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天然翡翠地质地透明或者半透明,表面油润亮泽,仔细观察,上面还有一些稍透明的“盐粒”和围绕其周围的纤维状物质,而假的一般以半透明居多,里面无杂质,透亮光泽。
2、如果翡翠的色泽很自然的话,则说明为天然翡翠。翡翠的颜色,尤其绿色呈现点状、脉状、丝状、斑块状等各种形态分布并伴有色根。这是鉴定翡翠的有效特征之一。如果翡翠的颜色很夸张,而且颜色是附着于晶体表面,而不是晶体内部,尤其是裂纹处的颜色会更深的话,则说明为假的翡翠,而且假翡翠还是经过染色的。
3、可以通过强光或者灯光的照射下进行观察,一般天然的翡翠上面有一些矿物质颗粒发出的翠色闪光,而用玻璃、塑料、瓷料制成的伪品都无此翠性特征。
1,看地:翡翠的“地”的含义是翡翠的绿色部分及绿色以外部分的干净程度与水(透明度)及色彩之间的协调程度,以“种”、“水”、“色”之间相互映衬关系。民间称“地”为“地张”或“底障”等。翠与翠外部分要协调,如翠好必须翠及翠外部分水,要好才映衬协调,若翠很好但翠外部分水差杂质脏色多,称“色好地差”。翠的“水”与“种”要协调,如“种”老色很好,水又好,杂质脏色少,相互衬托,强烈映衬出翡翠的情丽,润亮及价值来。“地”的结构应细腻,色调应均匀,杂质脏色少,有一定的透明度,互相照应方能称“地”好。好的“地”称玻璃地,糯化地,蛋清地。不好的“地”称石灰地,狗屎地等。水不好的翡翠称底干。
2,看水头:翡翠的“水”是指它的透明度,也称水头。翡翠的水与翡翠的结构构造有关,也就是说与“种”有关。还与杂质的含量有关,那些“种”老,杂质少,粒度大小均匀,纯净度高的翡翠水就好。
看雾:翡翠的”雾“是指翡翠的皮(己风化或氧化)与翡翠内部(无风化或氧化)或称肉之间的一种半氧化微风化的硬玉。实质上它也是翡翠的一部分,是从风化壳到未风化的肉(翡翠)的一个过渡带。雾的颜色和存在能说明翡翠内部杂质多少,“种”是老是新,透明度的好坏及其内部的干净程度等。但它不能说明其内是否有绿,与绿无关。雾分白、黄、红、灰、黑等。如把外皮磨去,露出淡浅的白色称白雾,说明其内杂质少“地”干净,有一定的透度,若白雾之下有绿,就是非常纯净的翠绿,与地互相搭配价值连城。白雾也说明“种”老,一般人都喜欢赌白雾。黄雾显示其内的铁元素和其它元素正在渐渐氧化,但还没有严重氧化。若为纯净的淡**的雾,显示杂质元素少,常出现高翠,但有时因铁离子产生的蓝绿色调可能进入翡翠的晶格,也出现微偏蓝绿色调的绿。红雾说明其内所含铁元素己严重氧化,可能翡翠内部出现灰“地”。
3,看种:翡翠的“种”是指翡翠的结构和构造。是翡翠质量的重要标志。新“种”(也称新坑新厂等)的翡翠,质地疏松,粒度较粗且粗细不均,杂质矿物含量较多,裂隙及微裂隙较发育,但不一定透明度就差,比重硬度均有下降。老“种”(也称老坑老厂等)的翡翠,结构细腻致密,粒度微细均匀,微小裂隙不发育,它的硬度比重最高,是质量较好的翡翠。但不一定透明度就好。新老种翡翠介于新种和老种翡翠之间,是残积在山坡原地的翡翠,未经自然搬运或短距离自然搬运的翡翠。新种翡翠是制作翡翠B货的原料。
区别阳绿和满绿翡翠,主要通过眼睛观察,阳绿翡翠,是一种色泽明艳的绿色。满绿翡翠是通体带有绿色,一目了然。
鉴定阳绿和满绿翡翠,如果是自己主观判断真假,日常操作是:透光,看内里晶体结构的翠性特征,看玉体表面没有被强酸侵蚀的酸腐蚀纹理。经过酸洗的翡翠,一般光泽偏暗淡,不清朗。
当然,这种操作,建立在有一定实物上手经验的基础上,新手,不建议想当然去判断。
要严谨,客观判断,最好是去权威珠宝玉石鉴定机构,用仪器鉴定,通过:密度,折射率,红外线光谱分析,放大检查,取得确定结论的鉴定证书,万无一失。
示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