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要理财投资,但多数人都忽视了一个应该最先搞清的基本问题:物价每年涨多少?搞清它才知道投资最低收益多少啊。可我们对每年物价涨幅有确切的概念么?它等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或者商品零售价格指数(RPI)么?
很遗憾,不是。我国从1984年起每年发布CPI指数,它代表了居民消费价格当年比上年的增幅(所谓的环比),但今年比几年前涨了多少就没法一眼看出来了,而这个才是更符合我们习惯、更直观的。
举个简单现实的例子,假设1983年你买了100元的长期国债、84年开始每年都收息5%;那么到今天国债投资收益战胜了CPI吗?2019年国家公布的CPI是29%,近几年一直都是2点几、甚至1点几,那么去年国债收益5%超过了29%的物价上涨么?
(国债利率没有5%那么高,另外前些年收到的利息也应该考虑折现,我们先从一个简化的例子开始,后面会做继续分析)
表中可以看出,1984至今累计36年的国债投资本息合计是280元,但这期间物价涨多少却看不出来,当然也就没法知道投资是否战胜通胀了。
因此需要将每年的官方CPI数据全部还原到以1983年为基数(定基),才能对比出二者的高低。实际上几乎所有投资都需要以当时的物价(定基)相对比,而不是每年相比上年的环比。
结果出来就豁然开朗,可以看出2019年的物价是1983年的6383%;而100元国债投资的本息合计是280元,也就是280%。很显然投资大幅跑输通胀。二者用图像表达出来是这样的。
要点1:至此我们得到了投资新手第一个重要的结论:看着只有2点几、3点几的CPI,累积下来其实很吓人!物价上涨平时润物细无声,可是积累几年再看就是“儿童相见不相识”了。
那么过去30多年的通胀平均每年高到什么程度?它竟然把每年5%收益率的国债都秒成了渣?显然它不等于各年CPI指数的增加值平均,因为前面说过CPI是基于前一年的增幅,而这里需要的是基于1983年的涨幅。如果设物价年均增幅是X的话,
先用实际投资的钱数减去60万元,求出计划投资的钱数,再用多投资的钱数60万除以计划投资的钱数即可:60÷(300-60)=60÷240=25%实际比计划多投资25%。
一、实际投资就是不变价格计算或扣除物价因素后的投资额。它等于当年货币投资总额减因价格涨落而增减的投资额。例如:我国"六五"计划时期全民所有制单位货币投资总额为4700亿元,而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仅为3500亿元,即因物价上涨因素而虚增投资1200亿元。明确了实际投资的含义,就可比较分析年度之间实际投资的增长情况,及其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关系。但是从实际投资规模来分析问题,我们只能看到数量的大小,不能直观地看出投资的经济效益好坏。
二、名义投资就是按现行价格计算的投资额,它等于计划年度内投资者(包括国家企业和个人)垫支的货币量总和。人们通常所说的投资膨胀或不足正是指名义投资的膨胀或不足。它是一个最笼统的投资概念,形成因素相当复杂,各年影响因素的数量和影响程度大小又有很大差异,这样各时期之间的名义投资具有不可比性。因此,分析投资规模是膨胀还是不足,仅仅从名义投资的比较中得出结论是片面的,只会给人们带来错觉以此指导宏观经济决策必将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要想得出投资规模是否膨胀的结论尚需进一步分析。有效投资即对固定资产的形成真正做出贡献的投资额。它等于实际投资额减去固定资产投资运营过程中的各种无效投资。无效投资主要包括三部分。
三、分类:一是价格上涨带来的虚增的投资;二是投资成本上升而造成的实际损失:三是相当一部分投资通过非正常渠遭转化为消费基金。三个投资概念的一般关系式为:名义投资>实际投资>有效投资(在物价上涨水平大于零的情况下)三个不同层次的投资规模,它们在现实生活中不仅表现在数量上不相等,而且还表现在质的差别,例如,既可能是名义投资膨胀徂实际投资和有效投资不足,又可能是名义投资和实际投资膨胀而有效投资不足,等等。因此,我们分析投资规模,既要注重名义投资规模的分析,更应加强对实际投资和有效投资的实证分析,这样,才能得出科学的结沧。
实收资本指企业实际收到的投资人投入的资本。按投资主体可分为国家资本、集体资本、法人资本、个人资本、港澳台资本和外商资本等。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作为资本投入企业的各种财产,是企业注册登记的法定资本总额的来源,它表明所有者对企业的基本产权关系。
本篇文章继续承接上文,但导读的内容将从微观经济学转向宏观经济学的思想要点,第一个思想要点,宏观经济的三项指标,国内生产总值、物价指数和失业率。所谓国内生产总值,就是常说的GDP,也就是是一国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物品与劳
务)市场价值的总和。
对于这个概念,我们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第一,这个所谓一国指的是只要在中国境内的都算,也就是说在在中国的外企也包含在内。第二,它是最终产品,所谓最终产品,是指最后供人们消费使用的物品,比方说,面包有很多生产原料,小麦之类的,但是我们只算面包,不算小麦。
第三,计算GDP的价格,有两种区别,一种是名义GDP,比方说用2020年的价格计算2020年的,另外一种是实际GDP,比方说用2019年的价格算2020年的,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实际GDP大于名义GDP,则经济高张,有通货膨胀的压力;如果实际CDP小于名义 CDP,则经济衰退。具体计算,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支出法,即把用于购买各种最终产品的支出相加得出GDP。另外一种是收入法,即把用于生产最终产品的各种要素得到的收入相加得出GDP。
所谓物价指数,指的衡量物价总水平变动情况的指数。物价总水平上升是通货膨胀,物价总水平下降是通货紧缩,因此,物价指数反映了经济中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而物价指数的计算方法是用一组固定物品(与劳务)不同年份的价格来表示物价总水平的变动情况。例如,2019某一组物品的总支出是30元,而2020年,则变成了25,那把2019年作为基年,25元则为物价指数100,2020年的物价指数是120,那么从2019年到2020年,物价指数上升了20,所以,通货膨胀率为20%。那么,对于国家而言,只有考虑到物价指数才能正确估算出货币购买力的变动。
所谓失业率,指的是在工作年龄段内,失业人ロ/(就业人口+失业人口),对于这一概念,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把失业率乘2加通货膨胀率,这一指数就称为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指数。这个指数反映整体经济运行状况,把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加在一起所计算出的指数称为遗憾指数(或痛苦指数)。例如,通货膨胀率为5%,失业率为5%,则遗撼指数为10%。这个指数说明人们对宏观经济状况的感觉,这个指数越大,人们会感到越遗憾。
第二个思想要点,货币数量论。所谓货币数量论,就是认为货币的价值(即货币的购买力)和物价水平都由货币数量决定。也就是说,货币数量越多,货币的价值越低,而物价水平越高;反之,货币数量越少,货币的价值越高,而物价水平越低。
货币数量论的基本思想可以用数量方程式来表示:总交易量x物价水平=货币数量×货币流通速度。在这个方程式中,总交易量就是实际GDP,在充分就业时是既定的,货币流通速度是一单位货币在一年内完成的交易次数,由交易制度等因素决定,可以假定为不变的。这样,物价水平(P)就与货币量(M)同比例变动。
第一,决定物价水平的惟一因素是流通中的货币数量。第二,决定通货膨胀率的是货币数量增长率,根据货币数量论,货币对经济中的实际变量(国内生产总值、就业量等)并没有影响,而仅仅影响名义变量(物价水平、名义利率等),这就是货币中性这样,他们就把经济学分为研究实际变量的经济理论和研究名义变量的货币理论,这种方法被称为“古典二分法”。
但凯恩斯打破了这种“古典二分法”,通过利率把实际变量与名义变量,实物经济与货币联系起来,从而得出了货币数量既影响实际变量,又影响名义变量的结论。在长期中货币数量论仍然是正确的,但在短期中凯恩斯的理论是正确的。
这就是说,在短期中,货币数量的变动既影响实际变量,又影响名义变量,但在长期中,货币数量的变动只影响名义变量。换言之,在长期中货币数量决定物价水平,通货膨胀的惟一原因是货币数量的增加。货币量如此迅速增加的原因往往又是政府用发行货币来弥补额财政支出引起的财政赤字。
第三个思想要点,分析短期宏观经济状况与问题的基本工具,就是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在这先看看总需求,所谓总需求,是在每种物价水平时,经济中对物品与劳务的总需求量。总需求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在这里,作者重点分析的是总需求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或者更具体而言是消费、投资和净出口跟物价水平的关系。
关于消费与物价水平的关系,作者给出了一个观点,即财产效应,所谓财产效应,就是说人们持有的财产可以分为名义财产与实际财产。所谓名义财产是用货币数量表示的财产,实际财产是用货币的购买力表示的财产。
这两种财产与物价水平相关,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就是:实际财产=名义财产/物价水平。例如,如果名义财产为150亿,当物价水平为10时,实际财产也为150亿。如果物价水平为150,则实际财产仅为100亿。这就是说在名义财产既定时,物价水平下降,实际财产增加,消费者信心提高,消费增加。
关于投资与物价水平的关系,作者给出了一个观点,即利率效应,它说明物价水平如何通过对利率的影响来影响投资。在这个效应中,货币分为名义货币与实际货币,名义货币用货币单位表示,实际货币用货币的购买力表示,这两种货币与物价水平相关,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就是:实际货币=名义货币/物价水平。
例如:如果名义货币量为150亿元,当物价水平为100时,实际货币也是150亿。如果物价水平为150,则实际货币仅为100亿元。这表示,在名义货币既定时,物价水平越低,实际货币越多;物价水平越高,实际货币越少。
关于净出口,作者给出了一个观点,即汇率效应,所谓汇率效应就是:在名义货币既定时,物价水平下降,实际货币增加,即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下降,汇率下降,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净出口增加。物价水平与净出口之间反方向变动。
第四个思想要点,该书提到经济学家用粘性工资、粘性价格和错觉理论来解释短期中物价水平与总供给的这种关系。所谓粘性工资,指的就是指工资的变动慢于劳动供求的变动,关于这个现象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个说法叫工资合约理论,所谓工资合约理论,就是指工人与企业单位签订了合约,在这个约定中,工人的工资是固定的,工人也需要这份固定,因此就出现了粘性工资。
所谓粘性价格,指的就是价格的变动慢于物品市场供求和物价水平的变动。引起粘性价格的原因也很多,其中有代表性的是菜单成本理论。所谓菜单成本理论,指的就是餐馆在更改饭菜的价格时,印刷新菜单所需的费用。那这个理论就说明了,与餐馆一样,所有企业在改变自己的价格时都要付出费用,都有类似于菜单成本的成本。因此,企业并不随物品市场供求关系和物价水平的变动而随时调整自己的价格,一般企业通常是在2年间调整一次自己的产品价格。
所谓错觉理论,指的就是人们在观察物价水平变动时所发生的错误感觉。比方说,企业在观察物价水平变动时往往会发生一种错觉,对整个物价水平的上升不敏感,而对自己产品价格的上升极为敏感,误以为自己物品的价格上升了,这种错觉就使企业増加生产。如果每个企业都产生这样的错觉,并增加自己的生产,整个经济的总供给就增加了。
第五个思想要点,生命周期假说与持久收入假说,所谓生命周期假说,这种理论认为,消费并不取决于现期绝对收入水平,而取决于一人一生所得到的收人。这就是说,人是有理性的,他们要实现一生的效用最大化。这就要根据一生所得到的收入来安排一生的消费,实现一生中每年的消费基本相等,从而一生消费带来的总效用最大化。人们在一生中消费与收入的关系取决于生命的不同阶段。在工作时期,消费小于收入,有储蓄;在退休之后,消费大于收入,会有负储蓄。
所谓持久收入假说,这种理论把人的收入分为持久收入和暂时收入。持久收入是长期的、有规律的固定收入,一般指能稳定在3年以上的收人,例如,正常的工资收入。暂时收入指一时的、非连续性的偶然收入,例如,得到的遗产收入。持久收入可以用过去与未来预期的收入进行计算,是过去与未来预期收入的加权平均数,时期越近,加权数越大。人是理性的,要从长期的角度来安排自已的消费,因此,决定人们消费的,并不是现期绝对收入水平,而是持久收入。持久收入是稳定的,消费也是稳定的。
第六个思想要点,加速原理与乘数原理,所谓加速原理,这一原理说明了投资与实际GDP之间的依存关系,强调了投资变动率取决于实际CDP变动率。増加的投资与增加的实际CDP之间的比例称为加速数。因为现代生产的特点是迂回牛产,即为了生产出一定产量首先要大量投资于厂房与设备等资本品,在经济中,投资的变动率大于实际GDP的变动率,所以,加速数大于一。
所谓乘数原理,指的是经济学家用乘数原理说明总需求变动与实际GDP变动之间的关系,而且,强调了乘数一定大于1,这个怎么来理解呢?比方说国民经济部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是相互联系的,那一个部门需求的增加,即该部门支出增加,必定会引起其他部门收入的增加,这种收入增加又会引起这些部门需求(及支出)的增加。一部门需求(及支出)增加引起的其他部门收入与支出增加,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引起一种连锁反应,最后使整个经济总收入的增加大于原来总需求的增加。
第七个思想要点,最低工资法,失业津贴,工会等存在的优劣。比如:最低工资法是一项保护低收入者的政策,有使社会收入平等化的积极作用。但在这种制度之下,劳动供给增加,企业的劳动需求减少,劳动市场供大于求就是失业。这种制度使一部分不熟练工人得到了提高收入的好处,但却使另部分本来可就业的不熟练工人失业。
再如,失业津财保证失业者有一定收入,有利于社会安定,是一项社会保障制度,但却使失业工了。人不着急找工作,而延长了失业前(26周时)找到了工作。这说明失业津点降低了工人找工作的努力程度,引起失业时间延长,即失业加重。
此外,工会的存在也引起这种结构性失业。工会控制了劳动供给,可以要求提高工资,但高工资引起失业。结果往往是工会会员得到了高工资,非工会会员承担失业的代价。
第八个思想要点,通货膨胀的几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总需求的增加大于总供给,或总需求的增加快于总供给,就会由于总需求拉上而产生通货膨胀,第二个原因,成本增加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在物价水平不变时,总供给减少),这样,就发生了通货膨胀。第三个原因, 货币量的增加。
第九个思想要点,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与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所谓绝对优势理论,即两个国家能从贸易中获益是因为各国都有生产率绝对高于对方的产品。所谓比较优势,就是说如果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另一国家,那么,这个国家在生产这种产品时就有比较优势。
所谓机会成本,就是我这段时间做了这件事,就不能做另一件事了,那我到底做那件事呢?所以得考虑每件事的投入与收益,做投入小,收益大的事,另外一件可以让别人做,然后彼此互通有无。后又有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
第十个思想要点,国际收支账户。在国际收入账户中,资金流出为借方,资金流入为贷方经常账户中包括商品与劳务的进口(借方)、商品与劳务的出口(贷方),和浄转移(从外国得到的和支付的赠子与外援之类转移支付的净值),借方与贷方之差为经常账户余额。如果借方大于货方,则为经常账户赤字;如果贷方大于借方,则为经常账户盈余。
资本账户记录一国的国际借贷往来,包括对外直接投资(借方)和外国在本国的直接投资(贷方)、证券投资(购买外国证券为借方和外国购买本国证券为贷方)和短期资本流动(从国外得到的借款为贷方,向国外的货款为借方),借方与贷方之差为资本账户余额。如果借方大于贷方,则为资本账户赤字;如果贷方大于借方,则为资本账户盈余。
第十一个思想要点,“溢出效应”和“回波效应”。所谓溢出效应,指A国实际GDP变动对B国的影响,回波效应指受到溢出效应影响的B国反过来又对引起溢出效应的A国的影响。
行文至此,已近尾声。对于梁先生的这本经济学是什么,个人觉得还是有许多费解之处,只能有待阅读其它经济学读物更深入探究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