一定的区别,比如小学一般是百分制,而初中会根据科目不同而变化。

而考试则是以“一半以上方为及格”,以前考试满分是5分的时候,3分则是为及格,而100分的话,则是60分为及格,150分的考试制度,及格就是90分。虽然考试满分制度改变了,但是比例还是没有变化的。

除此之外,也有另一个说法,100分的考试,规定60分及格,是沿袭了古代科举考试的制度。按照以前古代科举的规则,科举考策论,总共有10策,通过6策的人算合格,如今也是按照这样的方法计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38855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