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如何辨别?怎么的玉是老玉?什么样的玉是玉心?玉皮呢?

玉器如何辨别?怎么的玉是老玉?什么样的玉是玉心?玉皮呢?,第1张

玉一般分二大类,即软玉及硬玉

1 软玉:

(a)产地:中国很多地方都有,而以新疆一带的白玉最为出名。

(b)颜色:深禄、浅绿、白色、奶黄等

(c)品种:白玉、岫岩玉、青玉

(d)外表光泽:油脂光

(e)产品:雕件、手镯、吊坠、佩件等。

2硬玉(翡翠):

一般统称缅甸翡翠玉,因主要产地在缅甸之故。

(a)产地:缅甸境内,在山上称为山石,在河底称为水石。

(b)颜色:绿、紫、红、黄、黑、白等。

(c)品种:老坑种、玻璃种、冰种、豆青、油青、白底青、芙蓉种 、乾青及新坑等。

(d)外表光泽:次玻璃光

(e)产品:手镯、雕件、吊坠、珠链、花件等等。 因为缅甸翡翠玉的优质原石产量越来越稀少,而-般玉石材料由于含有较多杂质及氧化物,成品较多瑕疵,故制造商在十多年前发明以化学方法将其缥白再以树脂充填,令产品更漂亮,所以有B货之称,而染色者则为c货。现概括如下:

A货: 原石原色,不经化学处理的玉器可以世代相传,其价格亦较高。现在优质老坑种翡翠玉在国际拍卖中的价格每创新高,因产量越来越少之故。

B货: 经化学漂白再充填树脂的玉器,现在市场亦接受其作为优 化处理的宝石,而其价格亦较相宜,可作装饰的宝石用。

C货: 染色的玉,只能当作人造宝石。

B+C货: 经化学漂白再充填树脂后染色的玉,亦只能当是人造宝石。

一般说来还是古玉最好,中国玉石文化源远流长,据查考古资料远在新玉器时代就已出现了玉器。而古玉器即为历代帝皇将相及庶民所喜爱,直到21世纪的今天,我国人民仍保持着敬玉、爱玉、惜玉的心理。人们还普遍认为,佩带古玉可以起到辟邪、防险、活血强体和长寿的作用。

何为古玉?从广义上讲,泛指清代以前玉器即可称为古玉。具体断代则按历史年代特征、纹饰刀工、器形沁色划分。鉴别古玉首先要看沁色与蚀斑,出土的古玉,久埋地层,经受各种不同化学成份的侵蚀,局部或全部改变了原来的颜色,而被染上了红黑白绿黄灰褐等多种沁色。有无沁色是鉴别新、古玉器的一个重要关键。沁色也有真假之别,真沁者,透肌入骨,与玉浑然一体,直浸玉里,光泽、透明度不减,玉器古朴庄重,温润而富有宝石光泽。而由人为染造假沁者,则色调呆滞,不自然、透明度差,无论如何盘玩,亦不会产生羊脂状宝光。

所谓蚀斑,则由于玉器久埋地下受化学成份浸蚀而形成。玉器表面有腐蚀剥落现象,可呈片状脱落的、可呈坑点状凹陷和形成孔洞的。由于沁色与蚀斑形成机理相同,所以沁色和蚀斑基本上成正比,有沁色者一般随有不同程度的蚀斑,而沁色越深则蚀斑相对越重。玉器的蚀斑也有造假的,伪造者用强酸腐蚀斑器,使斑器表面形成人为“蚀斑”。由于真假成因不同,假造者一般蚀斑均匀分布于玉器表面,深浅轻重大致相同。真蚀斑者,天然形成于玉器结构松散部位,腐蚀深度大小轻重不一,自然而然,所以较好辨认。

古玉鉴别的另一方面,则要观察玉器表面的刀痕和刀势。古代没有今天科学发达,琢玉者多采用落后的锐器制玉,在玉器表面反复刻划,其刀痕多为阴线工(表面凹陷的沟状线条),上宽下尖,剖面呈V字型,这是古玉刀痕的重要特征。而仿古玉,多用现代机械小沙轮磨制,其张条剖面上下同宽而底圆,刀痕呈U字型。玉器刀势方面,古玉者功力深厚,刀痕线条圆转流畅,刀工回勾有力,一气呵成。仿古者,由于功底腕力不足,刀势无力,线条呆滞死板,走刀极不自然,往往有线条走偏或修改现象。

玉器表面光泽,也是鉴别古、新玉石的主要环节。古玉由于年代久远,火燥之气尽消,呈现出内的光泽,深沉而柔和。新玉由于刚发新刃,火燥之气未除,光泽外在、上浮,与古玉光泽相比往往太亮。古、新玉器的光泽区别,用通俗比喻说的话,古玉光泽呈“油脂性”,而新玉即为“玻璃状”光泽。

以上所谈几方面是鉴别古玉的几种简单、实用方法,提供给喜爱玩玉的同道和刚踏入古玉领域的朋友们参考,并在购买古玉时不致于吃亏上当

在当前和田玉原料和玉器作品的市场上,有的人一看和田玉价格飞涨,不管三七二十一,拿着钱就扑向了市场,认为买到了和田玉就能赚到钱,只要是和田玉就有收藏价值,我作为和田玉的经营者,看到这种情况却高兴不起来,愿意借《精品购物指南》这个专栏,谈点个人想法,供朋友们参考。  先谈谈什么是值得收藏的、值得购买的,我斟酌了再斟酌。概括起来就是好的就买,这才是硬道理。那么什么是好的?就和田玉而言,现代作品无非三句话:材料上乘,做工精细到位,设计内涵高雅。如果是古玉器,在上述三条的基础上,还要加上保存完好,人文历史价值高,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任何一件玉器就材料而言,没有新老之分。试想一下,昆仑山上那一块石头不是老的,相对于地球的存在我们人类社会的存在只是历史上的一个瞬间。所以,就我们日常经常讲的古玉称谓,应该依据玉材料被制作成器距现在时间的长短,称为古玉器和新玉器。  我的一位相与,退休后又去上班,收入颇丰,不知何时认识了一位“古玉”专家,收藏了一大批东西。有一次拉我去他家,到他家一进门,一股酸味扑鼻而来,我说是什么味道,朋友说你还搞玉的呢,连这个都不懂,这是出土古玉的味道,听后不尽愕然;继而看他的藏品,听他介绍来历,看他抚摸“古玉”的虔诚心态,想告诉他这些都是假的,又缩了回去这个念头,那是他和他的家人所有积蓄购买的“古玉”,是他们家的希望所在。我只能诅咒给他掌眼的“专家”。  收藏古玉器是人们的传统做法,但是在仿品泛滥的今天,在分清真品赝品的前提下,坚持不好不收、不确定不买的原则,一定能够收到好的效果。但是,一定要谨防假专家和“专家”托儿。总结一下这一段儿,就是不论新老玉器,不是好的不收不买。  玉器,就是用玉琢成的器。玉是本,由此可以说,玉器的价值基础是玉材。玉石材料的优劣,决定了玉器的好坏和价值。材料决定玉器优劣,不但适用于新玉器,也同样适用于老玉器。  谈到玉材,不能不就和田玉的存量谈一谈。有些人在大谈和田玉已经没有了,有人拿出和田玉籽料睁眼不承认,这是一种情况。此种人既不懂又不了解实情,可以不用理会。还有一种人大谈消失论,讲和田玉快开采完了,此种说法也不对,和田地区存在和田玉无序开采问题,但现在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治理。就和田玉而言,绝大多数的原材料还没有开采这是事实。只要有序开采,和田玉不是一两年就能采光的。虽然存量有限,但不具备炒作的条件。所以我们既不要相信资源枯竭的说法,也不要相信大量无限多的论点。可是有的人会问,和田玉的价格为什么攀升得如此厉害?归根结底,是供需之间的问题,而不是炒作的问题。  理由是:一、社会持续稳定,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国家前景信心十足。二、和田玉从历朝历代皇家的珍玩到今天老百姓可以拥有,不能说不是一个进步,一旦百姓有了钱,总是想尝试一下御用品的味道,出现了这几年购买的井喷现象。而和田玉的稀少又抬高了价格;三、和田玉在历史上被神化了,和田玉成了三教的代表物;四、和田玉被人格化,成为人们身份的代表;五、和田玉的自身品质,它的温润性使人们一旦接触就喜欢,喜欢就上瘾。上述几点也是和田玉价格上扬的重要因素。  知道了玉器的好坏决定于材料,以及材料的现状。就是希望人们在收藏和购买时,充足的衡量和对比,用很少的钱,买到最值得的东西。  决定玉器优劣问题材料是基础外,还有一条重要因素,不管是新玉器还是老玉器,设计制作水平也是关键。我的看法是,收藏或购买时,如果自己不懂,就请真懂的。有名家的就买名家的。而且要注意名家是否是这个白玉界内的行家。像上海刘忠荣的仿子刚牌,几年前才两三万元,如今已经二三十万不止了。随着刘大师年岁的增长,其价位还要直线上升。再如北京最年轻的全国女大师苏然,是和田玉内最具潜质的大师,其作品成为全国收藏的热点。为什么提到这些,就是买和田玉作品,买设计和制作相对最好的,这样若干年后,升值空间才会更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1954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1
下一篇2023-08-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