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古人是怎么样提炼金子??

谁知道古人是怎么样提炼金子??,第1张

金子基本上是很稳定的一种金属从水中淘金只是其中一种方法 用来淘取砂金 就是那种基本上独立存在的没有和其他矿物质结合在一起的金子

用水淘金的方法叫重砂找矿法

重砂法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找矿方法。远在公元前2000年就用以淘取砂金。因为它方法简便,经济而有效,因此迄今仍为一种重要的找矿方法。不但可应用它寻找矿石、矿物物理化学性质相对稳定的砂矿和原生矿(如自然金、自然铂、黑钨矿、白钨矿、锡石、辰砂、矿铁矿、金红石、铬铁矿、钽铁矿、铌铁矿、绿柱石、锆石、独居石、磷钇矿等金属、贵金属和稀有、稀土金属矿产,及金刚石、刚玉、黄玉、磷灰石等非金属矿产),而且在原生矿床附近,还可用以寻找方铅矿、黄铜矿、辉钼矿和闪锌矿等硫化物矿床。可通过对人工重砂矿物的研究划分地层,对比岩体,研究矿床成因和成矿元素赋存状态,了解区域成矿特点,进行矿产预测。在矿产普查、矿床勘探和矿床研究中都要应用,并能取得显著的效果。

利用的是金子和其他矿物质之间密度的差别来淘取金子

实际上还会大量的使用水银 也是因为两者之间密度存在差异

在水里 金子会沉下去 而其他的矿物质轻微用力很容易被冲洗走

在水银中 金子会沉下去 而其他矿物质大都会浮起来 从而达到分离金子的目的

实际 金子在一些金矿(非金砂)中的提取是利用熔点的概念来提取的 不是所有的金子都是用水洗法得到的!

一、砂金的淘选

砂金矿的选金技术比较简单,主要工具是溜槽、流板和淘金盘。

溜槽长4米,宽06米,倒板高016米,安装坡度为5-7°,棒条筛由直径为15毫米的钢筋焊接而成,间隙为15毫米。在地形条件允许时,可将溜槽直接放在砂矿床底板上应用,操作前在底部铺上麻袋布或线毯,并在上边放置格条和压条,固定紧牢,防止矿层流动。流板由容易起毛的椴木、柳木和杨木做成长21米,上宽11-13米,下宽09-10米,倾角15-18°,操作时可将流板牢固地安放支架上或已砌好的斜坡上。淘金盘俗称金簸箕,用椴木或柳木制成。一般长为600-700毫米,宽为350-380毫米,高110-120毫米。其形状侧视为三角形,正视为梯形,是由两块三角形和两块梯形的木块组成。是砂金矿常用的选金工具。

选矿前先挖一个长方形的选矿坑,坑内安设溜槽或流板。将地表水引上木溜槽或流板,将挖出的矿砂倒在溜槽上,并用铁耙子在棒条筛上不停耙动,排除较大的砾石,4-8小时后即可取下压条,用水冲洗格条,反复洗涤衬垫物。把粗精矿放在淘金盘内(约占容量的60-70%),将盘内注入一定的水后,端起摆动,并不断排水,泥沙则顺水流走,只剩下少量金粒和重矿物,此时更需精心操作,把金矿物淘去,剩下金粒。

二、砂金的冶炼

用淘选法所获得的砂金,还含有相当多的杂质,因此,必须就地冶炼,提高品位。常用的方法是火法炼金。

在选出砂金中加入一定量的硼砂、苏打和石英砂。然后放入200-2000毫升的坩埚中,在焦炭和柴油炉里鼓风加温,熔炼温度为1200-1350℃,时间为15-20小时,熔化后倒入一种口大底尖的圆锥形铸铁“蹲罐”内,倒时用小铁锤打击蹲罐,使杂渣与金银合金分开。冷凝后倒出,底部即为合金块。坩埚平均使用次数为2-3次。

火法炼金所用的铸模为灰口铁铸成长条状规格不一,大小不等的铸模,一般每模可铸合金块025-5千克,浇铸前,应先将铸模预温,以防浇铸时熔体飞溅。

砂金经熔炼后,金的品位可达85-95%。如想得到纯金,须再用硝酸或王水(一份硝酸,三份盐酸)处理,使金银分开。

古代的开采技术没有现在好,而且很多商人和官僚囤积起来的 首先是国库的黄金大量减少。黄金积累的速度赶不上使用的速度,仅西汉皇帝赏赐一项近90万斤,合现在200多吨,最多一次竟达50万斤。这在世界黄金史上也是十分惊人的。汉武帝后,国库黄金日少,赏赐数额逐渐降低。到王莽新朝前,国库黄金几乎使用怠尽。王莽专政后,出于积累财富的需要或者意识到黄金储备的重要性,实行了黄金国有政策。居摄二年(公元7年)“禁列侯以下不得挟黄金,输御受直。”所谓“受直”,即至多给错刀或契刀,二枚错刀或20枚契刀就值黄金一斤。他用严刑厉法强迫民众把自己的黄金和各种金饰物品,折价由政府收买,实际上不付值,等于没收。直到他死时,国库才积攒了60万斤黄金。即使如此,由于西汉末年的战乱,其积累的黄金也大多散失民间,并没有留给随后建立的东汉王朝。东汉政府没有掌握多少库存黄金,帝王的赏赐就不得不大多改黄金为绢帛了。国家拥有的黄金减少,使作为黄金货币的主要特征的大额支付、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职能便大大的削弱了。

第二,赏赐等大额支付的黄金越往后回流越少,而大多作为财富贮藏了,部分还因战乱等原因窖藏于地下。王公贵族很少再向朝廷献金,赎罪也不用黄金而改用“丝”。就连对外贸易,也少有黄金回流。如《史记·大宛传》叙述大宛、安息一带“得汉黄白金、辄以为器,不用为币。”这样黄金的周转次数减少,市场上流量自然也少了。加之东汉和帝后,外戚争权,政局动荡,经济日渐萧条,加之连连对外用兵,黄金价日贵,官私均乐于藏金,社会上黄金流量就更少了。

第三,留在贵族,豪强、地主手中的黄金作为非货币用途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广泛。早在西汉文帝时,金饰成风,当时富人家“黄金琅勒”“金垒玉锤”(《盐铁论·力耕篇》),昭阳殿“砌皆铜沓黄金涂,白玉阶,璧带往往为黄金缸。”(《西京杂记》卷四、卷一),奢侈耗金之风之兴盛以致文帝不得不下诏约束“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资治通鉴》卷五)。到了东汉,金银器物服饰更加盛行,工艺装饰方面用金越来越多。如东汉初刘秀内弟郭况家就曾雇用四百多人专门制作金器饰物。其后,各种金饰流行日广、中产以上家庭莫不以多戴金饰为荣,至于帝王贵族的金钟、金鼎、金碗筷以至金丝金缕更是数目惊人,当时,用金饰金器陪葬的现象在帝王贵族中也很普遍,西汉以前主要用珠玉,东汉以后则大量用金饰金器了。大多数金饼,马蹄金、麟趾金都被熔化制成各种金器和金饰物,以至货币形态(铸币)的黄金存量就越来越少了。

古代金子是靠自然界产生的,古人发现了金子。据明朝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一书的记载大意是:中国产金地区,约有100多处,难以一一列举。山石中出产的,大者名叫马蹄金,中者名橄榄金、带胯金,小者名为瓜子金。水沙中出产的大者名叫狗头金,小者名叫麸麦金或糠金。平地掘井得者,叫面沙金,大者名豆粒金。但都要先经过淘洗后进行冶炼,才能成为整块的金子。

十九世纪初,美国展开一场向西部扩张的西进运动,一批批冒险家纷纷向太平洋东岸推进。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的消息被证实后,引发另一波的移民潮,人们放下手边的工作涌向圣弗朗西斯科,试图一圆淘金的梦想。

十九世纪初,美国开始了势不可当的西进运动,使美国的边疆从密西西比河不断向太平洋西岸推进。一八四八年,前进到加利福尼亚的人们在这里发现了金矿,立刻引起世界的轰动,迅速形成规模空前的淘金热,并对西进运动和美国西部的开发产生了极大的刺激。淘金热是西进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犹如是一幅壮丽画卷上一个亮丽的片段。

黄金存在于金矿石中,是天然形成的。

金在常温下为晶体,等轴晶系,立方面心晶格,天然良好晶形极为少见,常呈不规则粒状、团块状、片状、网状、树枝状、纤维状及海绵状集合体。纯金为金**,含有杂质时其颜色可相应变化。

黄金矿石指含有金元素或金化合物的矿石,能经过选矿成为含金品位较高的金精矿或者说是金矿砂,金精矿需要经过冶炼提成,才能成为精金及金制品。因此黄金是不可以人造的。

扩展资料:

黄金的提炼工艺:

1、金精矿焙烧:

绝大部分难处理矿石中的金与硫化物共生关系密切,采用浮选法可使载金硫化物得到充分有效的富集,产出金精矿,并能获得较高的浮选回收率。 由于浮选金精矿组成复杂,且有益、有害元素含量均较高,直接进行氰化浸出,金的浸出率较低。 因此,对该类型难浸金精矿进行焙烧氧化预处理,是提高金浸出率的有效方法之一。

2、热压氧化工艺:

热压氧化法分为酸性热压氧化和碱性热压氧化。碱性热压氧化适用于碳酸盐含量较高的含金难处理矿石,酸性热压氧化适用于处理含硫砷难浸金精矿,因此酸性热压氧化工艺的应用更加广泛。

热压氧化是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使黄铁矿和砷黄铁矿氧化分解,因此无论金颗粒多么细小都会被解离,使得金的浸出率较高。 许多难处理金精矿经过加压氧化后,金的浸出率可高达96 %以上。 但是,该工艺很难消除有机碳的“劫金”作用,因此对于含有机碳较高的金精矿,该工艺的应用受到限制。

3、联合预处理工艺:

对于组成复杂、干扰元素种类多、含量高的典型难处理金精矿,采用单一预处理工艺很难得到最佳效果。 例如:在精矿中含有锑和有机碳的情况下,若采用焙烧法除碳,由于锑的挥发温度较低,会在焙烧过程中生成锑酸盐及锑合金,对金形成二次包裹,严重阻碍金的浸出。

若采用生物氧化法或热压氧化法除碳,虽然这些方法对锑不敏感,但不能破坏有机碳的结构,无法消除其“劫金”性,因此金的浸出指标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由于锑矿物和有机碳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抵触,加之其它干扰元素的影响,致使单一预处理工艺的应用受到限制。

-金矿石(含金的矿石)

-黄金(贵金属)

中国古代的黄金储备曾经很惊人,主要还是自身开采得来的。

就黄金产地而言,先秦时期,楚国是有名的黄金产地:云南有丽水、湖南有洞庭、湖北有汉水、河南有汝河。

汉代黄金产地,见于文献的有四处:1、豫章郡之鄱阳(今江西波阳县西南),2、汝、汉流域,3、陵阳(今安徽黄山市太平区西),4、永昌郡之博南(今云南永平县西南)。三国、两晋时,见于史册的四川、福建产今之地比前代多起来。南北朝时,见于记载的产金地仍然是汉水流域、四川、福建。

唐代产今地颇多,以岭南为最,岭南又以邕州(今广西南宁市南)为第一,其次四川盆地的长江、嘉陵江沿岸,汉水上游又次之,黄河流域很少。

宋代除两湖、云南、广西、四川之外,最大的特点是胶东金矿崛起,仅登、莱两州就占了全国黄金产量的大部分。

元明清各朝,金矿产地剧增,河北有迁安、丰润,山西有忻州,江西有饶州、抚州,山东有栖霞、莱州,安徽有池州,湖南有岳州,陕西有蓝田。此外,四川、云南、两广、东北三省皆有金矿产出,且有很多地方延续到现在仍是我国重要的产金基地及重要的产金省。

古代的黄金和白银大概在唐宋时期成为流通货币使用,中国古代的银流通比较普遍,而金一般不作为货币使用,而是作为建筑、艺术品的原材料,在先秦两汉的古代文献中所说的金却是铜制货币的单位,在先秦两汉贵金属是极少见的奢侈品,多用于工艺品,比如曾侯乙幕中出土的金钗,而世面上流通的货币却多是青铜材质,到了唐宋时期,冶金业的发展使得青铜的生产量猛增,所以铜钱就成了普遍的低廉货币,而稀有的金银也成了高额货币,然而银是有区别的,民间交易的银纯度不一,大小不同,称为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39889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0
下一篇2023-08-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