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良渚玉器的收藏和鉴赏中,工艺特征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鉴定辨伪标准,了解良渚玉器的加工工艺,了解良渚古人在玉器上留下的加工痕迹,对于鉴定良渚玉器的真伪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甚至是最为重要的作用。在高古玉器的鉴定中,材质可以用老料,沁色可以用各种物理和化学的方式仿作,纹饰和器型可以按出土或传世的标准器依样画葫芦,唯有加工工艺,却是现代仿品最为一筹莫展的。因为古人究竟用什么样的工具,什么样的动力,什么样的机械原理,来加工这些洛氏硬度在4至5之间甚至在6至7之间的玉器,至今在学术界还没有定论。从古玉仿制的生产成本、生产进度和产品精度来看,几乎所有的古玉仿制作坊都采用现代电动金属工具,舍此,根本不可能满足市场所需要的产量和品种。更为重要的是,不仅现代仿制者根本不知道古人的加工工艺,而且也无从掌握古人的工艺技巧,仿制者所处的时代决定了他们只能用同时代的工艺和技能来制作这些仿古玉器。这也是我们在走访了安徽蚌埠、辽宁锦州、河南南阳和浙江杭州后见到的普遍现象。
良渚玉器是用什么工具加工的从更广的范围来说,新石器时期的古人究竟是用什么工具来加工玉器的
要寻找这个答案,就必须写出一篇又一篇冗长的学术论文,而这样的论文能否被学术界接受,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学者们已经作了这样的尝试,关于良渚玉器的加工工具,有鲨鱼牙齿说、玛瑙说、燧石说、钻石说(他山之石),抑或是绳类混合砂粒说,学者们最喜欢引用这样的古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叙述新石器时期的玉器加工工艺,围绕这句话所作的各种论述,恐怕不下数十篇,这个“他山之石”多数学者把它解释成稀见的金刚石。这个解释也许是正确的,但是,现代仿制者能用这样的工具来制作良渚仿品吗
我们要和读者一起讨论的是,出土的良渚玉器上究竟留下了什么加工痕迹如何利用这些痕迹或者说良渚玉器上留下了什么特征可以用来鉴定良渚玉器的真伪!在讨论过程中,我们只是简要地叙述一下良渚玉器的工具和加工方式,供读者参考。而这种叙述是以良渚玉器实物和实物上的各种痕迹为基础的。
良渚玉器的加工次序一般为:先作器型,再标出兽面纹的眼睛,然后琢出兽面眼眶和口鼻的轮廓,并用两个同心圆加强眼珠的部分,最后区分纹饰的层次。良渚玉器的这种加工次序有物证支撑吗
请看图1的瓶窑遗址采集的良渚玉器半边琮。从图上可知,这件玉琮的基本器型已经加工完毕,射面也已经成型,而器表的纹饰还没有加工。正是从这样的工艺次序着手,良渚博物馆设计了图2的加工工艺实景图,图中,良渚先民们先把一个个良渚玉琮成型,再施以钻孔工艺。
在吴家埠遗址出土的玉琮上半成品(见图3),还留有明显的设计打样的“框线”。Ⅲ这件玉琮已经制作成基本的外方内圆的器型,但是还没有加工出玉琮的射面,也没有在外壁上雕刻纹饰,虽然还是素面,却已经画上了一些框线。这件半成品玉琮进一步证实了良渚玉器器型加工的次序。
下面分别讨论良渚玉器上的不同加工特征。
1 良渚玉器上的切割痕
良渚玉器上的切割痕有两种:一种是线切割痕;另一种是片切割痕。
先说线切割痕,也是用于鉴定良渚玉器真伪最重要的特征。
线切割痕是良渚玉器平面上最容易出现的特征,了解它的形状、走向和弧度,对于判别良渚玉器的真伪有很大的作用。
图4是一件玉梳背上的切割痕,图5至图11是分别陈列于良渚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和德清博物馆的良渚玉璧,在它们的璧面上都有线切割痕。现在就从这些线切割痕的特征来讨论如何认识真品良渚玉器。
为什么说这些痕迹是线切割而不是砣具切割的痕迹呢
牟永抗先生在研究线切割和砣具切割的区别后,认为它们有以下三个区别,即:“①线切割的作用力指向圆心,表现为向心性,切割的前进方向作凹弧形,不时留下凸弧状的切割台面。砣切割的作用力指向圆周,表现为离心性,切割的前进方向作凸弧形。……②线切割所形成的切割面,由于两端牵动时不可能一直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所以往往在弧线中段附近呈现波浪形的形状。其鼓凸部分,一般在整形时修去,而其凹陷部分常常保留下来,成为判别是否线切割的重要依据。砣具是硬性物体,在砣具半径的有效范围内,可以出现某种歪斜,而不能出现波浪形的起伏面。③线切割所形成的圆弧径,由外而内逐渐缩小,其最大圆弧的合理直径一般小于切割物体的截面,有的弧线的局部线段,可能表现为接近同心圆的圆周。”
牟永抗先生的这段文字主要是论述良渚玉器的切割方式,他的结论是:在良渚玉器的开料工艺中,目前还没有发现用砣的证据。
不用砣,能用线切割玉料吗笔者曾经在内蒙古赤峰学院做过试验,用普通的麻绳,沾上普通的黄砂,切割一把5厘米左右的玉尺,不用两个小时就可以把玉尺割断,如图12所示。由图可知,一人用湿麻绳在玉尺上来回拉锯,另一人在一旁不断加砂,麻绳已在将断之际,玉尺上已经有两个被切割的痕迹。这种线切割,麻绳要用许多,好在麻绳和砂在新石器时期已经广泛使用,这个实验的可靠性是不容置疑的。古人或许用的是兽皮制作的绳,调换的次数就可以少许多。当然,这个实验并不完全等同于良渚时期的线切割工艺,至少那时是没有台钳的。
江苏寺墩遗址出土的玉璧上,也因沾有较多的砂粒而支持了实验考古学的这个结论(图13)。
从出土实物和实验考古两个方面可以知道,良渚时期较大平面的器物,一般来说,都是采用线切割工艺来开料和制形。
也许有的读者会问,新仿的良渚玉器比如玉璧也有可能用这种方式来切割啊!如图12所示的切割,因为玉尺的截面小,时间不多,如果是玉琮、玉璧这样的大器,截面大,恐怕没有一两天的工夫是根本不行的。这就牵涉到一个成本问题,耗工耗时耗料,用线切割来加工良渚玉器的仿品,其售价将是十分可怕的。
下面就来讨论如何利用线切割工艺留存在良渚玉器上的特征来鉴定它们的真伪。
在图5至图11上都有深浅不一的线切割痕,这些线切割痕都是凹下去的痕迹,而且往往都是较大和较深的凹陷。牟永抗先生认为线切割痕“呈现波浪形的形状。其鼓凸部分,一般在整形时修去,而其凹陷部分常常保留下来”。这是很有见地的。在线切割过程中,既会出现鼓凸,也会出现凹陷,既可能出现深和大的凹陷,也可能出现小和浅的凹陷。只不过在打磨和抛光的修整过程中,其鼓凸部分与小和浅的凹痕容易被修整而已,要把大和深的凹痕磨平,就势必要把整个玉璧全部磨平,这恐怕是古人不容易做到或者不愿意做。这样,比较大的凹痕就残留在玉璧之类这些截面面积较大的玉上,从而成为我们鉴定良渚玉器的重要标准。
附带说明的是,在现有出土的良渚玉琮上,其射面几乎都不平整而带有一定程度的凹陷,这就告诉收藏者,凡是平整射面的良渚玉琮,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碰它。
仔细观察图5、图6、图7就可以发现,有多条线 切割痕的玉璧上,这些切割痕尽管大小粗细不一,但其圆弧基本接近于平行。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凡是用现代工具切割的玉璧,不仅不能出现这种凹痕,更不会出现凹痕平行的现象。当然我们不能把这种平行理解为直线永远不会相交的平行。
至于牟永抗先生所说的“线切割的作用力为向心性,砣切割的作用力表现为离心性;线切割的前进方向作凹弧形,砣切割的前进方向作凸弧形”的论述,分别观察图7和图14(用砣切割的现代仿品),并用两者作对比研究是完全正确的。问题是,当读者手中只有一件良渚玉璧时,不管它是真品还是仿品,能不能看出它是向心性还是离心性凹弧形还是凸弧形我们用图7来示意。先假设这件玉璧是用线切割的,则这些凹痕的向心性可以用图15来表示。再假设这件玉璧是用砣切割的,则这些凹痕又可以用图16来表示它的离心性,所以当读者手中只有一件不知真假的良渚玉璧时,很难用凹痕的向心性和离心性来判别真伪,而只能用凹痕的深浅、宽度、波浪形的起伏面以及凹痕两头尖中问宽的特征来判定玉璧的真伪。而这种凹痕甚至在良渚玉钺上会有更为明显的深浅、宽度、波浪形的起伏面以及凹痕两头尖中间宽的特征(图17)。
良渚玉器上还能发现片切割痕。图18就是德清县出土的玉碎片上的片切割痕,这种切割痕应该是片状切割器来回切割时留下的痕迹。图19是另一种片切割痕,因被切割的玉柱为一圆柱体,切割时随着圆柱体的转动或者片切割器的移动,所以切割留下的痕迹会显得粗细不一。虽然这些切割痕迹都会在玉器成型时被打磨,但总会留下蛛丝马迹成为鉴定的参考依据。
总之,在器表面积较大的良渚玉器上,一般都会发现制作玉器时的切割痕,甚至在一些良渚玉锥形器上,也可能发现切割痕(参见图20青浦博物馆陈列的良渚玉锥)。
2 良渚玉器上的线条
为了让网友们连贯地理解良渚玉器的加工工艺,特别是它的错落连接的加工工艺,所以有必要来理解良渚玉器的线条。
良渚文化的玉器是以线条之美而闻名于世,但是,良渚玉器线纹的雕刻和红山文化截然不同,它琢磨细致,其细如毫发的“细曲线纹是由短而细的线条错落连接而成,其直线纹是由笔直的阴线构成,这种不同做工的线条并存就是我们鉴定其真伪的根据。”这种细曲线纹线条的错落连接和笔直的阴线,构成了良渚文化玉器特有的线条美。在图21(上海博物馆展示照片)中的良渚玉琮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工艺所雕刻的线条如松如紧,如断如联,挺拔中又不乏柔软,紧密中又略显松弛,这种线条,是现代工艺绝然难以模仿的。
但是,读者不能把杨伯达先生“其直线纹是由笔直的阴线构成”的这句话作简单的理解,这种直线基本上是笔直的,然而限于数千年前的加工工艺,它又不可能是完全笔直的,图22所示的良渚玉琮上,其表示羽冠的直线有不少分叉和重叠,可以想象,在几个厘米上最多要刻出近十根直线,其艰难可想而知。而这种分叉和重叠又恰恰是我们鉴定良渚玉琮神人纹真伪的依据。
因此可以这样说,良渚玉器上的直线是笔直的,却又是有粗细的,还可能有分叉和重叠。
良渚玉器的弧线是由短而细的线条错落连接的。这个论断已经从图21和图22上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出。如果读者在放大镜下观察,可以明显地体会,不仅是弧线,就是直线也是断断续续地连接,整个线条并不划一整齐,如能正确地判断这种如松如紧、如断如联的线条,那就基本上掌握了良渚玉器的线条加工工艺了。
良渚玉器的圆,加工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接用管钻钻圆;二是用弧线连接。图23是一张十分清晰的良渚玉琮王上的神人兽面纹放大图,箭头所指分别为弧线连接的圆和管钻钻的圆。由此可见,在大的玉琮上,即使是圆的加工工艺,也因不同部位和不同大小而采用了不同的工艺。从图上可以看出,用弧线连接的圆,有明显的接痕,圆也显得不规整,往往带有棱角;而用管钻钻的圆,虽然比较规整,圆像个圆,却往往偏心,显然是钻孔时定位不正所致。一般来说,比较小的圆往往用弧线连接工艺制成,而稍大的圆则用管钻工艺钻成。这两种不同的圆,它们在良渚玉器上的出现也是鉴定者必须掌握的基本要素。
3 良渚玉器的穿孔工艺
良渚玉璧、玉琮、玉管、玉钺、玉三叉形器和玉冠状器等等,都有穿孔,这些穿孔一般对穿而成,对穿孔的基本情况如图24至图27所示,由图可知,不管是图24的龙首纹玉圆牌、图25的良渚玉钺和图26的良渚玉璧这些厚度不大的玉器,还是如图27这样有相当厚度的玉琮,它们都采用对穿的方式来钻孔。从这些图上可以看出,这些孔的加工工艺,都是对穿而成,中间往往留下台阶。这些对穿孔就成了鉴定良渚玉器真伪的表象特征。
为什么不管器物本身的厚薄,良渚时期都采用对穿工艺来钻孔呢
一些研究者对良渚玉器的穿孔工艺作出了不同的解释。
林华东认为:良渚玉器的穿孔“都采用两面先后对钻而成,主要钻孔工艺有实芯钻法、管钻法和琢钻法等。”他用一些出土的实物来讨论了上述的三种钻孔方式。不过,为论证实芯钻法和琢钻法所选用的所谓实芯钻头,即一头尖的石头最多只能是良渚早期古人的钻孔工具,因为用手攥着这样的石头钻孔,一是定位困难,二是费工费时,最为重要的是,这种钻孔方式不会在孔洞内留下旋痕。而现存的良渚玉器上的对穿孔,除了精心打磨之外,一般都有旋痕。林华东先生所述的管钻法,无疑是符合大多良渚玉器上对穿孔的实际情况,所以说,绝大多数的良渚玉器是用管钻法来加工的。
观察良渚玉器的钻孔,可以看到以下现象:一是钻孔外大内小;二是中间有对穿时错位而形成的台阶;三是有的孔壁有螺旋纹;四是孔沿处基本没有进裂现象。这些特征是良渚玉器鉴定中必须重视的基本要素。
这些特征的出现,用竹管对玉料进行对钻加工就能作出和实际相吻合的解释。
图28是一张实验考古的试验照片,作者用原始的钻孔方式用竹管不断蘸砂往下钻孔,随着钻孔的不断深入,竹管也不断地磨小变尖,在不断地运动中,被钻的孔洞就会出现上大下小的形状;同时,两面都用这种方式钻孔,因定位不准就一定会造成中间的台阶;这种不断加砂钻孔的结果,不仅使竹管逐渐磨损变尖,也会不断在玉器的孔壁上琢磨出螺旋纹。图29就是当时加工时产生的螺旋纹。由图可知,这种不等距的螺旋纹和良渚玉器上的螺旋纹基本一致。事实证明,用竹管蘸砂的方法来钻孔不仅是完全可能的,也和良渚玉器上穿孔留下的特征相吻合。
蒋卫东先生更是科学地解释了良渚先民为什么用对穿的方式来加工玉器的孔洞。他认为:单面钻孔时容易使另一面发生进裂。“钻孔过程中,钻具与被钻的玉石材间产生逐渐增强的作用力,钻孔越深,作用力越大,到贯通时,积累到极限的作用力骤然释放,极易使另一面近孔处产生进裂,而玉材的珍贵性,以及玉器形制对于表面平整度、光洁度的高要求,绝不允许出现事先无法预测和控制的情况”。这样,对于良渚玉器上的对穿孔的四个特征,应该都有了比较科学的解释,这些解释目的是要让想要掌握鉴定良渚玉器真伪的读者对事物的本来面目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考古实物也支撑这样的解释。图30是良渚玉器用管状工具在琮形器打洞时留下的洞心玉料。而图31和图32就是对穿孔的玉璧及其加工后的孔芯。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即良渚玉琮孔径的大小问题。图33是反山出土的玉琮王,其射径大到175厘米,而孔径只有49厘米;图34为瑶山出土的良渚玉琮,其射径比琮王要小,为136厘米,但孔径却有58厘米。由此可见,良渚玉琮的射径和孔径没有相应的比例关系,并不是射径大就一定孔径也大。我们认为,其原因就是钻孔的竹管,是良渚先民就地取材,有多大的竹子就用多粗的竹子。观察良渚玉器的孔径大小,最大没有超过7厘米的,这和竹子的直径有关。而如前文所述,良渚玉器的圆较小的是用弧线相接的,这也和竹子直径相关。太粗的竹子和太细的竹子,都不容易找到。
这里讨论的是上下对穿的圆孔的制作工艺,而非同一个面上孔的加工工艺。(未完待续)
玉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筒形玉器,是古代人们用于祭祀神祇的一种礼器。距今(2021年)约5100年至新石器中晚期,玉琮在江浙一带的良渚文化、广东石峡文化、山西陶寺文化中大量出现。尤以良渚文化的玉琮最发达,出土与传世的数量很多。
外形特征:在选材上,良渚文化的玉材为江浙一带的透闪石质的玉石,质地不纯,以青色、青赭色居多。从出土的玉琮来看,除部分保留着晶莹的质感外,大部分玉琮的外表已沁蚀成粉白色,受沁的程度大大高于同墓所出的玉璧。玉琮的表面色泽较均匀,不像玉璧那样存有灿烂多变的块状彩斑。
呵呵,幸亏你碰见我了---宗 该作"琮"
玉琮
玉琮,后世又称“辋头”。其用途,一向以为就是“以黄琮礼地”的礼器。但自从良渚文化的玉琮大量出土后,这种战国秦汉间经师们的附会就不足为凭了,有的学者根据其造型和纹饰特征,推测其为巫师通天地敬鬼神的一种法器,带有强烈的原始巫术色彩。其具体使用方法还有待考证。玉琮在商周还常见,在战国两汉以后,就很少见了。其用途也被纳入儒家的礼仪系统中,成为礼器或葬器。
新石器时代发现较多的良渚玉琮,玉材为产于江浙一带的透闪石质玉石,质地不纯,以青色居多,部分**,土浸后呈雾状乳白色。除少数作圆筒状外,多制成规整的内圆外方形。琮体切割规整,中孔为管钻对穿而成,中接处常留有两层。玉琮的形体大小高低不一,一般早期矮,晚期高。琮身均饰有兽面纹,纹饰以四角线为中心,分成四组,随琮高低不同,以相同的纹饰分数组饰于琮上。部分玉琮在主体兽面纹外,用细阴纹刻细“神人”图形和云雷纹,阴线用利石刻划而成,线条坚挺。浙江杭州反山遗址出土的神兽纹玉琮为现今所见良渚文化中最大的玉琮,被称为琮王。
商周时期玉琮数量不多,从出土的实物看,这一时期琮的形体普遍较矮小,多光素无纹。玉琮切割规整,中孔较大,琮体较新石器时略薄。殷墟妇好墓曾出土了两件有纹饰的玉琮,一件上下各饰一组弦纹,四角有凸棱,侧面饰竖道弦纹,该造型很少见。春秋战国时期玉琮的造型与西周相近,形体较小,战国部分玉琮刻有细致的兽面纹、勾云纹等纹饰。汉代玉琮已不再制造。
宋以后出现了仿古玉琮,但宋至明的仿品上多饰当时流行的纹饰。明末至清代的伪古玉,以仿商周素面矮体玉琮为多,也有仿良渚文化玉琮。清代乾隆时期仿古玉琮尤甚。因加工工具、习惯的不同,伪品多数显得圆滑有余而古意不足,熟旧的程度更难做得逼真。
中国人对翡翠玉石的特殊爱好自古有之,喜爱翡翠甚于黄金和其它玉石,在古代"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与玉比德焉",并以玉的温润色泽代表仁慈、坚韧质地象征智慧,不伤人的棱角表示公平正义,敲击时发出的清脆舒畅的乐音是廉直美德的反应。正因为此,自古以来得到人们由衷的偏爱。
一、翡翠玉石的佩饰
翡翠属于硬玉类,而珠宝玉饰是一种财富,又是一种装饰工艺品,自远古时代开始,人们就已喜欢佩戴珠宝玉饰。
古代人们佩玉,主要不是简单的装饰,不仅仅是表现外在的美,而是表现人的精神世界和自我修养的程度,也就是表现德,同时还具有体现人的身份、感情、风度,以及语言交流的作用。古代君子必佩玉,也即要求君子时刻用玉的品性要求自己,规范人的道德,用鸣玉之声限制人的行为动作。
时至今日,珠宝玉饰仍然视为幸运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并已逐步成为表现个人性格、装饰、品位、风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从外表上令整体的衣饰打扮得更加明艳照人。
现代玉饰的品种款式多种多样,有:珠串、手镯、发夹、翡翠挂件、套装饰品、戒指、金镶玉品、玉腰带等琳琅满目,除岫玉、玛瑙、密玉等玉料外,还采用翡翠、青金、鸡肝石、孔雀石、东林石、珊瑚、水晶、芙蓉石、木变石等等玉石原料。规格款式不断翻新,单珠串就有平串、宝塔串、花色串、异形串、随形串等等。这些珠宝玉饰通过精心的配带,会给你的生活、衣饰起到珠联壁合的效果。
二、翡翠玉石的玩赏
如今,玩赏玉的款式、造型、纹饰、创意及做工等都有很大改进,更加强调玉的吉祥性、玩赏性和艺术性,其主要品种有玉器人物、花卉、雀鸟、走兽、器皿、玉山籽雕等各种中小摆件,各玉盆景,玛瑙观石,水晶原石,玉石样本,玉石籽料等,从原石到雕件应有尽有,形态优美、色泽丰富、做工精致、别具情趣。使人们在观赏、把玩中得到精神和文化的享受,特别是闲时触摸玉饰往往产生一种舒适、高雅的情趣,使人感到无比的喜悦、兴奋和满足。还有在室内装饰时,玩赏玉件与字画、古玩及其它工艺品组合配置,能够相映生辉、营造出居室的典雅文化氛围。
另外,玩赏玉器作为礼品、信物、吉祥物等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和各种交往之中,是亲属、朋友、友好之间表示爱心、感情、良好祝愿或祈求平安的首选馈赠之物。
三、翡翠玉石的收藏
收藏古玉,如经济条件较好,实力特别雄厚,可按有精必收的原则进行收藏。稍次的,可以时代为专题,如"唐代古玉"、"宋代古玉"、"明清古玉"等,亦可以用途分"古代佩玉"、"古代礼玉"、"古代山子",以具体器物分"中国玉琮"、"中国玉壁"、"中国玉鸟"、"中国玉龙"、"中国玉人"、"中国玉杯"、"中国玉带钩"等。
古玉收藏,应以工精,质优,色巧、形奇为标准,看多了、研究多了,能达到"爱不择手是好玉"的目的。
收藏古玉一般必须从新玉和旧玉两大类去进行鉴定。
新玉的鉴定侧重于真假玉材,质地优劣,与雕工的精粗。一般讲,好的玉料仅仅是制作玉器的基础,它的价值还是要以人工设计雕琢后才能最终体现出来的。唐太宗说得好:"玉虽有美质,在于石间,不值良工琢磨,与瓦砾不别。"因此,玉工水平的高下又是决定玉器品位的重要砝码,好的玉器应在用好的玉料的前提下,达到构图精美和谐,工艺精雕细刻,抚之温润脂滑者为上品。
而旧玉的鉴定除了新玉的几个基本要求外,还要识别玉器的制作时代,历史上的作用,占有者的身份,还要学会对每一种器物造型的特点(包括局部造型)的综合分析等,而造型的独到,往往又能左右玉器的价值。
四、请您"养玉"
如果允许,你要去买玉,一环一块一方一片都可以。
在所有做首饰的材料中,玉与人最亲也最近。金钱是钱,钻石是价,而玉,是生命。信不信?握玉在手中,轻轻地抚摸再抚摸,就象抚摸自己光滑的肌肤柔软的心。你会发现玉是活的,有体温有心跳,有温润的水份,正和着你的思绪在共鸣。
能够让玉常常贴着肌肤最好,玉不会辜负你丝丝缕缕的滋养,就象有灵性的鸽子,即使放飞也记得回家。经过你手的玉,必定会留住你生命的信息。
1986年5月底,余杭,位于浙江杭州北部地区。
一支正在寻找良渚文化的考古队在发掘出十余座汉墓后陷入困境——所谓的良渚文化,邈然无影。
良渚文化,属新石器时代晚期,其年代为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000年。
余杭地区的良渚遗址最早发现于1936年,后因战争、内乱等原因未有更多发现。
在一个电闪雷鸣的下午,阴云翻滚,已经兜不住聚集得越来越多的水滴,大暴雨就要来了。
考古队挖泥翻土的民工们,就在这令人压抑的气氛中提前收工了。
不过,这可不是要放弃。
恰恰相反,云层之下风雨飘摇,穿过厚重云翳却是无垠的蓝天,太阳,耀眼,刺眼。
在一座东西长90米,南北宽30米,高出地表约4米的大土墩上,反山遗址12号墓已经露出端倪,遣散工人不过是为了保密起见。
墓的西南角,是一座在领袖号召深挖洞广积粮的年代遗留下来的防空洞。
防空洞与墓之间,只有区区50公分的距离。
这座史前大墓没有在狂热的年代被捣毁,实属万幸。
这是考古发掘的第一座大型良渚文化古墓葬。
此后持续数月的发掘也证实,大墓所在的这个大土墩,完全是五千多年前的先民们人工搬运土方堆筑而成的。
就在这座大墓里,发掘出700多件各种形制的玉器,可以说整座墓坑都被玉器铺满。
随后另十座贵族墓葬也逐一被发现——迄今为止,良渚文化最高等级的贵族墓地非反山莫属(王明达:《良渚文化嵌玉漆杯出土记》)——又有大量文物出土。
反山遗址,十一座大墓,共发现各类文物1200多组3200多件。
除玉器以外,还有陶、石、象牙、嵌玉漆器等各种材质,但玉器是绝大多数,占比达九成以上。
是的,这是一个玉的王国。
玉,正是良渚文化最典型的特征。
在这些玉器当中,最引人瞩目也最令人费解的,是一件玉琮。
这件玉琮整体呈内圆外方中空的柱形,高88厘米,外围直径176厘米(两端大小不一,另一端略小,直径171厘米),重达13斤,是目前已发现的体积最大的一件。
不只够分量,这件玉琮也是纹饰最繁缛的一件,采用浮雕、阴刻等工艺,在四面的中间各有上下两个造型奇特的半人半兽形象,四个转角上又各有上下两个简化版的半人半兽,也就是一共有十六个半人半兽。
这个半人半兽,后来被称为神徽。
这个玉琮,后来被尊为琮王。
玉琮,所为何来?
神徽,意义何在?
琮,先秦史籍有载,但在历史的长河里早已沉沦,似乎汉代以后的人们都已经并不认得。
传说周公所作,一般认为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周礼》就有多处关于琮的记载。
按《周礼》所载,琮有不同规格,七寸、八寸、九寸、十二寸等大小不一;琮的功用也多种多样,既是祭天地的六器之一,也用于朝聘、嫁娶或殉葬等不同场合,更是地位与权力的象征。
以《周礼》为证,可知周代时应该还有琮的广泛使用。
但实际上,早在殷商时期,琮的存在就已经渐趋没落,考古所见商周时期的玉琮普遍已经变得粗糙,甚至连纹饰都没了,与良渚文化等史前遗迹发掘的玉琮不可同日而语;到春秋战国时代,玉琮更加难得一见;秦汉以后,这种器形几乎就消失了。
到宋代又开始出现仿古玉琮,此时琮这种形制的玉器已经完全变成了艺术品,刻绘的纹饰也都是当时流行的式样。
明末以后又兴起复古风,要么仿商周的素面无花,要么仿史前的繁复朴拙,但不论怎样,走下神坛的玉琮,已经与身份地位没了任何关系,更遑论祭天祭地这样的重器。
不仅如此,古书里记载的琮与现实中把玩的琮甚至都已经对不上号,也就是说,《周礼》里说琮是祭天地的礼器,但人们并不知道这个琮到底什么样,因为沦为艺术品的琮其称呼已经变成了辋头之类。
比如乾隆就很喜欢这种东西,还考证说确实是用在车轴上的装饰并定名为掆头(掆gāng):
其实在东汉许慎的《说文》里琮只是像车釭而已:
车釭(gāng),亦作“ 车缸 ”,指车毂内外口用以穿轴的铁圈。
没成想,代代相传终失传,琮最后真就被当成车轱辘上的装饰物件了,真让人哭笑不得。
到光绪年间(1875-1908年),吴大澄《古玉图考》才明确说所谓玉釭头,大个的那些都是古代说的琮:
《古玉图考》还搜集了不同规格的二三十种玉琮,如下图。
如图所示,琮的典型特征是:
1、主体为中空圆筒状,周围有四个突起围合构成方柱体,这四个突起部分有的彼此分开,有的完全相连形成标准的方柱体。
2、上下两端粗细略有不同,以前曾以为大的一头在下,考古发现其摆放方式应为小头在下。
3、外围方柱体部分可分节,少的只有一节,多的就不一而足,两节、四节、五节、十节等都有,目前已知最多的有十九节。
如上文浙江反山遗址出土的玉琮王就是两节。
十九节的玉琮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高497厘米,是目前所见最高的一件,是1958年征集所得的良渚玉器,其四边突起部分也刻有兽面纹。
要特别提请注意的是,玉琮有单节多节之分,这每一节又都是由上下两层组成的。这两层上各有一个浮雕,上层是人面,下层是兽面,两层的图案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半人半兽式的神徽。
与平面化的神徽其线条极为繁复相比,四角突起部分雕刻的半人半兽图案更为简略,突出的是两只眼睛和一张嘴。两只眼睛分在凸起转角的两侧,嘴居于正中。
请注意这一点,每一节上下两层突出两只眼睛和一张嘴,也就是各有三个节点。
在地域上,玉琮这种器形的分布非常广泛。
除了最具代表性的苏浙一带的良渚文化(公元前3300年-公元前2000年),山东、河北、山西的龙山文化(公元前2400-公元前2000年)、广东的石峡文化(公元前2900年左右)、甘肃的齐家文化(公元前2000年左右)、四川的金沙遗址(公元前1700年以后,即商代晚期以后)等史前遗址,都有玉琮的存在。
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一件玉琮,就出自安徽潜山的薛家岗遗址,其年代为公元前3200年左右。不过,这件玉琮体量很小,高2cm,宽18cm,孔径08-09cm,现藏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玉琮究竟是用来做什么的?费思量。
《周礼》记载是祭天地的礼器,乾隆御定是车轴上的装饰,除此以外,有说取象女阴,有说取象男根,有说为男女交合,有说为图腾柱,有说为织机零件,有说为天文观测机件,有说是招魂降灵的媒介,有说内圆外方象天地是祭司巫师通天地的法器,也有说是镇墓压胜的法器,或是驱邪避凶的佩饰……
关于玉琮的功用,各种猜测不下20种。
尤其是玉琮上的神徽,更费解。
神徽看起来线条非常繁复,但实际大小只有3厘米×4厘米(以反山遗址玉琮王为例),所以,线条格外细,一毫米的宽度内就有三条线,说其细如发丝,并非形容。
从考古发现来看,神徽的形象出现以后保持了高度稳定,直到良渚文化突然消亡,这个神徽贯穿始终,某此细节虽有变化,但整体形态一直没变。
玉琮是神徽图案比较多见的器形,但神徽并不仅见于玉琮,在贵族使用的玉钺、三叉形冠饰、锥形器、项饰的玉璜、穿着点缀用的玉牌饰等各种器物上都能见到。
这些半人半兽形象,我们不明所以,故称其为神徽。但是,捧上神坛冠以神名,并不能解决疑问,这个神是何方神圣,神的观念源出所处,其意象本体又是什么?
这些问题,更让人觉得连猜测都无处着手。
可以肯定的是,分布地域广,传承时间长,形象保持稳定,玉琮及神徽的存在,毫无疑问说明一个事实:其承载的观念必然是上古先民们普遍的共识。
巫术也好,宗教也罢,共同观念的形成,其背后一定会有源出的本体意象。
所谓大道至简,方向对了,帷幕下的真相其实一望可知。
玉琮的典型形象,一般都描述成内圆外方,进而引申出天圆地方的联想。
事实上,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主体就是圆柱,圆柱外面附着有四个有棱突起,其俯视图如下:
抛开圆形方形的惯性思维,也许换种说法会更为形象——圆形外侧附着有四个箭头。
秘密就隐藏在这个箭头里面。
如果你对本号有持续的阅读积累,那么,答案其实已经呼之欲出——北斗七星。
如图所示,北斗七星以亮度最暗的天权为界,两端各三颗星正好组成两个箭头。
在北斗七星围绕北天极旋转的过程中,这两个箭头分别指向北天极和四周,在每天固定的时间观测,北斗形成的这两个箭头正好一年旋转一周。
也就是说,北斗箭头相当于天然的钟表指针,我们可以通过北斗箭头的指向判断季节时令节气,不论对上古先民还是现在的我们,都可以使用这种方法。
通过北斗指向分辨季节见载于战国《鶡冠子》、西汉《淮南子》等,具体从略。
北斗箭头、北极、诸天星宿的中心,北斗曾经被当作北极星,北斗的形象既是勺子也是车,还被看成猪、熊等不同动物,对这些概念不熟悉的朋友请移步阅读前文《五千年前北斗七星的正确打开方式》、《北斗七星的万年轨迹》、《七只小猪的千年迷踪》等(详见公众号Hailion1999)。
再来看神徽。
平面化的神徽看起来是一个半人半兽形象,但是,这个所谓神徽实际是由两个完全分离的部分组合而成。
这一点,玉琮其实已经给了我们足够的提示。
显而易见,折角上立体化的神徽图案分为上下两层(上图左侧),不论是一节的玉琮还是十九节的玉琮,都有这一特征。
位于同一平面上的神徽(上图右侧),则通过工艺手法作了区别,上部的人面和下部的兽面分别用浮雕的方法进行雕刻,上下两层的意思非常明确。
上文提请大家注意过,神徽的半人和半兽部分都突出两只眼睛和一张嘴,都是三个节点,这一共六个节点,其意象本体正是北斗七星中组成两个箭头的那六颗星。
也就是说,人面的眼和嘴,是北斗斗柄上那三颗星;兽面的眼和嘴,是北斗斗勺上那三颗星。
为什么要执着地将神徽分作上下两层呢?
因为必须这样。
因为北斗的两个箭头其指向并不一致。以公元前3400年为例,当斗柄箭头指向东方的时候,斗勺箭头指向的是西南;当斗柄箭头指向北方的时候,斗勺箭头指向的是东南。
也就是说,北斗的两个箭头其指向始终有一个夹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如果将这两个箭头分别联想成人和兽,人面和兽面根本不可能在一个平面上。
所以,玉琮四个突起折角上的神徽,其完整而正确的识读应该是这样的:相邻的两个突起,一个取上层的人面,另一个取下层的兽面,这两个错层合在一起,正好是北斗七星的两个箭头(或者取相对的两个突出)。
每天同一时间观测,当北斗七星的两个箭头围绕北天极旋转一周,人间正好是一年,玉琮四个突起,对应的正是四个季节;玉琮主体的中空圆柱,代表的则是北天极,这是北斗七星围绕旋转的中心,也是诸天星宿围绕旋转的中心。
至于玉琮的意义,一节玉琮有四个突起,代表的是一年。那么,两节玉琮,就是两年;十节玉琮,就是十年;十九节玉琮,也就是十九年。
是否确实如此尚不得而知,但想来倒也算顺理成章。
于是,半人半兽的神徽其含义也就昭然若揭了——
从纪时的角度看,这个神人可称为岁神,他驾驭着神兽周流不息,带来人间的四季更替;
从所处的位置来看,北斗斗柄的三颗星被联想成神人(斗勺三颗星是神兽),而这三颗星组成的箭头在公元前3400年前后这一时期始终指向的是北天极。
也就是说,以北天极为中心,所有星宿都围绕着北天极旋转,而这三颗星无疑是所有星宿中最接近北天极这个中心的。
我们现在习惯于说北极星,即所谓北天极是一个点,但是,如果将诸天星宿围绕旋转的这个中心从一个点扩大到一片区域来看,那么,这个神人所在的北斗斗柄三颗星以及周年运动所划出的圆面,也就是所有星宿围绕旋转的中心。
所以,刻有半人半兽式神徽的玉琮作为一个整体,其所代表的正是北天极,与我们现在的习惯性认识略有不同的是,这个北天极是一片区域而不是一个点。
从天人相应的角度看,北斗七星所在这个区域是所有星宿围绕的中心,其地位相当于人间主持一切事务的首领君王(掌握祭祀宗教军事等权力),所以,玉琮上神人的脸是奇怪的倒梯形,这个倒梯形的脸,正是来自代表权力象征的玉钺——一把大斧的形象。
天下共主的王这个字正是由玉钺演化而来,玉钺同样又是年岁的岁字,所以,梯形脸这个神人,是岁神,也是人间的首领(君王)。关于钺与王、岁的关系,请参阅前文《岁戉如一:王从何处来?》。
最后,我们再从文字的角度来看看。
琮,可见于甲骨文和金文。
如图所示,甲骨文的琮字没有王字旁,是四个三角围绕着中心的一个圆形或方形,这个造型是否源于对玉琮俯视图的模拟不敢确定(三角箭头指向中心,玉琮是指向四周),但毫无疑问,这是北斗箭头指向北天极的形象表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