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透明石头叫什么

南非透明石头叫什么,第1张

南非透明石头叫舒俱来。舒俱来石是上世纪60年代一位日本地质学家发现的新种类矿石,目前世界上仅有中国、南非、日本、加拿大和美国出产这类矿石,并且产量稀少。和其他宝石一样,颜色、润度及透明度都是影响舒俱来石价值的重要因素。舒俱来石的颜色大体分为深蓝色系、红紫色系和蓝紫色系,状态包括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种。

8311 南非金刚石/钻石的区域地质及构造概况

南非位于非洲大陆最南部,北邻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津巴布韦、莫桑比克和斯威士兰,东、南、西三面濒印度洋和大西洋。南非所在的非洲大陆是地球上最先浮出水面的两块古大陆之一,地质构造十分独特,其复杂而又漫长的地质演化历史可以追溯到38亿年至36亿年前,其中最具里程碑意义的是南非北部地区卡普瓦尔克拉通(Kaapvaal craton)陆壳的形成。卡普瓦尔克拉通是早期太古宙(Archean)的地壳形成物,主要含有片麻岩、类花岗岩和火山沉积岩层(绿岩带)。南非在大地构造上属于南非地台,由南非古隆起、卡拉哈里台向斜、卡鲁台向斜、开普褶皱带四个二级构造单元组成。南非古隆起内广泛出露片麻岩和古老花岗岩,褶皱和断裂发育;卡拉哈里台向斜被第三纪后的地层覆盖;卡鲁台向斜由晚古生代的陆相地层组成,在与相邻构造单元的连接带及台向斜的中心均有金伯利岩岩体产出。南非地台的岩浆岩活动十分强烈,在古老结晶基底中,有太古宙的酸性和基性火山岩和侵入岩,沉积盖层中有著名的布什威尔德杂岩体、卡鲁玄武岩,以及其他碱性岩浆和偏碱性超基性岩浆(金伯利岩)活动(Janes,1995,1996;Boyd & Gurney,1986;黄凤鸣,陈钟惠,2000)。

8312 南非金伯利岩岩体及主要金刚石矿床分布

金伯利(Kimberly)是南非的小镇,1867年世人首次在那里发现蕴藏金刚石的母岩,1870年首次发现了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岩筒“亚赫斯丰坦”岩筒和“杜托依茨潘”岩筒。1871年在金伯利城附近又发现了世界著名的“金伯利”、“德比尔斯”和“伯特丰坦”3个岩筒,并由此产生了“金伯利岩”的命名(Janes,1995,1996;Harlow,2001)。南非金刚石/钻石矿产始于1867年,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世界最重要的金刚石/钻石产地。1995年前世界上所开采的金刚石总量约为267×108ct,其中产出南非的约493×108ct,占18%。当前,南非是世界第5大金刚石/钻石产出国,排在澳大利亚、博茨瓦纳、俄罗斯、刚果后面,其年产量已经下降到9×106ct,约占全球总产量的9%~10%(黄凤鸣,陈钟惠,2000;Janes,2007)。主要矿区有戴比尔斯公司拥有的Venetia、Finsch、Namaqualand、Kimberley和Koffiefontein矿区,其分布见图816。

图816 南非金伯利岩金刚石矿床分布

(据wwwoverabillioncom)

Figure 816 Distribution of kimberlite diamond mine in South Africa

规模较大的金伯利岩金刚石矿区主要有Venetia、Premier、Finsch、Kimberley和Koffiefontein,小的矿区众多。图817为Finsch 金刚石露天矿坑,深达430m。

Namaqualand矿区为次生矿床。它位于南非大西洋海岸157km长的矿带。金刚石矿物主要产于河流沉积岩和堆积岩层中,为金伯利岩风化产物。矿床位于地表至地下深100m地层中。1925年发现以来已开采数十年,目前已开采到地下40m处。上世纪共开采了约31×107ct(Janes,1995,1996,2007;Harlow,1998;Harte,2001;wwwmbendicom)。

8313 南非金伯利岩岩石学特征

人们自1867年在南非发现了金刚石的母岩金伯利岩(kimberlite,图818)后对其岩石学特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Clarke et al,1983;Gurney,1995;Bell et al,2005;Bishop et al,1978;Boyd & Gurney,1986;Bulanova,1995;Burgess et al,2004;Stachel et al,2004)。

图817 Finsch 金刚石露天矿坑,深达430m

(据wwwmining-technologycom)

Figure 817 Open pit of Finsch diamond mine in a depth of 430 meters

图818 南非金伯利岩石样品

(据wwwjohnbetts-fineminerals)

Figure 818 Kimberlite sample of South Africa

南非金伯利岩是一种碱性或偏碱性的超基性岩,具斑状结构和(或)角砾状构造的云母橄榄岩。主要矿物组成为橄榄石,其次是金云母和透辉石,副矿物有铬铁矿、钛铁矿、钙钛矿、磷灰石等。常含有上地幔超镁铁和镁铁质岩石包裹体及其破碎后的矿物捕虏体以及各种巨晶,如镁铝榴石,含硬玉分子的单斜辉石,某些大颗粒、半自形的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以及页理化、扭曲和具膝折的金云母大晶体等。岩浆末期蚀变矿物主要是蛇纹石和方解石或白云石。基质呈显微斑状结构,由橄榄石、金云母、磁铁矿、铬铁矿、钛铁矿、钙钛矿、磷灰石等组成。角砾状构造,角砾成分复杂,有来自上地幔的碎块,也有来自浅部围岩的碎块。大量角砾的存在反映了金伯利岩岩浆具有爆发作用的特征。

化学成分有以下特点:① SiO2偏低 (35%),K2O>Na2O,Al2O3>(K2O+Na2O)。②MgO/SiO2近于1。③岩浆富含H2O及CO2,导致岩石强烈蚀变。④在微量元素方面,含一般超基性岩所共有的以Cr、Ni、Co为主的相容元素和含Rb、Cs、Ba、Sr、Zr、Nb、Th、REE、P等为主的不相容元素,REE主要含在钙钛矿和磷灰石中。金伯利岩以LREE很富集的简单线形、REE配分型式和La/Yb比值80~200为特征,该比值比大多数其他幔源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浆岩高,这一特征反映了金伯利岩母岩浆的特征。

前人对南非金伯利岩与金刚石矿床之间的关联做了大量工作,并总结出以下经验性或统计性的规律:①具火山碎屑结构的金伯利岩,若富含镁铝榴石二辉橄榄岩、方辉橄榄岩和纯橄岩等上地幔包裹体或其矿物包裹体,则金刚石富且质量好,含地壳围岩碎屑多的,则较贫。②具斑状结构的金伯利岩,含金刚石较富,呈显微斑状结构的较贫。③富含橄榄石且颗粒粗大的金伯利岩,含金刚石富,而富含金云母的金伯利岩,含金刚石贫。④橄榄石含Mg和Cr越高,含金刚石也越富,铬铁矿含量高和铬铁矿中Cr/(Cr+Al)>90%,金刚石含量高;富Cr贫Al的透辉石(Cr2O3>12%)含量较多以及镁铝榴石含Cr高(Cr2O3>25%),金刚石含量也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1585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1
下一篇2023-08-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