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礼的内容是什么 婚嫁六礼到底是什么?

六礼的内容是什么 婚嫁六礼到底是什么?,第1张

1、纳彩——俗称议婚或说媒

旧时婚姻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能自由恋爱。当男子长到十七八岁,家长就开始托媒人找女家,如果中意哪家姑娘,便托媒人去提亲。若女方不允,便会婉言谢绝,但不得罪媒人。若女方同意,男方才能再去女方家求婚。

在古代,纳彩常以活雁作礼,因为人们认为雁“木落南翔,冰洋北徂”,顺应阴阳往来;再者雁失配偶后,终身不再成双,人们取其忠贞之意,以雁为礼即表达求婚之诚意。

2、问名——俗称合八字

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询问女方姓名以及生辰八字。取回庚帖后,卜吉合八字,查其是否相生相克。

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时配以天干地支,两字一组,四组共八个字。据五行之说,相生相克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有的地区还根据双方的属相合八字,有“白马怕金牛,鼠羊不到头,蛇见猛虎如刀锉,猪见婴猴泪长流”等迷信说法。

3、纳吉——也就是订婚

在唐代这一礼俗叫“报婚书”,近代又称“换帖”,即现代意义上的订婚。纳吉时,男方要备礼到女方家,双方互换婚书,表示婚约达成。旧时男方备礼用雁,到了近代逐渐演变为如耳坠、戒指、银帽等饰物。纳吉之后,双方就算定下了婚事,至此,女孩子就“有人家了”。

4、纳征——下聘礼

完婚前男方向女方家送彩礼。彩礼的数量和品质各地均不相同,主要视家境的贫富而定。行聘前,先由媒人执彩礼帖(礼品清单)与女方家商议,往往双方对数量、品质多存争议,需商议多次方能定下。

在古代行聘时,男方家备礼书,置于红漆木盘上,排队手捧肩挑礼品,伴以鼓乐送至女方家,女方家协助将礼品摆开,供亲友邻人观赏过目。女方收下彩礼,婚约正式成立。聘礼名称都有吉祥的涵意,数量为双数,取成双成对的意思,忌讳单数。

5、请期——俗称定日子

由男方选定迎娶日期,同女方商议。一般要卜得两个吉日,一个在上半月,一个在下半月,将日期及迎娶事项写成帖,请媒人送至女方家中,然后经女方筛选,将选中的日子确定,俗称“定日子”。

6、亲迎——迎娶新人成婚

到了娶亲之日,新郎换上礼帽,胸前系大红花,亲自去迎娶新娘。早晨吃过喜面后,迎亲的花轿就要启程。

花轿到达时,鼓乐队要吹三遍,女方家才开门,故意把新郎拒之门外,意为“憋性”。新郎进门后,首先要拜女方祖先和家长。新娘出嫁着装不论哪个季节都是一袭红,离屋上轿时,足不着地,由新郎或家中兄长背出或抱上花轿。起轿后,中途不能落轿。

等迎娶队伍返回男方家中,花轿冲着喜神的位置落定,迎亲的姑娘们铺下红毡,掀开轿帘,新娘在伴娘的搀扶下下轿后,就开始拜天地仪式。一般天地桌摆放在堂屋门前,女方南西站定,在司仪的喊声中,开始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的仪式,随后送入洞房。

中国古代的婚俗讲究“六礼’。所谓的六礼,指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按现在的语言来解释,纳彩是择配、提亲的意思。也就是俗话所说的“说媒”。问名,即所谓的“讨八字”。在古代和今天的婚俗中,讨回姑娘的出生年、月、日、时,要请阴阳先生推算。只有男女八字相合、才可以定亲。古代的问名习俗,还含有问清姑娘是谁生的,即问清是亲生的还是收养的是正室所生,还是继室所生。封建时代为求婚姻的门当户对,问清嫡庶关系是至关重要的。纳吉,指提亲。一般来说,男女双方的八字相合,得了吉兆之后,就认为婚姻可以成立。男方将这一事实告诉女家,谓之纳吉。纳征,即现在所说的“送彩礼”、 “送嫁妆”。“征”的意思是成功。送彩礼之后。婚姻就算成立了。未送彩礼时,婚姻未必成立。请期,指择定娶亲的日子,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通知女方家,就是俗话所说的“送日子”。 娶亲日期要征得女方家同意,所以叫“请期”。亲迎,指娶亲。男家派人或亲自迎娶新娘。

西周时期周公制礼中,制定了婚姻成立的条件,即六礼六礼始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婚姻程序,虽几经变迁,但基本上没有脱离六礼的范围,在唐律、明律中都有类似的规定这种婚姻程序是包办强迫与买卖婚姻相结合的体现,充满浓厚的迷信色彩

六礼的内容包括了六个方面,实际是婚姻成立的六个程序:

一是纳采,即男方向女方送彩礼求婚

二是问名,即男方的媒人问女方的名字、生辰,然后到宗庙里占卜吉凶,结果为吉的才能进行下一步,凶的则到此为止

三是纳吉,就是占卜得到吉兆后定下婚姻

四是纳征,男方派人送聘礼到女方家

五是请期,即请女方确定结婚日期

六是亲迎,婚礼之日,男方必须亲自去女方迎接,然后男方先回,在门外迎候

在每一个程序中,男方都要送去一只大雁,因为大雁是候鸟,所以守时讲信用,而且大雁忠贞不二,丧偶的都独身原来公卿送羊羔,大夫送大雁,士送雉,后来都统一为大雁,如果想多送钱物,可以在纳征时多送,其他程序中送大雁只是象征意义http://wwwdoc88com/p-1146349882708html六礼的婚姻程序很复杂,一般百姓没时间也没有财力承担,所以只有官员贵族才这样严格遵守但民间风俗也以此为参考,把一些程序合并,如第一和第二就可以一次完成,第三第四也可以合并,到现在民间的婚俗还可以看到西周时期六礼的影响

通常与[三书]合称[三书六礼]

1、说到中国传统婚礼习俗,“六礼”是古代十分重要的婚前礼俗。那么“六礼”分别是什么呢?其实就是纳彩、问名、纳吉、请期、亲迎这六项礼俗内容。下面就让我为大家解释一下这六种礼俗吧。

2、“六礼”有这几种:(1)纳彩,为“六礼”的首礼。具体意思是男方想要与女方结亲的话,就必须要聘请媒妁前往女方家里提亲,得到女方家里同意过后,再请媒妁正式向女方家纳“采择之礼”。在《仪礼·士昏礼》中有记载:“昏礼,下达纳采。用雁。”古代纳彩时的礼物只用雁,但后来也有变动。纳彩是全部婚姻程序的开始,后世纳彩仪式基本都遵循周制。

(2)问名,是“六礼”的第二礼。男方会派遣媒妁到女方家中询问女方姓名、生辰八字,然后取回庚帖,占卜看两人的八字是否合适。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古人深信如果八字不合,就会相克相冲,最后导致婚姻破裂。

(3)纳吉,是指男方合了八字后,将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并且还要送礼表示要举行婚礼仪式。在古代,纳吉也要行奠雁礼。可能古时人们认为雁是结婚的吉兆吧。

(4)纳征,又称纳成、纳币。其实就是男方向女方送聘礼。男方需在纳吉之后得到女方许可后才可行纳征礼的,行纳征礼不用雁,这是六礼中唯一不需要雁的礼仪。

(5)请期,也称告期,就是选择良辰吉日,由男方家派人通知人到女家去通知成亲迎娶的日期。请期仪式历代相同,即男家派使者去女家请期,送礼,然后致辞,说明所定婚期,女方表示接受后,使者返回复命。

(6)亲迎,又称迎亲,是新郎亲自迎娶新娘回家的礼仪。亲迎礼始于周代,后历代沿用,成为婚礼的开端。亲迎礼仪形式多样,场面十分喜庆热闹,与现代中式婚礼迎亲方式类似,可见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沿袭之久远。

中国古代的六道结婚程序,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其名目见于《礼记•昏义》,具体内容记载于《仪礼•士昏礼》。

纳采:即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

问名:即男方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

纳吉:即男方家卜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方家,决定缔结婚姻。

纳征:亦称纳币,即男方家以聘礼送给女方家。

请期:即男家择定婚期,备礼告知女方家,求其同意。

亲迎:即新郎亲至女家迎娶。

六礼已毕,只意味着完成了成妻之礼,还须在次日完成“谒舅姑”,即成妇之礼;若公婆已故,则于三月后至家庙参拜公婆神位,称“庙见”。

六礼始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婚姻程序,虽几经变迁,但基本上没有脱离六礼的范围,在唐律、明律中都有类似的规定。这种婚姻程序是包办强迫与买卖婚姻相结合的体现,充满浓厚的迷信色彩。

通常与[三书]合称[三书六礼]。

古代的“六礼”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是古时候嫁娶的礼仪,起源于周代。至今民间婚嫁习俗中还在延用,不过没有那么严格按照。

西周时,周公确立了结婚的条件,即六礼。奴隶社会开始了六种仪式。封建社会的婚姻程序虽然经历了时代的变迁,但基本上没有脱离六礼的范围,唐、明法律也有类似的规定。这种婚姻程序是包办婚姻、强迫婚姻和商业婚姻的结合,充满了强烈的迷信。

这六个仪式的内容包括六个方面,实际上是结婚的六个程序;新娘家邀请媒人向新娘家求婚,新娘家同意讨论结婚,新郎家准备求婚的六个仪式。问名字意味着男人的家庭要求媒人问女人的名字和出生日期。纳吉,男子将女方的八字,名字拿回来,在祠堂里占卜。利维,也被称为金钱,意思是男人的家庭给新娘的家庭一份嫁妆。

在邀请期间,男子的家庭选择结婚日期,并通知妇女的家庭准备仪式以征得她的同意。新娘在结婚前一两天送去嫁妆,铺床,第二天新郎去新娘家娶她。

在每个过程中,这个人都要送一只大雁。因为雁是一种候鸟,所以它很准时,值得信赖。。原来,大臣们送羔羊,大夫送大雁,学者送野鸡。后来,它们都被统一成大雁。在其他程序中发送大雁只是象征性的。

六礼的婚姻程序非常复杂,普通人没有时间或财力来承受。因此,只有官员和贵族严格遵守它。但是,民俗也以此为参照,合并了一些程序,比如第一和第二可以一次完成,第三和第四可以合并。到目前为止,民间婚俗也能看到西周六礼的影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1298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1
下一篇2023-08-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