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玻璃的材料砂子、碳酸钠和碳酸钙是什么东西?

做玻璃的材料砂子、碳酸钠和碳酸钙是什么东西?,第1张

砂子需要特制的才行,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

碳酸钙通常存于大理石、方解石、石灰石中。

1. 配料,按照设计好的料方单,将各种原料称量后在一混料机内混合均匀。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等。

2. 熔制,将配好的原料经过高温加热,形成均匀的无气泡的玻璃液。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玻璃的熔制在熔窑内进行。熔窑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坩埚窑,玻璃料盛在坩埚内,在坩埚外面加热。小的坩埚窑只放一个坩埚,大的可多到20个坩埚。坩埚窑是间隙式生产的,现在仅有光学玻璃和颜色玻璃采用坩埚窑生产。另一种是池窑,玻璃料在窑池内熔制,明火在玻璃液面上部加热。玻璃的熔制温度大多在1300~1600゜C。大多数用火焰加热,也有少量用电流加热的,称为电熔窑。现在,池窑都是连续生产的,小的池窑可以是几个米,大的可以大到400多米2。

3. 成形,是将熔制好的玻璃液转变成具有固定形状的固体制品。成形必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能进行,这是一个冷却过程,玻璃首先由粘性液态转变为可塑态,再转变成脆性固态。成形方法可分为人工成形和机械成形两大类。

A. 人工成形。又有(1)吹制,用一根镍铬合金吹管,挑一团玻璃在模具中边转边吹。主要用来成形玻璃泡、瓶、球(划眼镜片用)等。(2)拉制,在吹成小泡后,另一工人用顶盘粘住,二人边吹边拉主要用来制造玻璃管或棒。(3)压制,挑一团玻璃,用剪刀剪下使它掉入凹模中,再用凸模一压。主要用来成形杯、盘等。(4)自由成形,挑料后用钳子、剪刀、镊子等工具直接制成工艺品。

B. 机械成形。因为人工成形劳动强度大,温度高,条件差,所以,除自由成形外,大部分已被机械成形所取代。机械成形除了压制、吹制、拉制外,还有(1)压延法,用来生产厚的平板玻璃、刻花玻璃、夹金属丝玻璃等。(2)浇铸法,生产光学玻璃。(3)离心浇铸法,用于制造大直径的玻璃管、器皿和大容量的反应锅。这是将玻璃熔体注入高速旋转的模子中,由于离心力使玻璃紧贴到模子壁上,旋转继续进行直到玻璃硬化为止。(4)烧结法,用于生产泡沫玻璃。它是在玻璃粉末中加入发泡剂,在有盖的金属模具中加热,玻璃在加热过程中形成很多闭口气泡这是一种很好的绝热、隔音材料。此外,平板玻璃的成形有垂直引上法、平拉法和浮法。浮法是让玻璃液流漂浮在熔融金属(锡)表面上形成平板玻璃的方法,其主要优点是玻璃质量高(平整、光洁),拉引速度快,产量大 。

4. 退火,玻璃在成形过成中经受了激烈的温度变化和形状变化,这种变化在玻璃中留下了热应力。这种热应力会降低玻璃制品的强度和热稳定性。如果直接冷却,很可能在冷却过程中或以后的存放、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自行破裂(俗称玻璃的冷爆)。为了消除冷爆现象,玻璃制品在成形后必须进行退火。退火就是在某一温度范围内保温或缓慢降温一段时间以消除或减少玻璃中热应力到允许值。

此外,某些玻璃制品为了增加其强度,可进行刚化处理。包括:物理刚化(淬火),用于较厚的玻璃杯、桌面玻璃、汽车挡风玻璃等;和化学刚化(离子交换),用于手表表蒙玻璃、航空玻璃等。刚化的原理是在玻璃表面层产生压应力,以增加其强度。

玻璃是一种硅酸盐非金属材料,可在自然界中存在数百万年时间。地球上的硅化合物从人类文明还未出现时就已经存在,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之一,现有资料表明,人类对硅酸盐的使用,可追溯到石器时代。与此同时,自然界也给我们生产出许多玻璃,黑曜石就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

曾被当做奢侈品的玻璃

在 历史 记载中,玻璃的制造兴起于公元前2000多年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考古学家还在他们的古遗迹里出土过小型玻璃珠。

我国玻璃的诞生史则可追溯到战国时期 ,近年来在湖南等地的古墓中就出土过多个玻璃容器。专家推测,战国时期玻璃的发明,可能跟当时人们的冶炼活动有重要联系,在权贵阶层普遍追求延年益寿的 历史 背景下,催生出大量的铅汞冶炼之术,春秋时期,我国工匠已经掌握了钢铁的高温冶炼技术。在这个温度下,是很有可能出现玻璃的半成品的, 可能古人在某一次炼铁时,偶然发现矿渣中有些软化的东西,具有拉丝效果,冷却后就成了半透明的晶状物 ,还带有宝石光泽,意外的发现,加上无数次尝试,最终研究出独一无二的玻璃烧制技巧,因此才有部分玻璃制品流传于世。

关于西方的玻璃来由则更加富有戏剧性, 一群腓尼基商人,载着一船碱矿,航行在地中海的某条河道中,因为海水落潮,商船搁浅,船员们索性跳下船,在岸边烧火做饭,甚至把随船携带的大锅都搬下来了,找来柴火,顺便从船上搬几块碱矿石埋灶生火,一顿饱餐后,大家发现潮水渐涨,就迅速收拾东西,准备启程, 有人搬开大锅,要用细沙灭火的时候惊呆了,他们发现在碱矿与沙滩接触的地方出现许多颗跟黄豆差不多大小的珠子,光彩夺目,色彩缤纷 ,还有几颗更奇特,呈半透明状,一看就是非凡之物。

这一发现,马上引起不小的轰动,船员们兴奋不已,天降宝石,交相庆祝这难得的奇遇,最后将这堆独特的石头高价卖给珠宝商,发了一笔小财。

后来又有人无意间发现将石英砂和碱矿混合在一起,在某一高温下,就可以制造出玻璃 ,这些人因此赚得盆满钵满。这一时期,玻璃成了只有贵族才能使用的奢侈品,被切割成各种别致的形状,装饰成项链或者粘接在衣服上, 权贵们要是衣服上没有一两块玻璃都不好意出门。

到了公元后,罗马人改进烧制工艺采用纯度更高的石英砂制造出了透明玻璃 ,从此之后,该种工艺不断在欧洲大陆扩散,直到中世纪时,德国玻璃匠人们开始用草灰中的碳酸钾替代了天然碱矿中的碳酸钠,玻璃制造成本迅速降低,不得不说这帮人就是艺高人胆大,他们用铁管将玻璃吹成泡,又在合适温度时剪开摊平,直接做出小块的平玻璃来了。 于是,玻璃再次在贵族中间风靡起来,不过,这次,他们是安装在窗户上。

要说欧洲的教堂玻璃精美,恐怕还跟这一时期的教堂玻璃安装方式有关 ,工人们在教会的指导下,将铅丝弯曲成各种各样的外框,再向其中镶嵌入彩色的玻璃,最后拼装成含有各种寓意的图案。

玻璃制造的另一次关键革新是在1674年, 英国玻璃大亨George Ravenscroft发现往玻璃中加入24%的氧化铅,玻璃熔点就能迅速降低,甚至能让玻璃的熔融状态保持更长时间,使用一般的工业煤炭也能用于玻璃生产,这一发现可了不得,世界玻璃的产量迅速提升,玻璃制品走向了寻常百姓家。

在生活中很多人一直担心所用的玻璃器具是含铅玻璃,在这里不得不科普的一点是,含铅玻璃制作成本更高,有人造水晶的美誉,在市场规律的调节下,我们完全不必担心买到含铅玻璃。 真正的含铅玻璃常被应用于摄影器材的镜头,施华洛奇的首饰以及出名的玻璃工业制品中,用做镜头的玻璃来做水杯,是不是太过穷奢极欲了。

为何现在回收玻璃的变少了?

在多年以前装啤酒、可乐和牛奶的玻璃瓶还会有人来回收,一般几角钱一个,慢慢的大家会发现,收废品的都懒得多看两眼这玩意了 ,玻璃回收市场的萎缩,很大程度上跟市场供需有极大关系,一般玻璃回收利用的途径有两种,一是将其清洁消毒后再利用;二是熔炼回收,这一步就非常令人头疼了,熔炼前还需要分拣,甚至有的玻璃表面有覆膜,整个过程操作下来, 回收站老板的裤子都得亏掉,索性不做这块业务了,管你垃圾站爱怎么处理怎么处理。

玻璃在自然界中会产生什么变化?

玻璃不光有人造,还在自然界中堂而皇之地存在,火山熔岩冷却下来会形成一种非晶质的宝石,这就是天然形成的一种玻璃——黑曜石。 通常在火山脚下和靠海的地方会有储备,很多人佩戴的黑曜石手串或挂件就是取材于墨西哥、厄瓜多尔以及冰岛等多地有火山活动的区域。

人造玻璃需要石英砂、硼砂、碳酸钡、纯碱等多种原料,其本质还是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的混合物, 简单来说,没有工业物质添加的玻璃相当于石头,加上它化学性质十分稳定,玻璃在自然界中的消亡可能只有一种形式——物理磨损,世界各地都有出现过玻璃海滩,这类海滩上曾有大量的瓷器或者玻璃堆积,在海浪长年累月的推动下,玻璃碎片被沙子磨得圆润光滑,形成了独一无二的风景。甚至有人把这种大自然的馈赠制作成别有风味的装饰品。

关于玻璃的寿命,有一点可以肯定,只要地球不消失,它依然会存在,不过就是另外一种石头而已。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玻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物质,它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便利,比如屋内光照问题、容器的选择性等等。小时候在农村,经常去河沟里摸鱼,但是在摸鱼的同时,一些玻璃碎片的威胁也是不容小觑的,记得10岁那年,带着6岁的弟弟下河摸鱼,弟弟就不小心被河里的玻璃碎片划伤了小腿,当时伤口的深度着实把我吓坏了。过了好久,在同样的位置,我用渔网捞上一块长5公分的玻璃碎片,那是一个农药瓶子的碎片,看上去已经有些年岁了。其实,那个时候我就在想,为什么大多数的东西泡在水中不用多久就坏掉了,而玻璃却丝毫不受影响,依然锋利如初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玻璃的“寿命”。

玻璃

玻璃是什么时候被制造出来的,到现在没有一个准确的时间节点,早在公元前2000年,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人(现伊拉克)就已经开始生产简单的玻璃制品了。500年后,也就是公元前1570年,古埃及出现了真正的玻璃器皿。由于早期的玻璃制品的原材料为碳酸钠、石灰石、石英砂以及一些其他混合物制成的,而混合物的颜色往往就决定了玻璃的颜色,所以早期的玻璃并不是现在玻璃那样是透明的。直到公元100年左右,玻璃才真正出现了透明的。

现在的玻璃主要原材料虽然与早期的玻璃原材料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在混合物上又添加了脱色剂、澄清剂、氧化还原剂等这些让玻璃看起来更加透明的物质。而且为了美观,在玻璃的生产中,还会加入一些着色剂让玻璃有不同的颜色,以满足人的不同需求。而钢化玻璃的成分其实与普通玻璃非常接近,只不过是在原材料的配比上做了一定的调整。

玻璃的“寿命”

印象中,即使再破旧的房子,如果不是人为将玻璃破坏的话,它依然还是保持原样的。事实也是如此,想要玻璃“坏掉”除了破坏外,如果在自然条件下的,就只能靠降解了,而在自然环境下,降解可以分为两种: 生物降解和光降解。

玻璃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钠以及二氧化硅,这些成分没有一个是生物生长和发育必要的,况且可以降解物种的“分解者”们也没有能力将玻璃吃下去,所以,想要生物降解玻璃是不可能的了。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光降解。光降解其实就是物质的一种氧化过程,简单的说就是被降解的物质在日光的照射下,吸收了太阳光中的紫外线等辐射,使物质的键能减弱,进而破坏聚合物的完整性。但是就目前来看,玻璃的成分是不能被光降解的。

因此,在自然环境下,玻璃可以说是一直会存在的,即使你将玻璃打成碎片,它的成分还是不会改变,只不过是形态发生的变化。而正是因为这样,除非玻璃破碎了,不然你的玻璃制品可以一直使用。

总结

理论上玻璃属于不可降解的物质,所以除非破损不然它没有“寿命”可言。由于玻璃可以一直使用,而且对人会有一定的伤害(锋利),所以玻璃制品不要随意的丢弃。另外,碎玻璃的重复利用只能通过再次煅烧的方式,所以,记得垃圾分类。

很高兴能回答您提出的问题。

玻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它的主要组成为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石、碳酸钡、石灰石、长石、纯碱等无机矿物和一些添加成分,是一种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我们见到的各种形状的玻璃,是通过压制工艺形成的。

玻璃的性质主要有:

1、各向同性:一块均质玻璃,其熔点、折射率、硬度、弹性模量、热膨胀系数、导热率、电导率等物理性质在各个方向上都是相同的。

2、应力集中倾向:凡含有杂质或具有细裂纹的玻璃制品,都会造成应力集中,大大降低其机械强度。在建筑中玻璃经常承受弯曲、拉伸、冲击和震动,很少受压,所以玻璃的力学性质的主要指标是抗拉强度和脆性指标。玻璃在冲击作用下容易破碎,是典型的脆性材料。

3、导热性差:与金属相比,玻璃的导热性能很弱,仅为铜的1/400。另外,玻璃制品越厚、体积越大,热稳定性越差。

4、化学稳定性高:玻璃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它不会受到细菌、微生物的侵蚀,也不会受到风化,不会受到水蚀,可以说在自然界中,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将它分解。 但如果人为地让玻璃长期遭受侵蚀性介质的腐蚀,也能导致变质和破坏。

5、光学性能好:特别是其透明性和透光性较高,广泛用于建筑采光和装饰,也用于光学仪器和日用器皿设备制造等。同时,玻璃能够吸收、反射、透过不同波长的光线,从而呈现不同颜色的,利用这一点,加入相应的着色剂,并通过熔炼的温度及炉焰的性质来调节元素的化合价,制造出了不同颜色的玻璃。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自然状态下,玻璃永远不会被降解的。而且如果都运进垃圾填埋场处理的话,那么将会占用大量的空间,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回收再利用。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

玻璃:一种较为透明的固体物质,在熔融时形成连续网络结构,冷却过程中粘度逐渐增大并硬化而不结晶的硅酸盐类非金属材料。普通玻璃化学氧化物的组成(Na2O·CaO·6SiO2),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硅。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用来隔风透光,属于混合物。另外,网络中的玻璃缩写为BL,同性恋的意思。 各种玻璃: ①石英玻璃。SiO2含量大于995%,热膨胀系数低,耐高温,化学稳定性好,透紫外光和红外光,熔制温度高、粘度大,成型较难。多用于半导体、电光源、光导通信、激光等技术和光学仪器中。

  ②高硅氧玻璃。SiO2含量约96%,其性质与石英玻璃相似。

  ③钠钙玻璃。以SiO2含量为主,还含有15%的Na2O和16%的 CaO,其成本低廉,易成型,适宜大规模生产,其产量占实用玻璃的90%。可生产玻璃瓶罐、平板玻璃、器皿、灯泡等。

  ④铅硅酸盐玻璃。主要成分有 SiO2 和 PbO ,具有独特的高折射率和高体积电阻,与金属有良好的浸润性,可用于制造灯泡、真空管芯柱、晶质玻璃器皿、火石光学玻璃等。含有大量 PbO的铅玻璃能阻挡X射线和γ射线。

  ⑤铝硅酸盐玻璃。以 SiO2和Al2O3为主要成分,软化变形温度高,用于制作放电灯泡、高温玻璃温度计、化学燃烧管和玻璃纤维等。

  ⑥硼硅酸盐玻璃。以 SiO2和B2O3 为主要成分,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用以制造烹饪器具、实验室仪器、金属焊封玻璃等。硼酸盐玻璃以 B2O3为主要成分,熔融温度低,可抵抗钠蒸气腐蚀。含稀土元素的硼酸盐玻璃折射率高、色散低,是一种新型光学玻璃。磷酸盐玻璃以 P2O5为主要成分,折射率低、色散低,用于光学仪器中。

  (1)普通玻璃(Na2SiO3、CaSiO3、SiO2或Na2O·CaO·6SiO2)

  (2)石英玻璃(以纯净的石英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玻璃,成分仅为SiO2)

  (3)钢化玻璃(与普通玻璃成分相同)

  (4)钾玻璃(K2O、CaO、SiO2)

  (5)硼酸盐玻璃(SiO2、B2O3)

  (6)有色玻璃在(普通玻璃制造过程中加入一些金属氧化物。Cu2O——红色;CuO——蓝绿色;CdO——浅**;CO2O3——蓝色;Ni2O3——墨绿色;MnO2——紫色;胶体Au——红色;胶体Ag——**)

  (7)变色玻璃(用稀土元素的氧化物作为着色剂的高级有色玻璃)

  (8)光学玻璃(在普通的硼硅酸盐玻璃原料中加入少量对光敏感的物质,如AgCl、AgBr等,再加入极少量的敏化剂,如CuO等,使玻璃对光线变得更加敏感)

  (9)彩虹玻璃(在普通玻璃原料中加入大量氟化物、少量的敏化剂和溴化物制成)

  (10)防护玻璃(在普通玻璃制造过程加入适当辅助料,使其具有防止强光、强热或辐射线透过而保护人身安全的功能。如灰色——重铬酸盐,氧化铁吸收紫外线和部分可见光;蓝绿色——氧化镍、氧化亚铁吸收红外线和部分可见光;铅玻璃——氧化铅吸收X射线和r射线;暗蓝色——重铬酸盐、氧化亚铁、氧化铁吸收紫外线、红外线和大部分可见光;加入氧化镉和氧化硼吸收中子流。

  (11)微晶玻璃(又叫结晶玻璃或玻璃陶瓷,是在普通玻璃中加入金、银、铜等晶核制成,代替不锈钢和宝石,作雷达罩和导弹头等)。 等。。。。

在我国雷州半岛的湛江市、海康县和徐闻县境内,以及海南岛东北海岸的文昌县至琼海县一带,每当雷雨以后,冲刷过的旷野里偶尔能拾到一种杏子大小的黑色玻璃质石块。

世界上别的地方也发现过这种天然玻璃质石块,一般长数毫米到十厘米,几克到一、二十克重,最重的有百余克。形状多样,有水滴状、球状、棒状、薄管状、平板状,也有哑铃状、钮扣状、饼状、瓦片状等,但以厚的碎核桃壳状、薄片状和不规则状最为多见。颜色有黄、绿、橄榄褐色直到几乎不透明的暗褐色和黑色。在一些海底钻孔岩芯里还发现过一种刚刚能看得见的微小玻璃质球体。石器时代的人类曾用它们来制造工具。18世纪时有人认为它们是史前人类制造的玻璃遗迹,后来又有人猜测它们是雷电的产物。1844年,著名的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澳大利亚旅行时,得到一块钮扣状的玻璃质石头,他确信这是火山喷发形成的一种黑曜岩(酸性的玻璃质火山喷出岩),后世称之为达尔文石或达尔文玻璃。这种奇怪的石头表面往往带有刻痕或流动条纹,与火山弹类似,也暗示了它们可能是火山喷发的产物。

有趣的是,玻璃石在地球上并非随意散布,而是很有“选择性”的,主要集中散布在南北纬50度之间的4个地区。而且出现在每个地区的玻璃石的化学组成和外形上都有相似之处,“年龄”也都是一致的。

显而易见,火山成因说无法解释玻璃石的分布特点。因为地球上火山的分布与4个散布区并不吻合,火山的喷发时间也不是集中在上述4个特定时期。19世纪时,已经有人推想它可能是一种陨石物质。可是人类历史上所看到的自天而降的陨石只有3种:铁陨石、石陨石和石铁陨石,从来没看见到过玻璃陨石的坠落。再说玻璃陨石的二氧化硅含量非常高,一般达70%~80%,最高达98%,与地球上的酸性火成岩、石英砂岩接近,与普通陨石的成分则完全不同。而且陨石的年龄多在30亿~40亿年以上,而玻璃陨石非常年轻,最老的也只有3450万年。那么玻璃陨石起源于何种天体呢?

有人推测它可能是月球近期火山喷发的喷出物,飞溅到地球上而形成的。但月球地质学的研究表明,月球上的火山作用早在31亿年前已基本结束,尤其是近5亿年来,更不可能喷发出如此多的玻璃陨石落到地球上来。1980年,美国科学家奥基夫发表了更为怪诞的理论:3400万年前,由于月球上一次火山爆发,飞溅出许多碎石,在地球外面形成一个环,类似当今的土星环。这条环阻挡了阳光,使地球突然变冷,造成新世时的大量生物绝灭事件。以后由于太阳光压或地球大气的阻力,这条环逐渐消失,其中部分碎石跌下地球,就是玻璃陨石。然而玻璃陨石还有其他年龄组的,无法都用3400万年前的一个地球环来解释。

当今比较盛行的是冲击变质说,认为巨大的陨石或彗星核高速陨落时,撞击地面,会使地表岩石快速熔化变质并飞溅起来形成玻璃陨石。这一假说的支持者在莫尔达维区和科特迪瓦区附近都找到了陨石坑,它们的同位素年龄与产自附近的玻璃陨石相仿;在东南亚和北美的玻璃陨石中还发现了二氧化硅和锆石的冲击变质产物——锆石英、斜锆石和金属镍铁珠球。反对者则提出质疑:在最大的澳大利亚散布区并没有找到相应的陨石坑;而且冲击变质物质要散落到范围广大的亚澳区,必须得有6千米/秒以上的初速度,这是不可能达到的;最后,玻璃陨石的内部结构是绝对均匀的玻璃质,而陨石碰撞地球形成的冲击玻璃在显微镜下却可以看到原来矿物的晶体轮廓及晶体残余,说明两者性质完全不同。

玻璃陨石到底是如何形成的,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1187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1
下一篇2023-08-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