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古物收藏是什么时候产生的?编辑带来了一篇详细的文章供你参考。
现在说的玉器收藏,很多都是古玉,也就是古玉。但对我们来说,历代都叫古代。是古玉,但是古人呢?比如对于清朝来说,他们的前身是古代,唐朝也是。古人有收藏古玉的观念吗?古代玉器的收藏是什么时候开始的?玉很早就出现了。古代会有古玉收藏吗?
玉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采玉文化始于何时?也可以追溯到古代吗?
答案是否定的,通过对历代文献和的研究,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汉唐时期使用玉器的文化虽然已经相当发达,但收藏玉器的文化还没有形成。直到宋代,收集玉器才逐渐成为民间流行的习俗。
据《东京梦鲁花》年的记载,北宋汴梁东街以北的潘家饭店“每天买卖衣服、字画、稀世珍宝、犀角玉”。就连专营古玉的七宝社,在南宋临安也出现了,出售玉带、玉碗、玉瓶、玉带环、玻璃、宝石、水晶灯。
玉器收藏的发展只是因为宋朝从商周到秦汉有几千年的历史,为文物收藏提供了物质基础。宋代的文人风气也很发达。文人中普遍存在着寻古的风气,这是古物收藏的人文基础。宋代作为封建王朝的巅峰,商品经济也非常发达。文人相敬,文物收藏有经济基础。三者相互促进,文物收藏的概念也就随之而来。
文物收藏最初出现时,其范围仅限于玉器、青铜器和石碑。对它们的研究被称为金石学。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是当时著名的金石学专家。在玉器收藏方面,吕大临的《考古地图》和薛尚公的《古鼎彝铭》是当时的代表作,各自收藏了一些汉代的玉器。
宋代以后,元代著名学者朱德润著《古玉图》,首次以目录的形式展示古代玉器制品。这本书虽然规模有限,只收录了41件古玉,但却是古玉收藏向专业收藏转变的一次伟大尝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明代以后,市场上出现了专门的古玉鉴定书,如《戈古要论》、《尊生八鉴》等,指导人们收藏古玉。它们包含了很多鉴别玉器真伪的内容,也介绍了很多假古玉器、古玉器的案例。但对于玉器的年代划分,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结论。可见当时的古玉鉴定理论还不是很成熟。
到了清代,古玉收藏理论的最后一块拼图终于完成了。陈远新的《玉龄》和刘心白的《玉龄补编》讲了很多玉料,古玉颜色,古玉制作方法,鉴定方法等等。在清代宫廷档案中,玉器分为汉、唐、宋、古玉三代。这预示着玉器收藏最终将走向专业化和系统化。
清代有一大批著名的玉器收藏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晚清著名的碑刻家、考古学家吴大成。
吴大成在同一个政府工作了12年,做过学者。他旅途愉快。历任陕西、甘肃、广东、河东、湖南巡抚。甲午战争爆发,吴大成自告奋勇,率军参战。结果战败,被贬关外。于是,吴大成闭门不出,潜心研究古玉收藏。
几百年前,虽然有很多
好在在陕甘求学期间,吴对秦汉文物了如指掌,并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他比别人更了解古玉。吴大猷利用自己的藏书对古代文献逐一考证,然后逐一绘制成图,并对其用途和名称进行详细考证,再装订成册,书名为《顾於菟考》。
吴大成在《古於菟考》年收集了220件玉器,40种玉器,远超以往任何一部古玉收藏专著。从内容上看,他几乎涵盖了从史前到明代的各种古玉。通过这本书,人们可以第一次直观地了解中国古代玉器的发展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从而对玉器的收藏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所以《古於菟考》画的玉纹是准确细致的。即使神器本身不完整,也不会被美化。相反,将如实描述它们。对中的玉纹、花纹、比例进行了准确的描述,为其他人的研究提供了准确的参考。
最后,吴大成在严谨客观的基础上,对许多玉名进行了深入考证。比如各种文献中记载了几十种玉名。吴大成收集玉器,一一鉴定。包含31件玉琮。根据它们的形状,吴大猷分别给它们取名为大聪、黄聪和祖聪。这些玉琮的名称至今仍被专家学者沿用。
虽然受时代限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但作为划时代的杰作,其影响还是非常深远的,代表了当时古玉收藏的最高研究水平。也是第一次将实物与文献相结合,为玉器收藏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一条科学研究的道路,指明了方向。
翡翠何时传入中国?中国人何时开始使用翡翠?何时将这种绿色的硬玉岩称之为翡翠?
这一直是人们讨论的话题,对于这个问题,大家都有着不同的看法。
1、英国历史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认为:“在18世界之前”,中国人不知道硬玉这种东西,以后,硬玉才由缅甸产地经过
云南输入中国。
2、夏湘蓉等著《中国古代矿产开发史》中认为:“这是一个尚待讨论的问题”。
3、张竹邦等在其《翡翠探秘》一文中认为:“玉石开采到元代”。
4、马罗刚。蔡汉伦两位在《中国宝石》的“翡翠溯源”一文认为:“翡翠发现翡翠的年代在500年前的说法是可靠的”。
5、《翡翠史话》一书认为:“周朝时有翡翠,汉朝时也有翡翠,明朝末年还是鲜见的稀有宝物”。
6、还有人说,翡翠是一个商人无意中带到中国来的,后来制作成了玉器。
大多数人认为:“翡翠在我国盛行,是清朝时期的事情了”。
注胶翡翠,大致是是1984年开始出现的。
1983年,国内市场流入了一批翡翠料子,品质很差,结构疏松,晶体颗粒粗大,杂质多,几乎做不出什么东西。
一些人用了歪脑筋,用强酸浸泡,净化料子,然后再加工,但做出来晶体溶解以后,内里形成了间隙,成品很难看,于是后来进行了注胶处理,再后来发现注胶的同时再染色,会做出很好的的效果。
这是处理翡翠兴起的源头,也是著名的83玉料名头的开端。
翡翠的定义及名称由来
翡翠是一种以硬玉为主的纤维状、致密块状的钠铝硅酸盐矿物体。硬玉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造岩矿物之—辉石中的一种少见品种,属单斜晶系。晶体形态为短柱状、纤维状微晶体。翡翠的颜色千变万化,多绿、红、紫、蓝、黄、灰、黑、无色等。根据绿色的色调、亮度利饱和度,翡翠可分为祖母绿色、苹果绿色、葱心绿、菠菜绿、油绿、灰绿等人种。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半透明至不透明。折光率1.66—1.68,双折射率0.012—0.020,无多色性。硬度6.5—7,密度325-43g/韧性极强。翡翠的英文名称为Jadeite。 意为佩戴在腰部的宝石。翡翠—词作为硬玉的名称,行业内外基本达成共识的说法有二:
一是借用。 翡翠一词最早早出现在汉代,原意是指一种羽毛颜鲜艳的小鸟。“翡,赤羽雀也:翠,青羽雀也”,这是东汉年间许慎《说文解字》对翡翠二字的解释。后来,古人将这两个原本形容鸟羽毛的字转用红色和绿色的饰物。大概到了宋代,翡翠二字合并,用来描写碧绿绿色的碧玉,这时的“翡翠”两个字所说的玉,是硬玉的体:因主要产于缅甸,故又称为缅甸玉。
二是音误。在明末翡翠开始大量进入中国,而当时中国山产的和阗玉被称为翠玉。当缅甸硬玉流入中国时,由于分辨出这不是中国的和阗玉即翠玉,即将之称为“非翠”,即“这不是中国的翠玉”之意,久而久之,“非翠”就变成了“翡翠”了
翡翠形成有四种观点:1、认为是在花岗岩脉和淡色辉长岩类岩脉在12~14干帕压力下,在钠的化学势高的热水溶液作用下发生交代而成。2、在区域变质作用时原生钠长石分解为硬玉而形成;或者认为是在板块碰撞产生的压扭性应力和低温作用下,钠长石先形成变质程度较低的蓝闪石片岩,进一步变质成硬玉而成。3、认为是岩浆在高压条件下侵入到超基性岩中的残余花岗岩浆的脱硅产物。
4、根据硬玉岩中含水一甲烷一硬玉三相包裹体,认为翡翠是由近硬玉硅酸盐熔体结晶而成,认为这种熔体源于300~400千米处地幔中广泛存在的含碱辉石层。
翡翠(jadeite),也称翡翠玉jadeites、翠玉、缅甸玉,是玉的一种。翡翠的正确定义是以硬玉矿物为主的辉石类矿物组成的纤维状集合体。但是翡翠并不等于硬玉。翡翠是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达到玉级的石质多晶集合体,主要由硬玉或硬玉及钠质(钠铬辉石)和钠钙质辉石(绿辉石)组成,可含有角闪石、长石、铬铁矿、褐铁矿等。
历史文化
在漫长的岁月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许多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寓意吉祥的图案。这些吉祥图案融合了劳动人民的欣赏习惯,反映了人们善良健康的思想感情,因而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吉祥图案广泛应用于历代翡翠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