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馗到底是人?鬼?还是神?他到底是什么来历?

钟馗到底是人?鬼?还是神?他到底是什么来历?,第1张

钟馗是中国民间传说中能打鬼驱除邪祟的神。

我们了解的钟馗大多来自戏剧和民间传说故事。《钟馗嫁妹》故事中,讲到他是唐朝时一位出身贫寒的书生,自幼饱读诗书,才华出众。然而他相貌奇丑无比,丝毫没有读书人那种风流倜傥的儒雅气质。也就是因为这丑陋的相貌,使他在科举考场上遭受歧视。 

钟馗凭借过人的才华,一路过关最终考到殿试。但这位唐明皇偏偏无法容忍钟馗的丑陋,大笔一挥,儿戏般的取消了他的录取资格。十年寒窗之苦,瞬间化为乌有。性格刚烈的钟馗于是选择了死。

那次考场冤案后不久,唐明皇身患重病,梦中总被小鬼骚扰,无法安睡。一天深夜,他梦见一个小鬼偷偷潜入宫中,盗走自己心爱的乐器,还在宫中狂呼乱叫。懊恼间,唐明皇忽见一个蓝衣身影从天而降。一把抓住小鬼,撕扯一番吞下肚去。

唐明皇惊醒过来,怪病从此不治而愈。回想梦中蓝衣人,就是那位丑陋的书生钟馗。于是请画家绘制钟馗神像,悬挂皇宫内外以求祛邪保平安。自此钟馗名声大噪,成为名扬天下的捉鬼大神。

早在商周时期,钟馗就已出现。而钟馗的名字,很可能源自那时一位著名的巫师。 有学者考证,在殷商时期,也就是三四千年前,传说出过一位叫仲虺的著名巫师。他最擅长的法术是求雨,每每他出面主持的求雨仪式,最为灵验,所以人们用他的名字来代指巫师这个职务。而仲虺、钟馗两词发音相近,在流传过程中被误记为钟馗二字。这就是钟馗的来历的一种说法。

扩展资料:

有记载唐代的画圣吴道子是第一位擅长钟馗画的大师,虽然他的钟馗像画作现已失传,但北宋时还有人在皇宫里见到过。北宋鉴赏家郭若虚,详尽描述他所见吴道子的钟馗像真迹。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卷六《近事》中写道: 

“昔吴道子画钟馗,衣蓝衫,革敦一足,眇一目,腰笏,巾首而蓬发,以左手捉鬼,以右手抉其鬼目。笔迹遒劲,实绘事之绝格也。” 

所谓“衣蓝衫”的蓝字与褴褛的褴字同义,是破旧的意思,也就是身着破烂的衣衫。“腰笏”是说腰带上别着笏,是大臣上朝时手中持的木质礼器。“巾首而蓬发”则是描写他儒生身份和落魄的仪表。从北宋书画鉴赏家郭若虚对吴道子的钟馗画描述来看,钟馗的确是面目丑陋,出身贫寒的读书人形象。 

这是现存年代最早的钟馗画像,是五代时期人物画家石恪的作品。钟馗形象一脉相承,始终是贫寒的读书人形象。

参考资料来源:-钟馗 (中国民间传说中的神)

钟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赐福镇宅圣君”。古书记载他系唐初长安终南山人(据古籍记载及考证,钟馗故里为陕西省西安秦岭中段终南山下户县石井镇钟馗故里欢乐谷),生得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相貌奇异;然而却是个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的人物,平素正气浩然,刚直不阿,待人正直,肝胆相照。是中国民间俗神信仰中最为人们熟悉的角色,贴于门户是镇鬼尅邪的门神,悬在中堂是禳灾祛魅的灵符,出现于傩仪中是统鬼斩妖的猛将,由此派生出形形色色的钟馗戏、钟馗图

春节时钟馗是门神(道教中最出名的几个神仙之一),端午时钟馗是斩五毒的天师,钟馗是中国传统道教诸神中唯一的万应之神,要福得福,要财得才

钟馗的职位高。

钟馗是神仙,阎王是半神半鬼之王。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神仙当然是最大的。也就是说,钟馗的官位比阎王要高。除此之外,判官是阎王的属下,阎王要比判官要高。

钟馗是三伏魔帝君之一。既然为帝君,单单从这个称呼上就能体会到比阎王级别要高。而且从职能上来区分,也很容易。阎罗王只管判断鬼魂善恶,而钟馗能斩妖除魔,名号为帝君。从这一点上来看,钟馗无论是从法力还是权力,都更胜一筹。

钟馗的作用:

钟馗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降福镇宅辟邪圣君,为捉鬼第一大将,民间常以钟馗的画像作为辟邪、驱妖的神物。摆放钟馗有避开小人、保家安康、驱赶邪气的功效。历代钟馗的画像大多面目狰狞、可怖,一手持利剑,一手抓按妖怪。一般将钟馗放在门后,以怯除众鬼,引福临门。

关于钟馗的生平传说,《钟馗传略》这样记载:“夫钟馗者,姓钟名馗,古有雍州终南人也,生于终南而居于终南,文武全修,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相貌奇异,经纶满腹,刚正不阿,不惧邪祟,待人正直、肝胆相照、获贡士首状元不及,抗辩无果,报国无门,舍生取义,怒撞殿柱亡,皇以状元职葬之,托梦驱鬼愈唐明皇之疾,封‘赐福镇宅圣君’,诏告天下,遍悬《钟馗赐福镇宅图》护福祛邪魅以佑平安。故名噪天下也!”《历代神仙通鉴》的记载与之十分相似:钟馗系陕西终南人,少时即才华出众。唐武德年间,赴京城应试,却因相貌丑陋而落选,愤而撞死殿阶。帝闻之,赐以红官袍安葬。到了天宝年间,相传唐玄宗李隆基在临潼骊山偶患脾病,久治不愈,一晚梦见一相貌奇伟之大汉,捉住一小鬼,剜出其眼珠后,将其吃掉。大汉声称自己为“殿试不中进士,钟馗”,皇帝梦醒,即刻病愈。于是,唐玄宗命吴道子将梦中钟馗捉鬼情景作成一幅画,悬于宫中以避邪镇妖。

钟馗信仰的形成、发展

由于唐玄宗的重视,钟馗作为捉鬼之神的地位逐渐确立。皇帝赐给大臣钟馗画像作为新年礼物,成为盛唐以来的惯例,如开元时的名人张说及其后的刘禹锡等,都有谢赐钟馗图和历日表的作品传世。另外,人们还在敦煌遗书中发现了唐写本《除夕钟馗驱傩文》,是钟馗已在大傩仪中扮演主角的实证。

钟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赐福镇宅圣君”。民间常挂钟馗的像赐福镇宅,跳钟馗祈福祛邪。古书记载他系唐初长安终南山人(据古籍记载及考证,钟馗故里为陕西省西安秦岭中段终南山下户县石井镇钟馗故里欢乐谷),生得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相貌奇异;然而却是个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的人物,平素正气浩然,刚直不阿,待人正直,肝胆相照。

钟馗的寓意旺宅镇宅、招福辟邪,象征正义。

由于唐玄宗的重视,钟馗作为捉鬼之神的地位逐渐确立。皇帝赐给大臣钟馗画像作为新年礼物,成为盛唐以来的惯例,如开元时的名人张说及其后的刘禹锡等,都有谢赐钟馗图和历日表的作品传世。另外,人们还在敦煌遗书中发现了唐写本《除夕钟馗驱傩文》,是钟馗已在大傩仪中扮演主角的实证。

古人传说,有年兽专于年夜侵扰人间,为了驱赶年兽,年夜守岁,人们从唐代起将钟馗、神荼、郁垒、秦琼、敬德神像贴于门上辟邪,放鞭炮、挂红灯吓跑年兽。春节期间钟馗是守门、护福、镇宅、驱年兽的神,可见钟馗信仰至少从盛唐起已成为全社会的风尚。

尔后,道教尊钟馗为门神,封钟馗为驱鬼逐恶的判官,封其为“赐福镇宅圣君”。民间开始常挂钟馗的像赐福镇宅,跳钟馗舞祈福驱邪,一直延续至今。

钟馗逐渐成为了中国民间俗神信仰中最为人们熟悉的角色,贴于门户是镇鬼尅邪的门神,悬在中堂是禳灾祛魅的神灵,出现于傩仪中是统鬼斩妖的猛将,由此还派生出形形色色的钟馗戏、钟馗图。

钟馗纳福的寓意:

钟馗纳福是一种雕刻、绘画的主题,以钟馗为中心绘画画作或雕刻玉佩,寓意为招福纳运、辟邪化灾。相关钟馗是唐朝的一个举子,因为相貌丑陋再加上奸相的挑拨,最终不得录用为官,他怒而触阶而死,变成了一个驱邪捉鬼的神仙。

所以在过去很多人都会在家中贴钟馗画像,把它当做保护神或门神,目的就是庇佑家宅平安、增加家中的好运。

钟馗是天师级别的神仙,被称作是斩五毒天师,还被称作是门神。

钟馗的形象已经深入了百姓的内心,从唐代以来,一直处于很高的位置,民间还流传着关于钟馗很多的故事,比如钟馗捉鬼,钟馗嫁妹等等,并有很多关于钟馗的画像,现在钟馗的故事还被翻拍成了电视剧,更让人记住捉鬼天师钟馗。

民间还用钟馗的形象做出了很多的工艺品,希望可以镇宅辟邪,以求平安。

典故

相传,中国的唐朝(618-907年)时期,皇帝唐玄宗在一次外出巡游后忽然得了重病,用了许多办法都没治好,皇帝非常着急。

一天夜里他梦见一个穿着红色衣服的小鬼偷走了他的珍宝,皇帝愤怒地斥责小鬼。这时突然出现一个戴着破帽子的大鬼,把小鬼捉住并吃到肚子里。

皇帝问他是谁,大鬼回答说:臣本是终南山进士,名叫钟馗,由于皇帝嫌弃我的长相丑陋,决定不录取我,一气之下我就在宫殿的台阶上撞死了,死后我就从事捉鬼的事。

唐玄宗从梦中醒来后病就好了。于是他命令当时最有名的画家吴道子把梦中钟馗的形象画下来。由于这位皇帝本身就是一位狂热的道教信徒,在他的大力支持下,此后,钟馗作为捉鬼之神的地位就逐渐确立。

钟馗是中国民间传说中能打鬼驱除邪祟的神。

我们了解的钟馗大多来自戏剧和民间传说故事。

《钟馗嫁妹》故事中,讲到他是唐朝时一位出身贫寒的书生,自幼饱读诗书,才华出众。

然而他相貌奇丑无比,丝毫没有读书人那种风流倜傥的儒雅气质。

也就是因为这丑陋的相貌,使他在科举考场上遭受歧视。

钟馗凭借过人的才华,一路过关最终考到殿试。

但这位唐明皇偏偏无法容忍钟馗的丑陋,大笔一挥,儿戏般的取消了他的录取资格。

十年寒窗之苦,瞬间化为乌有。

性格刚烈的钟馗于是选择了死。

那次考场冤案后不久,唐明皇身患重病,梦中总被小鬼骚扰,无法安睡。

一天深夜,他梦见一个小鬼偷偷潜入宫中,盗走自己心爱的乐器,还在宫中狂呼乱叫。

懊恼间,唐明皇忽见一个蓝衣身影从天而降。

一把抓住小鬼,撕扯一番吞下肚去。

唐明皇惊醒过来,怪病从此不治而愈。

回想梦中蓝衣人,就是那位丑陋的书生钟馗。

于是请画家绘制钟馗神像,悬挂皇宫内外以求祛邪保平安。

自此钟馗名声大噪,成为名扬天下的捉鬼大神。

早在商周时期,钟馗就已出现。

而钟馗的名字,很可能源自那时一位著名的巫师。

有学者考证,在殷商时期,也就是三四千年前,传说出过一位叫仲虺的著名巫师。

他最擅长的法术是求雨,每每他出面主持的求雨仪式,最为灵验,所以人们用他的名字来代指巫师这个职务。

而仲虺、钟馗两词发音相近,在流传过程中被误记为钟馗二字。

这就是钟馗的来历的一种说法。

扩展资料:

有记载唐代的画圣吴道子是第一位擅长钟馗画的大师,虽然他的钟馗像画作现已失传,但北宋时还有人在皇宫里见到过。

北宋鉴赏家郭若虚,详尽描述他所见吴道子的钟馗像真迹。

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卷六《近事》中写道: 

“昔吴道子画钟馗,衣蓝衫,革敦一足,眇一目,腰笏,巾首而蓬发,以左手捉鬼,以右手抉其鬼目。

笔迹遒劲,实绘事之绝格也。

” 

所谓“衣蓝衫”的蓝字与褴褛的褴字同义,是破旧的意思,也就是身着破烂的衣衫。

“腰笏”是说腰带上别着笏,是大臣上朝时手中持的木质礼器。

“巾首而蓬发”则是描写他儒生身份和落魄的仪表。

从北宋书画鉴赏家郭若虚对吴道子的钟馗画描述来看,钟馗的确是面目丑陋,出身贫寒的读书人形象。

这是现存年代最早的钟馗画像,是五代时期人物画家石恪的作品。

钟馗形象一脉相承,始终是贫寒的读书人形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 https://hunlipic.com/liwu/41492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1
下一篇 2023-08-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