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黄金,银子,文钱之间是怎么换算的?

在古代的黄金,银子,文钱之间是怎么换算的?,第1张

1、古代货币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是常常变动的

大约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吊)铜钱=10000文铜钱

一两是10钱,一钱是01两。

一锭银子

锭其实就是量词,就是一块银子。锭是用在元宝上的,只有说一锭元宝。而明清代的元宝都是固定重量,大约分一两、二两、五两、十两、二十两等。

2、大概比率是这样的:

1一贯钱

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而各朝兑换起来不尽相同。 

2一两白银

一两白银通常相当于1000-1500文。

3一两黄金

而一两黄金兑换白银则在8-20两不等。

扩展资料:

1、我国古代货币单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别是秦汉以前。

这里只讨论三种基本单位: 一文制钱(即一枚标准的方孔铜钱) 一两白银 一两黄金 

以上单位虽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后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较稳定可信的数据的。 

2、根据现今有位历史学家所作《大中国》中所述“一千文钱可兑换一俩银子,10俩银子可兑换1俩金子”。

所谓的碎银指钱币单位较小的银子,如同现在的“零花钱”之说,在古代一般指在10俩以下的银子。“

文印”应写作“纹银”,银子在古代根据质量不同也分为不同的称谓,所谓的纹银指质量最好的一种,含银成份最高(古代的银子并不是百分百的纯银),钱币价格方面远远高于其它种类的银子,在古代除了按重量计算银子的价格高低,还要根据质量的不同计算价格的高低。

在古代消费,中国人主要使用铜钱,宋代以后随着纸钞的出现,购买大批货物,一般要使用叫“交子”这种纸钞,当时的“交子”不同于现在的纸币,很大程度上是“存折”的一种,在古代很少使用银子,一般只有钱人家才使用比较多。

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

4、唐代的开元通宝通钱每枚直径8分,10枚重1两,千文重6斤4两;清顺治年间,每个铜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后又增为一钱四分,则每千文重八斤十二两。

古代“两”这个重量单位虽有不同但大约都是40克左右,而“斤”则大约是700克左右。每枚铜钱平均重量5克。

5、唐朝一两银子相当于2500元人民币,一个铜钱相当于2块半人民币;宋代一两银子相当于250元人民币,一个铜钱相当于2角5分人民币;明朝一两银子相当于500元人民币,一个铜钱相当于5角人民币;清朝约一两银子相当于200元人民币,一个铜钱相当于2角人民币。 

6、目前金银铜的价格(人民币)如下:

黄金:100元/克 

白银:2元/克 

黄铜:0。02元/克 

推算结果为: 1两黄金:约值4000元 1两白银:约值8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约值0。1元。

--古代货币

在西汉,一斤黄金只能换三斤白银;在魏晋,一斤黄金已能换十斤白银;到了北宋,一斤黄金可以换十三斤白银;而在鸦片战争前夕,一斤黄金已经能换三十斤白银。

黄金会越来越值钱,一是因为黄金的开采速度远远比不上白银,二是因为国际上的金银比价一直超过中国,所以至少从明朝开始,就有大批的洋人把白银运到中国,再换成黄金运出去,使中国的银价越来越低,金价越来越高。

商人的逐利行为造成了黄金从东向西的流动及白银从西向东的流动,结果使中国黄金大量减少,白银大量增加。由于古代交通的困难,以及商品国际价差更大于黄金白银比价差异,商人们愿意贩具有更大利润的各国奇珍异品,而不是金银。

所以中国黄金流向西方国家的运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随着中西方各国的黄金白银比价逐渐趋向一致,黄金西流的速度也就越来越慢。大约用了一千年时间,才使中西方国家黄金白银比价差异达到一致。

扩展资料

中国历代重视黄金储备

在古代中国,虽然不像西方那样频频发生因抢夺黄金而引发的战争,但历代统治者对于黄金储备同样很重视。早在公元前11世纪,周朝建立后,设有大府、玉府、内府、外府等专司府库之职,专门负责管理各种财务的出纳,这便是中国最早的国库雏形。

史书中,西汉时期向来有“多金”的记载,当今有种比较激进的观点认为,西汉的黄金储备已经等于中国2003年的414%,那时“金子论斤赏赐,买卖用金子交易,甚至交罚款用的都是黄金”。

虽然古籍中的“金”并不一定指黄金,但从当代出土大量汉代黄金制品来看(例如陕西博物馆中的大量金饼),似乎也能从侧面印证“西汉多金”的说法。由于古代国库中的黄金主要来源于金矿的开发,至少可以推断,“多金”的西汉是我国进行黄金开采的一个高峰期。

此外,近年来古玩界传得沸沸扬扬的唐朝“黄金蛙”“黄金龟”据说出自唐朝金库,但在史料中并未找到明文记载,汉、唐毕竟时代久远,当时国库中的黄金储备究竟如何已不可考。

凤凰网-中国古代王朝是怎样储备黄金的

人民网- 揭秘:中国古代的黄金储备曾经很惊人

人民网-中国古代黄金失踪之谜

历史上,明朝初年,朱元璋曾规定一两黄金=4两白银,不过明清五百年间,市场上金银比价基本为一两黄金=10两白银,直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白银价格才急剧下跌,金银比价从1873年的1:15猛升到1909年的1:40。

黄金到后期越来越值钱,一是因为黄金zhi的开采速度远远比不上白银,二是因为国际上的金银比价一直超过中国,所以至少从明朝开始,就有大批的洋人把白银运到中国,再换成黄金运出去,使中国的银价越来越低,金价越来越高。

扩展资料:

每个朝代黄金的储备或购买力不同,古代黄金兑换白银数也各不相同。

从秦汉到隋唐五代,金银比价一直较为稳定,维持在1:5左右;至宋初1:6左右;有明一朝波动较大,初期到中期1:7或8,明末1:10左右;18世纪中后期清乾隆年间1:14左右,到19世纪末光绪年间短时间翻了版一番,达到1:20。

由于古代不但黄金开采少,白银开采也少,不但黄金贵,白银也贵,特别是跟普遍可见的铜钱比起来。古代1两黄金约等于10两白权银。1枚铜钱即1文制钱约为015元人民币,1贯铜钱有1000枚铜钱,约为150元人民币。即1两白银约为1贯铜钱,即1000枚铜钱。

人民网—揭秘:中国古代的黄金储备曾经很惊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1126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1
下一篇2023-08-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