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测试密度
和田玉用水测密度法最容易鉴别,好操作。先将测量的玉石称重量,记录克数A,然后将装水的杯子放在电子秤上把数值归零,然后用细线绑住玉石将其放入水杯中,不要触碰杯子底部,记录克数B。最后用A除以B,即得出该玉石的密度。和田玉的密度为29-31。
第二种:碰撞声音
天然的和田玉密度高,在敲击下声音清脆洪亮,可以用两块和田玉对敲听听,如果声音喑哑,则密度低不是天然的和田玉。
第三种:看内部结构
用强光灯打光观察和田玉,和田玉为半透明,可以透光;其次在强光灯下可以看出和田玉为棉絮混沌,毛毡状的结构。若不透光或者没有一点结构,都不是和田玉。
第四种:查验证书
和田玉作为价值不菲的玉石,基本都是配有鉴定证书,如果商家没有,可以要求附带一个!通过证书上的编码在官网上查询证书的真假。怎么鉴别和田玉的真假,这是最便捷快速的方法,也适合新手使用。如果假证书是查询不到信息的!如果鉴定机构出假证书,是可以到法院起诉的!
以上四种是比较基本,也比较简单的关于辨别和田玉真假的方法,适合新手,可以帮助玉友基本识别一些玉石,但是市场上存在一些真假难辨的料子,神仙难断的玉石,玉友仍然要小心谨慎。要多学习多看资料,不要盲目轻易下手,在购买之前如果自己确定不了,可以找一些经验丰富可信任的人帮自己看一下,多多比较再下手也不迟。
以上的方法供您参考
和田玉有棉絮,应经常佩戴或盘玩和田玉,和田玉吸收人体油脂后,会变得越来越油润,里面的棉絮也会越来越淡。此外还可以水养和油养,水养指的是适度给和田玉进补水,以此来滋养和田玉。而油养时定期给和田玉上油,可以帮助消除或减少和田玉的棉点。
1、人养和田玉有棉絮可以人养。人养指的是经常把玩、抚摸和田玉,让和田玉与人体的各个部位反复摩擦,和田玉原有的石性就会被逐渐消除。并且皮肤产生的油脂被和田玉逐渐吸收后,和田玉会变得比较油润。
2、水养有棉絮的和田玉还需要适当水养,可以看到很多珠宝店的玉石专柜旁都会放一杯水,这其实就是所谓的和田玉水养,因为和田玉内的水分是维持其结构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在玉石旁边放一杯水可以适当滋润、加湿玉石。
3、油养油养对于和田玉来说是比较重要的保养方法。和田玉存放一段时间后,其表面可能会出现棉线、棉点等物质。这是适当在和田玉的表面涂抹一些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或消除和田玉上面的棉线、棉点。
戴的时间长的和田玉,出现棉絮一般有四种情况:
第一种是买的时候没有看仔细;
第二种是结构特殊,特定的角度才能发现;
第三种就是新玉当时有煮蜡过油,刚带的时候不明显,带的时间长才出现;
最后还有一种就是磕碰出来的,类似棉的东西。
玉的棉絮是聚集在它内部的一种白色晶状体,形状看起来就像是棉花一样,并且它的分布形式是不一样的,有些是大小颗粒状的,也有些是雾状和花状的,因为棉絮是天然的,所以形状会不同。棉絮属于天然的存在,玉石经过千百年的地质变化造成,不会因为带久了,盘玩久了就会消失,只会因为各种原因原来越多。
古人有一句老话,叫做“无瑕不成玉”,我们都知道天然的东西都是很少能达到完美的,尤其是和田玉。这种天然生成的玉器。那些内部、还有表面所显现的石棉,石花,色根,沙眼以及杂色这些都是自然形成的,这些瑕疵都是自然现象。都属于正常情况,那么絮状物也一样是一种正常的瑕疵,在籽料和山料中是不一样的。
和田玉里的“棉”,是和田玉体内白色结晶的聚集体,常呈现针状或片状分表在玉石上,棉的成分为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是非常稳定的,盘玩是不可能把棉盘掉的。
俗话说:“无棉不成玉。”
棉,在和田玉中十分常见,也作为一种瑕疵被很多玩家所熟知。
但是棉真的只能作为瑕疵而存在吗?所有的棉对于和田玉的影响都很大吗?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有时,棉的存在也能让作品更加充满韵味和意境美。
比如那个大名鼎鼎,让无数玉友叹为观止,耳熟能详的玉雕作品——风雪夜归人,就是一个利用棉巧雕而成的作品。
在这件玉雕作品上,棉的存在绝对属于锦上添花,让整个作品的意境和层次都上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其实,棉也好,和田玉上的其它的一些瑕疵也罢,我们都不能单纯地把他们只当做瑕疵看待,有时候利用好了,会让这件玉雕作品更具特色。
或许说,这也是这些瑕疵存在的意义和魅力,关键在于人的发掘和利用。
在和田玉领域中,还有一些不靠谱的言论,我们为大家总结了一些。
辟谣!!!
关于盘玉能盘出油
和田玉的油性与它的抛光有着密切的联系,好的抛光师傅能最大程度的把和田玉的油性表现出来,是一种油润的光泽感。
时常盘玩保养得当,可能会让玉石看起来更加油润,是一种温润如脂的感觉,并不是浮于表面的,更不是玉石本身的油,而是由内而外散发出的一种油润光泽。
关于青海料会变灰
青海料会变灰的说话已经有很多年了,但是其实这是一个谣言,这个说法跟它本身的特性有关。
首先青海料一般“发水”,在清洁不到位的情况下,脏与尘垢在青海料又水又透的映射下,就容易在视觉上给人发灰发暗的感觉,这时把它清洗干净就可以了。
关于翠青料会褪色
在前几年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那就是:翠青会褪色!
而且从玉质上来说,青海翠青的白玉部分相比青海白玉来说,因有着一定的致色因素,它的玉质感往往会更好。
关于玉石能治病
据说和田玉中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而且可转化为盐而溶于水,贴身佩戴会以纳米级盐透入体内,这一理论是有科学论证的。
但是能够进入人体内并起到调节作用的微量元素非常少,很难起到治病的效果。
所以,治病,应该去医院,这才是最科学的方法,佩戴和田玉治病肯定是不存在的。
“绵”在包括翡翠在内的各类玉料中,或多或少都有存在,“绵”在玉料中表现为呈半透明至微透明的白色、黄白色等云雾状、不规则网状、脉络状的浅色絮状物。“绵”实质上是玉料内的天然不规则状“气液包裹体”,也是玉料中微细孔隙或隐裂隙群所聚集而成的“絮状脉络”,其中主要充填物为密度比玉质小得多的空气或少量液体,所以光线通过时就要发生“散射”和“折射”,使局部玉质失去透明温润的美感,而显现出微透明的絮状“绵”。在不同的其它玉种或彩石制品中,也或多或少地会出现不同形式的“绵”,甚至有的还被用来作为鉴别其真伪的根据之一。如田黄石的“萝卜丝纹”,也是一种萝卜丝状的“绵”。
“绵”的形成有原生及后生两个主要成因。
其一,原生成因。地下的含矿热液,随着成矿环境温度、压力的下降,在脉动式冷凝成原始玉料(矿脉)的复杂过程中,由于成矿环境的不断改变,矿液的纯度、结晶析出的速度、残留气体或液体的清除程度,乃至杂质的混入等因素,都会促使在玉料中出现与玉质的温润透明特性不相和谐的“原生绵”。
其二,后生成因。玉料曾经长期裸露于坡谷、河滩的表层,长期受到风霜雨露的侵袭风化,特别是长期受到烈日的暴晒后,使得玉璞变得皮厚而表层的玉质发枯而“出绵”。如果使用了此类中低档玉料进行深加工时,技工没有把较厚的风化皮除尽,而仅是依赖用“油养玉”的办法来达到“隐绵”的目的。所以,日后一旦养玉的油脂逐渐散失,则会慢慢地透出“绵”来。还有一种“后生绵”,是玉料原石在自然剥蚀、搬运过程中,受到岩块的撞击或开采玉料时的爆破冲击,常使玉质产生较集中的“隐裂隙”,也能形成较规则的“隐裂隙绵”或“撞击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