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最早可见于金文字形,其金文字形就是一幅画,有一个口朝下的坩埚、一个大板斧形模具,还有飞溅出来的两点溶液。
后来,金字本义消失,被借指需要冶炼字形也发生变化,亼(今)字的一横和王字的一横合并,表示液体的两个点从旁边移到王字底部一横之上的左右两侧。通过字形演变,大板斧和两滴金属熔液的样子完全消失,导致后人看不出其本义,只能从小篆字形揣测古人造字的本义。
金的组词解释
1、金黄
黄而微红略像金子的颜色。
2、金色
一种平均为深**的颜色。
3、金鱼
鱼类,由鲫演化而成,一般体短而肥,尾鳍四叶,可供观赏。由于长期人工培育,现已有形形色色的美丽品种,世界各国的金鱼都是从中国引种的。
4、奖金
作奖励用的钱。
金字在古代的书写演变如下:
金,读音:jīn。形声。金文字形。从今读音。从“土”,表示藏在地下;本义:金属。详细释义有:
1、金属的通称或金属总名。
2、金属的制品,可省称为金。
3、古代军队中用以指挥停止或撤退的锣或其他金属制品。
4、比喻坚固,攻不破的或无懈可击的。示例:金城、金汤。
5、古代货币单位。
扩展资料:
从西周金文“金”字形体看,字右下部绝不是“土”旁,而是“士”或“王”字,是斧钺的一种象形字,表示的是青铜制品。
西周金文“土”字皆作“倒T形”(盂鼎)等形,绝无作“土”形者,金文中土字凡作“土”形者,皆为春秋战国金文的形体。西周金文中的“金”字形体结构左边所从的“冫形”,是青铜制品的原材料,像把青铜材料制成鉼形,一般认为是“吕”字的初文。西周金文中正用“冫形”字表示青铜原料之意。
金字明显演变为从“今”声,是从秦印和《说文》小篆开始的,汉初篆文及秦汉简帛古隶书形体也承袭这一形体,但两汉成熟的隶书“金”字形体地许从秦印篆文那样的形体来,也许从春秋战国那样的形体来。
篆文、隶书基本承续金文字形。有的隶书将早期隶书的“今”省去一横,写成不知所云的字形,导致字形费解。
-金
-汉字演变
金,汉语常用字,读作jīn,最早见于金文,金本义为赤金,即铜,引申为金属总称,后词义缩小指黄金。
金在古代又作货币用,故又引申为货币。黄金在自然界储量稀少,故又指高贵、贵重之物等。
字源演变:
金,形声字。《说文》:“五色金也,黄为之长。生于土,从土,左右注,象金在土中形,今声。”《说文》关于“金”字形体结构的分析,只符合《说文》篆文的形体结构而不符合西周金文特别是西周早期金文“金”字的形体结构。
《说文》所说的金字本义为“五色金也,黄为之长”,即:白(白金,即银)、青(青金、即铅)、赤(赤金,即铜)、黑(黑金,即铁)、黄(即黄金),而黄金是其中最贵重的。近现代遵从《说文》关于“金”字形体结构分析的说法的学者多,但从西周金文“金”字形体看,字右下部绝不是“土”旁,而是“士”或“王”字,是斧钺的一种象形字,表示的是青铜制品。
西周金文“土”字皆作“倒T形”(盂鼎)等形,绝无作“土”形者,金文中土字凡作“土”形者,皆为春秋战国金文的形体。西周金文中的“金”字形体结构左边所从的“冫形”(如利簋铭文金字所从),是青铜制品的原材料,像把青铜材料制成鉼形,一般认为是“吕”字的初文。西周金文中正用“冫形”字表示青铜原料之意。据于省吾之说,甲骨文今字以“A”形(读若集)为声符,下加“一"以示与“A”形相区别,甲骨文不见以“A”形为今字,但在“今”字用于偏旁中往往省作“A”形。
金字虽不见于甲骨文,但明显从“A”形,应该是以“A”形(读若集)或今为声符。金字的本义也不是《说文》所说的“五色金”,而是专指其中一种即赤金,就是青铜总之,从西周金文“金”字形体看,其结构应是从吕、从士,“A”形(或今)声,吕表示青铜原料——金鉼,士或王本是斧钺的象形字,表示青铜制品。
周大生上面写603足金是含金量不少于99%的黄金制品。
足金在字面上指的是成色十足的金子,按照纯度来看则是指含金量不低于99%的黄金,即2个9。足金现在主要有990、999、9999这3种类型,除了990外,999指的是含金量为999%的千足金,9999则表示含金量为9999%的万足金。
足金是指含金量不低于99%的黄金,主要有990、999、9999这3种类型。足金所涵盖的范围比较广泛,只要是含金量在99%以上的都被统称为足金,其具有良好的增值性和保值性,在设计上也显得简单素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