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MR跟CT检查一样吗?

头部MR跟CT检查一样吗?,第1张

肯定不一样,下面这位朋友一看就是专业人士,回答的很专业,但是不够科普

基于他的回答,主要提出几点(头部)MR与CT的主要不同:

1、价钱不同,MR要八百,CT可能两三百(根据地区不同价格有变化)

2、诊断能力不同,MR对于脑内结构的显示更加清晰,也能更敏感和准确地显示脑内病变。相比之下CT就差很多了。CT的优势在于看急性期的出血和钙化以及骨质结构,其他都不如MR

3、CT有电离辐射,MR没有

4、如果要增强的话,CT的造影剂含碘,有些人对碘过敏;MR造影剂不含碘,过敏的少很多

5、CT扫描时间短,扫个头十几秒就够了,而MR要扫大概5-10分钟(依机器和扫描序列而不同)

6、CT扫描没什么声音,MR扫描有很大的响声,需要戴耳机防震

7、CT的扫描架很短,一般没什么不适;MR的磁体很长,人要塞进一个大圆筒里面,有些人会很害怕,这叫幽闭恐惧症(claustrophobia)

8、心脏有支架的患者不能做MR,会出危险;身上也不能带铁磁性的金属物质进去,假牙要摘掉(实在摘不到没办法),手机、磁卡、硬币这些都不能带,皮带也要除去。CT没啥要求。

闲着没事啰嗦了这么多,不知对你有帮助没有?

1、性质不同:

CT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是利用精确准直的X线束,γ射线,超声波。

核磁共振是磁矩不为零的原子核,在外磁场作用下自旋能级发生塞曼分裂,共振吸收某一定频率的射频辐射的物理过程。

2、原理不同:

CT是用X射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射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

核磁共振波谱学是光谱学的一个分支,其共振频率在射频波段,相应的跃迁是核自旋在核塞曼能级上的跃迁。

3、敏感度不同:

CT检查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头颈部疾病的诊断,大血管检查等也有很大的价值。

核磁共振可以随意做任何角度的切层,且无辐射。对颅脑,脊柱和脊髓等的解剖和病变的显示,都比CT要好。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做核磁共振当天去医院时,应该穿棉质的衣服,衣服上不可以有金属拉链和金属纽扣等,如果有项链,金属手表等,在进入检查室之前都应摘下来。

2、如果是在胸腹部进行核磁共振检查的话,不要紧张,要注意呼吸平和,检查时不要咳嗽,也不要做吞咽的动作。

3、如果曾经做过手术,体内安置有金属支架,心脏起搏器等,是不可以做核磁共振的,如果有上环,需要先把宫内节育器取出来才行。

4、如果装有金属假牙,也是不能做核磁共振的,需要先摘下,另外有一些人可能会装有义眼,这个在进去之前也得先摘掉。

-核磁共振-CT

电气MR和CT的区别:并不只是大小的区别。

1、符号含义:电气图中是线路沿金属线槽内敷设,是线槽;是线路沿桥架内敷设,是桥架。

2、功能作用:MR线槽是敷设导线和通讯线缆的,线槽是用来走线的;是用来敷设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的。

3、外形特点:,线槽比较小,跨距也比较小,线槽大部分拐直角弯,线槽几乎全是带盖密闭的;桥架比较大,桥架拐弯半径比较大,桥架跨距比较大,在有些场所,桥架是没有盖的。

材料是有区别的,线槽按划分多种,常用的有环保PVC线槽、无卤PPO线槽、无卤PC/ABS线槽、钢铝等金属线槽。CT桥架全部零件均需进行镀锌处理。

扩展资料:

线槽安装要求:

1、线槽平整无扭曲变形,内壁无毛刺,接缝处紧密平直,各种附件齐全。

2、线槽连接口处应平整,接缝处紧密平直,槽盖装上应平整,无翘角,出线口位置正确。

3、线槽经过变形缝时,线槽本身应断开,线槽内用连接板连接,不得固定,保护地线应有补偿余量,线槽CT300100以下与横旦固定1个螺栓,CT400100以上必须固定2个螺栓。

4、非金属线槽所有非导电部分均应相应连接和跨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并做好整体连接。

5、敷设在竖井内的线槽和穿越不同防火区的线槽,按设计要求位置设防火隔堵措施。

6、直线端的钢制线槽长度超过30m加伸缩节,电缆线槽跨变形缝处设补偿装置。

7、金属电缆线槽间及其支架全长应不小于2处与接地(PE)或接零(PEN)干线相连接。

8、非镀锌电缆线槽间连接板的两端跨接铜芯接地线,接地线最小允许截面积不小于BVR-4 mm。

9、镀锌电缆线槽间连接板的两端不跨接接地线,但连接板两端不小于2个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垫圈的连接固定螺栓。

--线槽

--桥架

CR DR都属于X光片主要是平片,适用于骨骼,等外伤,不能断层成像CT可以断层成像,扫描的部位不受限制,组织损伤以及钙化点均有明显效果MR图像受限制,有心脏起搏器,金属移植物病人不能做MR图像,软组织效果较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1722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1
下一篇2023-08-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