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材料的选择问题,尽量不要用你所说的那种石头,纂刻要使用的印石要能显出艺术效果,刻石头狮子的石头,普通刻刀很难承受其硬度,刻碑的那种石头,软硬分布不规则。初学者只要选择廉价、不易破裂,又能受刀的印石即可。印石的种类很多,主要以印石产地命名,如浙江青田石,福建寿山石,浙江昌化石。其中有些价格过高,不适于初学者使用,一般以青田石,寿山石为主,这种印石软硬适中,运刀时不开裂,也不粘刀,所以刻刀入石畅爽如意,能尽随作者意图,还具有吸色不吸油的特点,印泥容易粘老而不容易干燥。石章分有钮、无钮和不规则形状三种。前两种以长方体为主。选购印石还要注意以下三点:1)印石要结实不裂纹 2)看有否砂锭,尤其印面更不能有砂锭 3)颜色纯净无杂色以上介绍一般纂刻爱好者所练习的印石。第二,关于刀子问题,刻刀一般用吴昌硕式平口单面刀,主要用于刻石章,一般选用中号即可。第三,关于刻章问题的其他补充。1)首先准备工具:刻刀、印石、印床(这是用以固定印石的工具,市面上有售。一般用于有印钮或者过小,左手拿捏不方便的印石)、印泥、印规(印规的作用是印后如觉得不够清晰,可将印章贴紧印规,再印一次,是一种直角形的定位工具)、纸、笔、墨、砚、刷子、小镜子、砂纸。2)刻印步骤:磨平印面,用砂纸打磨,可先用粗砂纸,快速去除纹路或者旧刻,再用细砂纸,以八字形方向循环反复,用力要平均,以免出面四角不平。3)设计印稿:先在纸上设计,挑选出满意的定稿。4)印稿上石:鉴于你是初学者,最好采用水印法,先将一张宣纸放于手心内,将磨好的印石印面置于手心上,压出一方轮廓,在此轮廓内用浓墨写稿,白文要写出较粗的线条,朱文要留出边栏的位置。写好后,将石不偏不移地覆盖于纸上压出的轮廓内,并使之不移动,用一支清洁的笔蘸一点清水,使印面上覆盖的稿纸微潮,再覆盖一层纸,也使之不移动,吸除多余的水分,再覆盖一层纸,用大拇指指甲均匀地反复研磨墨稿,不要遗漏一边一角,然后揭去三张宣纸,如有不清晰之处,用小镜子照,用笔修正。5)刻印:刷静石面,检查修改,铃印,刻边款。
问题一:篆刻一般用什么石头最好呐? 初学篆刻,一般选用普通的青田石、寿山石、巴林石,昌化石因砂钉较多,推荐。
有一定基础后再去选择比较名贵的印章石,比如青田石中的封门青、鱼脑冻、白果冻等,寿山石中的芙蓉石、荔枝冻、朱砂冻等,巴林石中的鸡血石、水草冻等。
至于寿山石中的田坑、水坑石,青田石中的灯光冻、黄金耀,昌化鸡血石等,目前几乎罕见,昂贵无比,大多作为收藏用了。
刻白文,青田石比较爽利,刻极细的朱文,巴林石最佳,寿山石介于二者之间。
问题二:初学篆刻用什么石头好 朋友,刚起步还是找些便宜的石头练吧,
篆刻石材按材料主要是叶蜡石,全国产地很多差不多每个省都出,
只不过好的石材不多。
主要的是浙江的青田石,福建的寿山石和昌化石,再有就是内蒙的巴林石。
这四种是篆刻常用的,场他地方的一般不考虑。
到了你成了大家的时候,再用名石就会锦上添花的,
到市场上买点便宜的玉石就行:)。。。
建议你用低档的练习用青田石,寿山石也可以但石性较脆。
成都倚天斋工贸有限公司生产的永字牌硬质合金刻刀,
此刀材质很高,刀锋角度设计很科学,
质量相当好,是中国篆刻界用刀的第一品牌。
永字牌硬质合金刀也很好,但我知道相当一部分篆刻爱好者都是自制刻刀。
此外,吴昌硕刀也可以:)。。。
问题三:适合篆刻的石头有哪些? 印石由于产地很多,质地也各有差别,其中以青田、寿山石等为好。
青田石产于浙江省青田县,石质细腻、温润、不硬不燥。易于镌刻。色有黄、白、青、绿、黑、灰等,其中以有冻者更为珍贵。即石质呈半透明状,如灯光冻、鱼脑冻、封门青等即是。一般青田石虽不如冻石佳妙,但亦可称为印材中之佳品。为学习篆刻的理想材料。青田石爽决,但细润光洁,为印材中之佳品。
寿山石产于福建省福州市,为我国传统的“四大印章石”之一,被誉为“中华瑰宝”。寿山石在宝石和彩石学中,属彩石大类的岩石亚类,它的种属,石名很复杂,约有一百多个品种。石质较青田石微腻,受刀不如青田石。
篆刻最常用的石材中较珍贵的如田黄,而田黄石又与芙蓉石、浙江鸡血石并称为“印石三宝”。田白、牛角冻、瓜瓤红等,为世所宝。
昌化石产于浙江省临安市昌化镇。色多呈储、黑、黄、自等杂色,质地温润可刻。但略有腻涩、走刀不如青田石爽诀。其中有鲜红色如同鸡血者,俗称为鸡血石,最为名贵。一般底色较燥,多砂钉与石筋,石质坚硬刀不可入。
巴林石产于内蒙赤峰市巴林右旗,又叫赤峰石为近年来所发现,石质与寿山、昌化石类似。尚可刻。其中有的红似鸡血,有商贾冒充鸡血石的。
其他产于浙江的尚有:宁波的大松石。色灰黑,间有黑斑,石性较腻,近似寿山石。天台之宝花石。形、色如同寿山石,比较粗松、易脆,温州之平阳石。形、色近似青田石,质地不如青田石脆,萧山之红石。质较粗,一般尚可作练习用另外还有如册山掖县之莱石,福建蒲田之蒲田石,湖南之楚石,陕西之煤精石,河北之房山石,丰润石,以及各地所产之印石,只要质地软、脆、坚、腻兼备者,皆可作为练习用。
问题四:什么样的石头适合篆刻 朋友,刚起步还是找些便宜的石头练吧,
篆刻石材按材料主要是叶蜡石,全国产地很多差不多每个省都出,
只不过好的石材不多。
主要的是浙江的青田石,福建的寿山石和昌化石,再有就是内蒙的巴林石。
这四种是篆刻常用的,其他地方的一般不考虑。
到了你成了大家的时候,再用名石就会锦上添花的,
到市场上买点便宜的玉石就行:)。。。
建议你用低档的练习用青田石,寿山石也可以但石性较脆。
成都倚天斋工贸有限公司生产的永字牌硬质合金刻刀,
此刀材质很高,刀锋角度设计很科学,
质量相当好,是中国篆刻界用刀的第一品牌。
永字牌硬质合金刀也很好,但我知道相当一部分篆刻爱好者都是自制刻刀。
此外,吴昌硕刀也可以:)。。。
问题五:篆刻石料用什么好 说的是练习石料吧,普通的练习石料青田石头就可以了
我买了金石印坊的青田石料,初学者就用这个了
问题六:初学篆刻用什么石头好 低档的青田石。练习章料,网上有。
问题七:练习篆刻用什么石头好 初学篆刻练习石比较常见和实惠的练习石有青田石、萧山红、墨绿冻、广西冻石
其中,广西冻石硬度为1左右,质地较软,仅适合18岁以下学生使用
初学篆刻,还要选择合适的刻刀。练习刻刀可以用价格最优惠的碳钢刀。将来可以用目前国内用得最多永字牌刻刀,永字牌刻刀主要以硬质合金刀为主。再配备砂纸,和一个金刚石磨盘可以用于磨印石,也可以研磨刻刀。练习石可以刻好,磨平,继续刻,充分完成练习的用途。
希望有帮助。
问题八:最适合篆刻的石头是? 我知道的是按产地分,大致有青田石、巴林石两种;按质地分,大致有叶蜡石、鸡血石、冻石、田黄石等几种。
初学者还是用叶蜡石好一些,因为这种石料比较经济,而且质地柔润,比较实用。而鸡血石、冻石,特别是田黄石,都比较昂贵。
市场上不好的青田石最便宜,巴林寿山,昌化,以及青田的精品,相对来说就贵了初雪者就用青田吧,等练好了再用好石头也不迟不过有一点要注意,这些石头刻起来的手感不太一样的
问题九:初级篆刻应该选用什么石头? 我觉得 多选用青田石,因为价格比较低廉,硬度也比较低,而且颜色清亮。也多采用巴林石,色泽形状硬度都较青田石好,价格自然也就贵一点,但是一般都在几块钱,到几十块钱不等,当然不包括好的石料啊。你有时间经常去买供些东西的地方去转一转,可以比较一下价格在买咯。
问题十:练习篆刻用什么石头好 可以用青田石,有专门练习用的。
青田石雕刻立体、镂空、繁简有致,层次分明,雕刻家创作时心、眼、手一致,进入随心所欲的境界。行话说:纯、畅、神。纯,指石质温润,清纯,雕刻家一般都有“相石”功夫,雕工娴熟,流畅,一气呵成;作品新颖入神,表达出深刻内涵,精气神韵。
如果您碰到青田石雕这类藏品,应该在合理的价位获得,这类的收藏品是很值得收藏的。
青天石雕是以青田石为雕刻材料。其青田石,在地质学上称为“叶蜡石”,是一种耐高温的矿物。青田石色彩丰富、光泽秀润,质地细腻,软硬适中,可雕性极强。用青田石雕制的作品五彩缤纷、玲珑剔透、晶莹如玉,别具艺术效果。青田石英钟分子结构均匀细密,雕镂的线条可细微到头发丝而不断裂,做成印章,篆刻时走刀利落顺畅,印章久用不损边锋,印油不易渗入印体。当代著名篆刻家韩天衡在一篇序文中写道:上品的青田石本身即是艺术品。
青田石储量丰富,分布在山口、方山、石门头、塘古、山炮、白岩、岭头、季山、周村、下堡、山等十几个乡镇。主要产地在山口镇至方山乡带,总称山口叶蜡石矿,质量乘,多出产名石。作业矿区有尧土、旦洪、封门、白洋、老鼠坪等。
青田石它温润如玉,却有比玉更丰富的色彩,更奇特的花纹。自然界几乎把所有的颜色都印染在青田石里面,使它呈现出青、白、黄、红、棕、紫、绿、蓝、黑、花等绚丽的色彩。自然界还用细腻的笔触,在青田石中描绘出山川、花草、云霞、禽 兽、鱼虫等奇妙的花纹,使青田石的品类多达100余种,其中有世称“印石三宝”之一,价逾黄金的灯光冻;有色如芳兰,适于奏刀的兰花青田;有质地细腻,行刀脆爽,能尽得笔意韵味的封门青;有**艳丽,质地纯净的黄金耀;有包裹棕色外壳,内含青黄冻石的龙蛋奇石。青田石不仅色彩美、花纹奇、质地佳而成为难得的工艺雕刻材料,更以其特有的脆爽而备受文人的青睐,成为历代篆刻家首选的石材。
出学篆刻的话一般选择青田石,青田石硬度稍大,而且价格较低,用刀比较爽利,是比较好的篆刻材料。巴林石纹络较多,且质地较为不均,常在同一枚印章里有不同的软硬程度,因此上手稍难一些,且价格较高。另外你说的巴林玉石可能不是巴林石,通透的印石在各种印石中都有,有的地方经常以昆仑冻石,青海石冒充巴林石,昆仑冻石较为通透,冻质较多,且石质较软,容易崩刀或跑刀,如果价格方面你所说的巴林玉石比较低,可能是昆仑石等冻石类印石,请你多注意,现在的巴林石一枚2公分见方的印料最少要十几块。太低的话则有可能是假的。
青田石早在1700多年前就被制作为墓葬用的小石猪等实用品。宋代,青田石被大量用作印材。“古人于图画、书籍皆有印记某人图书。今人遂以其印呼为《图书》”(明陆文量)。故民间至今仍称青田石为图书岩。元明时期,经文人赵孟頫、王冕、文彭、何震等的试用、倡导、推广,引发了中国篆刻史上的一场伟大变革,使印章从实用艺术变为观赏艺术,开创了文人篆刻艺术的石章新时代。
雕师轶事:赵孟頫赵孟頫是元代书画大家,在中国印史上功绩巨大。他创造了“元朱文”,开创边款,摹辑我国早期印谱——《印史》,倡导“汉魏而下典型质朴”的印风。同时还开创了文人用石治印的先河。元末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载:“赵魏公私刻‘水晶宫道人’。”明代徐上达《印法参同》曰:“赵松雪,篆玉箸,刻朱文,颇流动有神气。”清代高积厚亦谓:“迨赵吴兴工书而精于刻,力追汉人。”赵孟頫在大德十年给王利用的信中提到:“名印当刻去奉进。”可见赵孟頫是能自篆自刻的印学家,而他所用的印材正是青田灯光冻。经考证,宋太祖八世孙赵希怿寓居青田,希怿之孙赵孟奎、赵孟牛、赵孟至、赵孟圻皆进士,与孟頫同宗同辈,应有交往,使赵孟頫有了解、获取青田石的机遇,并使他可能成为最早使用青田石刻印的著名文人。清光绪《青田县志》收录的韩锡昨《滑凝集诸葛寅安铜章印谱序》中载:“赵子昂始取吾乡灯光石作印,至明代而石印盛行。”
韩锡胙(1716~1776年),青田人,乾隆举人,官至苏松督粮道,工书画,诗文尤为峻拔绝欲,时人称他为刘基之后“青田第二异人”。他对印学深有研究,为《阴骘文印谱》、《湖州吴氏印谱》、《石缘印谱》等作过序,故他在《滑疑集》中的记载当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长期以来,印学界认为“篆石为印,肇煮石山农(王冕)”,这是不正确的,因民间宋代之前已用石制印,而在著名文人中亦并非王冕最早用石治印。王冕刻印用石有“花药石”、“花乳石”、“花蕊石”之称。据宋代官修的《嘉祐补注神农本草》载:“花蕊石或名花乳石,出河南阌乡县”,故可能是3个名称同一种石头。至于王冕所用之印石是本义上的“花乳石”还是引申后的某地雕刻石,由于缺乏史料与实物,实难定论。不过王冕的印材中也十分可能有青田石,因他与青田刘基关系甚密。刘基(1311~1375年)为王冕的《竹斋诗集》作序,王冕则在《题青田山房》诗中道:“青田刘处土,潇洒好山房……我欲相依住,临流筑草堂。”表现了他们的深厚情谊。
雕师轶事:文彭文彭(1498~1573年),史称为印学开山鼻祖。这除了他是南京国子监博士,身为书画名家文征明长子,秉承家学,才华出众外,还得益于他与青田石的一次偶遇。清人周亮工在《印人传》中记载了文彭在西桥畔意外获得四筐青田灯光石的故事。文彭“自得石后,乃不复作牙章”,而自篆自刻,“无石不印”。由于他与何震等人的大力倡导,使青田冻石之名广传四方,从而逐步创立了石印新时代。
明代郎瑛《七修类稿》载:“今天下尽崇处州灯明石”,青田石成了文人篆刻的主要印材。明代潘云杰编辑2600余方的大型印谱《集古印范》时,“其未备者,购青田石,请苏(宣)、杨(当时)二名家,手为摹勒,不惟大小方圆,仿佛旧制。”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太仓张灏的《承清馆印谱》中共见印664方,冻石有498方,占四分之三。在《西泠后四家印谱》中,收录了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的印作344方,除经火的38方,其余306方中青田石216方,占70%。可见,青田石在我国制印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长期以来,青田石成为文人篆刻艺术的理想载体。历代篆刻家对青田石推崇备至。明代篆刻家、印学家沈野《印谈》载:“石之贵重者曰灯光,其次鱼冻。灯光之价,直凌玉上,色泽温润,真是可爱。”篆刻家吴日章认为:“石宜青田,质泽理疏,能以书法行乎其间,不受饰,不碍刀,令人忘刀而见笔者,石之从志也,所以可贵也。”甘畅《印章集说》载:“石有数种,灯光冻石为最,其文俱润泽有光,别有一种笔意丰神,即金玉难优劣之也。”清代篆刻家黄易认为青田石“柔润脱砂,仿秦汉各法,奏刀易得心应手。”谢坤认为“图书之石,青田县所产称最。”正如清代陈莱孝论印诗所曰:“冶金刻玉古时章,花乳青田质最良。”青田石是备受历代篆刻家推崇的印材。
文人治印的春风吹进威严的紫禁城,帝王们除拥有象征权力、高贵无比的玉玺、金印外,又多了许多石质印章。清康熙帝之后,历代帝王都用青田石、寿山石、昌化石刻制了大批“闲章”,且品类繁多,有名号印、斋堂印、收藏印、鉴赏印、成语印、吉语印、箴言印等。青田石印在雍正(1723~1735年)时开始进入宫廷。乾隆二十年(1765年),大臣钱陈群进献乾隆帝的两枚印章,《和风甘雨》(图816)、《瑞日祥云》青田石印各为91 cm×43cm。乾隆皇帝八旬万寿节(1790年),由大臣金简、和珅从乾隆御制诗文中选取有“福”、“寿”字样句子各60句,采用上等青田石,由苏州织造镌制两套印章各60枚作为贡品,分别是《宝典福书》与《元音寿牒》。这两套印章,分别装在有上、下两层的紫檀木雕龙纹图案宝匣内,至今仍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刻字艺术的创作过程有很多道工序,从创意构思到下刀雕刻,一件成型的作品出炉至少要花数天时间,比挥毫泼墨的传统书法要复杂得多。
首先,刻字者要先确定创作主题,根据文字立意设计作品的画面图案风格,用笔墨勾出草稿,再将设计稿用复写纸描摹上板,并将书写效果转化为刀刻效果。
接下来,工具从毛笔换成了刻刀,按照描摹出的线条轮廓进行粗刻、细刻,最后再用丙烯颜料清底作色,一件古拙粗犷、带有金石味和沧桑感的刻字作品才算大功告成。除了精雕细刻,刻字作品的上色也大有讲究,一般来说,要根据文字内容需要来进行相应的配色。
扩展资料:
从1991年中国书协刻字艺术研究会成立算起,现代刻字艺术已在中国探索发展了23年,这门以书法为基础,融绘画、雕塑等技巧于一身的新兴艺术,凭借其独有的装饰性、立体感和现代气息,正在迅速飞入寻常百姓家。
随着公众审美情趣的提升,在装饰性上具有“先天优势”的刻字艺术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如今,很多酒店、茶社、公司会客间内都摆放有刻字作品,普通百姓也开始将其作为书房、客厅装饰的选项之一。
目前国内一流刻字艺术家的作品价格已经高达每平尺10万元,但从整体来看,市场上的多数作品价格并不算高,一些数百元、千元左右档次的作品价格“亲民”,完全可以满足普通消费者的家装需求。
凤凰网-全国300余件刻字作品来宁 以刀代笔刻出雕塑张力
青田县人民政府
青田县全貌
林如奎作品——风华正茂
一、青田石文化产业发展历史概述
青田石储量丰富,分布于青田县十多个乡镇。主要产地在山口镇至方山乡一带,总称山口叶蜡石矿,质量上乘,多出产名石。青田石品种繁多,有名可称的典型品种有100多种。青田石温润如玉,却有比玉更丰富的色彩,更奇特的花纹。自然界几乎把所有的颜色都印染在青田石里面,使它呈现出青、白、黄、红、棕、紫、绿、蓝、黑、花等绚丽的色彩。青田石不仅因色彩美、质地佳而成为难得的工艺雕刻材料,更以其特有的脆爽而备受文人的青睐,成为历代篆刻家首选的石材。
青田石雕作为传统的工艺精品,其雕刻技巧、风格塑造和情趣意境,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完美程度。石雕艺人在创作过程中遵循石材的自然特点,发挥艺术构思的独创性,因材施艺,依色取巧。在创作手法上,将圆雕、镂雕、高浅浮雕、线刻等技法交替运用,加之精雕细刻,创造出具有“精、细、美、奇、真”特点的工艺精品,从而增强了造型与自然物的相似感,堪称巧夺天工。
青田石雕是民间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历史悠久。现在可以查证最早作品是湖州市出土的崧泽文化时期的“青田石璜”,距今约6000年。浙江省博物馆藏有六朝时青田石雕小石猪,记录着1500年前青田石雕的历史踪影。
唐、宋时期,青田石雕有较大进展。从龙泉双塔内发现五代吴越国时期的青田石雕佛像说明,唐代青田石雕题材和技艺有突破性的进展。至宋代,青田石雕吸收了“巧玉石”制作工艺,发挥青田石自身石色、石质和可雕性的优势,开启了多层次镂雕技艺的先河。
据《青田县志》记载,元时“赵子昂始取吾乡灯光石作印”,篆刻大家文彭以青田石作为印材替代金属、牙骨,从明代中叶开始大彰于世。青田石为我国篆刻艺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清代和民国初,青田石雕作为江南名产屡被选作贡品。乾隆八旬万寿节,大臣们用青田石雕制作一套(60枚)“宝典福书”印章作寿礼(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随着远洋商贸开通,青田石雕远销英、美、法,多次参加国际性赛会,并在1899年巴黎赛会、1905年比利时赛会、1915年美国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获奖。宣统二年,青田石雕在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业会上获银牌奖。
新中国成立后,青田石雕曾多次被选作国家礼品赠送外国***。如1956年4月,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来访,1956年10月,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来访,1972年1月,美国总统尼克松来访,1978年我国***访问朝鲜,我国政府都选用了青田石雕作为国礼赠与外国政要。1992年,青田石雕邮票发行。青田石雕艺术以新的形式走向世界,走进亿万人家。
近20年来,青田石雕发展迅速。作品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享誉海内外。有数十件作品分获中国第二、四、五、六、九届“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一等奖。经国家工商总局核定,青田石雕注册了原产地“证明商标”,青田县也因此被文化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中国石雕之乡”。
二、2006~2012年青田石文化产业发展状况
2006年以来,县委、县政府以建设“中国国石文化城”为目标,大力发展、壮大石雕文化产业,在探索发展的道路上留下了令人惊喜的印痕。
12006~2011年青田石文化产业相关数据分析
至2011年年底,青田县石雕生产企业3000家,其中具有大师品牌的企业68家。专业经营石雕产品的商铺有1000多家,在外地专业经营青田石雕的商铺也有300多家。年销售额最多的达到1000多万元,最低的几十万元。青田县石文化产业年产值从2005年的2亿元跃升至2011年的123亿元,产业利税达到500万元。
石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得益于石雕人才,青田县在推介青田石雕的同时,加大对石雕人才的培育力度,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机制;出台人才评价制度;开办免费就学的青田石雕 艺术学校,每年为行业输送专业人才200多名。此外,选送有潜力的青年艺人到北大等知名院校设立“高级人才班”进行培训深造,使青田县石雕产业“金字塔”型的人才队伍中文化、年龄结构更趋合理,石雕创作队伍日益庞大,一批批艺术人才在这里成长。
目前,青田县石雕产业正迈入从业人员多、产业规模大、产销量高、精品丰富的黄金时期。从事石雕产业人员36万人。专业技术人员人数位居浙江省各工艺美术类行业首位。专业技术人员总数达430人。其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7人,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24人,丽水市工艺美术大师39人;高级工艺美术师87人 ,工艺美术师151人,初级工艺美术师191人。非遗传承人国家级1人,省级2人。年龄结构情况:高级职称60岁以上9人,40~60岁40人,40岁以下30人,中级职称60岁以上12人,40~60岁55人,40岁以下84人。初级职称60岁以上0人,40~60岁32人,40岁以下159人。学历情况:高级职称高中以上学历的4人,占总数的5%;中级职称高中以上学历的26人,占总数的17%;初级职称高中以上学历的34人,占总数的17%。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之路
2基地重点项目
自2006年以来,青田县委、县政府一项项政策、举措纷纷出台,推动着石雕产业快步向前迈进。县财政和社会各界投入石雕文化产业工程建设经费累计达5亿多元。其中投资8000多万元建设水南石雕工业园区,将276家石雕作坊集中到工业园区加工生产,初步形成石雕加工产业集群;投资2600万元在山口镇建立中国石雕城,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店面127间;投资4000多万元在水南建设青田中国石雕工艺品市场,建筑面积达3300平方米;投资3000万元建设中国原石市场(山口板石),占地面积5190平方米,建筑面积764988平方米;投资3200万元建设用于生产加工的石雕工业园区,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建筑面积9600平方米;投资6000万元建设山口千丝岩石文化主题公园;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青田石雕博物馆等,有效提高了产业集中度,完善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目前,正在规划兴建青田石国家矿山公园、大师艺术馆群等产业集聚区项目。初步形成“三心一带”石文化产业布局,实现石雕产、赏、销一条龙,成为全国的名石名雕集散中心。
3基地节会活动
“十一五”以来,一个个振兴地域文化的里程碑竖起。青田县树立起全新的石文化理念,不断举办石文化产业节会大型活动,实现石雕文化与旅游“比翼双飞”,充分挖掘青田石文化产业的旅游附加值,发展集观光、购物、休闲于一体的青田石文化旅游产业,实现从单纯的山水旅游向文化品位旅游的华丽转身。
(1)夯实产业基础,打造“中国石文化之都”
“十一五”期间,青田县以“弘扬青田石文化,打造中国石文化之都”为战略目标,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大力推进青田石雕产业稳步、健康发展。
作品《枇杷香》
五年来,我们坚持把石雕产业发展作为“中国石文化之都”创建的重点,1995年、1996年青田县分别被国家文化部、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石雕艺术之乡”和“中国石雕之乡”,2006年,青田石雕荣登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获得“十大地理标志区域品牌”殊荣;2008年,浙江省文化厅将青田石雕列入首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传承保护项目,青田县石雕行业协会被浙江省工艺美术协会评为行业突出贡献奖,成为丽水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工艺美术协会。2010年,青田县喜获“中国石文化之都”称号,青田石雕获中国驰名商标,并获“中国石文化之都”特色区域称号。2011年,国家工商总局认定“青田石雕QINGTIANSHDIAO及图”证明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成为全国首个石头工艺品类驰名商标。这些称号的获得,为青田石雕产业的发展注入了蓬勃生机,将青田区域影响力、青田石文化推向高潮。
2010年央视《寻宝》走进青田现场
(2)丰富宣传载体,举办各类石雕文化主题活动
5年来,青田县十分重视对青田石雕的宣传,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打响青田石雕品牌。
一是连续举办了第三届“中国·青田石雕节”和第四届中国名石雕刻艺术展、中国石文化之都命名大会、中国名石拍卖会、2010世界名石展销会、中国名石精品展、中国石文化论坛等活动。举办“中国情·青田印”上海世博会主题活动日等各种石雕展示宣传节会活动。
二是邀请央视《寻宝》栏目走进青田。仅2009年,青田石雕藏品五上央视“鉴宝”栏目,吸引了众多藏友前来献宝。与中央二台、四台、八台和经济日报、浙江日报、浙江电视台合作,报道青田石雕500多次。
三是以石为媒,集聚影响。2010年举办大型中国名石专场拍卖会,总计交易价格达53182万元,创下中国名石专场拍卖会的历史记录,为打造“中国石文化之都”掀起了新高潮。在“中国石文化之都”命名大会上首次举行的世界名石展上,有四大洲12个国家的100多种石头,原石交易最高价格达每千克100万元以上。在2007年北京拍卖会上,青田石雕《楼阁山子》拍出1344万元的高价,创下中国当代工艺品的最高纪录。
四是开展“百枚青田石送百名国际友人活动”。华侨收藏热衍生“代客收藏”经营、网上推介石文化、大师发起“好作品献国家”行动,文化人士组建“江南石乐坊”,青田石雕产业转型融入了多元、开放元素,精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青田石雕多次参加全国“四大名石”的评选,成绩斐然。
不仅如此,青田县还相继投入上百万元资金在上海、杭州、深圳、义乌、丽水、福建、临安等地举办青田石雕文化产业宣传展示活动,将青田石雕向全国各地推广,全面提高了青田县和青田石雕的知名度、美誉度。
(3)注重提炼深化,大力弘扬石雕非遗文化
青田县于2006年申遗成功后,一直注重非遗文化的提炼和深化。通过石雕技艺的传承、石雕产业的拓展、“中国石文化之都”的命名,拓展了青田石雕文化内涵,造就了富有特色的非遗文化。通过建立国家级非遗保护性基地及省级非遗宣传展示基地的方式,进一步丰富了青田石雕文化及其展现形式。
(4)开展美学理论研究,进一步拓展石雕文化
2006年,青田县成立了石雕研究中心,坚持每个季度出版专业研究青田石雕的刊物——《青田石雕》杂志;几年来共搜集整理、编印出版《青田石雕志》等60多部石雕理论专著;开通了全国首家专业研究青田石文化的门户网站——中国青田石网;建立了西泠印社青田印学研究基地,成为西泠印社在国内的首个印学研究基地。多次与西泠印社合作召开青田石研讨会,重视青田石在印学文化中的地位,开展学术交流和理论研讨,促进“印石之祖”文化的复兴,提升青田石雕文化意韵,形成了青田石雕行业新的竞争优势。
(5)征集高档作品,发挥石雕博物馆功能作用
青田县设立石文化专项资金,每年征集作品充实石雕博物馆,其中包括《高粱》、《花好月圆》等国宝级石雕作品。5年来,石雕博物馆接待海内外游客30多万人次,充分发挥石雕博物馆长期宣传会展功能,使青田石雕文化会展年年开、月月开、天天开,有效扩大了青田石雕影响力和知名度。
4基地发展的优势
(1)各级领导高度重视
“十一五”以来,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进一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浙江省委省政府印发了《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2008~2012)的通知》,编制了《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这为加快青田石文化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1998年,县政府牵头成立了青田县石雕行业管理办公室和青田石雕行业协会,引导和促进石雕行业的健康发展。2010年,将石雕行业办更名为青田石雕产业保护和发展局,加强青田石雕产业管理,全面负责推进石雕产业的保护和发展。
2008年,县委出台了《关于加快青田石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县政府每年安排石文化产业保护发展专项资金不少于500万元,用于市场培育、人才培养和石文化研究等中心工作。
2009年8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青田视察期间,专门考察了石雕文化产业区;省委书记赵洪祝,原省长吕祖善等省市领导多次专题调研石雕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省委、省政府对青田县近几年发展石雕产业的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多次做出重要批示,为青田县石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
(2)石文化产业初具规模,效益显著
重视石雕文化和旅游业的结合,延伸产业附加值。从2009年开始,以“青田石雕博物馆”为中心,结合中国石雕城与青田石文化主题公园等石文化产业基地,成功创建了国家4A级“青田石文化旅游区”。
以现有原石交易、雕刻加工、市场销售为依托,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石文化产业发展链条,培育了一批民营石文化骨干企业,引进巴林、寿山、昌化和世界各地知名玉石来青田交易,形成了国内最具鲜明特色的产业结构,有力推动产业集群式发展。
通过培育扶持发展石文化企业,开展原材料的引进及基地建设、作品精深创作、市场开拓、品牌创建等,青田石文化产业初具规模,效益显著,有效促进从业人员增收,坚定了产业发展的信心,为加快青田县石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品《望星空》
(3)资源丰富,产业后劲十足
一是原石资源丰富。据统计,查明储量叶蜡石累计11084千吨,其中可用于雕刻的石材约占1%。
二是土地资源优势。全县石文化产业分布在鹤城、油竹、山口、方山、仁庄等5个乡镇,可用于石文化产业开发的土地资源丰富,发展潜力极大,能打造“十千米石文化产业带”。
三是人力资源优势。青田石雕艺术学校于2008年建立,每年招生3个班200名学生,可为行业源源不断地培养后备人才。青田县还积极开展从业人员在职培训,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导、行业指导、单位自主、个人自愿”的石文化人才培养工作机制。与中国美院合作,举办中、高级人才美术理论培训班,不断促进产业队伍总体水平的提高。
(4)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显著
青田县地缘优势突出,处于富饶的浙东南经济区,是著名的华侨之乡,距省会杭州市295千米,距民间资本发达的温州市50千米,目前以铁路、高速公路、海运、国道运输的交通网络已经全部形成。外向国际、内联省内外市场以及资源双向流通的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为青田石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空间。
(5)融资稳定,确保产业持续发展
青田县还勇于开拓创新,首创了全国首个石雕抵押贷款业务。3年来石雕抵押贷款金额超过10多亿元,为石雕经营户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有效解决了石雕行业融资发展问题,保障了石雕产业可持续发展。
(6)面向全球,侨乡优势明显
青田县吸引近3000多青田华侨石商活跃在海内外从事原石经营,其中有1000多名青田华侨专门投身到世界各地寻石、“淘石”中来,进入青田县原石市场。这种经营方式扩大了原石数量和品种,走出了一条新路子,实现了石文化产业扩大规模和可持续发展。
张爱廷作品——丰收
三、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青田县在探索石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成果,同时也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有:
2010年中国石文化之都命名大会授牌仪式
(1)部分专业人才匮乏。产业队伍中石雕理论研究、宣传营销策划、作品创新等人才匮乏,尤其是懂石雕又精于企业管理的综合型人才不多,需要加快培养或引进。
(2)企业规模小。石雕企业规模小,自主开发和艺术创新能力弱,营销模式单一,市场竞争力不强,影响产业发展。家长式的管理经营模式,难以吸引各类人才、组成运营团队、扩大规模。
(3)原石市场不规范。受青田石资源制约,高档青田石资源日益减少,普通的雕刻石流转不畅,影响石雕市场的繁荣。
(4)缺少低档产品。大众化的普及产品缺少开发,影响产业规模做大。
四、青田石文化产业未来10年发展定位、规划和重大举措
1产业发展定位
紧紧围绕“打造中国石文化之都”的总体目标,实施“他山之石,青田成器”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青田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示范基地的优势,以青田石雕产业化为支撑,扩大市场规模为重点,引进宝玉石为突破,以培育龙头企业、加快产业集聚为载体,构建“山口镇、瓯南街道、油竹街道十千米石文化产业带”的总体布局,全力推进青田石文化产业创业、创新,全面提升石文化产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力争通过5年内的努力,实现年销售总产值100亿元,形成浙江最有影响力的宝玉石集聚区。
作品《石中君子》
2十年发展规划
(1)总体布局
构筑“三心一带”的总体布局,即以鹤城、油竹、山口三个中心为依托,打造“十千米产业带”。在产业带内现有的两大产业园区、两大市场、石雕博物馆和石文化主题公园的基础上,规划在油竹建设新型中国珠宝玉石大型市场;在大安建设石文化大企业集聚区,在秋庐建设大师艺术馆群,在山口建设玉、石原材料集散地、国家矿山石文化主题公园等基础设施。
(2)重点发展七个方面的石文化产业
一是精品石雕。以大师为龙头,推进原料基地建设,优化资源配置,突出精雕细镂传统特色优势,构建适应精品要求的高档原石料保障体系,积极发展优质、精巧型的珍品石雕作品,努力提高产业竞争力。
二是大件石雕。比较国内工艺美术品及其市场需求,要瞄准国内大件石雕市场,大件青田石雕最有市场潜力和竞争力,最有发展前景,可以形成大规模产业化,是石雕产业最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开发具有大厅大堂摆设装饰功能的大件石雕,不断扩大石文化产业规模。
三是镶嵌组雕。重拾镶嵌生产传统,改进生产技术,引进电脑设计、自动化雕刻机械及相关人才,大幅降低人工成本,使其规模化流水线生产。
四是旅游产品。面对国内市场量大面广的旅游产品,要以市场为导向,利用普通石料或废料,采用自动化机械雕刻,工厂化批量生产,改进管理和营销模式,薄利多销,扩大总量。
五是引进玉雕。借鉴外地经验,引进玉雕及人才,早起步、快发展,这是青田石雕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帮助和扶持玉雕示范企业,做好基地建设,形成一批拥有青田石雕风格的玉雕作品。
六是特色石章。今后十年青田石章的发展,要不断加强青田石篆刻的特殊艺术效果的宣传。积极发展以青田石章料为主,以外来石为辅的方章。
七是普通雕件。普通雕件的发展要坚持“增加总量、批发销售、突出特色、全面发展”的产业发展方针,逐步建立起与市场相适应的产业结构,推动石文化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3加快石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举措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和完善县石文化产业发展重大问题的协调机制,加强石文化产业相关各部门、各方面的有机衔接,形成推进石文化产业发展的合力。在现有的青田石雕产业局基础上再成立青田县发展石文化产业领导小组,加强石文化产业发展工作的统筹、协调和领导。
(2)实施石雕产业扶持政策。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石雕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结合青田石雕产业现状,制定了加快青田县石雕产业发展的《关于加快青田石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进一步促进石雕产业升级、转变管理模式,加快石雕产业发展。
(3)积极引进扶持龙头企业。按照“扶优、扶强、扶特、扶大”的原则,积极引进和扶持一批有实力、有诚信、有技术的示范石文化龙头企业,实施大企业、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快形成一批核心竞争力强、业绩突出、带动作用大的大企业、大集团。发挥石雕龙头骨干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提高青田石雕知名度和竞争力,大幅提升青田石雕在全国工艺品市场的占有份额,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牛克思作品——芙蓉国尽朝晖
(4)加强原料基地建设。加强原石各品种资源保护、管理体系建设,强化原石资源保护宣传,促进石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5)积极实施品牌战略。继续坚持打造区域文化品牌,以区域品牌带动产业发展,加大宣传力度,推进无形市场与有形市场的有机结合,推进无形市场对有形市场的拉动作用,实现石文化产业长期健康发展。
(6)大力构建市场营销体系。充分发挥好市场开拓、企业宣传和作品信息发布等服务功能,鼓励和支持企业发展连锁经营、直供直销、网上交易等新型交易方式,引导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在大中城市组建营销网络,开设一批专业展销市场,形成以企业总部为基础,以大中城市为网点,多层次、多形式的市场体系。
(7)扩大对内对外交流合作。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发展战略,鼓励和支持石文化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吸引国内外的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参与石文化产业开发,引进实力雄厚、技术先进的大企业、大集团以及战略投资者,壮大石文化产业龙头。
(8)加快产业管理创新。推动石文化企业在成本管理、工艺管理、质量管理、宣传营销策划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强化企业基础管理。鼓励和引导企业学习借鉴卓越绩效模式、精细化管理等国内外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将企业做大做强。
(9)注重石文化产业宣传工作,举全县之力把青田县打造成浙江最有影响力的石文化产业集聚区。并紧紧围绕石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和发展重点开展宣传,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舆论氛围,提高青田石文化产业的国际国内知名度,营造青田石文化产业开放合作、包容万象的良好局面。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之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