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黄是一种缅甸的黄玉,质地细腻通透,看上去有一定的光泽感。缅黄全称是缅甸黄龙玉,以前叫黄蜡石,属于石英质玉。缅甸黄龙玉的矿区地处雨水旺盛的地区,目前只有少部分被发现,并非像翡翠一样大规模开采,由于缅甸政府管控,缅黄的采挖依旧靠原始的方式。
黄玉主要产于花岗伟晶岩、云英岩,产地分布于全世界,有巴西、缅甸、美国、斯里兰卡等。多色性弱至中,随颜色变化而变化。长波紫外荧光一般无至中,呈橙黄、黄、绿色等,短波则较弱。
“缅甸黄龙玉”在颗粒间的结合方式上与玉髓相似,且其晶体颗粒大小介于玉髓和石英岩之间,比云南黄龙玉细,更接近玉髓,质地细腻。
黄玉也被称为黄晶,国内珠宝界常称之为托帕石,与黄玉类宝石相似的宝石矿物是碧玺、赛黄晶、红柱石、磷灰石,海蓝宝石。
缅甸玉又称翡翠玉
,缅甸玉石主要产于缅北猛拱一带,曾在我国的清末民初风行一时。由于缅甸翡翠玉硬度高〈也称水种〉,光洁明亮。且好的翡翠颜色既鲜亮又平和,有很高的
保值和收藏价值,故而称为“玉中之王”。被很多爱玉、佩玉的人所喜爱。由于翡翠玉产在紧邻中国的缅甸,且大部分成品在中国加工的特殊地缘关系,加之中国人对翡翠玉的特别偏爱,西方国家也普遍认为翡翠是中国的“国玉”。
1、缅甸翡翠原石产地十大名坑:目乱干为新厂,无皮,水好底好,有白雾。以出产紫罗兰及红翡为主。一般在一块料上有紫、红和淡翠并存,但裂较多。
2、帕岗属历史名坑,开采最早。帕岗皮薄,皮以灰白及黄白色为主,结晶细,种好,透明度高,色足。个头较大,从几公斤到几百公斤,呈各种大小乐石。一般以产中低档砖头料为主。老帕岗以产皮壳乌黑似煤炭的黑乌砂玉著名,但已全部采完,目前市场所见乌砂玉均产自麻蒙;
3、灰卡皮壳杂色,以灰绿及灰黑色为主,透明度好坏不一,水底好坏分布不均,但有绿的地方水常较好。个体大小悬殊,大件的可达几百公斤至数吨。
4、麻蒙也称乌砂黑乌砂黑中带灰,水底一般较差,且常夹黑丝或白雾,绿色偏篮。麻蒙主产区是后江,其中以干青最著名,因为出自山脉的第四层,所以裂比较多,不过色很正;麻蒙的翡翠原石个体较大,适合用来做大型摆件,手把件,因为色正,所以做成大型摆件后好好抛光和封蜡,其价值也是很大的。
5、打木砍也称刀磨砍皮壳多为褐灰色、黄红色,一般水与低均较好,但多白雾、黄雾。个头较小,一般在1~2千克此地还出产如血似火的红翡,十分名贵。
6、抹岗皮较粗,皮色灰黄或灰白;水与底均较好,裂纹少,为绿或满绿夹颜绿之高翠品种,很少含杂质,玻璃底较常见,但产量少。
7、自壁(又称次卑):皮壳以黄黑为主,水底均佳,裂纹少,但有白雾,其产品以蓝花水好闻名,有少量做高档手镯的绿花料产出,腾冲有名的绮罗玉即产于此。
8、龙塘也称龙坑,以黄砂皮或灰白鱼皮为主,皮壳较粗。大部分水与底均好,绿色很正,常出高翠料。龙塘场区所出产的赌石,一般在300克左右,品咱多,质地优,上壳薄,幽默产上乘。
9、马萨属新厂,无皮或少皮,绿较浅淡,水与底有好有差,主要用作低档缅甸翡翠手镯料或大型摆件料。
10、后江也称坎底,分老后江与新后江,均产于河床冲击砂中。其中,老后江产自冲击层之底部。后江玉石(也称坎底玉)分老后江玉与新后江玉,均产于河床冲击砂中。其中,老后江玉产自冲击层之底部。皮薄呈灰绿**,个体很小,很少超过03千克好底好,常产满绿高翠,少雾,多裂纹,做出成品的颜色比原石变好(即增色),且加工性能好,是制作戒面的理想用材。新后江玉的皮较老后江玉厚一些,个头较大,一般在3千克左右,水与底均比老厚江玉差,密度极硬度也略小,裂纹多,成品抛光后不及原石色彩好,即使满绿、高翠,也难做出高档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